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若问朱棣时期的第一预言家是谁,那一定是大和尚姚广孝,这在电视剧《大明风华》的剧情中也有所体现。不过剧中还出现了另一位预言家朱高煦,他故意激怒太子朱高炽时所说的一番言语,不仅说中了朱高炽日后的作为,还预示了自己的命运。或许说者无心,但他的无心之语足以让他成为《大明风华》中的第二预言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在得到老爹旨意可以去搜查靖难遗孤中的反贼之后,朱高煦跑到太子府兴师问罪,质问朱高煦之前为何不去调查此事。一向憨态可掬的太子情急之下竟与他的二弟对骂了起来。朱高煦当然不是善茬,他立刻咬定太子是在有意放靖难余孽生路,好为日后施仁政为他们翻案做准备。还引经据典地把宋高宗杀了岳飞后来被他孙子翻案的事情拿出来类比一番。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朱高煦这话着实厉害,靖难的人是朱棣杀的,如果朱高炽有意赦免,那就是在违逆他的父亲,无论日后究竟如何,眼下这样的论调如果坐实那可是非同小可,足以把朱高炽从太子之位上掀翻。对此朱高炽自然极力否认,说他绝无此意。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在看到这一段时一定会会心一笑,此处实是编剧为后文铺排下的一处小小伏笔。在历史上,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一向身子骨欠佳的他在位的时间仅有短短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除了日常政务之外,朱高炽做出的最值得历史铭记的事情就是他在刚继位不久根基未稳之时就赦免了许多被朱棣诛杀的建文旧臣,肯定了他们作为臣子的忠诚。这些被朱棣定性为乱臣贼子的人得到了平反。虽然其时他们大多已被诛杀,但朱高炽还是尽力去寻找他们的后代,给予优厚的待遇来补偿他们。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做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更正的是他父亲的错误,这在当时大有逆天行事的意味。就连他的父亲——真正的造反者——朱棣,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解释自己并未违背父亲的遗训,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符合伦理纲常的说辞。而朱高炽的行为,等于赤裸裸地承认朱棣错了。这在当时,哪怕是帝王,都是难以做到的。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所以或许朱高煦本人也没预料到(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才是未来的皇上),他的说辞完全对上了日后发生的事情。他不仅预言了朱高炽将会赦免受靖难牵连的人,还无形中预言了自己的结局,那就是他并没有如愿从太子手里夺下皇位,朱高炽还是当了皇上,尽管很短暂。

所以朱高炽的极力否认在未来是一定会被自己打脸的,《大明风华》的故事跨越了五帝六朝,这个自我打脸终将在剧情中被展现。但是编剧不会对朱高炽那么友好,让他那么久之后才体会到打脸的滋味。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在门外听到父亲和二叔争吵的朱瞻基,情知父亲打嘴仗打不赢二叔,于是赶紧进屋给二叔来了个下马威。他意有所指的告诉二叔,自己想找他的手下盘问一下,问问他们是从哪里提前侦查到了会有反贼作乱的消息,二叔自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并拿出威严警告侄子“越界了”。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朱高煦随之借题发挥,继续向太子发难,说他儿子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更别提他本人了。进而仗着自己是得了朱棣的许可查案的,就质问太子是不是也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朱高炽当即义正辞严的警告朱高煦,不要再做挑拨之事,并表示父亲还是很信任自己的,然而他马上就被打脸了。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皇上派了太监来传口谕,把皇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期间的所有奏折都带回去,皇上要亲自审阅一番。太监还吩咐太子近期就留在府上,随时听候皇上问话。听到了这旨意,朱高炽当即冒出了冷汗。传旨太监走后,朱高煦也颇为得意地告辞了。朱高炽不禁伤心大哭起来,对儿子说:“我监国已经累成这样了,你爷爷还是不相信我。”本就肥胖的他一时间竟站不起来了,被儿子搀起来后,只能由两名太监架着回屋。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历史上朱高炽不仅身材肥胖,脚部更是有残疾,平日里走路每每需要太监搀扶,这情景在这场戏中倒真的被还原了。看着戏里太子哭天抢地的样子,想来许多观众都要忍俊不禁,这太子看起来实在过于脆弱了,然而这只是他的表象。能够最终顺利登上帝位,朱高炽靠的就是他的大智若愚,这在《大明风华》演员的直播访谈中也是被诸位演员多次提到的。

大明风华:憨态可掬的朱高炽屡被打脸,大智若愚是他的生存法则

在皇家生存,各凭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手腕。朱高炽在剧中的大智若愚也是他在历史上生存下来的法则,但可惜无论历史上的还是剧中的朱高煦都无从分辨自己的那句话会成为预言,否则他也不至于不认命地拼到最后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