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如今啊,在咱北京城,能遇到一個北京人可是不容易了。如何能在人山人海一眼認出北京人?如果從衣著行動能看出三分,那一張嘴說話就是剩下的七分了。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北京人和外地人對話,聊過一段後,充其量對方能聽出來,說你講的是普通話。北京人和北京人聊天兒,不出兩句,就能聽出來對方的身份,然後相視一笑說:“北京的吧”。這是為什麼呢?看了這些。就懂了。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說出的詞,從細節帶出了韻味。

北京人說話的細節,愛加“兒”字,也愛加“個”字,“今兒個”;“昨兒個”。 透著一股親近勁兒,就是這個“個”字,讓說話的詞語間一下子凸顯出了北京話的韻味。魅力就在與這細節變幻莫測毫無規律可循,魅力也在於一個字的不同,意思有時就滿擰。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前門和前門兒:前門到了,上車的乘客請從前門兒上車。

頭和頭兒:這件事兒讓頭兒頭疼。

扎針和扎針兒:今天趁頭兒沒在我去醫院扎針,可是不知道誰在頭兒那給我扎針兒了。

水和水兒:橘子水兒弄手上了,我得用水洗洗。

空和空兒:這地兒顯著空,有空兒擺點傢俱。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這些都還好說,但是您學不會可不能瞎用

辦公室一北京女孩在電腦上下載招標文件,此君見到,高聲用北京話套近乎:“呦!小李兒,在這兒下載兒呢!”全公司大譁!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有特別的市井感覺。

“市井”的感覺,就是北京人在生活中的一種隱隱於世、接地氣兒、顯現出北京人特有的情懷。

昨兒個晚末晌兒,沒吃什麼飯,就墊吧了點兒涼菜,還挺齁兒(一聲),差點沒變雁麼虎兒!後來挨屋裡丘著看電視呢,我爸手裡“滴愣”(輕聲)個東西開門問我:“噯.我說,怎麼老自個兒跟屋裡貓著啊?幫我瞜(lou一聲)一眼這個東西…”。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兩句話完畢,突然有種倍兒強的親切感。很多北京土話、土詞我們這代已經不怎麼說了。不是不想說,是找個能說的人少了。只要一聽除了覺得特親切還覺得特葛。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還有一種“市井”,就是我想道出北京話的“汙”,其實就是這髒字在適當的氛圍,適當的環境,宣洩出北京人特有的情懷。

某大爺被一交警攔住:"同志,你壓線了。"

該大爺:“你丫才現了呢!”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最多最典型的就是“丫”

最含蓄的是:你大爺的

最標準的:你丫找抽那吧?

最勇敢的:打你丫挺的!

罵小孩的:小X崽子

……

學會了別亂用。:)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說出的詞,音可含糊不清,意卻表達準確無誤。

北京人說話也是講究情緒上來,這說出的詞音就不同音了,平時喊奶奶,一開心了,就喊“奶內”。哥哥叫成“哥給”,那是哥們兒間有日子沒見,或是格外親近的情緒宣洩了。吞音、含糊,似乎代表著北京人的隨意。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比如孫子叫“孫賊”、小子叫“小賊”讀重音的程度可是表達了不同的情緒。哥們間開玩笑時我喊一聲“孫賊”,是親切,如果您當成罵人的“孫賊”聽急了,那可真沒法弄。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愛時不時蹦出個土語。

管父母叫“老家兒”,“發小兒”是光屁股開始玩的夥伴,幹活的小工叫“小力笨兒”,“練家子”是練武術的人。“砸窯兒”是把好的偷偷藏起來,“蠍了虎子”就是壁虎。

姥姥的(的讀“逮”)驚訝狀時用。如不加“的”,單說這“姥姥”有不服的意思,像胡說、不行、不幹,但加上“的”,這意思可就變了 。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愛用象聲詞。

讓北京人說一段兒,您瞅吧。他“七嚓咔嚓”幹完了手裡的活兒,一看錶到了晌午,趕緊“唏了呼嚕”吃一碗炸醬麵,吃鹹了,說就口水吧,嘿!剛拿起缸子“叭嘰”摔個大馬趴,“叮了咣噹”全給灑了。這就是京片子的魅力,分分鐘帶人入了畫面。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愛加個詞尾

這個詞尾加不加,我個人覺得是跟這個聊天的人親不親掛鉤。聊美了的,這語言也就生動活潑。比如血子呼啦、苦了巴嘰、甜巴絲絲兒的、黑不溜秋、花裡胡哨兒、滑不機溜兒、叮噹五四、鹹不勁兒的、這小詞一出口,讓人覺得格外的親切。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愛比喻

甭管是聊天,還是打岔臭貧,北京人最愛打比方。“不得煙兒抽”就是不受重視,“滿嘴跑舌頭”就是比喻睜眼說瞎話,“雞一嘴鴨一嘴”就是比喻你說一套,他說一套,互不搭界。還有“籮圈兒架”,籮圈兒圓形的,沒口兒,打架的人吵成一團了,無法勸解,就成了籮圈兒架。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京片子,最愛這歇後語

歇後語是咱北京人語言中最經典的套路了。說的人總是意猶未盡,而聽的人更是回味無窮。

水仙不開花--裝蒜;

前門樓子搭腳手--好大的架子;

剃頭挑子--一頭熱;

土地爺掏耳朵------崴泥;

死孩子放屁——有緩;

莉花兒喂駱駝——白搭


如何在2000萬人中一眼認出北京人?


地道的北京人平時說著的京片子,竟成了我們今天的談資,想想也是多久沒有暢快淋漓地侃上一回了。您要是看了有感覺,沒處和人聊天兒,來跟小編聊上幾句,您給我斷斷是不是地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