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識字的最佳教育時間是什麼時候?

掃描Mindfulness


讓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是越早越好,如果讓孩子實質,我認為最佳的時間應該是在三歲以後。如果孩子比較小,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還不是很完善,不僅不會幫助孩子理解字義,記憶比較困難,反而在頻繁的失敗產生一種厭惡感。

三歲以後孩子能像認識其他物品一樣自然接觸和認識漢字,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在認字上有硬性規定,比如說今天要認識多少字。這個階段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講究識字的方法和方式,比如說和孩子做識字卡片遊戲,找字寶寶遊戲,送寶寶回家等遊戲 ,如果孩子不想玩了,就要馬上停止,過段時間在進行,千萬不要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4-5歲以後,孩子普遍可以學習認字,每天也可以逐步適當的加一些識字量,等到孩子一定數量的漢字後,可以給孩子自己看一些喜歡的繪本故事,連猜帶蒙得看懂一些繪本繪本故事,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識字興趣,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為小孩子順利上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科學表明,在幼兒時期進行學習會促進大腦皮層的發育,使孩子更聰明。家長不用擔心過早讀識字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關鍵是要引導得法,不可,量力而行,不可過分強求強迫孩子學習。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歡迎交流和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關注萌萌的逗。


逗媽聊教育


作為一名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說說我家孩子的經歷。

我女兒今年下半年上二年級,現在掌握的詞彙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二年級的水平,其實上小學之前我們是很少教她識字的,只是幼兒園老師教點簡單的字而已,真正大量認字還是從上小學的時候。

剛上小學的時候,她把拼音全學完學好後,我就大量的陪她讀帶拼音的課外書,這樣不光讓她熟練的掌握拼音,更能提高詞彙量的掌握。什麼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困難的,所以我就每天抽半個小時陪她一起讀,這樣堅持了一學期,到第二學期的時候,孩子可以自助的讀課外書了,而且慢慢的都能讀沒有注音的書,而且詞彙量的掌握超出了我的意料。

總之學習是個長遠的過程,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來制定學習計劃,父母不能拔苗助長,不然會得不償失的!


虎兔龍豬之家


孩子識字的最佳起始時間是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開始。

一般從年齡上說,大概四歲半到五歲半左右發生。

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的明顯表現是對識字有強烈的興趣。開始指著書本上的字問媽媽這個讀什麼那個讀什麼。甚至在路上看到廣告牌上的字也不錯過。

這個時候孩子識字非常迅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

在這個時期之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實在通過觸覺,嗅覺或者直觀感覺來認知,家長拔苗助長,會影響孩子識圖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錯過識字敏感期,孩子識字的熱情會減弱或者消退,我身邊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都有這個現象。明顯的是在這個時期追著家長識字,錯過這個時期,家長指著書上的字問她,她都會不耐煩的說:“媽媽,你手拿開,擋著我看畫兒了”。



朵媽說說


在熊爸看來,孩子識字還是越早接觸越好。

家裡男娃現在是中班,我和老婆平時都是有意無意地教他一些漢字。

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認識幾路公交車,記站名。

比如逛街的時候,認識街上的大大小小的店名。

其實識字並不一定要像模像樣地去認識,平常我們生活中慢慢地去灌輸,小孩子或許更加感興趣。

中班一年認識的漢字大約在800-1000左右,差不多簡單的繪本,他自己會讀了。這樣不僅解決了很多問題,還教會他自己閱讀的習慣。

遇到不認識的漢字,他還會主動來問。

為什麼要提早識字

語言是我們人類的重要表達方式之一,要是沒有語言,也就沒有了文明。

但是漢字是我們民族的重要特徵,我們民族是通過漢字來交流和表達的,也是通過漢字來發展和探索的。

  • 識字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有影響

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兒童若不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00;若5歲開始學習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10;4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0;3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5~130。看來幼兒學習漢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再打個比方:想想我們的父輩,或者爺爺一輩,他們認不了幾個字。再看看我們,或許稍微好一點。再看看我們的孩子(要是儘早接受識字)!一目瞭然,這其中也不用我說。是不是一代比一代聰明?

這雖然是因為傳承,也有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優勢,但是這和早期教育、早期識字真的有關。

  • 識字有利於孩子開闊視野

漢字就像給孩子打開一扇窗一樣,原來只能看到房子裡的景色,現在外面的世界都向他打開了。

孩子就會像一匹野馬一樣,嚮往著那窗外的景色和世界,會去探索 ,會去求知。

  • 識字會讓孩子豐富信息

平常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從哪裡得來?無非就是從聽到的、看到的學來。他的來源就是父母、身邊的人、電視、學校。

這些都是環境給予他的,環境好了,能給孩子帶來好的信息,或者多的信息。

要是環境差了,給孩子帶來的都是一些殘缺的信息。

要是孩子會識字呢?那就不一樣,因為文字這個世界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感知和想象。

  • 識字能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既然能開闊視野和豐富信息,那麼孩子的思維就會得到擴展,他就會比沒有識字的孩子多想、多問、多思考。

這樣他就會在認知、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上有很好的手段和方法。

舉個例子:

有次週末,我和老婆都加班。於是兒子的興趣班就沒有人能送了。
父母都不識字,就是連城裡的路都不太熟悉。
後來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媽帶著我兒子去上課。坐公交車,由我兒子看車牌和站點,來11路就上去,到了人民醫院站就下車,前面就是XX大廈。上了二樓,我兒子手指‘XXX英語’,就這樣到達了目的地。

要是兒子不認識路,也不熟悉公交車,更看不懂什麼大廈和什麼店名,那就沒有解決方案了。

幼兒識字需要注意哪些

  • 不要去強迫。


  • 不要填鴨式記憶。

  • 不要太有功利性。

  • 不要太過嚴厲。

  • 需要輕鬆愉快的氛圍。

  • 趣味性強的遊戲。

  • 互動性高的記憶。

  • 要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總之,孩子的識字是越早越好。

我是超級熊爸,關注我,探討更多的育兒知識。


菩提之樹


大寶2歲開始識字啟蒙、4歲半我用識字卡片測過破1000後,我就再也沒有測過了。後來大寶5歲時我生下了二寶,精力有限便讓他開始自主閱讀。

到現在7歲大寶可以獨自看簡裝版文學名著,如:《鋼鐵是怎麼練成的》、《海底兩萬裡》、《魯濱遜漂流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現在大寶可以陪我一起看主題偏深刻的外語片,印度的《廁所英雄》、《起跑線》、《雄獅》等;BBC的紀錄片等。像《廁所英雄》看完還可以和我簡單討論文化差異的問題。

大寶出生在9月份7歲剛入小學一年級,因有一定識字量,語文閱讀、認字組詞、數學讀題審題上基本可以獨立完成,我的工作主要就是監督作業完成情況和解答疑難雜症,讓我輕鬆不少。

在我看來幼兒識字帶來的最大好處在於:提高了閱讀能力,並極大增強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如果想孩子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孩子專注力和增強理解力,寶媽們真的可以從識字開始。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快慢有別,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模式,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發展情況來制定適合的認識方法。從我家大寶身上我總結了幾點,幼兒識字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馬上讀書


識字早晚的好處不在時間,而在於方法和為什麼要識字。如果家長的興趣是教孩子認字而不是搶起跑線或者炫耀,那麼幾歲都沒所謂。

我是一歲開始給我兒子漢字啟蒙的,或者說“語數外”同時進行。目前兩歲半,1000漢字,400英文單詞,100數字,拼音韻母。

所有的內容都是有意識有技巧的斷斷續續在教,隨著認知的變化,改變數量和技巧,最高記錄一次性記憶20個字,也有三個月不教新字的情況,目前對英語很敏感,發音很好聽,會主動問。


一個人帶娃娃


回答您的問題很高興,我一直希望大家更重視孩子的母語教育。我建議讓孩子儘早認字。

先說個個人經歷。我娃兩歲的時候,出去玩問我們車牌,我們就告訴他了,後來再看到就直接說出了車牌名字,讓我們非常驚訝。

大部分家長會有類似經歷,我想告訴各位的是孩子具有圖片記憶的能力,而我們的漢字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副圖片。對於漢字學習的研究我比較認同日本的石井勳和索尼原始創始人井深大。

再想想我們孩子要上小學的情形。每天都要記寫漢字,如果我們能在小學前讓孩子認識一部分漢字,甚至讓孩子能閱讀,那小學該多麼輕鬆呢?孩子就會有大把的時間去發展個人興趣,更容易走向成功。

閱讀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通過讀書,我們才能體驗不同的人生,樹立最貼合自己的目標。

關注蒙氏育娃,給您專業的育兒方法,謝謝!


蒙氏育娃


我的觀點,只要孩子會跟爸爸媽媽互動,就可以識字了,在孩子剛剛學說話的時候,我們會成千上萬次的教孩子喊“爸爸媽媽”,!當孩子第一次叫“爸爸”或“媽媽”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拿出“爸爸”或“媽媽”的字卡給孩子認,多次遊戲一樣的重複,孩子就記住了。其他的字也是一樣的,吃蘋果,就拿出“蘋果”的字卡給孩子認。把認過的字貼在門上,經常給孩子複習,隔一段時間就換一批。識字貴在堅持,從剛剛開始說話(1歲)到3歲,基本上能識字3000,簡單的繪本就可以閱讀了。我的兒子就是這樣識字的。


廣西恆亞智能電動床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過程中,大多數家長都是小心翼翼的教育孩子,因為每個階段的孩子教育方法是不一樣的。也有很多家長不太清楚什麼時候給孩子教識字比較合適,孩子識字的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家長在什麼時候教孩子識字最合適?家長們不用太過擔心,針對這一問題,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回答,一起來看看!

  教孩子識字的時間可以早一些。

  其實,孩子識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特別是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比如2歲多的孩子,這個時候不要急著每天教孩子認識很多字,重點在於讓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培養孩子讀繪本的習慣。

  也就是從2歲就可以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看書識字了,只是剛開始不要刻意的教孩子認字,重點在於培養興趣。

  幼兒園是孩子識字的黃金時期

  幼兒園才是孩子大量識字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孩子一般都3歲以上了,平均每天認識3個字問題不大,一年孩子就可以認識1000個字,幼兒園3年的時間,孩子的識字量可以輕鬆提高到2000字以上,如果家長比較用心的話,3000字以上應該沒問題。

  孩子識字貴在堅持,不能急於求成

  孩子識字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的,2歲開始培養孩子讀繪本的興趣,3歲開始逐漸的刻意教認字,等到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識字量輕鬆達到小學的要求,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中間需要家長持之以恆的陪孩子讀書認字,這才是孩子學習的最關鍵時期,孩子的識字量有了,上小學的時候就開了一個好頭,學習起來輕鬆很多。


袋鼠想學


    別急!孩子識字有敏感期!

    中國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裡說:“兒童進入5歲左右,文字、符號、塗色、數學邏輯、閱讀等方面都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敏感期。”

     大多數孩子在4-7歲出現識字敏感期,對識字本能地有濃厚的興趣,且4歲左右孩子的記憶能力非常強。當然,每個孩子興趣點和對文字的敏感度不一樣,如果孩子明顯牴觸,我們就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了。

      兒童識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閱讀”。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一旦進入閱讀,就可以獲得知識和智慧,因為他們可以從書中汲取前人和他人所記錄的知識,技術技能,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對其世界觀,人生觀等諸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可見,讓孩子學會自己閱讀,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孩子識字這一塊,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記住多少個字的事。雖然這個時期孩子的記憶力好,信息吸收能力好,但是我們還是要給孩子識字的最恰當方法,這個時期孩子還是圖像記憶的思維方式,如何讓孩子在沒有過多負擔的情況下多識些字呢?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景法:

      在教孩子識字時,可以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繫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與生活緊密聯繫的事物往往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在教孩子認字寶寶的時候,我們會盡量讓字與生活結合起來,同時讓孩子參與表演情景,假象情景,讓孩子記憶更加深刻。

   二、比賽法:

       孩子們都好勝心強,愛表現,特別是在與人互動遊戲時,非常積極,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性遊戲,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和孩子進行比賽如找反義詞、量詞對對碰,詞語接龍等遊戲,這樣的效果往往比單純識字效果要強很多。

      三、閱讀法:

         通過看圖書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對提升識字效果非常有效,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閱讀,因此,我們在教孩子認會字寶寶後,就開始教孩子如何使用,比如組成詞語,讀小句子,讀小文章,通過組詞,讀句子和文章,進一步加深對字的理解,也讓孩子學以致用,對孩子的自信心是一個提升,同時,還培養孩子的閱讀意識,這樣,孩子所認識的字將非常牢固,不容易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