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最近剛剛讀完了小說《飄》,比起電影《亂世佳人》,原著《飄》更讓人引人入勝,愛不釋手。它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一部作品,一生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鉅著,成為美國曆史上的暢銷小說之一,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飄》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主線是好強、任性的斯佳麗與幾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故事除了愛情之外,還是一幅反映社會政治、經濟、道德、歷史等多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宏偉歷史畫卷,更是一本關於生存與生活、自強與鬥爭、變與不變、友情和愛情的教科書。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本《紅樓夢》。《飄》亦如此,我看到的是五種人生哲理。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1.婚姻非兒戲,好的愛情三觀一定要正。

十六歲的斯佳麗聰明、漂亮,充滿青春活力,身邊總有無數的追求者,但她只愛阿希裡。在斯佳麗得知阿希禮要和他的表妹玫蘭妮訂婚後,斯佳麗想方設法在他們的訂婚宴上,找機會向阿希裡表白並且要求阿希裡和她一起私奔。

在希望落空後,斯佳麗為了報復阿希裡,答應了查爾斯的求婚。斯佳麗並不愛查爾斯,但是卻和他結婚了。結婚兩個月後,斯佳麗成為了寡婦和準媽媽。

後來,斯佳麗為了拯救塔拉莊園,拿到三百元稅錢,以欺騙的手段嫁給了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

兩段婚姻,斯佳麗充滿了目的性、欺騙性,把婚姻當兒戲,一時衝動,把自己也推向了婚姻的深淵。

瑞特和斯佳麗是同一類人,注重現實,注重行動,敢於打破陳規舊俗,不為世俗觀念所束縛。思嘉要開板鋸木廠,面對各種流言蜚語,只有瑞德默默支持她。他們可謂志趣相投,性格相似,彼此瞭解,有共同的精神契合點。

第三段婚姻,斯佳麗和瑞特,他們之間有愛情,有快樂,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愛情在於三觀契合。

《朗讀者》裡丁一舟說:“你跟一個人過日子,你跟她過的是精神世界,又不是跟她的病過。你覺得這個人跟你精神上面能夠契合到一起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美好的愛情需要三觀契合,只有三觀契合的人才有話可說,才會有共同的夢想,才會為共同的未來去努力,才會相互支持和尊敬。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2.愛會消磨,不要等到失去才等到珍惜。

小說的另一位男主人公瑞特,自從一出場,就被斯佳麗所迷戀。他一直在包容斯佳麗,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愛著她。他知道斯佳麗愛錢,他做起了生意,努力給她幸福和安全。

但是,斯佳麗對於瑞特的愛總是理所當然,好不珍惜,她心裡只有阿希裡,一心渴望和阿希裡在一起。

即便瑞特和斯佳麗結婚了,斯佳麗心裡無不想著她。當瑞特發現斯佳麗拿著阿希裡的照片想念他、斯佳麗和阿希裡在木料廠私會、玫蘭暱去世後斯佳麗對阿希裡的擁抱,一次次的傷害讓瑞特心灰意冷,最終下定決心選擇離開。

瑞特在離開前說:“我的愛已經消磨光了。”瑞特以為斯佳麗會忘掉阿希裡,會一心一意愛他,實際上,他的愛被斯佳麗對阿希裡固執的愛消磨光了,最終傷心地裡離去。

當斯佳麗知道阿希裡愛的是玫蘭暱時,她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愛的是瑞特。等到想好好愛瑞特的時候,已經為時過晚,瑞特堅決地離開了。

正如《飄》裡說的那樣:哪怕是最永恆的愛也會慢慢消磨沒的。沒有經久不變的愛,當被愛的時候,不要認為理所當然,愛與被愛是相互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3.錢是好東西,錢能保證免受肉體痛苦。

斯佳麗從小生活無憂,她愛美,更愛錢。當她經歷了漫長的捱餓的日子後,更懂得金錢的可貴。

因為沒有錢納稅,面臨的將是失去塔拉莊園,失去那片熱愛的紅土地。她為了得到三百元稅錢,不惜以欺騙的手段犧牲嫁給他人,最終保住了家園;她為了徹底告別捱餓的日子,她打破常規,做了女性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她要像男人一樣自己來掙錢,因為只有錢才能保證人面授肉體的痛苦。

她難以再忍受沒有錢而捱餓的日子,那是一場噩夢。所以,她要掙錢改變生活現狀,遠離飢餓,重建家園。她要把生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任由她來擺佈生活而不是由生活擺佈她。

因為對錢的熱愛,斯佳麗從未停下她的事業,反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她不顧親友的反對,獨自一人奔波在家庭、木料廠、市場三點一線上。她把生活的雙角牢牢把握住,任由她擺佈生活,她要用錢來鞏固自己的生活,保證不受肉體的痛苦。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唯有錢才能改變捱餓、遠離疾病、結束流離失所的日子,唯有錢才能免受肉體痛苦。

金錢不是萬能的,擁有金錢,才會擁有更多選擇權,那是對生命的一種保障,對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4.當一種文明瓦解,要懂得隨時而變。

《飄》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一種文明瓦解了,過去發生過的情況就是將來要發生的。有頭腦、有勇氣的人存活下去,沒頭腦、沒勇氣的人就會被淘汰。

斯佳麗正是這種有頭腦有勇氣的人,她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當南方失敗,奴隸制瓦解,南方人還停留在傳統生活中事,什麼堅守女人本分,忠於舊傳統,忠於古老生活方式,在飢餓面前不值一提。

斯佳麗的身上充滿了鬥爭精神和自我革新精神,面對舊的文明瓦解,新的文明到來時,她敢於前進,順勢而變,隨機應變,成功戰勝了飢餓、保護了家園。

相反,面對新的時代到來,艾希禮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還沒有從過去那種無憂無慮的富家少爺的生活狀態中驚醒過來,他一直活在過去,活在幻想當中。換一句話來說,面對新的社會,艾希禮根本沒有多少生存能力,他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過分想念已經不再有的東西,念念不忘地回憶過去,那就會把自己給制伏。在一種文明被瓦解的時代,只有敢於嘗試,勇敢鬥爭,及時抓住生活的雙角,生活才會任由你來擺佈,否則,只有被社會所淘汰。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5.逼不得已的時候,女人什麼事都能幹。

《飄》中有句話說:一個女人遇到最壞的事情本身就非常糟糕,因為她碰到最壞的事情後,任何事情都再也不可能真正使她害怕了。

這句話用在斯佳麗身上在合適不過。斯佳麗嫁給查爾斯後,很快成為了寡婦。在亞特蘭大生活時,城市淪陷,她帶著剛生孩子的玫蘭暱和僕人,獨自駕著馬車,經歷各種困難艱險,艱難回到塔拉莊園。

本以為只要回到塔拉莊園,一切都會恢復正常。然而等待她的,是一件又一件更加殘酷的事情。母親去世,父親變傻,兩個妹妹病重,莊園棉花全毀,沒有食物,沒有錢。

一夜之間,她要承擔起養活一家人的重擔。她去鄰居莊園摘菜,學著種棉花,殺入戶盜竊的北方佬,斯佳麗突然間成長了,她不再是嬌嬌滴滴的莊園小姐,而是一個生活勇敢、不放棄希望、身負重擔的生活女強人。

逼不得已的時候,女人什麼事都能幹。她為了繳納三百元稅錢嫁給了不愛的肯尼迪,買下木料廠,做生意,建酒樓,跑銷售,收抵押品放債,租用囚犯,同北方佬打交道。

凡是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不顧一切代價去做;凡是能掙錢的事情,她卻不放棄任何機會。

正如序言中所寫道:她失望過,但從沒絕望!她在變遷的陣痛中堅強地站起來,接受了生活的坎坷與人生的風雨,努力去適應改變了的環境,以永不屈服的姿態承擔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生活重擔,帶領家人戰勝飢餓、保護家園。

巾幗不讓鬚眉。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旦失去很多美好、遭遇許多挫折,逼不得已的時候,女人強大的力量終究會釋放,那種勇往直前、不輕易放棄的力量終究綻放美麗的光芒。

《飄》:這位亂世佳人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06.

這部小說,除了愛情之外,還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它教會我們如何懂得珍惜,如何經營婚姻,如何適應新生活,如何勇往直前,它是一部史詩,更是教會我們人生哲理的教科書。

斯佳麗最後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給人鼓舞,振奮人心。

人生旅途漫漫,任何時候不要放棄,不要絕望,勇往直前,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