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肖戰的顏,二毛因為慶餘年有幸認識。王一博的貌,至今我仍然對不上號。《陳情令》這樣從同人小說改編為兄弟情的舉世聞名大劇,實在暖不了我這樣嚴肅呆板80後老阿姨的心。

即使同齡老閨蜜們都很摩登,審美已廣泛轉化為小鮮肉,老朽的二毛依然執著鍾情於一身腱子肉,玩兒得轉工具修得了房子,單手抱得起小孩留一隻手耍帥,荒野生存一把好手,充滿雄性荷爾蒙的鋼鐵男性(請參考施瓦辛格、鋼鐵俠)。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因此近日由肖戰引發的江湖大戰,最初二毛嗤之以鼻,所有帖子只瀏覽標題。直到鳳凰網連續發文引起了我的警覺(笑哭)。今晨噩夢驚醒,天光微亮,世界靜寂,二毛認真鑽研了故事始末。

還好!廉頗尚不老!如外星文字般的事件內容,二毛居然迅速破譯了!(畢竟周圍朋友還有好多看不懂的)

首先,我們要搞懂三個關鍵詞。

1.CP:配對。來源於日本同人圈。現指動畫、影視作品粉絲自行將片中角色配對為同性或異性情侶。

2.同人文:即“同人之名以為文”(The name of other's colleagues think that the text),在原作基礎上,把某部或某些作品裡的人物放在新環境裡,進行二次創作。

同人創作可從以下幾個向度展開:可以描述原作人物在原情節之前或之後的經歷;可以摘取原作中沒有詳述的細節,進行詳細寫作;還能關注原作中的配角,想象他的經歷;可以扭曲原作中的價值觀系統,以原本的反派為視角人物重寫原作;甚至可以將人物從原作背景中抽離出來,放置於全新環境中,開始全新的故事,例如將《水滸傳》中幾個主要人物設定為當代黑社會並由此展開故事;還能將來自幾個不同原作的人物放在同一宇宙觀中寫故事,例如英國諸多間諜片和偵探片的主角出現在同一個同人故事中。

然而實際上,在當下中國的同人創作中,男性同性配對(cp)的同人小說佔大部分。這類寫作會將原作中一般默認為異性戀的角色配對成同性戀人,並加以大尺度情色描寫。

3.飯圈:粉絲群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從前追某星,最多就是買專輯,看演唱會,基本都是散粉。近年來,隨著偶像經濟不斷髮展,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老母親養兒子”成為新的追星心理。偶像成為粉絲慾望中的客體,填補著理想伴侶的缺位。“飯圈”粉絲構建了一套嚴密的組織體系,一旦遇到挑戰與攻擊他們偶像的言論,他們就如同暴力機器一般攻擊異己意見或以技術手段將其消滅。

接下來,二毛用地球語言重組下事件始末。

一個叫迪迪出逃記的同人文寫手,深愛由《陳情令》組成的著名CP肖戰和王一博,並撰寫了一篇同人文。文中肖戰是一個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髮廊妹,與高中生王一博相愛。肖戰的忠粉認為該文丑化了偶像形象,於是由粉絲領袖號召起義,紛紛舉報該寫手,並最終將怒火遷移到發佈此文的網絡平臺LOFT和AO3 。

AO3是一個國際性同人文創作平臺。雖然該平臺創作者及愛好者奮起吶喊,最終,在2020年2月29日這天,該平臺在國內無法訪問了。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無法訪問的原因,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你我都想得到,不再多說。而所有的憤怒因此徹底爆發,大家吶喊著“還我創作自由!”,其聲勢如同五四運動。甚至不斷有抑鬱症同人文寫手傳來自殺的消息。同人圈的每份子將肖戰粉絲的行徑類比為殺人。哪怕肖戰及粉絲此刻出來受死,也換不回AO3的復活。

事實上肖戰至今未發一言,其工作室也僅發了條不痛不癢的聲明撇清責任。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至今,這場如抗擊新冠一般沒有硝煙的戰爭,仍在沉默的持續發酵中。


搞懂事件始末後,二毛瀏覽過一些評論的帖子,家家各有理。採訪了周圍的70後80後,大家或者一無所知,或者目瞪口呆。總之我們這些落伍的人,確實很難理解整件事。

這真的比外星人降臨還難理解好嗎?

人到中年的我們,關心的是生計。戰戰兢兢做人,卻人算不如天算,疫情迎面襲來。下個月的房貸在哪裡?公司會不會垮?而今眼下小孩居家大鬧天宮還有網課,和自己的遠程辦公如何平衡,這些才是灰頭土臉的我們,需要操心的事情。

而飯圈花自己或父母辛苦錢追星,甚至以愛豆之名去愛國,搞公益捐款?這是哪門子荒誕不經?

演員的根本應是演技。而今日的明星不奢談此。時代在變,但老話流傳:凡事皆有利弊。

流量明星享受了粉絲的紅利,也必然承擔由此帶來的傷害和巨大的社會責任;包括《陳情令》在內大量植根同人文的作品,最終相煎何太急?

前一陣年輕代在網上質疑了周杰倫,引發了70-80後老粉絲笨拙的理智的軒然大波。包括二毛在內嚴肅的老阿姨,也學會了去微博為他打CALL。杰倫呢?有幾輩子估計也花不完的錢,正在為小嬌妻拙劣的演技四處宣傳,他根本不在乎我們。

我們和現如今這些飯圈,有何本質區別嗎?


我們那個年代,早戀很少有性愛與墮胎,多數滿足於操場訴衷情和自行車周邊遊;我們那個年代沒有同人小說,有席絹和日本漫畫,書中一樣有讓人臉紅心跳的橋段,一樣有同性戀,有穿越。和如今的同人文寫手一樣,作者卻往往是並沒有太多愛情經驗的,生活枯燥的,全憑綺麗幻想的少女或家庭主婦。

我們那個年代,性仍是禁忌,沒有互聯網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其實如今網絡時代,鋪天蓋地的資訊,帶給少年們是更多的困惑。

我們那個年代,少有一夜暴富的傳說。門第差距很小,普遍經濟拮据,用功讀書是幾乎全中國所有家庭的唯一出路。因此我們同樣上課看黃色小說,但內心很清楚還是得讀正經書。

我記得高中時最愛的小說是席絹的《交錯時光的愛戀》和《上錯花轎嫁對郎》。前者是穿越小說的鼻祖,後者改編的粗糙的連續劇至今豆瓣評分仍高達8.1。

我記得高中時每月5元零花錢,書香門第,父親只允許我聽鋼琴和小提琴曲。最終我愧對他的期望,省兩個月零花錢買盤張信哲,再省兩個月買盤鄭智化。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我記得少年時期的偶像是任賢齊。最苦的高三時期,我在床頭貼上他的海報,唯一心願就是考上名校,出人頭地,可以去臺灣呼吸他日常的空氣。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任賢齊演過《神鵰俠侶》。眾所周知,估計是該部小說最垃圾的一次改編連續劇了。我每看一集,每哭一集,痛他之痛,痛楊過之痛。他飾演的楊過,至今就是我心中的最完美,無可代替。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很多很多年以後,有朋友酒後問我:你記不記得?原來高三你說以後去給任賢齊當保姆擦馬桶也是開心的?

卒。

多年以後我有了工作。我在成都看了任賢齊演唱會;週五下班急匆匆把車開到機場,飛去廣州看了周杰倫演唱會;我驅車去當晚回,在幾百公里之外看了張震嶽的演唱會。

再後來在成都看BIGBANG演唱會時,滿場百分之80觀眾居然都是90後,樂隊的新歌我一首也不會。

至今最後一場演唱會止於生孩子之前,盛夏在火爐重慶,看了林肯公園。當週圍比我更老更潮的哥們兒們比我更熟練地大聲嘶吼英文歌詞時,我心中的澎湃和臉上的淚,和任何一個年代追星的人,沒有差異。


那時的我們,不知道生個漂亮孩子就可以去淘寶當模特掙錢,不知道生個聰明孩子就可以參加各類比賽掙錢,不知道哭訴家裡八卦也能在各種生活節目裡掙錢。

我們不知道有個職業叫主播,有個東西叫短視頻,如今的當事人自己都未料到,擼貓摳腳都可以掙錢。

那時的我們不知道,以上這些匪夷所思的項目,可以掙到我們想象力之外的、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

可以說,多災多難、謹小慎微幾輩子的中國人民,力爭上游,異軍突起,已成為全球把快速致富玩兒得最轉的人群。

在新冠來臨的時刻,久違的生存本身,重新變成中國人民重中之重的問題。網絡上弱弱地發出一種質疑:我們是不是該更尊重科學、技術的相關人士?我們是不是把娛樂至死,放在了過高的位置?

人類能活到如今,樂觀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再多的痛苦打擊,也抵不了之後的春暖花開帶來的遺忘加速度。

毫無疑問,不久的將來,生活重歸自由,被口罩束縛了太久的中國人民,將很快積極振興經濟;近期機智地將業務從奢侈品轉化為口罩、額溫槍的全球代購,將很快恢復本行;我們的朋友圈,將很快從廚藝哪家強、且行且珍惜,轉換為美圖秀秀和世界旅行。

大雪無痕。


今日看完肖戰之戰時,是凌晨五點,身邊的孩子呼吸都是香。我想想事件中那些孩子也許就是明日我孩子的模樣,不禁笑出聲音。

我想想當年的我,是如何瘋狂追星,又痴迷黃色小說,卻最終走上嚴肅(並不一定好)人生路的呢?

我記得擦亮我靈魂的那次遭遇,是大學一年級偶然在外語學院看了場原版老電影《勇敢的心》。非常差的觀影環境,卻讓我知道了世間之廣闊,我眼界之狹小。

80後老人看肖戰版“飯圈”&“同人圈”之狼煙四起

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的好。

很多人都有這樣不值一提的,微小的,點亮自己前行方向的瞬間。這也許是世世代代年輕過瘋狂過的少年,必經之路。

於是你開始讀更多的書,看更多的影片,聽更多的音樂,走更多的路;你開始知道什麼是真正美到值得歌頌的,什麼是真正感動到不禁流淚的,什麼是經世不衰的,什麼是代代相傳的,什麼是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什麼是讓子子孫孫受益的。

什麼是一時止渴的,什麼是經得起歲月的;什麼是曇花一現的,什麼是傳得到末日的。

我已不復青春,我仍理解這場戰役。我知道我的孩子,必將如我當年那般,如現今年輕人這般,如未來更難料那般,走上不可測的,讓為娘滿腦袋???的路。

但又如何呢?那必然是可期的路。


畫外音:

肖戰之戰,二毛看到一條評論:

我既是肖戰粉,又是同人粉。看到襖3封了,我丟了半條命,轉眼發現是肖戰粉乾的,我剩下半條命也沒了。

我有苦難言。我只想仰天長嘯:肖戰能再見天日,只有寄希望於粉絲髮明出新冠疫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