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清水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总人口30.4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全省体育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劳务输出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轩辕文化之乡。

一、历史沿革

1、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析上邽县置清水县,治今县西北,属天水郡。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

2、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年)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移治上邽镇,即今甘肃省天水市。

3、北宋移治于今清水县。属秦州。元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废州,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省。

4、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复名清水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

二、地名来历

《太平御览》引述“《三秦记》云:‘其坂(指清水县所处古陇板,俗称关山)九回,七日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而名。”

三、风景名胜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1、汤浴温泉。距县城8公里,为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自宋、明以来已属陇上胜迹。温泉水质优良,水温54℃,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锌含量居全国名泉之冠,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和矿泉水开发价值。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2、花石崖。位于清水县陇东乡。在县城东南28公里的陇东土寨村之间沟河下游,渭河北岸盘龙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处1823米,山对面下到五里为310国道。这里峰峦叠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实,万紫千红,故称万紫山,又因悬崖峭壁,山石花纹五颜六色,又名花石崖。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3、赵充国陵园。位于清水县城北李崖村石佛坪,始建于汉,后历代辟祭田,修祭殿,勒石刻碑,铭其事迹。陵园建筑典雅肃穆,气势恢弘,墓区现存封土冢,冢前有碑亭两座。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4、小华山景区。位于清水县城西7公里的红堡镇吴湾村,占地面积千余亩,植被茂盛,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宋代已为道观名山,曾有宋代湖北襄阳人庞蕴云游至此,在此地修道成仙而得名。明清时期成为陇上佛道两教圣地之一。曾有三进院落殿亭楼阁30多间,石刻造像10画(件)。

甘肃天水清水县----西汉置县,因清泉四注得名

5、三皇谷森林公园。位于山门镇东南10公里处, 200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山脉与关山山脉的结合部,是牛头河的发源地。素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森林浴场”之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