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伊坂幸太郎

疫情在家,我閒著沒事幹,重刷了黎巴嫩導演納迪·拉巴基執導的《何以為家》。看完之後,我心情很沉重,久久不能平復下來,腦海中湧現出一個畫面:為什麼贊恩父母如此無恥呢?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孩子並非是父母悲慘命運的“延續品”啊!

贊恩一家人,居住在一個破舊的、擁擠的貧民窟裡面。孩子們因為沒身份證,上不了學,也沒受過任何一種教育,所以染上抽菸、賭博等壞習慣。更為糟糕的是男孩子要靠出賣體力活動,賺取生活費。女孩子生理期過後,父母就把她們當成商品賣出去,以此來換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說白了,贊恩爸媽就是典型的不稱職、不負責的父母

用贊恩自己的話來說:“我希望養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子。因為每一個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個悲劇,他們像地毯一樣被人踩在腳下,長大後所能回憶的也只有暴力、虐待、毆打、侮辱、被鐵鏈鎖、被水管澆、被皮帶抽、像活在地獄裡一樣遭受折磨。”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很多人會說,這是電影,是劇情,不全是真的。其實不然。該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導演拉巴基用了3年時間實地考察,取景、編劇、拍攝而成的紀錄片,就連男主公贊恩的名字,都選取於他的真實名字。

除了影片中的男主公贊恩是一對“不稱職的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無數位同類型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小時候,父親最討厭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法律規定父母支付撫養費的期限是到子女滿十八週歲為止”。所以,孩子去當“童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在他們看來,生孩子就是為了來享福的。用古人的話來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可是這類父母只記得前面半句話,卻忽視了後面最為關鍵的半句話:“莫為兒孫作馬牛”。

結果呢!孩子教育 、家庭、婚姻等等問題,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湧現出來。這些問題,用一個流行詞來說就是“原生家庭”。

一提到原生家庭,大家就聯想到“問題父母”或者說“有毒父母”。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分析了6種有毒父母及應對措施。其中,有一種最為典型的問題父母,那就是“不稱職的父母”。他們為什麼會不稱職呢?有哪些行為體系“不稱職”呢?子女面對這類型的父母該怎麼應對?

這些答案全部被蘇珊老師寫入《原生家庭》一書。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01

“不稱職的父母”的潛臺詞:

你是我的孩子,就必須聽我的話,並要按照我的願意去做事。

“不稱職的父母”,不一定是極為糟糕的父母。如果一個孩子,他/她開始懂事時,父母對孩兒說:“孩子,你把你的世界還給你。接下來你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父母,我們不能說他們不稱職。只能說他們想讓孩子早日獨立。

可以說,這是“放權式”對教育方式。在很多時候,能有助於孩子成長。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相反,如果在孩子未懂事之時,父母還這樣做,那麼這種教養方式就有問題了。

用古人的話來說那就是:“生而不養,無恩有罪,養而不教,害其一生。”

《何以為家》中,贊恩父親不務正業,成天抽菸酗酒,而母親整天濃妝豔抹,並不斷地抱怨養不起孩子。身為長子的贊恩,只能打雜工,賺點小錢,撐起整個家。當贊恩說想去上學時,父親的第一反應卻是這個家的生活費誰來供給呢?後來,贊恩沒去學校,反而因殺人罪入監獄。贊恩因為受夠了糟糕的監獄裡,所以想盡辦法起訴父母:“生而不養”。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可是,在法庭上,父親卻毫不愧疚地說:“這不是我們的錯。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做錯了什麼?人們告訴我,沒有孩子我就不是男人,可是孩子卻打斷了我的脊樑。”

《原生家庭》這本書中也講到一個很相似的真實案例。萊斯從小就要承擔料理家務和撫養弟弟的重擔。除外,他不僅需要照顧母親日常起居,而且還要哄母親開心。對於萊斯來說,從一個小屁孩,搖身變成“媽媽”角色,實在太難了。以至於成年以後,他長期壓制自己的需求,來對抗內心對孤獨感和感情缺失。後來,萊斯一直認為只有自己對家人投入,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只能當工作狂,努力賺到更多錢幫助家人。

和所有的“不稱職父母”一樣。萊斯父母一直給兒子傳遞一個信號:“你的感受無關緊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身為孩子的他,理所應當地需要照顧父母、滿足父母的需求。這才是“孝”的體現。

在“不稱職父母”帶領下,成長後的他們,往往會以工作之忙來麻痺自己。對他們來說,活著的意義無非就是為別人努力,故無須同情自己,也沒必要照顧自己的感受。為什麼會如此極端呢?

原因很簡單。“不稱職的父母”,會不斷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孤弱無力,激起子女強烈的保護欲,以讓孩子盡“孝道”和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不稱職的父母”會不自覺地打著“我是無能為力的,你需要聽我的話做事”的旗號,來讓孩子感覺“我應該對父母負責”。更為糟糕的是,他們會認為無論父母說什麼,需求是什麼,聽從父母的意願做事是理所應當的。

在心理學上,這些孩子會陷入一個“助人者”困境。孩子會視“拯救”父母為己任,卻因此使自己的生活脫離了掌控。

也就是說,孩子通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依賴父母,而父母則依賴著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依賴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是對方唯一的拯救者。

為此,受“不稱職的父母”的影響,孩子時常會沮喪,會迷失自己,成為工作的“機器人”。以至於他們只會一直讓自己忙於賺錢,而忽視身邊人感受。

簡單來說,孩子是父母的生出來的“工具”。既然他們活著是一副“工具”,那對待別人無須動用感情。結果,這將直接導致了這類型的孩子,活得如一塊“木頭人”。但人又是感情動物,故他們很不受他人歡迎,很孤獨,不合群。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你的父母是很“不稱職”,沒有做好父母角色,讓你早就扮演者父母的角色,那麼成年以後的你,倘若工作不順利、感情不滿意、婚姻生活不愉快和人生不如意等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武志紅的話來說:“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來難以被別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納、似乎根本無法安放的感受,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這是一個真相,我們必須尊重的真相。”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02

“不稱職的父母”有哪些行為?

很多人認為父母不供養孩子,不能滿足孩子衣食住行的需求,就是不負責任、不稱職的父母。其實不然,這單單這是表面上的“不稱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隱性的,不為人知的“不稱職”行為。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發現父母的哪些行為屬於“不稱職”,我把這些行為歸類為以下三大類型。

①物質上,父母剝奪孩子的基本權利,未能滿足孩子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

這種現象在古代或者當今一些貧困地區,尤為普遍。紀錄片《何以為家》中的贊恩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早已被無情的社會磨滅了各種激情。在他們看來,把孩子當成唯一的萬能工具。男孩子長大之後,可以賺錢養家餬口。女孩子可以賣給他人,為人妻。也就是說,有了孩子就有了一切。有了孩子,你想幹嘛就幹嘛,無須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孩子是你生的,所以身為父母的他們,有話語權和決定權。

《海上鋼琴師》該影片中,男主人公“1900”,也是如此。他生於海上,成長在海上。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沒有家人,沒有任何城市、教區,或者棒球隊裡出現過他的名字,因為他是一個棄嬰,一段從天堂交響樂中不小心遺落出來的破碎旋律......

可以說,從被遺棄那一刻起,1900就註定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他沒有好的原生家庭,沒讀過書,沒上過學。

無論是贊恩還是“1900”,在現實生活中,跟他們有一樣遭遇的人,不盡其數。我爸媽結婚後,一直很想要生個男孩子,可惜很不幸,連續生了4個女孩子。在物質貧乏年代裡,他們不得不協商後,把我妹妹送給別人,最後再拼一拼能不能生出個男孩子來。而如今呢,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重男輕女的鄉村裡,依舊有不少剛當上準爸媽,偷偷跑就去醫院檢查,肚子裡的胎兒是否為男娃,然後再決定要不要這個孩子。

諸如此類,生而不想養,生而無能養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不稱職的父母”。有的人直接選擇棄嬰,有的人選擇把孩子留在家中,待孩子生活能自理以後,就把孩兒當成隱形的“產品”,或是賺錢“工具”。不過,像這種家庭,一般很不幸福。用一句話來說,累了爸,傷了媽,苦了孩兒。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②精神上,操控孩子的人生,沒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一般會包括父母給予的愛 、信任 、支持 、鼓勵等等。在情感發展的關鍵階段,孩子如果失去了父母角色的榜樣,那麼自我認同感很可能性削弱。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出現情感缺失 、迷失自我。問題是一個“不被關愛”孩子,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反應出來本人感情缺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後,就會自然地流露出來了。怎麼辦呢?

蘇珊老師在書中提出一個檢查方法,就是使用共依存自測量表

1.解決他遇到的問題或者減輕他的痛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願意為此付出任何的情感代價。

2.我的好心情來自他的讚許。

3.我保護他不受自己行為所產生的後果的傷害。我為他說謊,替他掩飾,絕不允許別人說他半點壞話。

4.我盡力讓他按照我的方法行事。

5.我從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或願望。我只在乎他的感受和願望。

6.只要他不拋棄我,我願意做任何事情。

7.只要他不生我的氣,我願意做任何事情。

8.我認為充滿波折和戲劇性的關係會讓我更有激情。

9.作為一名完美主義者,一切差錯都讓我自責。

10.我常常覺得氣憤懊惱,不受重視,被人利用。

11.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會裝作一切都很好。

12.想讓他愛我的努力支配著我的生活。

在這12道測試題中,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個感情缺少的人。

書中講到一個很典型、有共鳴的情感缺失的真實案例。當父親痛哭的時候,梅勒妮總會要安慰他,然而她卻總是得不到父親的半點回應。當母親發現了自己寫給“親愛的艾比”的信,可是她卻隻字未提。可以說,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梅勒妮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半點回應。

漸漸地,身為女兒的她,總是以父母的心情來評價自己。要是能讓父母開心,她就是好人。反之,如果她讓父母不快,那麼她就是壞人。長期下來,這直接導致了梅勒妮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以及做什麼事才是對的。所以,她日後再選擇伴侶時,唯一的標準就是找“共依存”的人。然而,這恰好是她感情中所不幸遭遇的根源。

可以說,感情缺少的人,最為直接的表現就你越缺少什麼,越想得到什麼。

③行為中,沒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如果說你的父母能讓你衣食無憂,也能愛你、關懷你,保護你在感情上免受到傷害,那麼恭喜你,你可以躲過上面我所講到的兩種類型的“不稱職的父母”。但你也別高興太早了。這並不代表你的父母就是一個完美的、很負責任的父母。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環境能影響人,也能塑造人。孩子不僅會吸收父母語言上表達的信息,而是還會接受非語言的信息,也就是言行舉止。

如果父母本身就好吃懶做,但又要求你需勤勞,這本身也是一種不稱職的體現。如果父母本身就吃喝嫖賭,但還要求你要做乖乖男(女),這也是很糟糕的行為。可以說,這類“不作為”的父母,本身也是一種不稱職的表現。這種行為,在現實中,極為常見。

如此看來,我們會發現,似乎你我都會遇到“不稱職的父母”。確實如此。

傳統的思想觀念觀念總是打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等等旗號,來告訴我們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不會傷害孩子。可是真實情況卻是這樣的。你不是故意傷害我,但不等於沒傷害我。不過呢!即使你被父母的“以愛的名義傷害”傷到你。我還是想說,別怕!這沒什麼關係的。為什麼呢?

在我看來,把所有問題歸咎於原生家庭,不全是對的。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但並不能決定人的一生。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命由我,不由天”。

況且,蘇珊老師《原生家庭》這本書的目的,並非想控訴這樣的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以此來解脫與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並從中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東野圭吾說得對: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具體怎麼做呢?

03

我們該如何面對“不稱職的父母”?

如果你很想與“不稱職的父母”說一聲拜拜,那麼第一關是坦誠地面對自己,之後才是站出來於父母對峙。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核心圍繞著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贊恩,在法庭上說的一句話而展開的:“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要起訴呢?

贊恩起訴的根本原因無非就是父母的不稱職,生而不養。

但我想,關於家庭問題,親情問題,很多時候,並不能靠法律途徑來解決。因為誰是對的,誰又是錯的,這本身就找不到界限在哪。所以,與其說,贊恩想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但倒不如說贊恩,只想通過法律方式來傾訴自己,表明自己的立場。從而到達擺脫原生家庭困擾的目的。具體怎麼做呢?

蘇珊老師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詳細講解了擺脫原生家庭困擾的七種方法。我把它提煉總結為更容易操作的三步法。

第一:少一些反應,多一些回應。這種回應是一種非辯護性回應,也那是你需要有節制而溫和的方式堅定表明自己的立場。

第二:劃分“自我界限”,父母有父母的角色與責任,而你只需要承認我的人生只需要為自己負責。所以請大聲對自己說:“作為一個成年人,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我需要為……負責”。

第三: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與父母進行對峙。

以電影中,贊恩為例子。恩贊面對父母的不負責任、不稱職的父母,唯一反應就是面無表情。當得到爸媽準備把妹妹買給房東當老婆時,贊恩的回應是阻止,告訴媽媽這會害了妹妹。後來得知11歲的妹妹因難產而不幸身亡後,拿刀捅了妹夫。為此,贊恩犯罪而入獄。在母親探獄期間,贊恩得到母親又懷孕了。於是,在忍無可忍之下,贊恩求助於律師,起訴了父母。在法院中,他與父母當面對峙,並告誡他們,沒有能力養孩子,就不要再生了。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除了像贊恩一樣,選擇像法院、找公證人等方式來與父母對峙。我們還可以用操作性更強的方法進行。比如,寫信或者微信等形式。但是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進行對峙,你都必須首先做好「準備工作」。怎麼做呢?

首先,你可以先設想一下,找父母對峙後,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最為糟糕的結果又是什麼。

其次,猜想一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說些什麼話。然後拿起筆,儘可能地寫下會出現的狀況,列舉出來,並想好自己的回應方式。

然後,採用合適的媒介進行溝通。比如,蘇珊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寫信。你可以這樣準備一份「對峙信」。

1.這就是你曾經對我做的。

2.這就是我當時的感受。

3.它就是這樣影響了我的生活。

4.這是我現在對你的要求。

最後就是心態問題。

「對峙前後,你應該具備這樣的心態」。

  • 順其自然地面對。誠如曾國藩所說:“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 行動前該有決心,做到落子無悔。決定行動時,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用猶豫,相信自己。你應該該怎麼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就怎麼處理。
  • 行動後,以平常心對待。用古人的話來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總之呢!人際關係有其複雜性。要是你能做到盡人事之後,那麼就聽天命。處理後的結果如何,你以平常心面對即可。

《原生家庭》:面對“不稱職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

好了!現在,我已經把為什麼會出現不稱職的父母,他們通常會有哪些行為,以及如何與他們對峙當方法,一一講出來。接下來,你要做是就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

在行動中,你還要注意儘可能地原諒父母,而不是批評、責怪他們的。因為父母也有其苦衷。

以我自己為例,無論他人做錯什麼事,我都會選擇原諒。為什麼呢?《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開篇說了一個特別好的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但對你來說,如果覺得選擇原諒父母太難了,那麼就選擇放下那些不開心的事吧。我想,做到原諒,也許是很困難的事,但自我放下還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人生路是你自己的。你無須用後半生的時間,來為前半生的糟糕原生家庭贖罪。

所以,我希望你,從現在開始,走出原生家庭,為自己而活,並且最好自己。這樣的你,其實就很了不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