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傳說」石人虎


故事:「民間傳說」石人虎


萊陽城南門外,過去有個小村子叫石人虎。現在已經並於城南村。當時石人虎村前有個水灣,灣旁邊是些菜地,附近的居民就靠種地餬口。

從南城門出來,向西一拐,是一條剛能走開馬車的官道,道東旁有五尺來高的一對石頭人,石質黑亮,形象和藹,是一對墓地的翁仲。

傳說幾百年前,一個種菜的老漢,早上起得太早,經過城南門的時候,看見兩個醉漢東倒西歪地走進他家菜地,把菜給踩踏得一片狼跡。

種菜人著了急,大喝一聲,二人定住了,種菜人上前一看,竟是兩個石頭人。

天亮以後,消息傳出去,不少人過來看,有人認得這對石人是東關村於家塋裡的,是哪朝古物也不得而知。

石人非常重。據曾經見過石人的老人家講,石人比真人還高。

話說這對石人立在老漢的菜地裡,有人告知了於家的後人,可是他們不願意來搬走,而外人當然也不肯把他倆搬回去。從此石人就在這裡立下了,立的位置不當中不當央,一個朝南一個朝北。

這年清明,城南村趙屠戶在路上撿了一隻翡翠戒指,趙屠戶知道這是個寶,值三千兩銀子,就揣進懷裡,回家藏起來,打算過幾天送給他的情婦。

當天夜裡,趙屠戶夢見石人活動了,對他說:

“屠戶屠戶莫自誤,戒指是張家翰林夫人的,早送早送救人無數。”

趙屠戶一下子驚醒了,想到他的情婦正是張翰林家的幫傭,立馬緊張起來,心想,莫非張家出事了?。

第二天,趙屠戶打聽得知,張翰林家裡果然鬧翻了天。起因是張翰林見少君(妾)外出丟了戒指,疑心她贈了相好的,少君則懷疑是侍婢偷竊栽贓主人,已將二婢打得半死,而婢女的父兄聞訊,來到張家擂門時,與看門人打了起來,把一名看門人打得半死。

發生了這麼多事,張翰林暴跳如雷,繼續逼問少君戒指的事情,少君百口難辨,哭鬧著要尋死……張家徹底亂了套。

且說這趙屠戶其實與張翰林有點交情,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聯想起夢裡石人的提醒,趕緊來到張家,把戒指送了過去,並說清楚了撿戒指的來歷。

見物釋疑。張翰林對趙屠戶的相助非常感動,當即贈了他一百兩銀子。

趙屠戶雖然是個黑魯人,事後,他對石人很感激,便請僧道做了道場,是為對石人的禮敬,並尊石人為石人爺爺,大醮三天,以為集市。從此,石人前便香火不斷,石人的靈驗也在民間越傳越神。

多年後,有位李縣令的老母親突發急病,百藥無效,醫生也束手無策。於是,有人建議縣令去拜謁石人求醫藥。縣令照做後,他的老母親果然康復了。於是,他出銀子買了石人周邊的田地,作為祭拜之用。更有幾戶人家自願為石人守祭田,於是定居在石人周圍,漸漸地,定居的人增加到十幾戶,成了小村子。每當春五月,定居者都會出資搭靈棚,邀請周邊村的鄉親來郊遊觀祭,久而久之,這個村就有了“石人虎”這個名字。

村名中的虎字,可能是訛傳,正式的名字應該是“石人戶”。

故事:「民間傳說」石人虎

作者:萊陽市作協副主席,就職於萊陽市史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