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書籍能夠提高小學一年級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社會有點叫人無奈


提高一年級小孩子的閱讀能力的書籍有很多。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相對比較少,當然也有部分孩子已經識字達到3000的,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去對比。我們需要明白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怎麼引導就可以了。識字量少,增加識字量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帶拼音的書籍。拼音的內容是孩子一年級要學習的內容,家長可以買一個拼音表,用一兩天的時間教會孩子讀,然後每天作適當的複習強化。

認識拼音之後,就選擇各種帶拼音的讀物。可以選擇古文經典,比如《大學》、《中庸》、《道德經》等,文章稍微簡短一點的,這類書籍就是每天重複讀一段或幾段內容,堅持天天讀就可以;還可以選擇一些帶拼音的科普讀物,這個就讓孩子每天讀一篇,天天讀即可;還有許多神話故事、寓言之類的書籍,也是一樣要帶拼音的,跟科普讀物一樣,每天讀一篇就可以……

有時候學校會發一些雜誌,也是帶拼音的讀物,讓孩子讀就可以了。《大學》、《中庸》這些經典可以每天都讀,其他類別的內容可以交替著讀,只要一天一篇就行。

要想把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起來,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孩子慢慢地提升識字量,當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加速提升閱讀能力的。

寫作能力的訓練不能靠書籍,要靠寫作本身來訓練。

寫作不是看書看出來的,寫作是語言的輸出,因此就要孩子大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寫作能力的訓練就是讓孩子把心裡的話寫出來。

為了讓孩子寫出心裡話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看到什麼寫什麼,想到什麼寫什麼,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總之,就是孩子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寫出的內容就怎麼來。

寫不出的原因一:

在孩子寫作過程中,往往不是孩子怎麼想的問題,而是孩子想到什麼,卻寫不來,不知道如何去表現出來,比如某個字不會寫,某個樣子不會表達,某種情形不知道如何說……然後就卡頓沒有後文了。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寫作上的困難,對低年級的孩子,我們提倡想到什麼寫什麼,不會寫的內容寫拼音,拼音不會寫就畫個圖形,用符號來表示也行。這樣做以後,孩子思維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不會出現思維停頓卡殼地情形。這樣的訓練,孩子就會覺得輕鬆起來。

寫不出的原因二:

然後,我們又會發現一個問題,讓孩子說的話也能說一大堆,就是寫的時候寫不出來。原來是孩子嫌棄寫的時候要寫很多字,覺得寫字比較累,不願意寫。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建議給孩子一定的利益誘惑。這個我的一位澳洲的夥伴做得最好,按照我們推薦的方法寫作文後,就給孩子說每天寫一個小時,多增加幾塊澳元的零花錢。孩子們聽了可開心了,每天都堅持寫,即使偶爾沒時間寫,也要堅持寫出一點內容來。就這樣慢慢去養成每天寫的習慣。

當然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用利益來誘惑,比如家長管理嚴格、孩子聽話照做的,那就不用增加這一條措施。家長要靈活機動地根據孩子情況,做出相應的辦法,只要孩子堅持寫作,自然可以看到孩子的寫作能力提升。

結束語

所以,閱讀能力的提升就多讀書,一年級的孩子讀帶拼音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就多寫作,堅持每天寫就可以了。方法簡單有效,重在堅持。

@童教雷鳴,公眾號童教雷鳴,專注於6-16歲孩子的潛能開發和學習能力提升,科學分析教育問題,做簡單的事,堅持做,歡迎關注!

童教雷鳴


小學一年級孩子剛上學還不認識多少字,就讓他們閱讀書籍和寫作,這也不合乎邏輯。要學就學拼音,要讀就讀《百家姓》、《三字經》、要寫就寫簡單詞彙和成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