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01


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上回說到,上海名媛中的奇葩小姐聶同璧結婚了,郎君是才華橫著溢的美國留學生周仁。

周仁是工科專業性人才,在美讀書時,他就立志“工業興國”,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知識,報效祖國。縱觀其個人編年史,他是中國冶金史上電爐鍊鋼的開拓者和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早進行特種鋼和合金鑄鐵研究及生產者之一,在中國科學史上和冶金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只是,我們對這種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才,並不瞭解,並不熟知罷了。

1924年,周仁出任交通部南洋大學教務長。此時的他,利用英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建立了工業研究所,在全國首創大學內附設研究所。

1927年6月9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組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周仁受聘出任工學院院長。

1928年3月,周仁受姐夫蔡元培之託,與王季同一道創建了工程研究所。他親自勘查地形指導施工,並在上海籌建鋼鐵實驗工場。此外,他從國外訂購數百種科研參考書籍,並在美國進口一批實驗設備,可以說,工程研究所就像周仁的孩子一樣,那裡有他的心血與汗水。

後來,周仁被任命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長。

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曾有文章說,趙元任的薪水在中研院最高,與各個研究所的所長,是同一等級,這也是蔡元培蔡院長親自欽定的。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周仁作為一所之長,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才,自然身價不菲。


02

兩人結婚之後,有了三個寶寶,兩男一女。女兒是老大,大名周霞華;後面是長子周麒,次子周夔。尤其,周麒的出生,更讓周老太太,即周仁的母親陳蘊開心不已。畢竟,大多數老人都喜歡孫子麼。

聶小姐從官商家庭,來到了書香門第的周家,為人妻為人母,倒也安之若素。兩人的相處模式,男主外,女主內。即家中的大事,由周仁說得算;小事呢,由聶同璧來掌舵。只是呢,家中從無大事發生罷了。

周仁是高知人才,薪水豐厚,自然聶同璧可以安心地當她的全職太太。聶同璧是典型的辣妹子,性格外向活潑,交際廣泛。可以說,她是聯結著聶家、周家與眾多親朋好友,如盛家的外交大使。

因為從教會學校畢業,她身上的名媛範兒總是隨處可見。清新雅緻的下午茶,雷打不動;尤愛追星,新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必須第一時間觀看。

1936年,美國影星卓別林,來到上海,聶同璧作為名媛太太,當然要一睹為快。兩人,還合影留念。相片中,卓別林手裡拿著一支菸,聶其璧正在為其點火。第一次,與好萊塢大明星同框,這讓身為周太太的聶同璧大為開心。當然,這也為她以後親赴好萊塢追星,打下了伏筆。

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03

丈夫周仁,熱愛工作,身兼要職;作為主婦的聶同璧,當然要事無鉅細地關心丈夫。

聶同璧,有個習慣,最愛給夫君夾菜。她的老爸老媽,均為湖南人,喜歡吃辣。到了她這一代,不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反正吃辣沒夠。而她的夫君周仁,可是江蘇江寧人,喜歡甜口。只要聶同璧認為好吃、可口的,總要周仁嘗一嘗。有一次,周仁實在忍無可忍,決定罷吃。

女主人,頓時不高興了。怎麼回事?以前夾的菜,你可都吃了;這次,起什麼么蛾子,快吃!

還沒等周仁說話,也許是暗中早已對母親的強勢不滿,孩子們開始幫腔了,大意就是,爸爸不愛吃,媽媽你就彆強人所難了。

怎麼,你們大大小小的開始要造反嗎?老媽我,可不是吃素的!當年你們的外婆,掌控聶宅多年,家規甚嚴,都對媽媽的任性無可奈何?你們這幾個小毛頭,還想上天麼?飛上去,打下來……

聶同璧爆發式的連環炮,轟得夫君周仁頭都大了。看情形不對,趕緊把妻子夾的菜全部嚥下,以息事寧人。是滴,妻子是好意,我領情了。

可聶同璧的氣還是沒消,指著丈夫吃光的盤子,對著孩子們找補道:“看吧,還是愛吃吧,都吃光了吧。”

聶同璧,火辣辣的性格,在家中,就是這麼一個強勢、權威不容挑釁、說一不二的主兒。

這僅僅是她的一面,還有另一面,稍後再說。

04

正當周仁擔任中研院工程研究所長,並在其專業領域大展宏圖之時,“七七事變”爆發,工程研究所也面臨著內遷的任務。

周仁趕緊派人前往昆明,接洽搬遷事宜。

大量的儀器設備和書刊資料,裝進700餘個大箱子,這可是工程研究所的全部家當啊。這些寶貝,先是乘船被運到越南的河內,然後再轉火車到昆明。

戰時運輸特別緊張,河內火車站裡,這700餘個大大小小的箱子,堆在站臺上,像是小山。看著,就眼暈。何時才能有車皮,運到昆明?諸多書生們,一籌莫展。

危難之中顯身手,所長夫人聶同璧,閃亮登場。她直接找到火車站站長,對方是法國人。好吧,我的英文流利,咱們就用英語交談吧。

聊聊當前中國駐法國的大使顧維鈞,說說法國駐中國的總領事,若干人物,均與我私交甚好。怎麼樣,站長同志,賣個面子,幫幫忙,把我丈夫這麼多年攢下的研究所家當,運到昆明,日後定不相忘……

站長,在河內多年,何曾見過這麼一個翩翩風度的上海夫人,又這麼能言善談,分分鐘被搞定。於是,大筆一揮,這等小case,批幾個車皮,完事!

夫人出馬,一個頂倆。工程研究所,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對所長夫人刮目相看。夫人並不只會喝茶追星,完全是一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試想一下,若不是夫人出面,這些寶貝要運到昆明,可要等到猴年馬月滴。至此,周仁也對夫人聶同璧的外交能力,大為傾倒。

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05

來到昆明的聶同璧,對著一年四季如春的城市,倒也習慣成自然。只是對自小在上海長大的她而言,總是不時地夢迴繁華喧鬧的大都市。可丈夫是國家級的棟樑人才,不可能留在淪陷區。人家工作忙,也沒空陪她。

周仁一到昆明,就開始選址籌建鋼鐵廠,並於1939年辦起了公私合股的中國電力制鋼廠,他擔任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與其閒居,不如出去發光發熱。於是,聶同璧自告奮勇給夫君周仁當起了司機。

每天,她都開著“昆明NO.1”的豪車,送丈夫上班,研究所和鋼鐵廠兩頭跑,忙得不亦樂乎。連雲南省主席龍雲的三公子都,對她讚歎不已——

這位上海來的夫人,真是了不得。


06

一切走上正軌,孩子也大了,自己知道學習了。丈夫周仁的鋼鐵廠,也運轉起來了。聶同璧,也想為自己活一把。在她心中,一直有一個夢,要親自去一趟好萊塢,親眼看看自己鍾愛的偶像。

這哪裡是三個孩子的媽,分別是追星狂熱的迷妹兒麼?

無須多言,心動不如行動。顧維鈞,不是在法國當大使麼,他人脈廣,那好,與他聯繫。胡適,現任駐美大使,那是丈夫康奈爾大學的老同學,兩個人可是同一艘郵輪,一起出洋滴,老交情了。就這樣,聯繫好國外的舊雨新知,1939年,聶同璧飄洋過海地來到美國。

對顧維鈞來說,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蔡院長的弟妹,其面子一定是要給的。當時的他,與美國財長摩根索相熟,這等小事,財長長袖善舞,不在話下。

至此,聶同璧也一飽眼福。《亂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蓋博,《蘇伊士》的主角泰羅·鮑華,《羅賓漢》的主角艾洛·弗林,《魂斷藍橋》的主角羅伯特·泰勒,甚至後來成為總統的羅納德·里根,以及童星秀蘭·鄧波兒,都一一與她合影。

甚至有電影明星聽說,這位風姿綽約的夫人,專程是從大洋彼岸來看望他們時,主動贈給聶其璧自己的簽名照。

心有多大,舞臺有多大。聶同璧的追星夢想,就在想到就做中,成為現實。

離開美國後,聶同璧並未立即回國,而是改道去了法國。在巴黎,直到有人警告她,歐洲立即要開戰,聶其璧這才依依不捨地結束跨國之旅。

有夢就去追,初心不改。此番的收穫,彙集成一個大相冊。只要有空,聶同璧就翻開欣賞,那個她夢想成真的好萊塢之行。

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07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更名為工學研究所。並於1946年,與化學研究所一同遷返上海,但冶金部分留在了昆明。周仁作為掌門人,一直負責上海、昆明兩地的工作。

時局變換,在上海解放前夕,中研院代院長朱家驊,多次規勸周仁將工學研究所儘快遷往臺灣。但是,周仁實在不忍離開自己親手創建和經營的工學研究所。工學所如同他的孩子一樣,怎麼能捨得拋棄自己的骨肉?周仁拒不執行遷臺計劃,而是堅守在上海。

這樣,周仁一家,留在了上海。高級人才,在哪裡都會發光。1956年中國金屬學會在北京成立時,周仁曾先後當選為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和第二屆理事長;1959年9月4日,周仁出任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63年中國科學院華東分院成立時,周仁又被任命為副院長。

聶其璧也沒閒著。她被推舉為上海市婦女代表。每星期都要去上海政協,參加高知家屬的例會學習。她時常邀請其他家屬成員到家裡喝下午茶,儼然一副民間外交家的派頭。

不論在哪個年代,聶其璧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其名媛派頭。當時上海街頭深陷藍灰色海洋,她依舊燙頭髮,穿一身連衣裙,化濃妝,口紅豔麗。淮海路上的麵包房和咖啡店的老闆,都親切地稱她“美國外婆”。可以想象一下那個畫面,驚世駭俗的聶其璧,那是多麼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聶崇彬(聶同璧弟弟的孫女,稱呼聶同璧“姑奶奶”)回憶,她十歲的時候,一次聶其璧帶她坐三輪車。那時破四舊,誰都想低調點。可聶其璧偏不,她穿著時髦的連衣裙,塗著大紅口紅,偶爾還抽著香菸。“那次我跟她坐三輪車特別害怕,害怕得沒敢抬起頭。”

想想看,十歲的小女孩,正是祖國的花朵,哪裡見過這種陣勢?特立獨行的姑奶奶,太搏人眼球了。

周永樂,是聶同璧長子周麒的兒子,1962年出生。他最喜歡跟著奶奶,因為總有好吃好喝的。在他的印象中,奶奶幾乎跟之前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她照常逛街,每週帶著他去西餐廳打一次“洋葷”,那時候上海流行草包,奶奶也會挎個草包。當時他小,仍記得奶奶跟爺爺去北京開會,回來後大包小包往屋裡提,裡邊放的可能是外地的時髦服飾或者其他。

在西餐廳,聶其璧開始教孫子餐桌禮儀:如何用刀、叉;如何按照順序吃西餐;湯喝到最後一定要把碟子往外翻然後繼續喝;不喜歡的菜可以不用去吃,服務員會把菜撤走……

就這樣,長大後的周永樂,因小時深受奶奶的薰陶,成了天鵝申閣西餐社創始人。在這裡,彙集了老上海曾經那些傳奇西餐廳的經典招牌菜。

08

周仁,一個學工的書生,自然看不透世事變換。

傅斯年當年離開大陸前,曾多次勸說曾昭燏,勸其到臺灣大學教書或專門做學術工作。曾昭燏,是傅斯年連橋曾昭掄(是曾國藩胞弟曾國潢之曾孫)的妹妹。

傅斯年指出,作為曾氏後人,這樣的家庭出身與社會關係,若留在大陸,定不會為新政權所容。但曾昭燏,不為所動。傅斯年,黯然離去。之後,在文革中,一代才女曾昭燏,從靈隱寺跳下,自殺身亡。

文革伊始,周仁夫婦這種複雜的家庭背景,受到衝擊和迫害,難以避免。周宅,被造反派抄了七天七夜;被抄家的物品,拉走了好幾輛大卡車。僅宋美齡曾擔任聶其璧結婚儐相一事,就讓周家吃盡了苦頭。

已經70多歲的周仁,身患重病;腳摔壞,都沒有得到很好的醫治;一個眼睛,也已經失明。一個半盲人,除了自己能夠在床上吃飯之外,生活起居,完全依靠情深意重的妻子聶其璧照顧。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每月生活費僅有幾十元,其生活之窘迫,對於曾經的“上海名媛”可想而知,但聶其璧以其堅強的性格和處事能力,坦然地面對一切磨難,可以說是周仁的精神支柱。

但周仁,仍未熬過文革的風雨。1973年,周仁去世。而1988年的正月初七,聶其璧在睡夢中安然長逝,享年88歲。之後,周仁和聶其璧的骨灰,被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聶其璧:宋美齡當我伴娘,任性的我,就是這麼有個性

縱觀聶同璧的一生,她是智慧大方、又有氣場和魅力的女人,一生愛美。古希臘抒情詩人彼翁說,美是善的另一種形式。當我們用美的姿態面對生活,就是善待自己的開始,也是幸福的開始。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聶同璧一樣,有自己的個性,活出堅韌的自我,不斷化解前進路上的困難,轉化成自我成長的動力,能夠不負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