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陷入戰略紊亂期|每週熱點亮點

帶你“透過表象看真相”

美国陷入战略紊乱期|每周热点亮点
美国陷入战略紊乱期|每周热点亮点

形勢越複雜,越要看福卡!

我們破解複雜,預判未來!

福卡智庫理論研究中心每週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召開選題研討會,進行熱點、亮點討論,為後續深入研究確定方向。

以下為本週選題討論會的部分重點內容:

1 美國陷入戰略紊亂期

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代表在卡塔爾多哈正式簽署一份歷史性的和平協議。以此為標誌,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和阿富汗國內和平對話進程將逐步啟動。

美國與塔利班簽訂和平協議再次印證了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美國也難以擺脫這個魔咒,簽訂和平協議根本上是要扔掉這個燙手山芋。

在這背後,美國的收縮與其內在繼續執掌世界霸權的內在訴求本質上是互相沖突的。

這種衝突將繼續表現在美國處理國際事務中。換言之,美國不可避免地陷入戰略紊亂期。

而其內在的根源則是美國國內的撕裂。

對於中東而言,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亂局將由主要受外部變量影響切換為主要受內部變量影響,外部變量的影響由遠鄰切換為近鄰。

2 生物戰從武器到戰場

新冠疫情爆發後,國內外都出現了“陰謀論”。

國內有觀點認為,病毒是來自於美國的攻擊;國外也有媒體猜測,病毒可能來自中國“生物戰計劃”。

3月5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侯賽因·薩拉米當日在講話中說,“今天,我們被捲入了一場生物戰爭中”,他強調,如果新冠病毒被證明是針對中國和伊朗的生物武器,那麼這個陰謀將讓策劃者自食其果。

“陰謀論”難以驗證,不過理論上“生物戰”是存在的。

畢竟,不同經濟形態會有對應的戰爭形態。

農耕文明時代,戰爭以冷兵器為主,戰爭的進化往往表現為冷兵器的迭代;工業文明時代,槍炮導彈等登上戰場;信息文明時代,網絡病毒成為新型武器;那麼,隨著人類進入生物文明時代,武器又將發生新的變化,生物武器更具殺生力。

不過,這也對戰場的選擇提出了新的要求。

3 移民政策將由偏態轉為正態

2月27日,司法部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當天,#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榜,閱讀量超過了14億。

有人持支持和中立態度,也有人表達了強烈反對:中國會被亞非湧來的難民所淹沒、中華民族會失去文化認同、外來敵對勢力會趁機搞破壞、搶奪中國人的工作機會、中華血脈會被汙染······

儘管中國仍然是全世界永久居住門檻最高的國家之一,但這個話題的受關注程度,也反映了移民問題的敏感性。

對於中國而言,當中國來到世界舞臺中央,顯然需要建立與中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移民政策,向上提升移民門檻是必然要求。

4 世界體育運動的體面與異化

2月28日,中國游泳運動員孫楊“拒檢案”仲裁結果公佈,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佈孫楊敗訴,孫楊被處罰禁賽8年。

拋開孫楊事件的是是非非,世界範圍內,體育運動已經出現異化,誤入體面歧途。

古希臘時期,崇尚體育運動形成了內涵豐富的希臘體育精神,體育活動也成為古希臘文化和人文的重要象徵和載體。

古希臘體育文化重點關注三個方面:追求人的身心既善且美的希臘理想 ,關注人的和諧發展的博雅教育以及審美文化對體育的薰陶。

然而,如今體育競賽更多表現為挑戰人的生理極限,往往是有違人的身心的。這已經背離了體育的初衷。

體育的長遠發展還在於迴歸希臘體育精神,在多元化標準中展現、激發人的生命活力。

5 基建成錨,改革滯後?

自中央多個會議明確強調,推動重大項目儘早開工和建設,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基建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隨著眾多省市相繼公佈重點建設項目,基建規模也從24萬億、25萬億飆升到40萬億。

在此非常時期,依託中國新老基建的空間,把基建作為穩定、刺激經濟之錨顯然是必須之舉。

不過,由於基建更多反映的是國家經濟,大政府的權重大,因此,在大興基建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好大政府和大市場的關係,直接決定著此輪基建的後續效應。

6 車企競爭模式重在“新能源”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從高增長急轉直下,進入負增長階段。而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種背景下,多地開啟汽車市場救市進程,這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抓手。

比如,廣州就明確提出提振汽車消費,對新能源汽車和置換“國六”車型的消費者給予購車補貼;湖南將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

從整個汽車行業今後發展的大格局來看,今後中國勢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意味著,對於車企而言,在新能源車上的突破決定著在未來市場中的站位。

那麼,中國能否在新能源汽車商業格局中實現彎道超車?

當下來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剛剛在底層拳打腳踢、掙扎突圍,特斯拉在頂層雲端既玩技術創新,又玩借力打力的資本金融,通吃車技、電池、市場、資本、概念。

在汽車市場競爭中,中國當下最缺的是集成大師。

7 電還是氫由誰說了算?

發展新能源車,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就是到底是走哪條路線,究竟是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新能源車?

以德國為首,歐盟發展新能源的戰略方向鎖定電動車。

德國政府2019年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目前計劃自2021年起,進一步提高對購買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擬將享受補貼的單臺車價格區間擴大至40000歐元至65000歐元,並將純電動車型補貼提升至6000歐元/輛,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提升至4500歐元/輛。根據測算,能夠享受這一補貼優惠的電動車數量將達到65萬輛至70萬輛,補貼總額可能高達40億歐元,由德國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

在政策的推動下,德國電動車市場持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11月德國新上牌照的電動汽車約為57500輛,有望超越挪威成為歐洲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

日本則力推氫能源汽車。目前在日本本土,運用氫動力轎車的數量已經是超過了4000輛。日本新能源和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計劃至2040年在日本普及以氫氣為行駛動力的燃料電池車。

那麼,中國究竟是走電動車的道路,還是走氫燃料汽車道路,亦或另闢蹊徑?

決定道路的唯一標準還在成本。

8 21世紀“韋爾奇”在哪裡?

3月2日,美國工業時代的傳奇、GE原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與世長辭,享年84歲。

作為一個在中國企業界幾乎家喻戶曉、受到一代企業界人士極大追捧和崇拜的人士,韋爾奇的去世也掀起了一波紀念潮。

不可否認,韋爾奇是工業經濟時代管理大師的人選之一,創造了那個時代的一個傳奇。

在韋爾奇管理理論中,六西格瑪管理、“數一數二”原則、“末位淘汰制”等在工業經濟時代發揮了有效作用,在韋爾奇執掌GE的長達20年裡,公司市值從120億美元增至4100億美元;年營業額從250億美元增至1400億美元,獲利由15億美元上升到127億美元。

不過,任何理論都是有適用條件和背景的。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隨著人類進入信息經濟時代,乃至今後的生物經濟時代,產生管理大師的土壤變了,對管理大師的要求也變了。

新世紀、新時代,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才能成為新一代”韋爾奇“?

選題研討會的詳細、深度分析研判將發佈於福卡智庫內參《福卡分析》和《高層內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