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五十歲存十萬,到六十歲夠養老嗎?

用戶副帥


養老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未來需要多少養老金,應該如何準備養老金。關於養老金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一個農民如果50歲存下10萬元,到60歲夠不夠養老呢?

關於養老方面的誤區

很多人在處理養老問題的時候,就是存錢、存錢,但是存多少錢夠?根本不清楚。如果今年50歲,存下了10萬元積蓄,如果我們進行購買國債或者普通理財,年化收益率好點情況下能夠達到4%左右,10年後將會有14萬元。如果仍然按照每年4%左右的利息推算,一年能夠領到5.6萬元的利息,再加上自己的其他一點積蓄,看起來應該夠養老了。

實際上,經濟在發展、收入在增漲,我們的積蓄是在不斷貶值的。比如,一筆10萬元的積蓄按照每年4%的收益率計算,如果第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實際上我們的收入水平就相對下降了5.5%。

我每年都維持這樣的相對貶值速度,10萬元的積蓄10年後相當於現在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只能價值5.67萬元。如果60歲退休,未來規劃20年的養老金,相對貶值速度將會更加恐怖,也就只能剩下3.2萬元左右了。


另外,如果養老積蓄出現了意外損失,也意味著我們的收入會大幅減少。年老之後,我們不可能再跟年輕時一樣擁有積蓄掙得工資的能力了。那麼最好的方式是選擇最高安全的投資理財,一般建議是銀行存款和國債。

養老測算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收入的增長、貨幣的貶值、存在的風險。

如何解決養老的難題?

關於避免養老金貶值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予以解決:

第一,繼續工作。雖然說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女職工50週歲,女幹部55週歲,男性60週歲,但實際上人們退休以後,還是有相應勞動能力的。人們可以通過繼續打工的方式掙得工資收入,工資收入水平肯定是跟我們的人均可支配水平相掛鉤的,因此就能夠有效避免收入增長導致的積蓄貶值。

像不少老人年紀大了以後,從事一些保安保潔或者簡單的體力的工作,每月掙1000~2000元的工資。年輕人僅憑這些工資是養活不了自己的,而老年人要求不高,其基本花費不多,對於這樣低的工資還是能接受。繼續工作不僅可以貼補家用,還可以增加養老積蓄,這是很多老人的選擇。



第二,進行跟收入水平相關的投資。大家最熟悉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買房出租了。我們房價的可以遠遠超過人們的負擔水平,但是房租是不可能超過人們的負擔水平的。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房租當然也可以不停的增長。一般來講,一套房子每月房租至少能夠相當於一個人一月一半的工資。

像一對退休夫婦,每月能有兩三千元的房租收入也能夠養老了。不過,房子轉租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房租損失,建議還是長租為主。像農村,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自建大棚以後向外出租,這也是不錯的收入。

第三,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農民現在其實也可以通過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方式,等到退休年齡後領取養老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繳費15年,差不多也需要10萬元左右。退休後每月能領取800~1000元的養老金待遇,看似不高,但是退休以後養老金會年年增加。可能剛退休時只能領800~1000元,等到80歲卻能漲到三四千元。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相關的,因此這是養老的首選。

除了職工養老保險以外,還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一種福利性保險,退休人員領取的是國家補貼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繳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退休時,個人賬戶餘額能有5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能領到360元,基礎養老金各地目前普遍在100~170元之間。這樣算起來,每月能領取500元左右。對農村居民來說也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畢竟還有耕地可以做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增漲待遇是比較困難的,過去的經驗是三年調整一次,分別增長了15元和18元,遠遠不如職工養老保險。



如果僅想靠10萬元的積蓄滿足退休後的生活,很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導致養老金不足,還要最終求助的兒女的。所以,養老最好的方式還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果不行,那麼還是建議繼續工作,能到多久算多久吧。


暖心人社


不夠,不接受反駁。

年前參加了兩個葬禮,都是老人去世,年紀也不大,都在60歲出頭。一個是肺癌沒的,一個是腸癌。

據說發現就是晚期,其實只是託詞而已。

肺癌那個,去世前幾年就開始吃藥控制了,幾年花了不少錢,為什麼沒做化療,沒錢做。

腸癌那個,早就發現便血了,自己撐著,喝點藥。拒絕住院,還是沒錢。

雖然現在政府政策好,各種補貼,各種保險,各種報銷。君不見,醫院開藥也分甲乙丙等,有的藥能報,又得藥不能報。

有個親戚去年做過一個手術,身上長了個疙瘩。幸虧發現的早,家裡有錢,直接手術做點,領完補貼,報完保險也花了10幾萬。

題主問,10萬夠養老不?

我說:生病了肯定不夠,不生病不一定夠。



超級弗蘭克0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對農民這些錢不夠家裡老人身體好的還想著孩子的生活,拿我們家來說老人生病了去一次醫院除國家報銷了還花了幾萬塊,後面又住了幾次醫院他們的錢都不夠用。農民到60.70歲以後經濟這塊還是比較困難,家裡老人身體好的那就是好事了,也希望國家對醫療這塊多報銷吧。


河南河北


這個問題我先給大家算一筆賬!如果在2019年一次性往銀行裡面存入十萬元,連存3年,3年到期總共得到多少錢呢?當然每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樣,但是也會有一個界定,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2019年央行的基本利率是多少,根據2019年最新央行存款基準利率表來看,央行定期存款的一年期利率為1.5%,定期存款的三年期利率為2.75%,那麼我們就按照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來算一下,就是十萬乘以2.75%乘以3,那麼最後就是8250元,當然了這個數字只是按照央行的基準利率所得,而銀行為了吸納存款,也都會在這個基礎上上浮存款利率,而且不同城市不同銀行的存款利率也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就來參照一下2018年北京的中國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為3.575%,如果在2019年銀行沒有加息減息,那麼存款的利率就會維持不變,也就是十萬乘以3.575%乘以3最後所得利息10725元,我的意思是咱們農民工到了五十歲能夠拿出十萬說句心裡話很不容易,我爸七十歲了,別說十萬,就是一萬他也拿不出來,咱們農民工五十歲能夠拿出十萬的只是極少數的人,假如有十萬就把他放到銀行以錢去生錢,再者其實我們農民工五十歲身體正常情況下還是很好的,出去打打工,幹到六十歲應該還行,現在六十歲在外面打工的一層子,養老應該沒什麼大的問題!

我說的也不是全對!僅供參考為盼。謝謝!



草根38724


我是農村媳婦芳子,很高興去為你解答!

五十歲的農民一次性存銀行10萬元,如果選擇一家小銀行存三年期,年利率起碼可以達到4.125%,這樣十年後本息大概在15萬元左右。

到六十週歲的時候手裡有15萬元,再去選擇一家可以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參考當下利率,就按4.18%來算,一年能有7524元利息,每個月能拿到627元。這筆錢雖然不多,但是加上農民養老金一百多元,每個月700多元,如果不生病日常生活消費是夠了。

現在的農民家庭只有老兩口的話一年的消費大約在一萬元左右,因此50歲的時候一次性存銀行15萬元是可以養老的。當然是在不生病的前提下!

農民消費支出低,首先是居住成本低,只要不翻蓋房子,住上面基本不用花錢。衣服一年的花費很少,吃也可以靠自己種,出門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車,各項成本都很低。老農民大項支出在農用物資以及租用農用機械上,種一畝地一年平均投入都要五六百元甚至更多。此外冬季取暖也要一兩千元,一些地方煤改氣後費用大大增加。

農民養老最大的問題在於生不起病。

如今費用猛漲,大病又越來越多。隨著生活條件好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多,同時農村的癌症發病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汙染企業都分佈在離農村較近的地方

一場大病可以消滅一箇中產家庭,農民對於疾病看的更淡,對生死看的更開,說起來也是一種無奈。小病拿點藥,大病才到醫院,看不起就回家硬扛。

到60歲時能存下15萬元的農民家庭比例很低,也許20%都達不到。養老可以,生病不行。破解農民養老問題,還要在養老金和醫療保障上下功夫。道理很簡單,錢從哪裡來是關鍵。

綜上所述,這種對養老提前打算的想法很好,但是經過推演測算之後結果並不理想,估計用於20年的養老支出有點困難。

我是農村媳婦芳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我是芳子


養老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很多人都不想在退休後,給子女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所以說,擁有一定的存款,無疑是退休後養老的最好保障,那麼60歲有10萬存款能養老嗎?如今60歲多少存款夠養老?

下文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的人民預期壽命達到76.7歲,而按照預計數到2030年我國的人均壽命為79歲,我們取整數值以80歲為例,那麼從60歲到80歲,有20年的養老時間要考慮。一個60歲的人談存款,最關心的其實還是能否獨立養老的問題。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能否獨立養老的關鍵還是是否有完善的養老保險(含醫療保險)。

多少存款夠養老

舉例,一個純粹的農民,哪怕只有5萬的存款,但已經繳足了養老保險,60歲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依法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哪怕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正常生活是沒有問題的,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最高可以達到80%,也就大大降低了因病致貧的風險,獨立養老基本不存在問題。如果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可能50萬存款都不敢說養老無憂,為什麼?按照去年的數據,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大約2萬,目前我國人均壽命為78歲,這樣推算至少需要40萬,且沒有考慮通脹問題。那麼,還剩下10萬,夠治病麼?這個道理都懂,就不用多解釋,總之獨立養老很懸,只能依靠子女的幫助了。所以說,想要養老生活更有保障,不過度依賴子女,最好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參與到社會養老保險中來,這樣不僅能每月領取養老金,也能享受到醫療保險的報銷,再加上一定的存款數量的話,養老生活可以說是無憂無慮了






齊魯老張


農民50歲存10萬到60歲是不能養老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天方夜譚。如果按現在國人正常壽命80歲算,想靠這10萬養老,本金加利率算到60歲用,一個月按500多元算,這點兒養老錢顯然是不夠的。

這點兒錢還不如很多地方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高。如果沒有別的收入,每天約花20元是無法正常生存的,如果只有老兩口兒的話還好些,家中有土地可以種點兒糧食維持日常生活,可你要知道除吃飯外,還需日常生活,比如添加些衣服,置辦東西,農村過年過節人情隨禮比較重。

再說年紀大了身體毛病就多,恐怕有些時候連吃藥的錢都不夠。在正常城市中產家庭,一場大病可以直接打回到解放前,更何況低收入的農村人,在這裡我並沒有歧視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更何況貨幣每年都在貶值,而且超出存款利率兩倍以上,所以還是要在能掙錢的時候多準備一些,作為未雨綢繆吧。

如您欣賞我的觀點,請在下方留言點贊加關注,謝謝!


小生意人老張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一個農民目前是50歲,存款是10萬,到60歲夠養老嗎,如果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10萬元的現金足夠養老,如果你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10萬元養老有可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什麼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也就是生活在農村,在農村有房有地,這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如果是一個農民他在農村沒有房沒有地,全靠每年進城打工來維持生計,想要通過10萬元進行養老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有房有地是關鍵

對於一個真正的農民來說,是需要擁有自己的房屋和自己的田地,就算沒有10萬元養老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有房就有地方住,有的就不會吃不飽,這2點解決了養老的後顧之憂。

就算你有一天干不動農活,你也可以地租出去,農村人養老沒有城市人養了那麼多要求和條件,只要能夠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安度晚年即可,所謂的高消費和全球旅遊對於他們來說從來也許沒有想過。

這也許就是農民和城市人最大的區別,城市的人年輕的時候過得瀟灑開心,年老的時候大部分能養老的生活都是苦悶不堪,因為作為城市的老年人,一旦進入養老階段,除了養老金沒有其他固定收入來源,也許對於很多子女來說他們不願協助養老,所以現在才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與法律,維護老年人養老的權利和義務。

農民10萬夠養老嗎

毫無疑問對於一個農民來說手裡有10萬元的現金養老沒有任何問題,首先是擁有房子和田地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其次10萬元本金解決你在養老過程當中遇到的頭疼腦熱。

如果你還願意進行投資理財,哪怕你把10萬元錢存在銀行裡面選擇5年期的定期,年化收益率在5個點左右,每年都有5000元的收益,雖然分到每一個月並不多但是足夠抵抗突發的風險。

而且對於農民養老來說,吃的肉可以自己養豬養雞,吃的菜可以在自己的地裡種,一切都是綠色環保天然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於大城市的大部分老年人來說,退休之後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回到農村購買一套房子,購買一點土地進行自己的晚年生活,其實和農民養老沒有區別。

綜合來看:地地道道的農民,如果手中有10萬元的現金,養老的生活過得開心快樂,和城市老年人手中有100萬元現金養老從金融的角度來說沒有區別,但唯一的區別就是生存條件的區別,養老生活快樂不快樂的區別。


社長財經


這上問題問得好,問到了很多農村老人的心坎上,因為隨著農村老齡化的日趨加重,農村的養老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回到問題上來,一個農民50歲的時候存10塊錢,到底夠不夠養老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來看一下到底有多少農村老人在50歲的時候能夠存上10萬塊錢,這個前提條件值得商榷。全國範圍的情況不敢說,但是就我們當地村裡的情況來看,並沒有那麼樂觀,50歲左右的家庭中,能給自己存上10萬元養老錢的人並不多,為啥?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這個年齡段的,一般都是孩子上大學後找工作的時候,或者找對象、買房結婚的時候,要知道在一座中等城市中,一平方的房子少的8、9千塊,多的1、2萬一平方,可能積攢幾十年,交個首付都不夠,哪來的養老錢。

另一個是目前農民存錢還是比較困難的。主要是因為農民的收入並不高,據瞭解,2019年全國農民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294元,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也就4萬多塊錢的收入,要知道一年去了孩子上學、贍養老人、各種人情往份,還有一些雜七雜入的費用,基本上很難存下錢。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見一些農民在50歲這個年齡的時候,正是兒女需要錢,老人需要贍養,很難給自己留出10萬塊錢的養老錢。

那麼假設有的農民能夠在50歲的時候存上10塊錢,在60歲養老的時候夠不夠花呢?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個是如果這個老人身體很好,沒有出現大的疾病,這種情況下,10塊錢還是基本可以夠生活的,因為除了這個錢之外,一般老人都會有承包地,會出一部分錢;國家每個月會有100到幾百元不等的養老金,這樣加起來,一年也會有幾千塊錢。比如,我們這有個老兩口,分了12.4畝地,一年能收租金6000塊錢,再加上養老金一年1人1200元,這樣還是基本上可以維持生活的。

另一個是如果身體不好,經常有病,特別是患有一些遷延難治的大病,費用高,這就難辦了,我家有個親戚原來家庭情況還可以,可是自從去年有人得了肝癌之後,花掉了20幾萬元,到現在是負債累累,存個10萬、8八的根本不夠用。


綜上所述,一個農民在50歲的時候存上10萬塊錢,一個是能夠實現的並不多,再就是即使能存上10萬塊,沒有大病還好,能維持生活,如果萬一有個大病,10萬塊錢真的並不會夠用。大家說,這是不是這麼回事?說說看


三農廣訊


肯定是不夠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農民50歲存十萬元,到60歲,夠養老嗎?

靠十萬元養老,真的夠嗎?

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從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

那麼目前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假設你可以活到77歲,那麼也就意味著從60歲到77歲,17年的時間,靠十萬元養老,夠不夠?

簡單來算一筆賬,17年花十萬元,平均每月490元。

這裡沒有計算利息的增長,考慮到利息的增長,平均每月可以超過500元。

500元的養老金夠不夠用呢?如果你再考慮到十年間通貨膨脹的因素,物價上漲的因素,十年後的500元,真的很難說,是夠用的。

所以你與其靠十萬元存款來養老,還不如用來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簡單來算,15年,你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一共是十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拿到719元。

由於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有繳費補貼的,再加上繳費補貼的話,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是要超過現在719元的。

再加上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最低88元,各地標準不一樣,如果當地的基礎養老金達到300元,你60歲以後的養老金,每月待遇是可能超過1000元的,是比存款養老的錢要拿的多的。

如果你是在上海,僅僅基礎養老金就每月現在可以達到1010元,參加社保是比較靠存款養老來更划算,更靠譜一些的。

所以建議你,與其存款十萬元,錢呆在銀行賬戶裡跑不過物價漲幅,還不如用來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歲以後,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只要活著,就會一直髮放,哪怕個人賬戶養老金已經沒有了,是發放終身的。

當然,當地基礎養老金越高的地方參保越划算。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