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法國的歐洲面積55.39萬平方公里,如囊括海外部分則為67.28萬平方公里,海外部分佔比高達17.67%。那法國是如何做到的呢?在經歷席捲全球的民族獨立浪潮後,法國仍保有高比例的海外領地,是其將殖民地當做本土來經營有莫大關係,如推廣法語,鼓勵移民等,使他們認同是法國的一部分。下面簡述法國仍保有的海外領地的歷史脈絡。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法國對瓜德羅普、馬提尼克等加勒比島嶼的所有權經歷了數款條約的確立,其中即包括七年戰爭結束後簽訂的《1763年巴黎和約》。七年戰爭堪稱法國君主制時最屈辱的失敗事件,其殖民霸權遭到了英國的無情碾壓,法國雖然收回了馬提尼克、瓜德羅普和瑪麗加朗特諸島,但卻割讓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五大湖在內的龐大北美殖民地,在印度也僅僅允許保留五座不設防的城市。1815年,在戰勝拿破崙後召開的重塑歐洲秩序的維也納會議中,法國疆界被限定在1790年時狀態,海外領地亦如此,由此英國將1810年佔領的瓜德羅普又轉予法國。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現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均屬於法國大區,法國的行政區自高到低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而加勒比的另兩個法屬島嶼聖巴泰勒米島和聖馬丁島(北部52平方公里屬法)則為法國中央政府的直轄領地。聖巴泰勒米島曾在1784年1878年贈與瑞典,以換取法在瑞典哥德堡港的免稅權,而聖馬丁島則由法荷在1648年分治。

法國海外領地中佔比最大的當屬法屬圭亞那,近9萬平方公里,幾乎等同葡萄牙面積。法屬圭亞那所在的南美大陸在殖民時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勢力範圍,英法荷這些後起的航海國度不滿舊有秩序,不斷攪動兩牙的地盤。法國就曾數度佔領過葡屬巴西東北部沿海區域,1612年修建有聖路易斯堡(今巴西聖路易斯市的前身),但很快被葡萄牙趕跑啦,葡萄牙甚至在1809年1月攻克了法國在南美大陸的大本營卡宴(法屬圭亞那的首府)。後根據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簽署的《維也納最後紀要》,葡萄牙歸還法屬圭亞那,雙方以阿馬帕河為界,阿馬帕河以南的亞馬遜河流域歸葡屬巴西所有,由此法國確立了在法屬圭亞那的統治地位,但也被限定在一隅之地,失去了拓展空間。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法屬圭亞那是法國海外大區。2010年曾舉行公投,議題為是否應該獲得更多的自治權。結果七成民眾選擇“不”。原因大概是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嚴重依賴法國本土的財政援助。

法國另外兩個海外大區是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周邊的留尼旺和馬約特。20世紀初法國的非洲殖民地高達109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非洲總面積的36%。但經二戰後如火如荼的民族獨立浪潮,大多已脫離法國管控,但也有特例,在1974年和1976年馬約特島兩次公投中,分別以63.8%和99.4%的高支持率同意維持與法關係而不獨立。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而留尼旺島早在17世紀就屬法國,逐漸成為來往印度洋艦隻的停靠站。居民主要是法國移民,故其法屬地位是相當穩固的。

除此之外,法國在廣袤的太平洋還有一塊1.8萬平方公里的領地,即法屬新喀里多尼亞。

歐洲一大國領土遍佈全球五大洲,連美國都看著眼紅

此處是最有可能脫離法國之地,1998年法國與民族陣線(主張獨立)、保喀聯盟(力求待在共和國)達成協議,法方逐漸向新喀里多尼亞移交教育、稅收、外貿、交通運輸等各項權力;在2014年2019年期間,新喀里多尼亞舉行一次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法蘭西共和國內。2017年末法國總理菲利普·愛德華曾明確表示,公投日期尚未決定,但應在2018年11月前舉行。法國另有很多無常駐居民的海外島嶼,如0.72萬平方公里的凱爾蓋朗群島,這裡不再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