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停擺的這一個多月


中國零售業停擺的這一個多月


當一個偌大的城市突然間靜謐下來,街道上空無一人。那樣的沉寂,讓人焦慮和恐慌。當所有人隱匿在家,猶如冬日蟄伏,通過手機接收鋪天蓋地的信息,內心除了不安,總有一些感動讓人心潮澎湃,堅信不敗。

庚子鼠年的新春,信念與焦慮就這樣在這個國家的每個人心中進行著拉鋸。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地靠近人人自危的慌亂氣息,也從來沒有如此,感受到那一批批大義勇為的逆行者,以生命守護生命,無懼生死,以命相搏。

——題記

疫情從1月初,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態勢突然爆發蔓延開來,從武漢到湖北,從湖北到全國。直到1月20日,鍾南山接受白巖松採訪時明確提出,不要到武漢去,每個人要戴口罩,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1月23日,武漢封城。這個佔地面積和人口總數都堪稱全國之最的省會城市,突然間被按下了暫停鍵。交通停滯,酒店禁業,旅遊更是封園封山,全國人民蝸居在家即是為國家做出貢獻。

疫情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也許還會有後繼的延宕期。首當其衝,深受其害的自然是零售業,餐飲、娛樂、購物、旅遊等等,幾乎所有需要面對面進行的交易都極大程度上被取消掉。

中國零售停擺的這一個多月,後繼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對每一個零售從業人員的教訓與啟示,疫情之後的機遇,如此等等,可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剖析。

1、自救與他救

2月1日,西貝賈國龍的一份欲哭無淚的聲明估計是整個餐飲甚至零售行業老闆們共同的心聲。賈國龍說,2萬多人,1萬多人在宿舍,1萬多人在家。一個月發工資就得1.56個億,如果兩個月、三個月那得多少?

疫情之下,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所幸的是,國家隊開始施以援手。2月6日,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完成核批西貝餐飲授信額度5.3億元,2月7日通過遠程線上核保、簽署保證合同後,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入賬西貝餐飲集團。

眾多省市出臺利好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免息貸款,確保企業在這個寒冬之下的現金流充裕。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在困境之下,企業開始自救,嘗試開闢新的渠道和新的業務模式。需求總是有的,關鍵是如何在特殊情況提供新的供應方式。

從全國各地的零售企業個例當中有以下一些模式值得借鑑:

第一,藉助線上平臺,將原來的直接面對消費者變成藉助平臺面向消費者。西貝和眉州東坡,攜手每日優鮮,以按件計費的方式,將毛菜加工成標品淨菜,餐企主要提供倉庫和人力資源。

第二,改變產品的業務模式,抱團發展,各取所長。海底撈等餐飲企業加入京東的“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品生產,配送到消費者家中,由消費者完成最後的成品,實現居家消費。

第三,自主配送生鮮上門。眉州東坡啟動便民化“平價菜站”。利用企業本身的儲備提供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等,配送上門。

第四,開闢新的業務+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比如紅星美凱龍,原來在線下商場賣產品。疫情期間,他們迅速調整策略,改成為客戶提供家居家裝的解決方案,從裝修設計到選材,以套餐包的形式為客戶提供拎包入住的全程服務。而且將所有的產品展示、詢價、設計方案全部搬到線上,客戶無需線下面對面。

2、影響幾何?

這次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整個零售行業,對整個中國經濟,尤其對一季度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疫情還有多久才會徹底消除,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悲觀派和樂觀派意見各不相同。

國外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說,這次疫情,會讓中國經濟倒退20年。也有國內經濟學家認為:

這次疫情,對於第二、三產業的影響尤其嚴重,基建、餐飲、娛樂、旅遊、交運、航空航海等行業,可以說,受到了滅絕式的壓力。年前,我們對GDP的估計是維持6%,但現在必須刨除1、2兩個月,GDP在6%以下的概率在上升。

但是,這些悲觀派其實嚴重忽略了兩點:

第一,中國政府作為中國市場競賽中最大的運動員,具有強大的經濟領跑作用。比如說,銀行的寬鬆政策,國家隊的出手,甚至疫情之後再一次對經濟的刺激和拉動政策;

第二,中國巨大的組織能力和龐大的經濟體量。中國政府對民間經濟具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說白了就是,政府說咋辦就一定能實現咋辦,因為中國跟西方不同,不是純粹的自由市場。另外,中國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生產市場,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可迴旋餘地很大。

所以,一些樂觀派認為,這次疫情對宏觀層面的影響是有的,但不會持久,也不會傷筋動骨,更不會說倒退20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曹和平認為,短期對國民經濟的傷害會在未來300天的長期發展中將此次的消極影響攤銷。

回到整個零售行業來說,我也持樂觀態度。

首先,疫情本身的發展是越來越可控的。最多到2月底,會得到全面的管控,局部地區可能會有所謂的膠著狀態;

第二,此次疫情主要對必須在線下聚集消費的場景影響較大,比如餐飲、旅遊,但是對購物中心、商超、家居家裝這些可以線上化的消費影響不會太大,本身一二月份對這些行業來說屬於相對的淡季,另外線上電商以及物流配送的高度發達也會形成一定的彌補作用。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相信,疫情結束之後一定會出現消費的報復性井噴。尤其對於餐飲行業、旅遊行業會出現巨大的“補償效應”。

對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原本在一二月份被迫中斷的消費計劃會在3月和5月繼續釋放。

第四,從消費心理的角度來分析,疫情之後,人們的心態將更加看重消費和享樂主義,會有如釋重負、大難不死的歡愉感,而這樣的如釋重負會進一步刺激消費的慾望。

第五,消費者會更加註重品質消費,追求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對高層次消費的滿足感,彌補和抵消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心裡創傷和壓抑

總體來說,不要低估了這一代中國年輕吃貨們和各個敗家娘們,他們尋求美味的慾望,瘋狂消費的能力和說走就走的衝動。

3、倒逼之下的機會點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類世界亙古不變的真理是,新舊交替,每一次的顛覆,變革,動盪和紛亂中,必然蘊藏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模式。

2003年的非典與當下的局勢何其相像,十七年前的那場災難,在中國的商業發展史上,成就了淘寶和京東。

那一年,阿里巴巴的淘寶在湖畔花園秘密組建,整個阿里員工都待在家裡辦公,然後在線上溝通工作。那個時候更多人開始接觸網絡,開始在網上交易,人們驚喜的發現,在淘寶上購物也是不錯的。

而在另一端的北方,有一家叫做京東,正在為沒賣出產品而煩惱。非典時期,京東門店的生意特別差,每天損失好幾萬。迫於無奈,他們註冊了幾百個QQ,在BBS上推銷產品。

劉強東驚喜的發現,網上銷量驚人。非典過後,京東開始決定做京東網上商場。十七年後的今天,當初的無奈被逼之舉成就了今天中國電商的一方霸主。

這次疫情,對傳統零售企業的觸動應該會有切膚之痛,會倒逼更多的企業進行思考和轉型:

第一,進一步倒逼傳統零售企業加快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已經不僅僅是工具,線上和線下會成為企業騰飛的兩翼,缺一不可。

第二,進一步刺激零售企業提高線下零售的智慧化程度,包括更加智慧的門店,對客流的捕獲和分析,人臉互動,線上線下一體化交付;更加智慧化的倉儲和週轉,降低成本積壓,提高對資金的利用和週轉。

第三,促進零售企業更加深入的消費者洞察,進一步深層次解放消費者,讓消費者更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解決方案,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讓企業具備相對廣度的抗風險能力,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賣單一的產品和服務。

第四,重新思考現有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優化和變革。

渠道多元化:可以自建線上渠道,也可以依託第三方的平臺渠道。比如對餐飲企業來說,加大外賣配送渠道的市場份額;

營銷前置化:加強線上流量的捕獲,比如說開展線上的蓄客和促銷,利用優惠活動在線上提前預售鎖定顧客,疫情之後線下落地。嘗試更多的線上模式,比如直播帶貨,開闢私域流量池建設等等。

門店智能化:構建更加智能化的線下門店,產品線上線下一體化,付款線上化,展示陳列線上化,導購客服24小時在線等。

4、結束語:痛定思痛,期待春天

一場疫情,讓整個國家措手不及,也讓中國諸多零售企業的弱點和漏洞暴露無遺:抗風險能力弱,零售企業的智慧化程度不高(門店的智慧化、線上的智慧化,交付實現的智慧化)等等。

而對現金流的過度依賴和飢渴綜合徵更是幾乎成為一個不能說的隱痛,企業為了快速擴張和發展,在資本騰挪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在走鋼絲,四口鐵鍋,三個鍋蓋的平衡術,而一旦危機來臨,這樣的騰挪就帶來巨大的危機。

這場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創傷和悲觀,在這悲觀之下,發現自己以及發現未來,才是真正的英雄所為。

海子在那首膾炙人口的詩中說: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最後,借用這首詩,祝福每一個零售人,熬過天災,期待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