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大家好啊,我是普羅卡斯特,昨天又買買買了麼?

之前我們寫了多肽類的成分,很多同學都留言問能不能說說抗老去皺的成分(比如 A醇、多肽、VC、玻色因等等看)要怎麼選唄。

所以方丈就說,咱們再說說抗老的產品吧。我剛要說話,久經考驗的方丈就看透了一切,打斷我說:成分的原理我們差不多寫過了,這次先跳過,我們直接說說產品吧!

嗯!所以,我們今天說幾個關於抗老的產品吧。其中有一些是我們之前提過或者寫過文章的,不過整體上還是我覺得很值得一試的。

RoC Deep Wrinkle Serum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之前就說過,提到 A醇產品不說強生家那就偏頗太嚴重了,所以即便已經叨叨過 20 多遍了,該提還是得提。

和露得清相比,我是更喜歡 RoC 這支,雖然因為工作原因,自己買護膚品已經不多了,但這支我還是買到了第三瓶,低濃度 A 醇我現在沒想到其他更想買的。 RoC 和露得清一樣,基本只做低濃度 A 醇,估計濃度在 0.1% 甚至更低。很多同學覺得這個濃度實在太低,但作為 A醇,其實真的不是一定要那麼拼。

黃色乳液質地,因為加了色料的原因。不過因為是按壓口的設計,只要正常使用是不用太擔心A 醇被氧化的。

延展性很好,吸收感雖然一般但塗抹之後沒什麼存在感,因為濃度較低也不太擔心刺激的問題,作為輕度油皮我覺得是很好的。

如果是皮膚偏幹,那露得清的晚霜我覺得保溼稍微更好一點。但大幹皮用露得清晚霜保溼也還不太夠,還是得另外再用保溼產品。

The Ordinary Buffet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說到多肽類,最簡單粗暴的就是 The Ordinary 家的這個 Buffet 了,我們之前也提到過,一瓶裡面 25% 左右都是各類功效組分。

當然了,雖然說是 25%,但這是組分濃度,多肽成分本身恐怕還是 ppm 級別的濃度,畢竟多肽這東西貴啊,廠商也要掙錢的...

裡面加了很多種不同的多肽,

多數都是針對表情紋的。對於「抗初老」的同學,其實這類對抗表情紋的成分還是挺重要的,比如所謂「類肉毒素」多肽這種。 雖然說起來,他們的原理只是讓表情做不出來,並不是真的把皮膚皺紋改善了。但對於「抗初老」來說,本來皺紋就不明顯,適當抑制表情紋,可以減慢表情紋固化成真實皺紋的時間,所以其實也是很適合抗初老的。

使用感受上,我自己是能接受,但不那麼喜歡的。因為塗完之後臉上有一層膜感,存在感很強覺得很不舒服。但也有同學反饋覺得還不錯,只能說每個人喜好不同吧,而且後續再用一些其他產品,膚感可能也會被淡化一些。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修麗可 CE 精華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還是那句話:「想買抗氧化精華,懶得挑懶得試,但是願意多花點兒錢?那就買修麗可 CE。」

道理看起來挺簡單的,VC、VE、阿魏酸都是抗氧化的,選了一個比例,放在一起了。 但是,護膚圈普遍是靠嘴來吹解釋的,而修麗可則發了個論文,顯示自己這個組合不僅功效更好,

還能保持 VC 活性,敞口瓶也不怕。

總而言之,就是說「雖然只是發了個論文,但已經比只會打嘴炮的在坐各位,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CE 精華的配方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讓很多同學對價格有很多疑問。

我自己完全能接受一個品牌把精力放在研究和發論文證明自家產品有用並以此為籌碼來提高價格的,我覺得挺好啊。但有同學說賣這麼貴是因為修麗可用的 VC 和 VE 原料比其他家的貴... 也許吧,但是這能解釋為什麼賣得貴了一些,我覺得不能解釋為什麼貴了這麼多啊‍♀️

使用感受,嗯,我覺得用前特意調低期望值確實幫助我更順利的適應了最初的一個階段。膚感我覺得挺一般的,但確實也沒有什麼讓我接受不了的黑點,只能說如果你是以國內專櫃原價買的話,這個膚感可能會讓你懷疑一下它為什麼會賣這麼貴。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Drunk Elephant 1% A醇面霜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Drunk Elephant 我們之前也專門寫過文章了,是美國一個很典型的藉助社交媒體和一些新時代主張而做大的品牌,已經被資生堂爸爸收購了,$8.45 億。

這支 A 醇面霜是 1% 的 A醇濃度,而且價格不菲,買的時候真的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啊。

Drunk Elephant 經常是以一個主打成分,同時復配很多其他的功效成分,這支也不例外。

1% 的 A 醇,復配了煙酰胺,以及其他一些抗自由基的植物提取物,我自己建議感興趣的同學:做好脫皮的準備... 一定要循序漸進建立耐受,而且建議只在晚上用,雖然理論上白天做好防曬也可以,但至少剛用的時候還是別冒險吧。 擠出來是淡黃色的霜狀質地,但並不算是厚重型的質地,塗在臉上也不會覺得很油膩。 不過有一點很想吐槽,就是它的包裝是鐵皮管,一開始需要掌握力度,否則很容易一下子擠出很多。而且網上有不少人分享這個鐵皮管彎折次數多了會裂開,產品從側面就流出來了,我也不確定概率有多大,希望大家好運吧...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歐萊雅紫熨斗眼霜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巴黎歐萊雅這兩年品牌和產品都在做重新定位,很多產品都讓人很驚訝,以至於我一度和組裡同學說:歐萊雅這麼幹蘭蔻和赫蓮娜同意了麼.... 轉念一想:害,我為啥要操這個心...

紫熨斗眼霜中添加了玻色因、類蛇毒多肽作為「抗老」方面的主要成分。類蛇毒多肽我們說過好幾次了,這個三肽成分也是針對表情紋來發揮作用的。而玻色因,作為

溫和的抗老成分還是不錯的,歐萊雅也有一些論文在解讀玻色因這個成分。 配合牛油果樹果脂、霍霍巴酯、透明質酸,也起到一定的保溼效果;VC 衍生物、咖啡因、紅茶菌提取物能幫助起到一定的抗自由基的效果。 質地的話,與其說是「霜」我更想把它歸到「稠一點的乳液」這個範圍內,比較適合對保溼要求不高的同學,吸收感不錯、順滑好推開,雖然不是無味的,但氣味比較清淡基本不用太擔心。 除了當眼霜,你也可以像阿甲一樣當作面霜來用,甚至塗個脖子之類的 (反正土豪隨意),都是可以的。但是保溼效果不是很夠,功效成分雖然還挺好的,但畢竟都不是特別高濃度的強效成分,比較適合「預防向」來使用。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Murad 視黃醇面部精華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之前我也說過,各方面綜合來說,Murad 這支 A 醇是我去年最喜歡的一支 A 醇產品,自己寫廣告自己買,同時慫恿阿甲和番茄買...

A醇 + A醇衍生物的組合,真空按壓瓶,配合脂質體包裹以及促滲劑的使用來實現吸收的最大化,同時搭配了舒緩類的成分

,是很好的一支 A 醇精華了。

A 醇濃度上,Murad 沒有提到過,估計是在 0.3% 左右。每次說到這個濃度都有同學表示很不屑,但還是像開頭說的,不應該指望所有產品都是 1% 的 A 醇啊。

溫和性方面,多數同學我覺得每天用是可以的,如果擔心的話可以稍微少用一點。我自己的話,如果每天兩次用,連著用一週覺得沒啥問題,但如果同時和其他濃度高的產品一起,就很容易刺痛和泛紅了,所以也不要忽視 0.3% A 醇的能量啊。 如果皮膚偏敏感的話,建議選擇更低濃度的產品。如果想要用在眼周,也是同理,或者可以買他家的眼精華,溫和性更好一些。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SkinMedica TNS Essential Serum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SkinMedica 在國內還算比較小眾 (貴當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知道還是應該知道的,畢竟現在是 Allergan 旗下的品牌。

TNS 指的是 (Tissue Nutient Solution),在成分中指代的是「人成纖維細胞調節培養液」,裡面含有上百種生長因子和相關的各類蛋白、多肽等成分,可以說是非常極端的一個形式了,Pitera 這種微生物培養液在它面前只能用「小兒科」來形容吧...

TNS 之外,還添加了所謂的 APS 複合物,是 SkinMedica 專利的一組成分,包括了多肽類 (3種)、抗自由基 (輔酶Q10、麥角硫因等等)、透明質酸等不同功效的成分。

雖然我自己也覺得這是不是過於極端了,但是效果你也沒啥不服的,人家研究直接發在 J. Drugs Dermatol. 上,說白了態度也是:「不服?you can you up 啊!」

但是,選擇了它也相當於選擇了忍受使用感受,並不那麼美好。而且 TNS 這個東西想想也很難註冊吧,國內的話現在還是隻能海淘/海外購的形式來買的,適合非常有好奇心敢於嘗試的土豪...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Cellex-C Advanced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Cellex-C 是去年用的感覺很不錯的一支,但距離完美還是差了一點。

純 VC + 酪氨酸 + 硫酸鋅的組合,Cellex-C 研究是發現這個組合可以很好的應對光老化產生的衰老跡象,比如細紋,同時能很好的保存 VC 活性。在這個的基礎上又添加了葡萄提取物、茶葉提取物和麥角硫因三種抗氧化劑,相當於是個

功效加強版吧。

非常水的淡黃色質地,幾乎沒有味道,水狀精華,上臉的時候非常好塗開。

但缺點也是有的。首先,特別的水,如果你直接滴在臉上或者手指的話,大概率是直接順著流到衣服上/地上,所以推薦滴到手掌。

另外,而水分揮發之後會有一點膜感,這點我也不太喜歡。雖然這方面比 TO 的產品要好一點,但還是不太喜歡。

購買的話,或者官網下單海淘轉運,或者亞馬遜海外購吧。淘寶倒是有代購在賣,不過價格只有官網一半,問是從什麼渠道來的老闆還說保密,反正我是不敢買...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雅頓粉膠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雅頓粉膠拋開了金膠的「全能」人設,在保留經典的神經酰胺的基礎上,質地更加清爽,對油皮同學更加友好,而且對於抗皺成分添加也更直接。

成分上,粉膠是從三方面入手:A醇、多肽(Matrixyl 3000)、抗自由基

(四氫二阿魏酰甲烷),基本上針對皺紋也就是這麼幾個套路了 (只有 VC 沒用上),A醇可以增厚角質層,多肽幫助抑制表情紋,抗自由基是個萬金油啥都能幹。

和金膠「油」的印象不同,粉膠其實是不那麼油的 (並不是不油啊),添加了更多的揮發性硅油,膚感上對油皮同學好了很多。

偏黃的乳液質地,無香精、無香料、無防腐劑。塗抹均勻之後沒有刺痛感、沒有蒸發感、沒有成膜感、也沒有滋潤保溼感。除了滑,沒啥其他的感覺,有一種好像塗了妝前乳的感覺

不過整體上,還是很推薦的,尤其是不喜歡金膠油膩膚感的同學,這支粉膠也許會是你喜歡的那個。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雅詩蘭黛小棕瓶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小棕瓶和小黑瓶作為護膚品中的常青樹,能屹立這麼多年,我相信肯定也不是全靠花錢打廣告。

這裡我把小棕瓶和小黑瓶放在一起說吧,畢竟主打成分是一樣的: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

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之前確實被宣傳成了一個

很「全能」的抗老成分,但畢竟是混合物,大家又都說不清究竟是啥。

我自己覺得,是可以把它類比成一個很好的抗自由基成分的。它可以幫助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可以幫助提升皮膚的修護能力,而且性質比較溫和,各類型的膚質都比較適合。

而價格的話,CLR 的這個原料確實就是不便宜,雅詩蘭黛和蘭蔻這種基本的良心還是有的,相信不會額外稀釋或者故意降低用量。倒不是說這個精華賣到這麼貴是理所應當,但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平價產品。

成分上小棕瓶確實添加的更多,質地上相對更稠一點,但包裝更粗糙一些;小黑瓶質地更輕薄一點,包裝和細節都更上檔次一點,但添加了酒精而且不少。

至於小棕瓶和小黑瓶怎麼選,還是像之前說的,如果是二選一的話,那就找機會去專櫃試一下,找你膚感、氣味上更喜歡的那個就好了,我覺得可以不用從成分/功效的角度糾結太多,如果你用了可以有效果的話,應該是差不多的。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Elixir 撫紋精華霜

11款抗老精華,200塊比2000塊更好用?

去年大概這個時間,我在進化論做過一個小調研,就是大家用的最多的 A 醇產品,我原本以為是露得清,結果出來是這支 Elixir 眼霜。

而大家提到的特點,結合我自己的感覺,主要是兩個特點:

  • 功效上只幹一件事兒:撫紋
  • 使用上只有一個感覺:舒服

功效成分就是視黃醇,搭配酵母菌發酵溶胞產物濾液做一些抗自由基的工作,沒了,就是這樣。不能美白、不能去黑眼圈、不能消水腫,在這個流行 N 合 1 的時代,就只有這個功能了。

要說功效是最好的?濃度是最高的?我不覺得會是,但作為主流品牌,而且是主打中高端的日系主流品牌,這個使用感真的很好,以至於我有點不太糾結它效果到底有多好了。

有一點點很淡的香味,但不刷存在感,稍微偏黃的乳液質地,流動性還算比較好的,屬於輕薄水潤款,延展性特別好,水分蒸發後也不粘膩,第二天早上起來也不會有浮油的感覺。

但是,保溼力度確實有所不足,而且又要再一次感嘆錢包不夠豐厚了,每當我開始膨脹的時候,價格總是能讓我及時地提醒自己:「豬肉漲價了,但是你沒有...」

說到抗老就不得不說一下抗氧化,其實抗氧化並不等於抗老,只不過抗氧化做得好可以減慢皮膚老化。

但是一說到「抗氧化」,很多同學還是有很多問題

  • 什麼是抗氧化?
  • 抗氧化 vs 抗自由基?
  • 怎麼樣幫助皮膚抗氧化?
  • 靠「吃」怎麼抗氧化?
  • 日常推薦哪些抗氧化的產品


想知道身體美白怎麼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