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一代的抗疫“style”

新華社客戶端甘肅頻道3月6日電(記者 何問)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18歲的魯子瑋在這個假期比任何時候都忙碌,量體溫、數據彙總、海報設計……從早晨6點半到晚上12點,他的時刻表都是滿的。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不少“90後”“00後”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這場抗疫戰鬥。他們想法新穎,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建起了一條“青春守護線”。

中国年轻一代的抗疫“style”

青年志願者在社區勸返點執勤,為來往人員測量體溫。(受訪者供圖)

魯子瑋是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名新生,這個假期他本想像往年一樣,繼續在甘肅省蘭州火車站為離鄉返家的乘客提供志願引導服務。然而,突發的疫情改變了他的計劃。

魯子瑋轉而加入了蘭州市防疫應急志願服務隊。除了日常執勤,他主動承擔起隊裡的宣傳任務,利用自己學習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負責每日的海報製作和全市近10個公益組織每個執勤點人車流量的數據統計。

“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能用更多新穎多變的形式為抗疫做貢獻。”魯子瑋說,從挑選每日精彩的照片,到後期加入藝術化的處理,海報的排版、標語等都在不斷變化,現在一張海報的日均瀏覽量都不低於14萬人次。

除了視覺化的呈現,魯子瑋的心中早已琢磨著為此次抗疫創作歌曲。他每日與志願者為伴,親眼目睹醫護人員辛苦付出的點點滴滴,心生無限感慨。

中国年轻一代的抗疫“style”

魯子瑋在家中在線製作防疫科普宣傳圖。(受訪者供圖)

兩週時間,創作、排練、錄製,魯子瑋和自己的樂隊主動聯繫日本的混音師共同編曲,並在社交媒體平臺“新浪微博”上招募了4名有攝影專長的武漢年輕人,來拍攝疫情嚴重地區努力抗疫的真實場景。

“我們一定要找年輕人,他們行動力強,有共鳴,知道彼此需要的是真實。”魯子瑋說。果不其然,簡單的溝通後僅用了三天,這幾位招募的志願者便拍攝完成了製作MV所需要的視頻素材。

很快,一首《武漢站起來》新鮮出爐。年輕的聲音蘊含著青春的力量,正如歌詞所唱,這一群平均年齡才16歲的青年人用自己的創作“為了明天,一同將希望照亮”。這首歌也成為了服務隊疫情防控期間的宣傳歌曲,總播放量超過45萬次。

“像魯子瑋一樣,年輕一代最突出的特點是思維活躍,會運用互聯網實現自己的創意。”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蔣小麗說,截至目前,甘肅省共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3萬餘名,其中大部分人不拘泥於傳統,積極利用線上形式助力抗疫。

中国年轻一代的抗疫“style”

青年志願者在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共青團甘肅省委供圖)

甘肅省青年防疫志願服務總隊利用網絡平臺開通了醫護志願者疫情防控專業知識講座培訓課程;以心理諮詢師為主體的青年志願者群體開通心理援助專線,提供線上諮詢和微課培訓服務;眾多志願者更是利用主題海報、漫畫、沙畫等多種形式及時傳播權威信息和防控知識等。

除甘肅省外,中國其他地區的青年人同樣在用自己的創意為抗疫努力。江西省遂川縣戴家埔鄉阡陌村的“00後”大學生李志龍用家鄉話自編“防疫繞口令”挨家挨戶宣傳政策。

1996年出生、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培訓的四川女孩羅熙,為了讓孩子們在疫情防控期間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訓,開設了針對家長和4歲兒童的網上公益課程。

今年26歲的退伍軍人袁航用視頻網絡日誌Vlog的形式記錄下了身邊人為抗疫默默奉獻的日常點滴。

蔣小麗表示,當代年輕人在此次疫情抗擊中不僅展示了“看得見”的擔當和責任,最可貴的是他們一直在不斷思考探索更優化的工作機制,真正發揮了積極、正面、陽光的示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