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文丨圖圖爸爸

對於大部分的90後父母來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然會相信自由教育、鼓勵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更好。

因為他們在小的時候所遭受到父母的訓斥已經夠多,長時間如此他們的內心創傷嚴重,這時候就會考慮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摒棄父輩的傳統。

甚至在大部分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把“你真棒”,“你真聰明”放在嘴上,認為多多誇讚孩子才會更加有自信,可是這樣的想法真的正確嗎?

如果想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聰明的人,到底應該怎麼做?難道僅僅只是口頭上的鼓勵就能讓他們變得更好嗎?當然不是這樣的。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01我們喜歡聽到讚美,孩子也是如此,甚至將此當做是自我評價

要是說起讚美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對自己有較好的評價,在聽到別人的讚美之後,內心也會顯現出來較為開心的情緒。

我們喜歡和一些較為溫和,喜歡讚美別人的人相處,另外一些說話喜歡過度評價的人就會顯得有些難以相處。

其實孩子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之中,也是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有些時候父母表現出來的誇讚也會讓他們變得更為開心。

只是過度誇讚,或者說是僅僅只考慮誇讚,可能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更為優秀,你所謂的聰明孩子有可能在這種誇讚教育之下變得越來越笨。

之前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她說到自己孩子的表現,確實在她的觀念之中“孩子就是應該誇,只有誇他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特點”。

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只要有任何進步的空間,她就會對孩子說“你很聰明,你真優秀”。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可是慢慢的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她卻發現了在孩子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孩子好像沉溺在父母的誇讚之中,不太願意去嘗試一些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在幼兒園裡面做遊戲,孩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把握也不太願意去。

自己一開始覺得這是孩子懂事懂得評估自己,但是後來卻思考到或許是因為孩子刻意的逃避。

直到有一次孩子回來篡改自己的考試成績,她才明白自己平時的誇讚對於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發現孩子的成績被改變,詢問得知是因為“不想讓爸爸媽媽失望,不想讓父母知道自己也有可能不優秀”。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現過和孩子這樣交流的經歷,孩子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基本上只會接受那些對他們有利的話語。

而不願意去聽從別人批評他們的建議,就像上面所說的篡改成績這一件事情來說,孩子本不必如此但是他做了。

要不是擔心父母批評他們,就有可能是滿足虛榮心,避免自己的短處被暴露,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斯坦福大學心理研究員表示:父母過度的誇讚有可能是孩子不成功,變笨的重要影響因素。

因為在父母誇讚孩子的過程之中,孩子內心形成了“我就是這麼聰明”的固定思維,一旦用固定思維來思考自己,那麼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較為自信的情況。

但是這種自信一旦進入新環境也會被打破,這時候孩子就會選擇另外的方式去應對而不是有動力不斷的進步。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02孩子的“固定思維”影響他們成長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德維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尋找了一組孩子去玩積木,當然在一開始他們接受到的是較簡單的一塊。

等到做完之後,對其中一組孩子進行誇讚表示他真聰明,而對另外一組孩子表示他們還有進步的空間。

之後繼續給孩子兩組積木讓他們選擇,一個簡單一些,一個較難。

沒想到實驗結果讓他們感到驚訝,之前被誇讚聰明的孩子他們選擇的僅僅只是較為簡單的一組,而另外的孩子選擇了較有難度的。

從這個實驗之中心理學家就研究表示:孩子被誇讚聰明他們就開始畏懼困難,一旦發現自己選擇的東西會對自己聰明的這個評價有威脅,他們必然會選擇放棄。

雖然這樣的說法看似沒有任何的道理,但在現實中我們如果多多觀察自己的孩子,就會發現有些時候過度誇讚孩子聰明只會讓他們變得更笨。

這種固定思維去思考問題就是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而如果過度的用固定思維思考問題,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03長期利用固定思維思考問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負面影響

1)忽視對自己不利的消息

當孩子心裡對自己有一個評價“我很聰明”這樣的固定思維之後,他們在面對所有批評他們的話語。

比如“你真笨”“你真沒耐心”“你不是一個堅持的人”他們就會較為暴躁,甚至將此忽視。

打心底裡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必然不會選擇去相信這些對自己不利的評價。

可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和優點,過度的去相信自己而忽視不利的消息只會讓自己停止進步的腳步。

2)刻意的規避可能出現的危險

在上面的拼圖實驗之中,我們得知被誇讚聰明的孩子,他們不願意去挑戰更為困難的積木。

這就表現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面對困難不願前進的主要原因,在於平時被誇讚聰明。

所以,下一次的選擇就較為謹慎,刻意的去規避可能出現的危險,讓自己處於一個較為安全的位置。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3)虛榮心更為強烈

為什麼我們要讓別人持續的對自己有較好的評價呢?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如果孩子表現出來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刻意的規避可能出現的危險,那麼他就有可能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

希望自己是優秀的,所以,只要不選擇不出錯那麼我就永遠可以保持這樣的狀態。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之中,也曾表示如果我們出生之後被多次誇讚從而形成固定思維,那麼會將此當作是自己僅有的,同時傾向於迴避挑戰與失敗,也會對這種挑戰與失敗表現出來畏懼的心理。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04父母想要孩子變聰明,到底應該怎麼做?

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變得更為優秀是每一位父母的真實想法,可是簡單的誇讚讓孩子形成固定思維,對他們並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那麼想讓自己的孩子更聰明,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①要讓孩子有進步的空間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形成的固定思維其實,就是認為自己出生時帶有固定的才智與能力,這種聰明才幹只會限制孩子的腳步。

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他們有進步的空間,只要跳一跳多努力,必然會達到更高的境界,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自己現在的狀態。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誇讚孩子,但同時也要激勵他們,讓他們明白自身的潛力,並不侷限於此。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②榜樣示範很重要

想讓孩子聰明,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是一個較為聰明的人。很多時候父母在誇讚孩子的時候,有可能表現較為崇拜的狀態。

因為父母在思考自己在孩子這個階段,或許並不能達到這樣的成就,這時候就會讓孩子有滿滿的自豪感。

可是當父母都表現得極為優秀,並且在不斷進步的時候,孩子也會產生這種想要進步的慾望與動力。

榜樣示範可以促進孩子變得更為優秀,這種氛圍的影響也會讓孩子更強。

③世界這麼大,帶孩子去看看

“世界那麼大,我們應該帶孩子去看一看”,見識一些其他類型的人,讓他們瞭解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讓孩子看到了別人的優秀,他們才會反思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侷限於內心的一片小天地。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交流會,除此之外和不同的人交流,也會讓孩子反思自己。

總誇孩子“你真棒”他智商就會變高?不,固定思維會讓孩子變更笨

④引導孩子自我批評與自我進步

“吾日三省吾身”這是孔子對於自己自我反省,自我思考批評的方式,其實自我的分析對於個人的成長進步是較為重要的。

我們如果懂得如何去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思,那麼孩子必然會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並且想要去改正他,從而變得更加優秀。

我們可以誇讚孩子,但是也應該讓他們明白,優點的另一面是缺點,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自我反思之中成長。

你真聰明!

寶貝很聰明,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比這次更優秀。

人從來不可能侷限於一種狀態,有些時候所謂的聰明也是短暫的,我們必須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特點。

就像上面兩句話表達的不同意思,也會讓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我們需要改正孩子的固定思維。

讓他們瞭解到自身的潛力,並且激發他們不斷的進步,而上面所說的幾點希望大家可以在教育孩子中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