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十阿哥胤娥背景強大到除太子無人可比,真的嗎?

紅雨說歷史


導讀: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之中,康熙皇帝絕對是排名第一位的“多產皇帝”,其一生共生育35位皇子,20位公主,共計55位皇嗣。單就皇子而言,就有24位活到了成年。皇嗣的繁茂讓康熙皇帝倍加自豪的同時,也必然為其帶來了皇位繼承的負面影響。

康熙朝晚年,一場歷時數十年的皇位之爭,手足相殘、冷血殘酷,讓康熙皇帝倍感焦心、煩憂,甚至較大程度上縮短了康熙皇帝的壽命。

參與皇位爭奪的皇子,除了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以外的七位皇子,生母皆為康熙帝后宮位分較高之後妃。當初的太子胤礽,更是康熙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所生嫡子,出生高貴,恩寵非常。

但,如果拋開出身不言,但就外戚政治勢力背景而言,哪位皇子才是無人可比的所在呢?


康熙四十七年,已經在太子位置上待了33年之久的康熙帝嫡子愛新覺羅·胤礽,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等罪行被康熙皇帝廢黜了太子之位。一直在暗裡湧動的皇位之爭,逐步公開化、明朗化,被後世稱為“九子奪嫡”的皇位爭奪事件就此展開。

所謂“九子”,即為康熙皇帝的九位皇子,分別為:皇長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四十八年,愛新覺羅·胤礽被廢黜僅僅半年以後,眼見諸位皇子因為皇位爭奪而矛盾逐漸激化,為了緩和局勢,康熙皇帝又以“前執允礽,朕日日不釋於懷。自頃召見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今事已明白,明日為始,朕當霍然矣”為由,將胤礽復立為太子。

但在復立太子的同時,為何平衡太子的權勢,康熙皇帝一件“恩澤遍施”的行為,非但沒將“九子奪嫡”事件進行有效壓制,反而加劇了諸位皇子對於皇位的瘋狂、冷血追逐。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有載:

茲值復立皇太子大慶之日胤祉、胤禛、胤祺、俱封為親王,胤祐、胤俄俱著封為郡王,胤禟、胤裪、胤禵著封為貝子,爾衙門即傳諭旨,察例議奏,特諭。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

康熙一朝,康熙皇帝曾經兩次對諸皇子進行爵位晉封,第一次出現在康熙三十七年;上述記載中的康熙四十八年即為第二次。

在康熙三十七年的皇子爵位晉封中,胤褆、胤祉被晉封郡王爵位: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俱為貝勒爵位。

在上述兩次皇子爵位晉封過程中,除了皇長子胤褆、皇三子胤祉因為序齒最長而被跨級晉爵外,就只有皇十子胤俄由皇子身份直接被晉封為郡王爵位,乃系康熙皇帝諸皇子中爵位晉封跨度最大、最直接的皇子。就連皇十子胤俄所在“八爺黨”的領導人物——皇八子胤禩,也只是被晉封了貝勒爵位而已。

這個在清朝歷史上,在諸多影視劇作中,都是一副“浪蕩公子哥”、“紈絝子弟”形象存在的皇子,為何被康熙皇帝如此恩寵,如此重視?

皇十子胤俄的生母乃系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之妹,康熙朝初期“輔政四大臣”之一鈕祜祿·遏必隆之女。

就出身而言,皇十子愛新覺羅·胤俄的出身,僅次於太子胤礽的嫡出身份。

但是,如果拋開出身不言,單就外戚家族勢力背景而言,皇十子胤俄能夠排在什麼位置呢?

本文就從“九子奪嫡”中,諸位皇子生母所在母家的外戚勢力出發,對九位皇子的外戚家族勢力背景進行逐一比對,一探究竟!

皇長子胤褆

生母為康熙後宮“四妃”之首——惠妃納喇氏,其父索爾和最終爵位為二等男爵,相當於正二品品秩,但其官職僅做到了正五品郎中,不上不下,存在感不高。

索爾和於後世的名聲並不響亮,但他祖父的威名你絕對聽說過。

索爾和的祖父葉赫那拉·金臺吉,即為發出著名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的女真族葉赫部酋長。

康熙朝著名的“明相”——納蘭明珠,並非胤褆舅舅,而是胤褆的外叔公,當然也屬於胤褆的外戚政治勢力。但明珠倒臺後,其子納蘭揆敘也站在了皇八子胤禩的身後,成為了“八爺黨”成員。

皇太子胤礽

生母為康熙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其祖父乃系康熙朝初期“輔政四大臣”之首赫舍裡·索尼,但其在康熙六年就病逝了,真正能給胤礽提供政治勢力支撐的外戚勢力乃系索尼之子索額圖、噶布喇。

但在康熙三十五年,噶布喇病逝;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因罪被誅後,赫舍裡家族再無實權官員出現。也就是說,愛新覺羅·胤礽真正需要外戚家族勢力支撐的康熙四十七年以後,其外戚家族已無支援力量存在!

皇三子胤祉

生母為康熙後宮“四妃”最末尾的榮妃馬佳氏,其父蓋山僅為從五品的員外郎,母家更是沒有顯赫官職的官員。也就是說,榮妃的後宮位分雖然不低,帶給皇三子胤祉的出身雖然不低,但其外戚家族勢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

兩人為一母同胞,生母為康熙帝后宮“四妃”第三位之德妃烏雅氏,其父乃為包衣護軍參領,正五品武職,乃系內務府包衣出身。德妃是真正“母憑子貴”才得以擁有較高後宮位分的妃嬪,其母家也幾無政治勢力可以依靠。

皇八子胤禩

生母乃系被康熙皇帝稱為“辛者庫賤婦”的良妃衛氏,辛者庫出身,出身卑微,母家毫無政治勢力可言。

皇九子胤禟

其生母乃系康熙後宮“四妃”之第二位的宜妃郭絡羅氏,滿洲八旗之首——鑲黃旗出身,其父為八旗佐領,本為正四品武職,單因其駐防“龍興之地”——盛京,級別較高,所以為正三品武職。

但是,除了其父三官保外,宜妃母家也無其餘擁有實權的官職。

皇十三子胤祥

這位歷史上被雍正皇帝評價為“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的“鐵帽子王”,並非《雍正王朝》中演繹的那樣,乃系蒙古喀爾喀大汗的外孫。其生母乃系滿洲鑲黃旗包衣出身的章佳氏,因為皇十三子胤祥被雍正皇帝厚愛,才被追封為章佳皇貴妃,成為“母憑子貴”的最佳代表。

也就是說,皇十三子胤祥的出身僅比皇八子胤禩稍高些,也是毫無政治勢力可以依靠。

皇十子胤俄

為何將這位“紈絝子弟”放在最後單獨說明?

除了他僅次於太子胤礽的高貴出身,他還擁有強大的外戚政治勢力。

愛新覺羅·胤俄的外公乃系鈕祜祿·遏必隆,其威名赫赫,自然不必多言,但其在康熙十二年就因病去世,自然也無法在康熙四十七年為胤俄站臺。

但是,胤俄真正的外戚勢力支撐,來自他的舅舅和姨媽們!

遏必隆一生共生有七子六女,其中長子、次子早亡不論;單就其六位女兒我們現行做出說明:

長女,嫁給了皇太極的外孫,也是康熙皇帝皇三女的婆婆,乃系康熙皇帝的親家;

次女,嫁給了康熙皇帝,乃系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囂張不;

三女,即為溫僖貴妃,愛新覺羅·胤俄的生母;

四女,乃系皇太極第六子愛新覺羅·高塞的兒媳婦,囂張不;

五女,嫁給了蒙古喀爾喀王族,一等子爵博爾濟吉特·阿玉什;

六女,嫁給了清朝皇室宗親,愛新覺羅·褚英之玄孫——輔國公愛新覺羅·普昌;

單就皇十子胤俄的這五位姨媽而言,勢力遍及皇室宗親、蒙古王族、康熙後宮,誰敢惹?

在皇十子胤俄的舅舅中,有4位活到了康熙四十七年以後,我們分別予以說明:

三舅——鈕祜祿·法喀,承襲一等公,官至御前大臣、內大臣、護軍統領兼佐領,官職品秩為從一品,副國級幹部;更重要的是,他是赫舍裡·噶布喇的女婿,也就是孝誠仁皇后的妹夫,和康熙皇帝乃系連襟關係;其長子鈕祜祿·薩穆哈,官職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

(這裡對於四子——鈕祜祿·顏珠的特殊身份進行一下說明,其為孝懿仁皇后的妹夫,也是康熙皇帝的連襟。)

五舅——鈕祜祿·富保,滿族第一狀元、兩江總督瓜爾佳·麻勒吉的女婿。

六舅——鈕祜祿·尹德,官至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追封一等公,尋祀賢良祠。他的四個兒子中有三位獲封一等公、官至正一品,其中一位就是乾隆朝名臣——鈕祜祿·訥親。

七舅——鈕祜祿·阿靈阿,最為囂張,最得康熙皇帝恩寵。阿靈阿病逝發引之日,康熙皇帝曾經親自命令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俄,皇十七子胤禮以及鑲黃一旗大臣侍衛護送又命十七阿哥福晉亦送至墓所。

乾隆朝名將,阿靈阿的侄子鈕祜祿·阿里袞在其所著《鑲黃旗鈕祜祿氏弘毅公家譜》曾經這樣描述過阿靈阿所得康熙皇帝恩寵之甚:

凡一切軍機奏議無不恰合上心,一時大臣無有出其右者。聖祖仁皇帝恩遇甚隆,常賜上方動用之件及上親乘名馬。

康熙皇帝在其生病之際,除了數次“遣內侍看視”、“遣御醫調治”、“賜御製藥”外,甚至在得知其醫治無效後,“不思飲食”,恩寵非常,堪比親生兄弟。

阿靈阿官至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總理火器營事務,襲封一等公。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康熙皇帝的妹夫,乃系雍正帝生母烏雅氏的妹夫,也就是雍正帝的親姨夫。當然,也是皇十四子胤禵的親姨夫。

由此來看,別說是參與“九子奪嫡”的其餘八位皇子,就算是康熙帝35位皇子都能活到成年,都參與到皇位爭奪中來,誰能和皇十子胤俄在外戚勢力方面一較高低?

無奈,愛新覺羅·胤俄對皇位並不感興趣,只是仰慕皇八子胤禩的“賢明”,予以堅定支持和站位。更無奈的是,皇八子胤禩和胤俄後來支持的皇十四子胤禵,都沒能爭過皇四子胤禛,成為了“敗者為寇”的代表人物之一。

但因為其強大的外戚勢力,讓雍正皇帝也不能不有所忌憚,所以皇十子胤俄並未像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一樣,“病逝于禁所”,而只是被“奪爵,逮京師拘禁”,並在乾隆二年被釋放出禁所,並給予了輔國公的爵位。乾隆六年,59歲的胤俄病逝,被乾隆皇帝特旨以“貝子品級祭葬”。

參考文獻:《清實錄·康熙朝實錄》、《清實錄·雍正朝實錄》、《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清史稿·列傳一·后妃》、《鑲黃旗鈕祜祿氏弘毅公家譜》


正說清代十二朝


十阿哥胤娥背景強大最為主要的原因便是“子以母貴”。

在康熙所有皇子中,包括參與了“九子奪嫡”的眾位皇子,以及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除了太子胤礽,身份最為高貴的便是十阿哥胤娥。

康熙在世期間,一共冊立了三位皇后,即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這三位皇后中只有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赫舍裡皇后為康熙生下了兩位皇子,而活到成年的只有胤礽一個,並且剛滿週歲就被康熙冊立為太子,所以胤礽是康熙皇子中出身最為高貴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康熙在世期間,除了冊立的這三位皇后外,所冊封的級別最高的便是兩位貴妃了,即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親妹妹貴妃佟佳氏了。

溫僖貴妃為康熙生下了一位皇子,即十阿哥胤娥,貴妃佟佳氏並沒有誕育皇子,因而從生母的出身來看,十阿哥胤娥的地位僅次於太子胤礽。

對比一起其他參與了“九子奪嫡”的阿哥們,康熙的四妃“惠宜德榮”,大阿哥胤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德妃烏雅氏,三阿哥胤祉榮妃馬佳氏,這些普通的妃子地位都要低於貴妃的。而十三爺阿哥的生母章佳氏是死後才被追封的敏妃,八阿哥生母則是低到沒出看的辛者庫出身的良妃衛氏,其他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生母級別只有更低的,而沒有高的。

所以,從“子以母貴”的角度來看,十阿哥胤娥的出身僅次於太子胤礽,確實如此。


不僅僅是母親的名分、地位高,十阿哥胤娥還有著鈕祜祿家族的勢力背景。

十阿哥胤娥的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而他的外公正是康熙初年的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並且康熙的三位皇后中,那位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也是遏必隆的女兒,是十阿哥的親姨姨。

論到祖輩上,也就依然只有太子胤礽的勢力背景較之更優。太子胤礽的外公噶布喇、叔姥爺索額圖,這些都是康熙朝前中期朝中的重臣,而噶布喇和索額圖的父親則厲害了,是康熙朝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首輔大臣的索尼,這個赫舍裡家族在康熙朝前中期更是顯赫一時的第一家族,自然是背景強大到無人能力。

再看看其他的皇子們,母家勢力最強的也就只有大阿哥的生母惠妃那拉氏了,他的叔叔也是康熙朝時期的權臣明珠,至於其他的皇子們,都是普通朝臣或者軍官的女兒,也有一些是包衣奴才出身的,就連雍正的外公都是個小小的軍官,根本沒有辦法和十阿哥胤娥相比,更比不上太子胤礽了。

這裡也要說明的是,不能因為說遏必隆在康熙朝前期去世了,其家族就失去了影響力。

遏必隆的父親是努爾哈赤“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兒穆庫什,本就出身非常的高貴,而遏必隆自己迎娶的也是阿濟格的女兒和薩哈廉的女兒,整個鈕祜祿家族的勢力非常龐大,包括遏必隆的兒子阿靈阿,都是康熙朝時期的重臣。

如此勢力雄厚的母家勢力,也使得十阿哥胤娥遠遠超過了其他的皇子,僅次於太子胤礽背靠著的赫舍裡家族,畢竟當年遏必隆是依附於鰲拜,而索額圖等赫舍裡家族的人正是幫助康熙智擒鰲拜才有了後來地位的不斷提升。


康熙對於十阿哥胤娥非常的照顧,就連雍正繼位後都不能像對待八阿哥、九阿哥一樣對待他。

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冊封十阿哥胤娥為敦郡王。

眾所周知,十阿哥天資並不聰慧,並且做人做事太過於實在,在協助署理朝務上也是毫無建樹,但是康熙仍然將其冊封為郡王,相比之下,八阿哥胤禩在康熙一朝始終都是貝勒,九阿哥胤禟更是隻有貝子級別,已經高出了不少。

而到了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十阿哥也遠遠不及對八阿哥、九阿哥那般的殘酷。

雍正登基後,便將十阿哥胤娥圈禁了起來,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才重新將其放了出來,被封為了輔國公,在乾隆六年(1741年)壽終正寢了。

同樣是在“九子奪嫡”之中,作為雍正政敵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相比之下就要悲慘許多,這二人不僅是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致死,就連名字都被改為了“阿其那”、“塞思黑”,知道五十多年後才有乾隆皇帝平反,重新恢復了姓名和宗籍。

雍正之所以對十阿哥胤娥,沒有下狠手嚴酷處理,一方面是因為十阿哥畢竟能力有限,對於雍正的威脅遠不如八阿哥和九阿哥,另外一方面,就是雍正處於對十阿哥母家出身以及整個鈕祜祿家族的勢力考量,所以才將其一直圈禁了起來,並沒有像對待八阿哥、九阿哥那樣來對待十阿哥。


雍親王府


我來答。十阿哥胤䄉是康熙朝除了太子外,生母出身最顯赫的皇子,但也不是背景特別強大。


胤䄉是康熙帝的第十個兒子,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溫僖貴妃是孝昭仁皇后的異母妹妹,父親是四大輔政大臣遏必隆,出身確實尊貴。康熙朝早期入宮的嬪妃,在自己姐姐孝昭仁皇后崩逝後,在康熙二十年被冊為貴妃,是康熙朝的第二位貴妃(第一位是康熙帝的表妹孝懿仁皇后),此後直至薨逝再無晉升。生皇十子胤䄉與皇十一女(早殤),於康熙三十三年薨逝,諡號“溫僖貴妃”,是清朝第一位有諡號的貴妃。從其生平來看,出身顯貴,可能沾了姐姐和家族的光,使得康熙帝重視她,從而帶著皇十子胤䄉出身就比其他皇子出身尊貴。


而胤䄉雖然出身顯赫,但卻沒有受到康熙帝特別的喜愛,在康熙四十八年十月才封為敦郡王,而且因為支持八阿哥胤禩遭到了康熙帝的反感。到了雍正朝,因為曾經是八爺黨,被雍正帝找理由議罪,後被奪爵圈禁。直到乾隆二年,乾隆帝才放了他,輔國公,乾隆六年卒,以貝子品級下葬。

所以,胤䄉確實出生背景好,但也沒有什麼太強大的背景,也無很大的才能,所以只是附庸八爺黨,並無支持自己的黨羽,也沒有受到康熙帝太多的重視。


小姚的記錄


其實他不僅背景強大,智商也不是蓋的!

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莫過九子奪嫡了,在這場爭鬥中,有一位搞笑擔當,承擔了劇中少有的幾個笑點,他就是老十胤䄉。

從歷史上看,他的結局也是最好的,雍正帝即位之後並沒有把他怎麼樣,也是少有的沒有被折磨的皇子。

可是在劇中的表現,卻讓人忍笑不禁,不管是他那不分場合的“狗兒的”口頭禪,還是前門大街上擺攤吆喝賣貨,甚至後來雍正朝堂上的屁聲不斷。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他貌似沒有什麼具體的本事嘛,甚至一些史料還稱他為“草包阿哥”,那麼為什麼他還能成為八爺黨的骨幹呢?

一、

首先,我們避不開的就是封建帝制下的地位問題,尤其是在等級森嚴的皇宮:

參與奪嫡的幾派阿哥,個個都是尊貴的出身,比如太子胤礽,其生母是孝誠仁皇后,這也是為什麼他剛滿週歲就被立為太子的原因;老大胤禔,其生母為惠妃葉赫那拉氏,惠妃是康熙二十二年冊立的四妃之首,地位尊貴;老三胤祉,其生母是榮妃馬佳氏,應該排在四妃中的第四位;老四胤禛,其生母是德妃烏雅氏,是四妃中的第三位,但是他從小是孝慈仁皇后養大,地位也算尊貴。

而老八胤禩的生母是良妃衛氏,按照康熙帝對他的說法是:

“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而老十胤䄉,其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遏必隆的女兒,身份極其尊貴。老九胤禟的生母是宜妃,也列在四妃之二,但跟老十的生母比起來,還是要差一些。

對於爭奪皇位的皇子來說,地位尊貴,相對來說能獲得的朝臣的支持也就越多。如果單靠老八胤禩的家族勢力,顯然不具備奪嫡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他一定要拉老九、老十加入自己陣營的原因。

暫且不論他們兩位皇子的實力如何,單就外戚勢力,就不容小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朝臣聚攏在老八胤禩身邊的原因所在。

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八爺黨內部,老十胤䄉說話的分量要遠大於其餘幾位。

二、

如果僅僅是靠自己的出身,老十胤䄉就能奠定八爺黨的骨幹地位,也確實比較單薄。實際上,老十胤䄉也不是傻子,他在八爺黨內部起到的作用,遠遠不止身份這麼簡單。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表明,老十胤䄉實際上也是相當聰明的一個人,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化險為夷:

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上,他明明知道只要跟老九和老八開口,借點錢還債還是很容易的。之所以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後來他惹禍後,老八胤禩就批評過老九胤禟:

“早把錢借給老十,不就沒這些事了嗎?”

老九胤禟是怎麼回答的:

“大不了挨老爺子一頓訓斥唄!”

而老八胤禩講的後果卻是被關宗人府半年時間,而且也確實被他說對了。也就是說,老九胤禟如果真的能預料到這個結局的話,他會借給老十胤䄉這些錢還賬。之所以不借,就是利用老十胤䄉給老四胤禛出個難題,達到八爺黨的目的。

只是老八胤禩,確實利用了老十胤䄉,利用了他的身份,還通過老大胤禔把消息傳遞給了康熙帝。

那麼老十胤䄉知不知道老八胤禩利用了自己?

三、

他又不傻,當然知道,他在八爺黨內部本身就是一個擋箭牌的存在,這種定位也是他樂於承擔的。而且在應對戶部欠款一事上,他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

比如修戲臺,戲臺一修,花一萬兩銀子也是花,花一百萬兩銀子也是花,這種大工程水分相當大,而且理由也高大上,是請皇上看戲。

為什麼後來朝堂之上他頂老三胤祉,就因為在他的觀念裡,修戲臺和修書是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請皇上看戲,一個是請皇上看書。

後來去前門大街賣家當,當然這是他跟老九胤禟商量的計謀,目的是阻礙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也噁心了一把老八胤禩,畢竟那麼多八爺黨成員看著呢,這也是老八胤禩一聽說這事,馬上出面阻止了。

但是真相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老大胤禔跟老八胤禩其實是奪嫡路上的死敵,他獲得這個消息後,馬上就敏感的判斷出。這件事彙報康熙帝,老四胤禛、太子胤礽、老八胤禩都會受到牽連,於是屁顛屁顛就去彙報了,完了還故意問康熙帝:

“兒臣把老十找過來?”

而我們評價一種行為的好壞,要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那麼這件事的結果是什麼呢:

那就是八爺黨以老十胤䄉被圈禁半年的結果,換來太子胤礽跟老大胤禔的互掐,老四胤禛被埋怨,其手下的得力干將年羹堯被外派,田文鏡被髮走,老八胤禩反而毫髮無損,甚至得到康熙帝表彰。

四、

關鍵是整場事件中老八胤禩所扮演的角色:

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老十胤䄉抽田文鏡,就是在抽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訓斥老十胤䄉,就是替康熙帝教訓荒唐子。

首先,老八胤禩的立場就很堅決,那就是嚴格執行康熙帝追繳戶部欠款的政策,自己不欠款,還阻止老十胤䄉用錯誤的方式阻礙還款,出發點就高大上,符合其“賢”的身份。

其次,老十胤䄉之所以做出這樣荒唐的決定,一方面他確實讀書少,找不出更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這都是被老四胤禛逼的,更何況還是在魏東亭被逼自殺之後,必然讓康熙帝產生懷疑,到底用老四胤禛辦這項差事,是否得當?

再次,舉報老十胤䄉的人是老大胤禔,給康熙帝的印象並不好,弟弟有過錯,當大哥的直接教訓就是了,你跑過來打小報告,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太子胤礽怎麼看,老四胤禛又怎麼看?做大哥的背後捅刀子,太子胤礽會饒了你嗎?

最後,朝堂之上,老十胤䄉還拉老三胤祉來墊背,暗示康熙帝,其實修戲臺子跟修書是一樣一樣的。您老人家這麼聖明,知道修戲臺子花不了那麼多錢,那麼修書怎麼可能花那麼多?

所以,此舉,僅僅是犧牲老十胤䄉去宗人府待半年,毫無影響,反正老十胤䄉也不可能當上皇上。反而讓康熙帝猜忌其他的皇子,還讓大家互掐起來,只有老八胤禩全身而退,留下了“賢”的美稱。

這種利弊一分析,老十胤䄉必然屁顛屁顛就服從老八胤禩的指導了,畢竟如果老八胤禩當上皇帝,榮華富貴自不必說。

五、

我們再說幾件老十胤䄉主動出來表現的幾件事:

一是熱和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中,太子被廢,老十三胤祥被罰,他為什麼第一個跳出來替老十三胤祥開脫?

“張中堂,請轉奏皇上,我胤誐素來和老十三過不去,但說他調兵謀反,我不信!”

他此舉首先就表明自己跟這件事沒有關係,自己身後就是八爺黨,也就是說這件事跟八爺黨沒有關係。別人這樣說可能不易採信,但他老十是直性子,他說話分量重,康熙帝更易採信。

其次太子胤礽被廢,此時跪在下面的,他身份最尊貴,提前說話有定心丸作用。而且有意拉攏太子胤礽殘餘勢力,也就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增加八爺黨實力。

而且,他替老十三胤祥求情,是在康熙帝暴怒之下求情,也只有他敢求情,給康熙帝留下仗義執言的印象,而且地位尊貴,不怕責罰。

第二件事就是,明明他替老十三胤祥說話,可是太子胤礽復立,他為什麼又當著老十三胤祥的面罵他是太子身邊的一條狗?

“狗兒的,你不過是廢太子的一條狗!”

而且這句話是當著康熙帝講的,他真的不怕康熙帝震怒?

他當然也怕啊,不過身份尊貴,必然不會受到太大的處罰,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康熙帝只是回他:

“朕沒你這個混賬兒子!”

這麼頂皇上,最後就換了這麼一句氣話,看了沒,這就是化險為夷的妙招,反正自己直性子,粗人一個。

六、

而他之所以當著康熙帝面講這麼一句話,就是明著告訴康熙帝,太子胤礽威信全失,即使再扶他上來,眾兄弟們也不會服他了,還是趁早另立太子吧。

事實上,他跟老十四的行為確實震撼了康熙帝,生了一頓氣之後,把德妃封為了皇貴妃,對太子也徹底死了心。

也就是說,老十胤䄉等人此舉弄巧成拙,反而替老四胤禛做了嫁衣,後來雍正帝即位當晚,老十胤䄉還得罪了皇上,等到已成事實,他也有破解之法。

那就是第一次朝會上屁聲不斷,他不惜當著眾位大臣出醜,其目的就是一個,自己就是個粗人,爛泥扶不上牆,構不成威脅。

後來八王議政逼宮失敗,也是老十坐著不動,幾乎沒說話,最後計劃破滅,老八胤禩說了一句:

“老九、老十,不要膿包求人,走!”

老九先走了,老十站起來猶豫了一下,回了一下頭,結果老八胤禩又補上一句:

“走啊!”

由此可見,他心裡也看出來了,老十有可能要膿包求人,實際上,雍正帝也看出來了。這才是為什麼他稱呼老八、老九為“阿其那”、“塞思黑”,並把他們折磨致死,而放過了老十胤䄉。

歡迎關注楊角風談《雍正王朝》,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楊角風發作


如果論母家勢力背景,其實十阿哥允䄉的母家鈕鈷祿氏還比太子胤礽母家赫舍里氏更為顯赫。

允䄉的母家鈕鈷祿氏,發家始祖是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額亦都因為軍功被清太祖賜婚三次,第一次賜一名不知姓名的女子,第二次就是迎娶清太祖伯父郡王禮敦的閨女覺羅氏,生育了十個兒子,第三次就是迎娶清太祖第四女穆庫什。

允䄉的外祖父遏必隆就是額亦都和四公主穆庫什所生之子,在額亦都諸子中身份最為貴重。

額亦都其他諸子也多與皇室聯姻,諸女也嫁入皇室,額亦都的一個女兒還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髮妻元妃,生子洛博會。

可以說,鈕鈷祿氏是滿洲貴族中世家中的世家。就是因為子孫多身系要職,清太祖集權的時候,不免對五大臣家族有所壓制。再加上鈕鈷祿家族子弟多從軍征伐,自然免不了折損,憑藉公主媽晉升的遏必隆就成了鈕鈷祿氏的領導者。

到了康熙繼位,遏必隆就憑著公主子、額駙、以及父兄的軍功位列四大輔臣之一,兩個閨女又分別是孝昭仁皇后和溫僖貴妃。

這樣的家世底蘊,是赫舍裡家族當時無法比擬的。赫舍裡家族源自希福,希福之後的接棒人就是他的族侄索尼,因為位列四大輔臣,孫女成為皇后,在康熙朝才真正的崛起。

所以,如果真論母家身份地位,康熙諸子中唯有允䄉最高,太子都比不過。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這個問題有意思,可以結合歷史來分析。

老十沒有被雍正收拾,很多人認為老十的背景強大,雍正不敢殺他,所以老十得以倖存。

以歷史上來看,老十的背景的確很強大,可以說除了太子胤礽,就是老十的出身最好了。

老十的母親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也就是說老十的母親是貴妃,姨母是皇后,外公是清初四大輔佐大臣之一的遏必隆。

可以說老十這個出身是相當強悍的了。

但歷史上老四沒有收拾老十,留他一條性命,絕不僅僅是老十背景強大。要知道雍正可是個精明皇帝,建立了軍機處進一步集權,使清朝的皇權達到巔峰,他大權在握怎麼可能忌憚老十的出身背景呢,最大的原因在於老十沒心機沒有威脅到他,所以才留老十一條性命。

說完歷史再說說雍正王朝中為什麼雍正放過老十。 其實雍正放過老十,跟歷史並沒有太大出入。因為老十在八爺黨也就屬於是跟屁蟲的存在,對雍正沒有威脅,所以雍正才放過了老十。

客觀來說與老十的出身沒什麼關係,因為在劇中並沒有重點突出幾位阿哥的出身,更沒有特意突出老十的出身背景強大。

當然雍正王朝對於人物的刻畫可以說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對於老十這個人的刻畫也是相當不簡單。

看似老十是老八的跟屁蟲,沒有心機,實際上老十的自保之道也很高明。總之一句話,就是“我讀書少”,比如說追繳國庫欠款時,老四問老十要欠款,老十就說自己讀書少讀書不好。老十被康熙呵斥以後,老十還是以自己讀書少讀書不好來說事。

老十為什麼這樣呢,就是裝傻充愣式的自保。因為他出身高貴,所以老八和老九經常拿他當擋箭牌和經常利用他。比如說追繳國庫欠款,老九有錢就是不給老十,逼得老十去前門大街賣家當,以老十為棋子為難追繳國庫欠款的老四。

老十在自保之餘,其實也是在有意無意的結善緣。

像熱河狩獵一廢太子之際,老十三被誣陷為有帶兵協助太子兵變的嫌疑,老十是出人意料的第一個出來保老十三的。讓張廷玉轉奏康熙:“我胤䄉素來和老十三過不去,但說他調兵課反這我不信”。老十這麼一帶頭,老四馬上響應,眾位阿哥也都出來保老十三。

不論老十是何想法,但這樣力保老十三,老四肯定心裡記下了。想必這也是後來老四清算老八一黨,留下老十性命的真正原因所在,畢竟老十當年救過老十三。 而且老十這個人在八爺黨中,不是老八那樣的首腦,也不是老九那樣的智囊加毒蛇,更多屬於是跟屁蟲的存在,沒有心機沒有威脅,雍正自然樂得留他一條性命。


宋安之


愛新覺羅·胤䄉和愛新覺羅·胤礽拋開長幼尊卑這一塊,單是看他們母親孃家的背景來說,其他的幾個參與奪儲的皇子,根本無法和他們相比。而胤䄉給我們的印象是性格豪爽,但頭腦簡單,就這一點來說,康熙皇帝也不可能傳位給他。

胤䄉母親的家庭背景

胤䄉的母親是鈕祜祿氏,這是滿族最為古老的姓氏之一,這支氏族人丁興旺,分佈廣泛,我們熟知的康熙時期的輔政大臣遏必隆,乾隆時期的權臣和珅,都是鈕祜祿氏的成員,而胤䄉正是遏必隆的孫子。

胤䄉的外公遏必隆

遏必隆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康熙皇帝,一位是孝昭仁皇后,一位是胤䄉的母親則是溫僖貴妃,也就是說他還有個當過皇后的姨媽,他的叔叔鈕祜祿·尹德,是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兼議政大臣,二等公,雍正五年才退休。所以胤䄉母親這邊的背景是非常顯赫的。

前面我們說鈕祜祿氏是個大姓,皇帝也不得不重視這個氏族的影響力,所以通常就以聯姻的形勢,來鞏固一下愛新覺羅和這些滿族大姓的關係,雍正朝孝聖憲皇后,嘉慶朝孝和睿皇后,道光朝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和咸豐一朝著名的慈安皇后都是鈕祜祿氏族人。

胤䄉的姨媽孝昭仁皇后

太子胤礽母親的家庭背景

胤礽的母親是孝誠仁皇后,單是皇后的地位,顯然就已經高過了溫僖貴妃,孝誠仁皇后是赫舍里氏,這也是滿族一個古老的姓氏,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我們也知道康熙皇帝娶孝誠仁皇后,是為了得到索尼的支持扳倒鰲拜,孝誠仁皇后便是索尼的孫女。

據說康熙皇帝和孝誠仁皇后的感情非常好,胤礽也因此才兩歲就被立為了太子。孝誠仁皇后的父親是噶布喇,此人十分平庸並不出名,她的叔父索額圖就比較出名了,索額圖任職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所以胤礽的背景還是很不錯的,在胤礽奪嫡的時候,索額圖也是向著自己的侄孫,不過最後他也因此獲罪圈禁。

結語

胤䄉和胤礽兩人的背景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的,但是兩人最後都和皇位無緣,而雍正皇帝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只是個嬪妃,她父親就是個參軍,也沒給雍正帶來多大的助力,但是最後雍正卻繼承了皇位,而炙手可熱的胤禩,他的母親良妃衛氏更是身份低微。所以背景可能會使人少一些阻力,但是決定結果的,還是人自身的能力。

愛新覺羅·胤禩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十阿哥胤䄉的背景,相信瞭解過清王朝歷史的人應該比較清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康熙的皇十子胤被封為敦郡王,而皇九子胤禟僅僅是獲封為固山貝子,這與二人母家的出身有著重要的關係。

歷史上的十阿哥胤同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所描述的基本是一致的,能力不強、桀驁不馴但是心眼非常實在,沒有心機,而歷史上的九阿哥胤禟,不僅同電視劇中說講的一樣,不僅非常有錢,同時,是聰慧過人,特別是在研究數字和字母方面,成績卓越,首開用拉丁語轉寫滿文的先例。

但是兩個人所獲獲封的爵位卻與他們的能力和聰慧程度對比是截然相反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阿哥胤被康熙晉封為敦郡王,直到康熙去世,一直是郡王爵位;而九阿哥胤禟,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受封固山貝子後,便再無晉封。這也使得十阿哥的爵位要比九阿哥始終高出兩個等級。

十阿哥胤可以說除了太子胤礽之外,出身最為高貴的皇子了。十阿哥的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是在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後,生育皇子品階最高的妃子。不僅如此,十阿哥胤的親外公就是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親姨姨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如此顯赫的出身背景和家族實力,不僅連康熙對其是寵愛有加,就連雍正都不敢向對待八阿哥、九阿哥一樣加害於他。

對於爭奪皇位的皇子來說,地位尊貴,相對來說能獲得的朝臣的支持也就越多。如果單靠老八胤禩的家族勢力,顯然不具備奪嫡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他一定要拉老九、老十加入自己陣營的原因。暫且不論他們兩位皇子的實力如何,單就外戚勢力,就不容小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朝臣聚攏在老八胤禩身邊的原因所在。

胤䄉和胤礽兩人的背景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的,但是兩人最後都和皇位無緣,而雍正皇帝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只是個嬪妃,她父親就是個參軍,也沒給雍正帶來多大的助力,但是最後雍正卻繼承了皇位,而炙手可熱的胤禩,他的母親良妃衛氏更是身份低微。所以背景可能會使人少一些阻力,但是決定結果的,還是人自身的能力。

康熙在世期間,一共冊立了三位皇后,即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這三位皇后中只有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赫舍裡皇后為康熙生下了兩位皇子,而活到成年的只有胤礽一個,並且剛滿週歲就被康熙冊立為太子,所以胤礽是康熙皇子中出身最為高貴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小光頭娛樂


康熙晚年皇子們為了儲位上演了一出血腥的奪嫡大戲,最終以四阿哥胤禛最終獲勝而終結,參與奪嫡的皇子除了最終的勝利者四阿哥一黨外大多下場悽慘,新君雍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連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都沒有放過,其中尤以八阿哥胤禩一黨最為悽慘。

八阿哥一黨以八阿哥胤禩為首,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皆是骨幹,奪嫡失敗後作為雍正的一母同胞親兄弟十四阿哥胤禵被革職奪爵終雍正一朝始終被囚禁。

對待親兄弟尚且如此,可以預見雍正其他政敵的遭遇,八、九兩位阿哥被革職奪爵入獄,並莫名其妙死於禁所,家人亦遭流放,相對於兩位哥哥,老十胤䄉就幸運很多,一直活到乾隆六年。

十阿哥的”從輕發落“與其強大的家庭背景有著必然的聯繫

在封建禮制中,皇后嫡子無疑是身份最為顯赫的,康熙一朝共有四位皇后(其中雍正生母烏雅氏為追封),只有孝誠仁皇后生育過皇子胤礽,剛出生就被封為太子。

在皇后之下康熙朝時期還有數位貴妃,其中生育皇子且長大成人的唯有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生育的這位皇子就是十阿哥胤䄉。

這還不算完,胤䄉的姥爺遏必隆是康熙朝初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胤䄉還有個親大姨是康熙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如此看來子以母貴胤䄉的出身真的不一般,確實僅次於太子胤礽。

其實在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下母子的地位是相輔相成的,四阿哥胤禛在諸多皇子中脫穎而出除了個人能力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對胤禛的自幼撫育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而雍正生母烏雅氏最終能獲得皇后之名也是因為雍正成為了奪嫡的勝利者。


一點點歷史


是的,胤䄉的背景是除太子胤礽外,其餘諸皇子中最強大的。

他的母親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鈕祜祿氏的父親就是康熙初期與索尼、鰲拜、蘇克薩哈並列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一等果毅公遏必隆;鈕祜祿氏的姐姐就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的爺爺就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



可以說胤䄉的母家鈕鈷祿氏極為顯赫,當時除了胤礽的母家赫舍里氏能與之匹敵外,其餘皇子的母家都不是胤䄉的對手。

如皇四子胤禛的母家只是包衣出身,皇八子胤禩的母家只是內管領出身,皇九子胤禟的母家只是佐領出身,皇十二子胤祹的母家只是五品郎中出身,皇十三子胤祥的母家只是包衣出身。可以說康熙生的二十四個兒子(活下來)中出身最高的就是胤礽,其次就是胤䄉。



胤䄉的母家鈕鈷祿氏是康熙年間最為顯赫的一個家族。鈕鈷祿氏的先祖,也就是胤䄉的曾外祖父額亦都是大清(後金)的開國功臣,努爾哈赤未起兵時,額亦都就跟隨著他,並幾次三番救努爾哈赤於危難之際。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額亦都與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安費揚古等四人合稱為“五大臣”,負責總攬後金軍政事務。1627年,皇太極追封他為弘毅公,配享太廟。



之後額亦都的16個兒子,除戰死外都相繼做了清廷的高官。三子徹爾格官至牛錄章京,為八旗基層長官、七子謨海官至都統,為一旗最高長官、八子圖爾格官至內大臣,是為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親軍統領,爵封三等公、十子伊爾登官至議政大臣,是清朝前期重要的中樞決策機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理事大臣,爵封二等伯、十三子超哈爾官至兵部右參政,是兵部僅次於尚書的官職、十五子索渾官至議政大臣、十六子遏必隆,康熙朝輔政大臣,襲封一等公。



此外,額亦都還有一女嫁於皇太極,是為元妃,並生下皇三子洛博會。

之後胤䄉的外公遏必隆,他自己是康熙朝四大輔政大臣之一,他的次女是為孝昭仁皇后為康熙第二任皇后,也就是胤䄉的姨媽。他的三子法喀官至御前大臣、內大臣、護軍統領,妻子是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赫舍裡·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即孝誠仁皇后之妹。四子顏珠官至一等侍衛,妻子是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之妹。



五子富保官至二等侍衛,妻子是兩江總督、清代第一位滿人狀元麻勒吉之女瓜爾佳氏。六子尹德官至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七子阿靈阿官至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襲一等公。



這就是胤䄉母家的勢力,可以說即使是較之太子胤礽都不相上下,跟其他皇子比,更是優越數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