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某人某段時間關注某類作品,可能跟自己當時的生活境況有關,總想從這些作品中找到一些生活啟發,或者尋找到一些精神支撐。

十年前,曾看過根據《血色浪漫》這部小說拍攝的同名電視劇,調休的這兩天,我突擊性地看完了這本小說,閱讀的視角和生活感悟,已經完全不同了。

順便將這些荒唐無聊的想法記錄如下,與朋友們分享。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之前看電視劇時,因為比較關注軍轉幹部勵志類故事,而這部劇中的很多人物,都跟軍隊、軍裝和軍人有關,男主角鍾躍民,無論是年少在京城當頑主,參軍入伍當偵察兵,還是轉業回到地方幹個體,絕大多數戲份中,都穿的是軍裝。無論是在事業的巔峰還是人生的低谷,他的身上時刻都能體現出一種任性脫俗的灑脫。

很久以來,自己都誤以為這部小說講的是軍人的勵志故事,就像劉歡那首唱給下崗工人的《從頭再來》那樣,只要有敢於從頭邁的勇氣,有熱血,有激情,有想法,再加上踏踏實實的努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他那樣,通過追求奮鬥並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道路交通安全理論中,有一個名詞,叫“非注意性盲視”,講的是,讓一群受試者注視著某一個場景,如果過分地強調要他們關注某一些情節收集的話,他們可能會對場景中出現的另外一些更為重要的情節,產生“看了但沒有注意到”的情況。

或許,是因為之前電視劇看的斷斷續續;或許,是因為當時只把故事的焦點集中到了鍾躍民外在行為方面,忽略了其背後的一些原因;或許,是曾經對未來的希望抱有過於理想化的高估,暫時忘記,或者說是根本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從而出現了對社會背景、人物之間錯綜複雜關係的選擇性盲視。

這次看完小說後,才知道自己曾經的認識有多麼的膚淺,視角有多狹窄。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比如,平民衚衕裡打出來的小混混,再厲害,都算不上頑主,一直都是部院子弟欺負和瞧不起的對象,膽敢叫板,結局肯定不好。心狠手辣的“小混蛋”,為了自己的尊嚴和麵子,毫無懸念地死於圍毆之下,曇花一現。與之齊名的李奎勇,因為和鍾躍民的關係,僥倖被救了下來,但窮困潦倒一生,一直都在社會底層艱難地掙扎著,早早地死於無錢醫治的癌症。

和鍾躍民一起插隊石川村的十個北京知青,有關係的鐘躍民當兵走了,鄭桐和蔣碧雲考學走了,曹剛碰瓷訛人時意外地遇到碰到鍾躍民,這才讓他知道了其他插隊知青們,過的並不好,當小學老師的王虹稍好以外,錢志民和張廣志早早的下崗了,趙大勇在蹬三輪,郭潔給牛奶公司送牛奶,李萍提前退休了。

用曹剛的話說:這麼多年,他就是在那種沒有盼頭的絕望心態下熬過來的!

在比他們這代人小十幾歲的高玥眼裡:這些人,都比實際年齡要老,趙大勇脊椎彎得像個蝦米,郭潔頭髮花白皮膚是古銅色的,錢志民黑乎乎的兩手就像兩截老樹根青筋暴露粗糙不堪,不到五十歲的李萍蒼老的像六十多歲的人……這才是大多數老三屆們的真實生存狀態!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還有她不知道的那些,永遠都吃不飽、穿不暖,幾乎年年都要外出討飯的石川村農民們,那個把吃白麵饃當成最想的民間歌王杜老漢,以及將兩個老鼠洞當成寶藏的小孫子憨娃。

沒有經歷過貧困的人,根本無法理解人在貧困時所產生的想法,以及做事的一些方式。

以前,聽到過有關鍾躍民與憨娃的這段對話,只是不知道它的出處在這裡,還以為是別人杜撰的,現將其摘錄如下:

鍾躍民問憨娃:你放羊為了啥?

憨娃:攢錢。

鍾躍民:攢錢為啥?

憨娃:長大娶媳婦。

鍾躍民:你才多大,我還沒有娶呢,你娶媳婦為了啥?

憨娃:生娃。

鍾躍民:生完娃呢?

憨娃:再攢錢,娃娶媳婦。

鍾躍民:娃娶了媳婦再生娃,再攢錢,再生娃,對不對?

憨娃點點頭。

鍾躍民長嘆一聲:那他媽活個什麼勁兒?咱農民這輩子圖個啥?

杜老漢奇怪地看著他,反問道:有地種,有飽飯吃,有娃續香火,咱還要個啥?

曾經,我自己也是把這段單獨摘出來的對話當笑話聽過,今天看完小說的完整故事情節後,心裡產生了一種悲涼!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照搬書中大段摘錄的清朝光緒年間大學士王培菜在考察完陝西后寫的那篇名叫《七筆勾》的奏摺中的“聖人佈道此處偏遺漏”這句話來說,豐衣足食此處偏遺漏!

當然了,家境貧困的人,不只是在農村有,部隊裡面也有,如那個靠勤奮和伺候公子哥們提幹了的吳滿囤,那個最適合當兵而無法在部隊長久呆下去的寧偉,他們的故事裡,沒有多少笑話,更多的是辛酸和無奈。

或許有人會說世事弄人,有人會說我們把握不住機會,有人會說我們有窮人思維,可是,大家不要忘了那個所謂的“蝴蝶效應”。

對於李奎勇、曹剛、吳滿囤、寧偉等人來說,任何一點小小的失誤或者風吹草動,都會造成致命的打擊,都會讓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功虧一簣。

人越窮時,心裡就會越不平衡,越想佔小便宜,於是便開始丟掉了尊嚴。

豈不知,一個窮人,你能有多少機會佔便宜?你能佔到多少便宜?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而李援朝、袁軍、杜衛東、張海洋、鍾躍民、周曉白這些人,甚至參與到圍毆死小混蛋的那些部院子弟們,在未來的情況,好像都不是太差。

由此來講,羅芸的賣友求榮,吳滿囤的被迫出賣,曹剛的碰瓷敲詐,張廣志的坑蒙拐騙佔小便宜,寧偉對仇家的那股狠勁……出現的等等劣行,或許就能想得開了。

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李奎勇,在鍾躍民猜測出自己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時的心情後,興奮地給了鍾躍民一拳,說:“當時我是挺高興,就像小時候盼過年似的,這樣有了盼頭,這輩子終於熬出頭了。”

貧困好像會遺傳,死亡竟然成為了一種解脫。

這又是為什麼呢?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如果好好琢磨一下鍾躍民與當年京城第一頑主的正榮集團總經理李援朝的對話,鍾躍民在得知李奎勇患上癌症時趕到他裡家與他的那段對話,以及鍾躍民與周淮海鬥嘴之後又與周曉白在周家的那段對話後,或許,我們能找到答案。

鍾躍民在向那些一起下鄉的窮老夥計們談到他要辦飯館的原因時說:

“我認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如果被人救濟,那應該是他們的恥辱。我是想給大家提供一點兒希望,我認為世間最糟糕的生活是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這很容易使人產生絕望,這種絕望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我想,咱們要改變這種處境,一起去創造一種有希望的生活,那應該是種很實在的盼頭,看得見摸得著,只要你努力工作,好好做人就能夠得到,因為我們的要求並不高,我們只要過一種有尊嚴的體面生活就知足了。”

人心險惡,世事複雜;既然溫飽不愁,是否應該清心減欲?

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好好的享受吧!

沒有希望,沒有盼頭的生活,是最糟糕的,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