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在苏德战争中,德国和苏联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激烈的坦克对决就爆发在苏德战场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双方的步兵都不免陷入和坦克的正面对决中。在这种情况下,步兵难免要面对巨额的伤亡,如果要避免这种伤亡,那么就需要可靠的反坦克武器。而在这方面,苏联有自己独特的利器,他们所装备的ZIS-3加农炮可以说是苏军步兵的核心火力。那么这种口径为76.2毫米的加农炮在战争中有何特点,能够成为苏军的最为依仗的火力呢?

一、ZIS-3加农炮的开发

在1939年末,震惊于德国实力的苏联,对自身的军事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除去研发新的坦克之外,苏军也着重于自身炮兵的改革。毕竟俄国向来将炮兵视为自己的核心力量,在军事改革里自然也不会忘了他们的炮兵。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苏军自身所装备的火炮里,还有大量的研发于沙俄时期的1902/30型76.2毫米加农炮。这种老旧的火炮已经服役三十年不止,难以应对新条件下的战争环境。所以无论如何,新的火炮设计都势在必行。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而负责这件事的,就是苏联著名的火炮设计局——格拉宾设计局。这个坐落于高尔基市的苏联第92厂设计局,是个不折不扣的火炮大王。不仅自己能够生产火炮,也频繁的改进着火炮。苏联火炮的老旧问题,他们也早有认识,所以在1936年至1939年里,格拉宾设计局先后设计了F-22型加农炮和F-22-USV型加农炮,目的是用来替换老旧的1902/03型76.2毫米加农炮。

不过这些火炮虽然优秀,但性能却还不够飞跃性,在总体设计上仍旧不够优秀。更为关键的是,此时苏联以己度人,认为既然自己在开发重型坦克,那么德国也一定开发了强大的重型坦克。为了应对可能的德国重型坦克威胁,格拉宾设计局的新型加农炮就多了一个指标——让自己的加农炮能够成为有效的反坦克火力,有能力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里摧毁德国的主力坦克和“可能存在”的重型坦克。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这个要求对于格拉宾设计局来说,显然有点强人所难了。但仔细一想,其实又算不上什么。毕竟反坦克炮也是加农炮的一种,只要想去做的话,未尝不能让加农炮拥有摧毁坦克的能力。于是格拉宾设计局在接下任务后,开始研发新的加农炮。而他们最终的成果,也就是后来大量装备于苏军的ZIS-3型加农炮。

二、ZIS-3加农炮的性能

ZIS-3型加农炮,长6.1米,宽1.4米,高度1.3米,火炮口径为76.2毫米,倍径为42.6倍径,射速每分钟25发,战斗全重1.15吨。与过去的老型号76.2毫米加农炮相比,新的ZIS-3加农炮的火力性能与前者没有任何削弱。但是设计却做了大幅度简化,这极大的方便了它在战时的生产——几乎是可以流水线式的生产。

经过简化的设计,不仅让价格和工时大幅度下降,重量也进一步减轻了。这对于将装备于各步兵师,属于师属火炮的ZIS-3加农炮的价值大幅度上升。毕竟考虑苏联糟糕的交通环境,这一点可谓格外重要。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ZIS-3加农炮使用的是ZIS-2反坦克炮的炮架,这让它的设计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也便于利用旧有的生产线。不过因为早期的原型火炮没有炮口制退器,所以导致了后坐力过大,毕竟ZIS-3加农炮的炮架来自ZIS-2反坦克炮,其本身并不是为了给ZIS-3这样的加农炮所准备的。

因此后续改进上,ZIS-3加农炮拥有一个效果不凡的炮口制退器,可以让火炮的后坐力减少百分之三十。同时该火炮还分别拥有一个垂直半自动型锁、一个液压驻退机和一个复位机。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ZIS-3加农炮在实战中,出现因为后坐力过大,以至于炮位需要重新调整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能够兼容之前品种繁多、库存充裕的76毫米弹药。所以ZIS-3加农炮的经济性和通用性也很好,不仅能作为普通火炮投射榴弹、榴霰弹、烟幕弹等,也有反装甲弹药。比“纯粹”的反坦克炮ZiS-2(口径小,榴弹威力不佳,而且弹种少、库存少)用途更加广泛。毫不客气的说,在当时ZIS-3是当时苏联炮兵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师属加农炮。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1941年6月完成了第一门原型炮的制造工作,次月开始了对这门炮的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火炮状况良好。7月22日,该型火炮被送到军械负责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元帅处接受检查。但让人沮丧的是,库利克元帅拒绝将其投产,理由是这门火炮不能满足全部的实战所需。因此ZIS-3加农炮的列装,也就被耽搁了下来。

三、战争中的ZIS-3加农炮

尽管遭到库利克元帅的反对,但格拉宾设计局还是偷偷地生产ZIS-3。工厂内的工人并不知道他们在生产哪一种新式武器,而最容易暴露火炮身份的炮口制动器则放在实验车间内生产。当然,这其实是个犯忌讳的事情,因为一旦被发现的话,格拉宾设计局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毕竟库利克的脾气可不是多好,事情闹大了会很麻烦。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但当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个禁令就成了一张废纸。因为此时苏联需要所有他们用得上的,或是任何可能用的上的火力来对抗德国装甲部队。于是在1941年末,斯大林下令任何可以有效对付德军坦克的火炮,都应该大量投产,以期用于对付该死的德国坦克。在这样的命令下,ZIS-3型加农炮就被大批量的生产了出来。

期初苏军并不是很在意这种火炮,但是很快的苏军就意识到了这种火炮的强大之处。这种ZIS-3型加农炮在战场上简直是万能,不仅可以使用榴霰弹打击德国步兵,也可以使用BR-350A型穿甲弹,打击德国坦克。ZIS-3加农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ZIS-3可以打穿90°垂直的67毫米厚装甲,500米距离上可以打穿90°垂直的75毫米厚装甲。对于当时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而自身又频繁遇到德国坦克的苏军而言,ZIS-3加农炮就成了香饽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师属火炮。

苏联的师属火炮,格拉宾设计局的精品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

而另一方面,ZIS-3自身的轻重量也为它带来了许多优势。1.15吨的重量让它非常适合在苏联原始的交通环境上行动,而且任何卡车乃至吉普车都可以进行拖拽,必要时甚至可以人力推动。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意味着即便道路泥泞不堪,它也不会轻易陷在里面。而它的低价格则是另一个优势,因为它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所需工时又短,所以它非常适合战争中的苏联大量生产。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48016门ZIS-3加农炮。

结语

如果要证明ZIS-3加农炮的优秀,那么当时著名火炮生产企业——克虏伯军工集团的评价,无疑含金量最高。其首席工程师沃尔夫教授是这样评价的:“总地来说,德国火炮比除了苏联以外任何国家造的火炮都要好。在二战期间,我测试过许多缴获的火炮,英国和法国的炮不如我们德国的。但ZIS-3加农炮不同,它确实是二战中最好的火炮。毫不夸张地讲,我断言这种炮将在世界火炮史中留下重要的一页。

”可以看出,ZIS-3加农炮的优秀,不仅仅让苏军自己满意,也赢得了德国人的钦佩。作为一款武器,能得到如此评价,已经是最高的荣誉了。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炮兵》

《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武器》

《二战苏联陆军单兵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