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疫情終將結束,我們終將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在新冠疫情下,我們響應著國家號召,已經宅在家裡長達一個月了,這一個月裡我幾乎足不出戶,每天走的路就是沿著小區裡的巷子反覆繞圈,耳朵裡塞著無線耳機,漫無目的地聽著。

自從2016年碩士畢業以來,我就再也沒有經歷過這麼長時間的假期了,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如何好好規劃下這段時間,所以日子過得很混亂,很沒有目的,很不太充實。不過幸好還有書籍,幸好在這段時間裡,我還能找到幾本我想看的書,所以今天我就將它們介紹給你們。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並非所有的知識都需要有用,有時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列奧納多·達·芬奇傳》向我們講述了真正的達·芬奇是什麼樣子的。

去年是列奧納多·達·芬奇逝世五百週年的日子,五百多年過去了,這偉大藝術家給我們世界帶來的不光是一幅幅偉大的畫作,還有他對這個事件多項領域的探索,以及探索深處的好奇求知的精神。

“可飲泉水者,不飲甕中水”。列奧納多主張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獲得知識。在一個二手知識隨處可及的時代,或許我們應該向列奧納多學習如何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獲取一手經驗,用你的雙眼和雙手去親自發現,與拿著手機消費別人的成果不可能是同樣的感受——省事從來都有代價。

列奧納多的一生就是求知的一生,他的很多發現未必能夠付諸實踐,也未必對他的生活創作有明顯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在求知探索的過程中,列奧納多是幸福的。也許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保持求知慾,對一切保持好奇,擁抱神秘、擁抱實踐、擁抱知識。




鼠疫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他們要麼無緣無故地感到痛苦,要麼無緣無故地懷抱希望。”

像極了我們現在很多人的心境。我們深陷疫情中無法開始正常的工作生活,而我們又對迴歸正常保持期待。在新冠疫情之下,沒有一本書能像《鼠疫》這樣適合現在的我們來閱讀了。

《鼠疫》講述的故事也不是很複雜。位於北非的阿赫蘭城發生了鼠疫,歷經數月封城,平均每週數百人的死亡,最終人們戰勝了鼠疫。書中刻畫了鼠疫中諸多人物形象,他們在整個鼠疫中扮演者屬於自己的角色。

在鼠疫中,阿赫蘭城裡人們的生活狀況,可能就是我們面對災難時的縮影。要了解一個城市,較簡便的方式是探索那裡的人們如何工作、如何戀愛、如何死亡。在阿赫蘭跟在其他地方一樣,由於缺乏時間,也缺乏思考,人們不得不相愛而又不知道在相愛。而鼠疫改變了這個城市,這個城市裡的人原來的面貌。

最終人們戰勝了鼠疫,但我想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是:“也許有一天,鼠疫會再度喚醒它的鼠群,讓它們葬身於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們再罹禍患,重新吸取教訓。”這一點也需要我們來警示。




影響力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文明的進步,就是人們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對於這本書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完之後依舊覺得不過癮,總覺得少了什麼。為此我還專門花了半天時間整理了關於這本書的筆記,長達五千多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還會拿起這本書再次閱讀,而這一次感覺還會更加深刻。

在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衝動地順從他人行為背後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說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範。

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穫就是了解這些心理秘笈,對照著自身存在過的問題,避免重蹈覆轍。如果說讀書無用,可能有的時候是我們沒有充分運用好書中給我們的真正啟示。




歷史的溫度4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時代撲面而來,轉瞬即成歷史。

從歷史的溫度第一部開始,我已經整整追了4部了。相比於公眾號裡的文章,我還是更喜歡在微信讀書裡閱讀成冊的書籍,這樣的讀起來更系統,更有感覺。

書裡記錄的每一個人,無論曾經身居高位,還是窮困潦倒,其實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夢想。留在史書上的那些人,有的是因為歷盡艱辛,堅持的信念最終成真,而有些人所謂的“信念”本身就是個妄念,最終不光是撞了南牆,甚至還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每個歷史人物或者事件,背後都曾有不為人熟知的故事,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把這些故事告訴你。饅頭大師張瑋是真誠的,這裡的文字是動人的,期待以後的每一篇!




看不見的城市



疫情之下,幸好有這五本書相伴



“記憶中的形象一旦被詞語固定住,就給抹掉了。”波羅說。“也許,我不願意全部講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講述其他城市的時候,我已經在一點點失去她。”

講真的,我真的沒有讀懂這部作品,但通過書中字字珠璣的文字,我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功底和偉大。這裡就摘抄幾句,供大家欣賞。

今日的都市更具魅力,因為只有通過她變化了的今日風貌,才喚起人民對她過去的懷念,而抒發這番思古懷舊之情。

“你是為了回到你的過去而旅行嗎?”可汗要問他的話也可以換成:“你是為了找回你的未來而旅行嗎?”馬可的回答是:“別的地方是一塊反面的鏡子。旅行者能夠看到他自己所擁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擁有和永遠不會擁有的是何等的多。”

你放眼大量街巷,就像翻閱寫滿字跡的紙頁:城市告訴你所有應該思索的東西,讓你重複她的話,而你雖以為在遊覽塔馬拉,卻不過是記錄下她為自己和她的各部分所定下的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