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鬼谷子悟經營,第三講《反應》

《反應》篇闡釋了一種思考方法,這可以說關於獲取有用信息的專論。鬼谷子認為,在辯論或遊說時,要“重之、襲之、反之、復之”,運用“象比之辭”,或用象徵性的事物加以說明,或引用相關事件啟發他人。這種道理其實就是,對遊說對象進行迴環往復的考察和觀察,由此接近事實真相,達到目的。假如遊說不能奏效,就要“為之變”,才能把握對方的真實意圖。

有了相當的閱歷和經驗,可以度權量能,通過對比從而立勢制事。運用反應的前提是瞭解自己,認清自己,否則就不能遊說他人。

有一個寓言故事,獅子、驢子和狐狸同行去狩獵。這天,他們都很順利,很短的時間就捕獲了不少獵物。

驢子和狐狸焦急地看著獅子,想盡快分到一些獵物。獅子讓驢子來分配食物。驢子小心謹慎地將所有的獵物平均分成三份,然後恭恭敬敬地請獅子先挑。不料,獅子竟然大怒,撲上去一口就把驢子咬死了。接著,獅子又讓狐狸來分配食物。狐狸十分聰明,他將幾乎所有的獵物都擺在獅子面前,而自己只留下了最小的一隻。獅子問道:“這樣分配是誰教你的?”狐狸回答說:“是從可憐的驢子那裡明白到的。”

古時聖人,以大道教化萬物,與道同生共長。因此,他們回首以往,便能驗證將來;考察歷史,就會了解現在;觀察對方,返照自身真實。對於動靜虛實的真相,如果和當今的情況不符,就要回到過去探求前人的經驗。對事情的考察,經歷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由古到今,由今到古的反覆探求,才能得到答案,這是聖人的思維方式,不可不仔細考察。

由鬼谷子悟經營,第三講《反應》


“田忌賽馬”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也是孫臏來到齊國之後第一次獻計獻策。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賽馬比賽,但是孫臏一戰成名,讓齊威王和大將田忌見識到他的謀略,以國師之禮待之。

故事就不再多說,我們現在知道孫臏採用的策略,是《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之計,此計只有十個字:“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桃樹要受罪遭難了,由李樹來代替,桃活李死,謂之“李代桃僵”,此為各種替代受過、受難的現象或做法。如果必然有損失的話,需要捨棄局部來有利整體。

這條計策的本質是利用己方的劣質資源來消耗對方的優質資源,讓敵方優質資源的效益達到最低,從而實現拉低敵方總體效益的目的。

通過舉一反三,以古鑑今,把這事在現代商戰中演繹得淋淋盡致的要數京東的老闆劉強了。

在噹噹網赴美上市之後,劉強東就在其微博發文稱京東新興起的圖書業務遭噹噹“封殺”,並率先降價促銷,宣佈圖書“直至價格降到零”,挑起價格戰。噹噹網隨後號稱斥資上千萬展開促銷用以反擊,雙方正式開打價格大戰,後因新聞出版總署介入而終止。

接下來一年後的京東和蘇寧的價格站,劉強東在其微博上發文京東所有家電將在未來三年內保持“零毛利”,大家電比國美蘇寧便宜至少10%。蘇寧應戰之後,劉強東再次發文“我為什麼要打蘇寧大家電?因為蘇寧大家電毛利率高達25%……”。後發改委介入調查。

京東這兩次“戰役”,比較之後,有很多相同之處。

都是以小的代價拖住對手,避免其發力擴展業務,影響自己的生存空間。

對於京東而言,大家電、圖書不是主業,是公司的“下等馬”,而噹噹的主營業務就是圖書,是“上等馬”,蘇寧的主要業務收入也是來自於大家電。京東用圖書,大家電業務的價格戰狙擊噹噹和蘇寧,就相當於用自己的下等馬兌掉敵方的上等馬,用自己非主營業務的虧損來引起對手主營業務更大的虧損。所以這樣的價格戰打下去,是噹噹或蘇寧的代價更大。在圖書,大家電領域牽制住噹噹、蘇寧,防止它藉助上市的東風,向3C、百貨全線產品發力,避免影響到自己的基本盤。

京東在這2次“戰役”中充分的運用了“李代桃僵”之計,同時也做了詳盡的分析,計策的適用,必須基於一定的實力,如果是絕對的實力碾壓,再多的奇招妙計也無能為力。孫臏的計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田忌的馬與齊威王的馬實力相差不大,如果實力差距太大,齊威王的下等馬比田忌的上等馬還要強,再多的計策也是沒有辦法獲勝的。所以,在京東之後,也沒有電子商務公司與京東進行類似的“戰役”。

京東的這2個商戰案例,參考了齊國田忌賽馬的典故,同時也有改進。做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以從前發生的事情中總結規律,並用此規律處置當下甚至未來的事情。

觀往以驗來,知古以論今,是戰國時許多哲人的主張。《反應》篇曰:“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意思是說如果不事先確定策略,就不能正確管理別人,做事也就沒有合適的技巧,這叫“忘情失道”。只有知己知彼,借鑑古今,才能預定良謀,達到最高的境界,使人無從把握自己的策略,做到天衣無縫。

在戰爭中,軍事力量固然重要,但通過外交或政治手段,同樣可使敵人不戰自退。既完成了戰略目的,又達到了戰爭效果,而且不費一兵一卒,以最小的損耗獲得最大的勝利。鬼谷子認為,論辯謀略要完善細節,雖然也有急中生智,但不可把它作為一種追求。為了最大限度保證成功,就要努力控制談話中的細節。說話、做事沒有周密計劃,就會欲速而不達。不能預先設定謀略,就會迷失自我。急躁者遇到挫折,往往容易灰心,不能冷靜分析,接下來的行動也會連連失誤。

對事情進行迅速分析並採取正確對策,這是個人素養的表現。具備了這種高深的涵養,才能事業有成。古往今來的傑出人物,尤其是領袖人物,無一不是對細節格外重視。提前準備材料,設計每一句話,甚至睡覺都琢磨。這是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努力。

預測未來不能離開對過去的的回顧,瞭解今天必須回頭看歷史,要知道自己,應該去了解對方,如此思考,方是聖人之道。只有加強涵養,才能從容不迫,內在的東西決定了人的行為模式。涵養不是生來就有的,主要來自日常的修為。平日嚴格要求自己省過,遇事不急躁、不衝動,就能鎮定自若、談笑風生。

編者注:本文系“數據港”原創制作,歡迎轉載請保留出處與鏈接,不得刪減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