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擁抱陽光accept


您好,我是【Daisy2019小燕】,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理智腦還沒發育完全。但是我們要第一時間制止孩子的打罵行為,而且態度要堅定,握住孩子的手,告訴孩子他把媽媽打疼了,幫助孩子的情緒降溫。

界限是尊重彼此,而孩子打罵媽媽明顯已經超過了界限,這是不允許的。我們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地表達,而是讓孩子在尊重別人的基礎上來正確地表達。我們要告訴孩子清晰的規則界定,而不能簡單地制止孩子行為。因為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孩子就會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

一、孩子發脾氣打罵媽媽,並不是孩子不懂事


孩子發脾氣、打人可謂是家常便飯,是很多人頭疼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懂孩子,就會知道孩子發脾氣不是不懂事,而是理智腦還沒發育完全。


1、孩子的情緒腦發育完全,但是理智腦還沒發育完善

1991年,美國國家衛生院季德在長期追蹤掃描了1800名孩子的大腦,尤其是同卵雙胞胎,因為他們的基因相同。研究發現:10個月大的嬰兒大腦活化已經達到成人的程度,尤其是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在孩子兩個月大就開始工作了。大腦的活化程度在5歲達到頂點逐漸下降,但是在11-12歲又往上爬,過了青春期才真正停留在成人階段。其中女孩在11歲左右神經連接密度達到頂峰,男孩要到12歲半。

這也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易出現叛逆,就是因為他們青春期荷爾蒙大量湧出,掌管情緒的地方異常活躍,而掌管理智的前腦尚未發育成熟,所以青少年容易衝動,做出沒有理性的事。

而大腦最晚成熟的是額葉,要到20歲左右,而額葉是掌管理智和決策的地方,尤其是可以抑制自己不要做不對的事情。

所以孩子們容易發脾氣,而且在暴怒時還會打罵媽媽。

2、冰山理論:發脾氣只是冰山的一角,冰山下的才是根源


薩提亞提出的冰山理論指出: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隱藏在更深的下面,不為我們所見,恰如冰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

我們看到孩子對我們打罵反抗,但這只是冰山之上的,是表面的現象。冰山之下的冰山之下的感受、渴望、期待和自我才是問題的根源。如果我們不懂孩子的情緒表達,把孩子打罵媽媽當做大逆不道的壞行為呵斥糾正,卻沒有去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發脾氣冰山之下的期待和感受,那麼就會把孩子變成“熊孩子”。

孩子的理智腦還沒發育完全,所以容易發脾氣。但是我們父母可以做孩子的前額葉,給孩子打好預防針,幫助孩子管理自己情緒,也是培養孩子的情商。


二、三步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那麼,在孩子發脾氣,打罵媽媽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制止孩子的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理解孩子發脾氣是因為理智腦還沒發育完全,但是對於孩子的失控行為,我們要第一時間制止。因為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孩子就會把打人當做發洩情緒的手段。

我們在制止孩子的失控行為時,要態度堅定,並且告訴孩子:你剛才打媽媽很疼,我很不舒服。

即使孩子仍然制止不住地繼續發洩情緒,但是我們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是在向孩子傳達同理心,讓孩子來理解別人的感受。

在《媽媽是超人》中,由於胡可要帶小魚兒體檢,從而導致接送大兒子遲到,她及時向孩子道歉:“對不起,寶貝,媽媽不是故意的。媽媽盡力了,媽媽也不想讓你等這麼久,但因為弟弟那邊有些項目沒有檢查完,所以讓你久等了,對不起。”

在真誠的道歉中,胡可即照顧了孩子的感受,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理解別人的感受也是情商的維度之一,孩子會在我們不斷向孩子表達感受時去學會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的感受。


2、看見孩子的情緒,描述孩子的情緒


等我們和孩子都平靜下來,我們可以和孩子交談孩子剛才的行為。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剛才的行為就是生氣,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只有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緒,如果是低齡孩子,可以替孩子描述他們的情緒。讓孩子去描述情緒很不容易,我們可以嘗試下面的這些方式來引導。

(1)和孩子一起玩情緒卡片,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我是之前學譚露老師的情緒課,買了一套情緒卡片,然後和孩子一起玩情緒卡片。我會告訴她生氣的情緒是什麼樣的?開心的情緒是什麼樣的?失落時候的情緒是什麼樣的?

而且在玩情緒卡片時候,不僅僅認識情緒,還可以當做識字卡。

(2)和孩子閱讀情緒繪本

現在市面上的情緒繪本很多,我僅列出我家有的情緒繪本作為參考,《我的情緒小怪獸》,《菲菲生氣了》。

《我的情緒小怪獸》中黃色是快樂,藍色是憂傷,紅色是生氣,還有推拉和情緒歸類,是一本很好的繪本。而且在我們和孩子閱讀繪本時,也可以藉助繪本玩情緒的拓展遊戲,假裝生氣、開心,讓孩子來說出對應的顏色,從而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除了情緒卡片,情緒繪本,和孩子玩情緒遊戲,我們也可以在陪孩子看動畫片或者電影時和孩子討論電影中主人公的情緒。尤其是孩子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人物和場景,在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可以藉助動畫片中的人物來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比如《頭腦特工隊》中的五個情緒小人,怒怒,樂樂,憂憂……在孩子生氣時,我會問她是誰控制你了?那樂樂呢?或者孩子最喜歡《愛探險的朵拉》動畫片,我會在孩子發脾氣時問她:朵拉在狐狸Fox搶了她的玩具後怎麼做?

在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緒後,就表明她已經平靜下來,在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心理學家金樹人教授說:“在黑暗中,我們帶不走黑暗。在情緒中,我們也帶不走情緒。只要我們能夠‘看到’情緒,那情緒就有可能發生質變。”

所以,當孩子能夠看見情緒,描述情緒,才會逐漸管理自己的情緒。


3、和孩子一起反思發脾氣過程,找到冰山之下的根源


在我們引導孩子平靜下來後,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這次發脾氣的過程,分析她為什麼生氣?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比如孩子昨天讓我陪她玩,可是我想先把飯在電飯鍋煮上,就讓她等一會,她就生氣推我。我握住她的手生氣地說,你打疼我了。等我弄好就來陪你,你自己先冷靜一會。

然後等我弄好米飯過去,她就自己坐在那裡傷心著哭。我就坐在她旁邊陪著她,等她稍微平靜了問她為什麼哭?

她說她想要媽媽陪,可是媽媽不陪我我打媽媽。我說我也想陪孩子,我知道當時不能陪你你生氣了。可是,你打我我也很疼。媽媽不陪你玩溼媽媽不對,媽媽和你道歉。那你打疼我了,也要向我道歉。

孩子低著頭說:“對不起媽媽。”

然後我繼續和她聊,如果我當時不能陪你,你怎麼不去找爸爸?

“爸爸在打電話。”她說,可以看出她情緒已經好轉了。

“那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她說我可以和我的小貓咪玩。

“太好了,對了,媽媽剛才也可以邀請你幫媽媽洗菜,媽媽都沒想到。”我笑著對孩子說。

當然了,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管理情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父母長久的努力和耐心引導,才會讓孩子逐漸管理自己的情緒。即使我學了很多情緒課,也會有失控訓斥孩子的時候。

寫在最後

孩子的情緒沒有好壞,在孩子生氣、悲傷時,是我們瞭解孩子的機會。如果我們粗暴地制止和訓斥,只會日積月累地擠壓在孩子心理,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

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幼兒早期的重大情緒體驗若被壓抑, 其能量會被固著而永久性成為人格的一部分;若幼兒早期同時進行的認知、情感活動的交互作用會形成認知——情感結構,這些結構會固定而成為個性的感情特徵,明顯地影響到以後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和個性形成。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管理自己的情緒。



Daisy2019小燕


有一天我家老二的玩具槍找不到了,“媽,我的槍呢!怎麼找不到了?”“你的槍,我怎麼知道在那兒啊!”“我的槍找不到了,就怪你,不給我收好。”不高興的噘著嘴。我一看他快哭鬧了,我立刻把我早已準備好的硬紙板偷偷的放進我的衣服裡,剛好把肚子蓋住,“你的東西你不好好保存,找不到了,到怨氣我來了,老師沒教育你自己的東西自己收自己管嗎?”“啊!……就要我的槍,就怨你,就怨你。”連哭帶鬧的往我肚子上打開了,“哎呀!好疼啊”“你也知道疼啊!你打過我多少次了,那次我不疼啊!你好好想想吧!”然後我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他主動走到我跟前認錯,“媽媽,我錯了,以後我不打你了,誰都不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收自己管。你能原諒我嗎?媽媽。”“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希望你能說到做到。只要你努力 ,媽媽依然相信你愛你。”我把他摟在了懷裡,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禪悔話。“媽媽,你的肚子摸著也不硬啊!為什麼那會兒我打你 我那麼疼呢?”“你犯了錯,用的力氣太大,當然疼了,要不你打一下桌子再試試?”我偷偷的笑了。後來他也改正錯誤了。


陽光面對未來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我想說,不管什麼原因,孩子打媽媽,這種行為一定是要被禁止的,但是我們要採取恰當的方式方法。

前段時間看了一期《超級育兒師》,8歲小男孩李默睿給我的印象很深。

李默睿是一個情緒化非常嚴重的孩子,他狂躁、暴怒、不講道理。尤其是對待媽媽,不但蠻橫,而且還暴力。

蘭海老師發現李默睿媽媽的胳膊上有一大片淤青,一問才知道是兒子發脾氣的時候咬的。

蘭海老師靜靜地觀察著李默睿家的日常。

李默睿很依賴媽媽,做什麼事都要媽媽陪著他,媽媽要上廁所,他都要跟著,為此爸爸批評了他。被爸爸批評的李默睿很委屈,不過他顯然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緒,紅著眼圈,喘著粗氣。

這時候,媽媽出來了,看到委屈的孩子,爸爸媽媽都開始安慰李默睿。兩個人一個說沒事,另一個說沒關係。媽媽還叫李默睿去寫作業,這時候李默睿的情緒徹底爆發了,開始大哭大叫,拖著媽媽進了房間,並且開始踢打媽媽。在媽媽招架不住的時候喊爸爸,爸爸過來把李默睿連拉帶拽的拖進了客廳,兩個人的衝突變成了三個人的衝突。

經過一段時間媽媽的安慰,李默睿的情緒趨於穩定,開始玩遊戲。接下來李默睿又和媽媽因為玩遊戲的時間玩起了拉鋸戰。

媽媽:再玩五分鐘。

兒子:二十五分鐘。

媽媽:二十五分鐘太多了,十分鐘差不多!

兒子:不,二十五分鐘。

從李默睿家的這些衝突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存在幾個問題。

1、父母不接納孩子的情緒。

李默睿在被爸爸批評後,爸爸媽媽看似在安慰孩子,但是一個人說沒關係,另一個人說沒事的,顯然都沒有接納李默睿的情緒。

2、父親在家庭關係中的缺失

從蘭海老師進入李默睿的家中開始觀察,爸爸的手機就沒有離手,不是玩遊戲就是看視頻,爸爸兩次出現在李默睿和媽媽中間都是因為媽媽招架不住的時候,用以暴制暴的方法粗暴的制止李默睿的做法。

3、在李默睿情緒爆發的時候,媽媽沒有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一味的安慰他

很顯然,這樣的問題對李默睿的情緒控制沒有一點作用,只會讓李默睿的情緒越來越壞。

那孩子出現了這種憤怒的情況,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會憤怒,通常是因為某件事情沒有達到他的心意或者要求,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於是情緒便爆發,這時,他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如果孩子的的情緒在此時能夠被接納,它會更容易平靜下來。

2、家庭中要有明確的規則,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首先,讓孩子知道打罵人是不對的,這個人不管是誰,即便是媽媽也是不對的。

第二,當孩子情緒激動無法控制,已經開始打罵父母的時候,一定要制止,但要注意方式,不能強行逼迫,而是溫和又堅定地告訴他:我不允許你這樣來傷害我,即便是你的媽媽。媽媽可以先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因為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所以很憤怒,我可以理解。換做是媽媽的話,媽媽也會生氣,但你不能打、罵人,這樣做讓人很傷心。如果你停止打罵,我可以陪在你身邊,如果你還打、罵人的話,那我只有先離開了,等你冷靜下來,媽媽再和你談。

3、等孩子平靜下來再溝通

當孩子鬧完以後,情緒冷靜下來,父母一定要和孩子進行溫和的談話,先將事情的原委梳理清楚,理解孩子背後發脾氣的原因,然後,父母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給出自己的建議,和孩子打成共識。

談話結束的時候一定要再次提醒孩子,再生氣也不能打罵人,這不僅對別人不尊重,也會讓別人的心很受傷。

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像前面李默睿的情緒,就來自於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缺失,還有媽媽對孩子的溺愛。不管怎麼鬧最終的勝利者肯定都是李默睿自己,自己的不滿情緒都能通過這種方法得到解決,最終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越來越嚴重。


呂小愉


幾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因為憤怒打媽媽。

所以一發現孩子打大家長這個“苗頭”,第一時間就要嚴厲制止。

我的女兒在3歲時候,會打姥姥。

一開始老人家心疼孩子,就得過且過無所謂,說小孩也打不疼。

我告訴她:孩子打人這個習慣是不對的。需要嚴厲制止。

可是姥姥總不忍心,導致女兒越來越囂張,最後發展為,揪姥姥的頭髮。被我看見了。

我立刻跑過去揪住了女兒的頭髮,嚴厲地讓她鬆手。

女兒覺得疼了,才鬆手,委屈的大哭起來。

從此每次女兒打姥姥我就要求姥姥一定要打回去。

揪頭髮,揪回去。

打哪裡就反打回去。

我告訴姥姥,不要心軟,要狠心,一定要打回去,讓她知道疼。

對的,這件事上我就是這麼粗暴野蠻。

安撫孩子情緒、弄清楚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的確實很重要。

但這些事都要在我打回去後再做。

等女兒情緒平靜下來,我和女兒好好的溝通一次告訴她:我能理解她的憤怒,我們每個人都會生氣憤怒,但把憤怒的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是不對的。

如果憤怒我們可以打枕頭,打被子。

這樣傷不了自己也傷不了別人。

同時和孩子一起看相關的書。學習如何更好的控制我們的情緒。

比如:情緒小怪獸、菲菲生氣了。

這樣軟硬結合,療效特別快,女兒很快不會隨便打人了。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大人遇到事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能隨便使用暴力打孩子。

只有大人首先要做好榜樣,孩子才能心服口服,遵循規則。


菡菡媽媽育兒


我是一個四歲女兒的爸爸,我的女兒昨天晚上就因為看手機而出現哭鬧並且動手打人的情況!我們家約定小孩每天可以看手機30分鐘,可昨天晚上按照規定時間應該關機了,她就是不肯!我好說歹說都不管用,於是便拿走了手機!

這個時候她就開始哭鬧,嘴裡還嘟囔著不給我看,我不愛爸爸了!當時臥室就我們兩個人,我採用的是冷處理,不生氣不發怒!她見我不理她,語言威脅沒用,於是便越哭越厲害,有點抽泣的感覺,並且用枕頭打我!

十幾分鍾後,哭聲小了很多,我說了一句過來爸爸抱抱!她撲倒我的懷裡又開始抽泣!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一樣!我一邊輕輕拍打她的後背,一邊輕聲說到,想看手機卻看不了很難受對嗎?爸爸知道了,你明天還可以看呢!但是你要向我道歉,因為你拿枕頭打了爸爸!她小聲說了一句對不起,過了一會居然睡著了!

小孩子其實表達情緒很直接,高興了笑,難受了哭,生氣了可能會動手打人!認可和接納他們的情緒,但是如果傷害到了其他人,該道歉就道歉,該受懲罰就受懲罰!


小乖乖奶爸


前幾天在遊樂場看到一個差不多兩歲的孩子,在玩沙子時一直將沙子扔得滿地都是,媽媽過來阻止,想要把孩子抱走,此時孩子卻一直踢打媽媽,要拿手拍打媽媽的臉,而媽媽則一臉的生無可戀,不知道該拿孩子如何是好。

這時我不由想到我兒子從一歲半開始,就出現了抓奶奶頭髮的現象,之後好了一段時間,兩歲多又開始了打人現象。現在每當我阻止他做一件事,他就會有些暴躁,有時甚至會動手打我,這讓我覺得匪夷所思!

要知道,我是他的媽媽,他作為孩子怎麼能動手打媽媽。這讓我不禁想到界限感,這麼小的孩子,該如何培養他的界限感,讓他知道長輩就是長輩,是不能動手的。

我們知道,不只是孩子和長輩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這個世界都存在一定的界限。如果人人都逾越界限,那這個社會的秩序就會紊亂,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規矩可言。界限感到底有多重要呢?

1. 家庭和諧離不開界限感

我們知道,很多家庭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婆婆嫌兒媳婦起床晚,家務做得不好等;媳婦嫌婆婆多管閒事,總是向著自己兒子;公公對兒媳婦的教育方式不滿,總是出手干涉。可以說,一個家庭因為缺乏了界限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彼此干涉,整個家庭充滿了不和諧因素。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公公婆婆與兒子媳婦之間互不干涉,大家如果需要住一起,應該分工合作,遇到問題要一起有商有量。關於孩子的教育,應儘量主要聽從媽媽的意見,其他人可以提供參考意見,而不應強制干涉。

2.獨立成長離不開界限感

我們中國的父母經常喜歡大包大攬,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同時也過多地干涉了孩子的自主和自由。比如,很多父母不僅管著孩子吃什麼、穿什麼,甚至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和誰做朋友,長大了報哪所學校,學習什麼專業,將來在哪裡工作等等一系列事情,家長都要干涉,這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缺乏界限感導致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培養孩子獨立,學會放手,尊重孩子的選擇,生活才能避免衝突,孩子才能真正長大,去做他想做的事。

案例中,一個兩歲的孩子竟在憤怒時打媽媽,這讓媽媽不禁想到要給孩子樹立界限感,讓他明白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有些人是不能隨意侵犯的。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呢?

1.少寵愛,多引導

很多人說我們現在進入了全民富二代的時代,說的是無論我們的實際經濟狀況如何,家長都會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這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而是引導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成為一個適應社會並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我們不能清楚這一點,一味去寵愛孩子,只能讓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認不清楚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不利於他人格的形成,也不利於他在社會上立足。

2. 賞罰分明才能讓孩子樹立正確是非觀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寄宿制學校,甚至還有一些管教學校,有的父母由於自身工作繁忙,不願意在教育孩子身上費神,於是把孩子送到這些寄宿學校,甚至送到專門的管教學校,這無疑是掩耳盜鈴。要知道,這世上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穫,為人父母亦是如此。

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教育才好,就把握一個原則“對有賞,錯有罰,賞罰分明”,只要把握好這個原則,就能培養孩子基本的是非觀,讓孩子不要走彎路。接著就是如何賞和如何罰的問題,賞不能是一味的物質獎勵,罰絕對不能是體罰,體罰只會加重孩子的恐懼。只有一切來自愛的賞和罰,才能讓孩子甘心接受。

所以,對於一些年幼的孩子,如果出現了逾越界限的事情,父母可生氣地告訴他不可以,並告訴他你打的媽媽很疼,你需要向媽媽道歉,然後讓孩子給揉揉,也可以做一些賞罰貼,孩子做錯了就給他貼一個,然後告訴他攢夠了五個,下次出去媽媽就不給買玩具了或者不讓你吃奶片了等,總之要讓他切實感受到自己做錯事帶來的後果就好。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私信溝通,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最好的認可。


幼教咖


我養了兩個孩子,雙胞胎,有一個前段時間就會特別容易急躁、憤怒,然後打姥姥,打姥爺,偶爾也打媽媽,但另一個完全不會。

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給了孩子們錯誤的示範,但為什麼倆孩子完全不一樣?

所以,孩子真的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方法都適用於每個孩子。一樣的教也會教出倆完全不同的孩子。

在一個娃出現這種打大人的情況,我開始的時候很驚訝,也同樣感到憤怒,跑到腦袋裡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打回去,讓她知道疼,她以後就不敢了。

但轉念又一想,這是在讓孩子害怕嗎?她不敢打你是因為你是大人,打不過你,必須聽從於你,而不是他真正意識到打人是中錯誤啊。他可能不再打你了,但他還會發洩到別人身上。

所以,我覺得重要的是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正確表達。

通過繪本認識情緒

可以通過講繪本讓他了解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比如《情緒小怪獸》之類的,把情緒擬人化了,可以把情緒裝到一個小瓶子裡整理好等。多講一些,潛移默化就會到孩子心裡了。



幫孩子梳理情緒

比如出現孩子生氣打你了,這時候告訴他,打人很疼,媽媽會傷心。引導他說出原因,如果還不會表達,可以替他說出他真實的想法。

比如我家二寶,她很少發脾氣,但拗起來也是非常執著了。她是一個秩序感很強的孩子,當然也可能正處於這個階段,你如果說出她心裡的秩序,那不管她上一秒哭多厲害,馬上就會停。

有天吃飯,姥姥非要喂她,她就大哭說不用,然後姥姥走開她還是哭著大聲說話,我們都沒聽出來她說什麼,後來我看著她想明白了,她想讓姥姥幫忙擦乾眼淚,然後我說完她就笑了。

所以,還真得有點兒耐心去幫孩子梳理一下情緒,其實她們很多時候都是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會兒就好了,我們也沒必要真跟孩子較勁。立規矩最好的階段應該在平時的陪伴中,犯錯誤了要先建立聯結。

教會孩子正確表達

相信我,你通常說出孩子的感受,幫他們梳理好情緒了,孩子一般都會平靜,不會再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可以教他們怎麼正確表達。

打人、哭鬧都要不到自己想要的,可以跟媽媽好好說。記得我家大寶有一段就總喜歡說:“媽媽給我吃個香蕉吧,我都哭了,你快給我吧。”我會跟她說:“媽媽給你吃的並不是因為你哭了才給你的,而是你到了吃水果的時間了。”在我這哭鬧永遠得不了逞,她們現在都很明白。

但孩子嗎,其實他們也很聰明的,這時候他們可能知道這招對家裡老人管用啊哈哈。不過大原則方向還得父母自己把控吧,就是打人現象肯定不能默許。

讓孩子知道打人得不到想要的,打妹妹搶不到玩具,打姥姥拿不到水果,打媽媽更嚴重了,什麼都拿不到還會有批評講道理。

慢慢他就明白了,養孩子就是這麼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吧,我們一起加油。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前段時間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就遇上過一次類似的事情。

那個男孩子大概4、5歲,因為想要買超市裡邊的一個汽車玩具,但是媽媽不同意。男孩子非常生氣,在地上哭鬧不止,不肯離開。男孩的媽媽看著他哭鬧了一會,也勸了一會,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就想轉身離開。沒想到這個男孩直接就衝過去扯住媽媽, 扯住之後還舉起手想打媽媽。

這個時候旁邊的爸爸立即阻止了男孩的這一行為,他說“你如果生氣,可以告訴我。但是不能打媽媽,我也不會允許你這樣做。”後來,男孩子在爸爸的調解下,安慰了一會之後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想來,這位爸爸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調解非常成功。

在生活中, 有些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是會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的,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積極瞭解孩子打罵父母的原因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很多孩子其實是不明白打父母這一行為的真正意義的。就比如看《動物世界》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剛出生的小動物跟它們的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就很喜歡打打鬧鬧。很顯然,這種是動物的原始本能。


有的時候,孩子或許會覺得這只是單純的打鬧,覺得是在鬧著玩。如果孩子是抱著鬧著玩的心態跟父母打鬧,我們可以不用在意,跟孩子嬉戲遊戲一下是可以的。孩子的天性喜歡玩鬧,適當地和父母嬉戲玩鬧是可以拉近親子關係的。


如果孩子因為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是發洩情緒而打罵父母,這就是必須禁止的行為了。一旦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就必須要嚴格制止。當然,不能採用“打回去”的暴力處置手段,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比如打媽媽的手,媽媽可以假裝捂住手,表現出很痛苦,想暈倒的樣子。並且告訴孩子,手很疼。媽媽還可以說,媽媽的說被打疼了,以後可能抱不了你了,如果媽媽這樣打你,也是會很疼的等等。讓孩子知道“被打”的感覺是很疼的,讓孩子站在媽媽的立場去感受。


當然,媽媽這樣做的前提是平時家裡不存在打孩子的現象。因為有些父母有時候面對做錯事的熊孩子,可能沒忍住就打了,打完之後再慢慢去後悔。如果是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你經常打我,我幹嘛不能打一下你?


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從小會有逆反心理,脾氣也會變得暴躁易怒,甚至出現自卑,厭世的心理問題。所以,要想制止孩子打罵父母的行為,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建立一定的界限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強調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定要有界限感。就比如關於孩子的穿衣,穿鞋,刷牙,洗臉,吃飯這些生活瑣事,有些父母可能因為溺愛孩子,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做。就自作主張地替孩子全部包辦,事事都想幫孩子做完。


這樣的親子關係,是非常沒有界限感的。界限感,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去做不該做的事。父母在引導的同時,不應該干涉孩子太多,要給孩子自立自主的機會,應該從心理和行為上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保持一定的距離感,並不意味著親子關係就會疏遠。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需要長期維持的,如果父母長期干涉包辦孩子的一切,父母也會感到疲勞,甚至會和孩子出現衝突矛盾,這樣對親子關係必定會造成影響。


保持一定的界限感,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才能最終實現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關係。


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尊重,遇事可以討論,講道理,自然就不會出現孩子無理取鬧發脾氣,打罵父母的現象。


如果覺得對的話,給個贊支持一下呦~謝謝😜


他山之教育


我的兒子剛剛一歲零一個月,就已經出現過題目當中所描述的情況:不高興的時候,舉起小手打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喂他吃飯,可能是喂慢了,他張大嘴巴開始哭,舉起手衝著我臉啪的就打了一下。

別看那麼小的小孩,手也不大,但沒有輕重,我的臉頓時就挺有感覺的。

我當時是真的挺不高興的。

有人可能說孩子小,不懂事兒。但我不這麼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比我們那個時候開竅太早了。

越早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有利於他們的性格養成。否則,就是在嬌慣他們,縱容他們,他們的脾氣會越來越大,越往後越不好管。

所以我當時做了4件事情:

1.我沉下臉,表情和眼神都很嚴肅。

哪怕是剛一歲的孩子,也是會看臉的。你的情緒變化他能很清楚的感知到。

當時我兒子原本在鬧騰,看到我的臉色,馬上變安靜了,小手也馬上放了下來。

2.我很認真的跟我兒子說,讓他看著我的眼睛。等他跟我直視的時候,我告訴他:剛才他那麼做,是在打人,那樣媽媽會疼,媽媽很不高興。

3.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是我告訴他:如果想吃,要說吃,或者用手指指碗。

我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聽懂了,但他眼神直往下看,盯著餐桌,感覺還是有點不好意思,是做錯了事情的樣子。

4.這事我也講給家裡其他人聽,尤其是爺爺奶奶,我說,如果孩子打人,千萬不要嘻嘻哈哈,否則孩子就分不清就對錯。

所有人一定要統一戰線,一旦他打人,一定要變“嚴肅臉”。

從目前來看,我兒子不高興的時候會哭鬧,但是打人的情況暫時沒出現。如果您家也有寶寶有上述的狀況,您可以參照我的方法。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照顧兩個孩子的過程當中,對育兒和自我成長有很多思考和分享,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公主變形計


我遇到過這種問題,尤其是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我通常是這樣的做的,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停止權利的爭奪,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冷靜的空間

通常孩子憤怒,打罵媽媽時,肯定是出現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權利爭奪。我家孩子曾有一次因不肯收拾玩具,在我的逼迫下,他用打罵我的方式進行了反抗。我越是讓他收拾,他越是反抗,最後他打我罵我,甚至歇斯底里地哭泣。

我當時其實已經沒有辦法了,後來,我轉念一想,為什麼一定要和他爭贏這場收拾玩具的戰爭呢?他是我兒子啊,如果強迫他收拾,他只會更加反抗,如果不收拾其實也不會怎樣。不如,停止這場權利的爭奪,不和他較勁,也不和這件事較勁。

於是,我試著讓自己停止爭奪,冷靜了幾分鐘。孩子依舊在旁邊哭泣,可沒有再對我拳打腳踢,也沒有大喊大叫了。

就這樣,我默默地陪著孩子差不多有五六分鐘,我什麼都不說,孩子就一直哭。直到他冷靜下來, 我問他你冷靜下來了嗎?他點點頭 ,我才開始和他講道理。

冷靜後,明確告訴孩子,打媽媽是不可以的

等他冷靜下來後,我明確並嚴肅地告訴他,打媽媽是不可以的。讓他明白界限在哪裡。

其實很多人會說,這很難做到,發脾氣的時候,誰能立刻冷靜呢?的確如此, 但如果我們轉念一想,當發生衝突時,大人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何況孩子呢?

孩子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是聽不進任何道理的,也無法做出正確的認知和判斷。

所以,不如停止爭奪,冷靜下來,再來告訴孩子原本的道理 ,這樣對彼此都比較好。


我是寶藏媽媽,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