《一个小女兵和白菜窖的故事》(作者:于萍. 整理:张润洲)

我曾经是1971年入伍的铁三师十三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兵,当时的驻地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古莲区(现在的漠河县)我们去时山上山下一片原始森林不见天日,只有河套可见天。周围没有老百姓,所以是荒无人烟,当时铁道兵修铁路的各师都是一样条件艰苦。我们那是零下五十多度的高寒禁区,没有人烟就没有任何供给。在团军人服务社(一顶帐篷内)只能买到简单的洗漱用品,因为所有物质在没有运输公路修好前,全靠人扛肩背进去的。战友马文政是我的发小,我们一起入伍。他在师机械营。他就记的一次看连队战士背粮在森林里的路上走着,看战士们累得不行,遇到后就顺路帮忙拉到连队,连队的干部战士非常感谢!连长说:“不是遇到您,他们就要走上一天。”还要挤出自己的干粮送给他。

我们是第一批进去的十三团的女兵,第一个碰到的就是生理期这个难题,进去后军人服务社没有女同志用的卫生纸,更别说卫生巾了,老队长派出卫生队救护车跑了一天,不知走了多远,到了一个通小火车地方,给我们搞了一救护车发黑而又粗糙的劣质卫生纸,一个女兵分一提包。条件艰苦的可想而知。

伙食就更不用说了,开始我们冬天吃冻白菜冻土豆,七八月份就吃干菜了,为了冬天吃上点新鲜不冻的白菜,第二年在入冬前就挖好了地下菜窖,零下五十几度的天气,再地下也要烧火,就是烧柴火的那种地火龙,这样才能保证菜窖零度到零下一度。因菜窖不通风怕白菜烂,还要一周翻几次。这个工作看起来不显眼,但需要很强的责任心,范凌云队长信任我,就被选上看管菜窖,一干就是两年。每天除了病房值班,就是在菜窖里,人趴在不到一米高的木栏格里倒腾白菜,由于白菜窖冷热温差大,温度不均匀,经常有霜花粘附在白菜上,遇到地火龙的高温,滴滴答答的水珠不时地流淌在我的头发上,衣领上,我的棉衣外套没有干的时候。

《一个小女兵和白菜窖的故事》(作者:于萍.  整理:张润洲)

(前排(中)为作者)

这张照片是我们全班的合影,是我们在帐篷里临时照的,帐篷除了窗户,全用报纸糊的墙壁。因为是临时照的,我还戴着套袖儿,裤子上还可以看到这个湿的白菜。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穿的一个大棉裤和大棉捂的鞋,因为大头鞋粘上白菜叶就洗不净、洗不掉了,就只能穿着这样的鞋,所以我和他们穿的唯一的区别在那儿,这张照片儿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每天的穿戴,就是大皮帽子。不管什么时候都得全副武装的,住的帐篷里,白天不会太暖和,只有到晚上我们才能烧到20多度盖着被子不冷。因为毕竟常年零下40度到50度,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58度。接手看管白菜窖这个任务以后,棉衣外套没有干的时候,对于我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兵来说真是苦不堪言。在那个年代不知道什么叫苦,每天还乐呵呵的,也是苦中有乐吧。

看管菜窖虽然艰苦,但苦都过去了。让我更想念的是和我一起看管菜窖的那二位男兵。这份战友情不得不说。1972年时,是一个河北70年老兵,他时时处处照顾我,尽他所能多干点,向大哥哥一样,把我当成自己的小妹妹来照顾。1973年老兵退伍了,换了一个和我同年入伍的蒙古族战士,忘记了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姓杨,现在想想那两年,我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二十多点的小伙子天天一起,在黑暗的菜窖里。倒腾白菜,烧地火龙。他们都尽最大的、有限的能力照顾我。小女孩的特点都爱吃零食,可惜条件艰苦,没有零食,他们就在烧火时给我烤个冻土豆吃。因为冻土豆烤熟不面而有点甜。呵呵,有钱也没处花,因为没有地方买零嘴吃,只能吃个烤冻土豆。现在想想真难为我的男兵战友了。现在的年青人能做到吗?我记得小杨常说:“于萍我怕看见你的大眼睛。”经常倒腾着白菜时突然他会说“你自己倒腾吧!我出去劈点柴。”我一个人有时在下面害怕。就跟他上来,小杨这时就用力劈柴,不让我干什么。过一会儿干累了,又陪我下去倒翻白菜。他们男兵唯一表示一下对我的关心或者是爱护,就是让我休息看他们劈柴、烧火,烤个冻土豆,帮我扒悼烤黑的土豆皮,再送到我手里。

那年头,部队管理很严格,意识里还是男女授受无亲,我们什么都不懂,后来我学医了,也长大了,也明白一些:“我怕看见你的大眼睛”里的含义。每天在一起倒腾白菜,他们不会对我有一丝一毫的不尊重和私心杂念,只是重活累活尽量抢着干。我现在体会到战友情的珍贵和纯真。我现在好想我的战友。没有血缘却亲如兄长的战友。我的兵哥哥!真难为你们了战友。

四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铁道兵挺进荒无人烟的漠河,为国家修建战备铁路,我们在那里流下了青春汗水,绽放着我们男女战友的青春芳华,这条嫩林铁路投入运营的几十年来 ,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几十亿立方米的优质木材,上百万旅客,而这条钢铁大动脉如今仍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那两个男战友,他俩好像不怎么上网,一个因为是我们河北兵,我也找过。那个小杨,他是汉语都说的不好,我曾经到乌兰浩特聚会去过,我也找过他。其实真的是在找他。我觉得现在就是很想他们。怎么说呢,找不着也没办法,但是我在心里永远记着他们俩。

小杨战友,分别四十多年了,你在哪?我好想我们当年在一起的时候,好想当年和你在一起倒腾白菜、劈拌子的时候,感谢你对我这个小妹妹的关怀和照顾,如果您看到这篇文章的话,请在文章的下方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应你的留言的。

也希望战友们帮我找到这两位战友。

《一个小女兵和白菜窖的故事》(作者:于萍.  整理:张润洲)

作者简介:于萍. 女.1971年入伍,在铁三师十三团卫生队任卫生员,1974年在赤峰医校学习,1977年提干在四分部野战医院。后调辽阳二0一医院,2003年退休,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整理/铁十二师张润洲)

2019年8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