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特刊:熱愛這世界


光影絮語 | 疫情特刊:熱愛這世界


如果不是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大多數人或許都難以如此切膚地體會到,人和人的命運竟然是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如果不是人人都足不出戶,岌岌可危,我們很難想象遙遠的病毒,如此輕易的就擊潰了日常生活。

9年前,史蒂文·索德伯格在《傳染病》一片裡,以環形劇作結構,多線索的平行剪輯,以及放大的特寫並置,凸顯著全球化時代,一個偶然性事件所造成的蝴蝶效應,沒有誰能在這條鏈鎖上獨善其身。影片尤其令人細思極恐的是,真正的源頭在最後一幕出現,意味著沒有人知道病源究竟從何而來。

有許多以病毒感染為主題的電影作品,大多是科幻的,奇幻的,虛構的,想象的。但是,放在當下的語境中,卻是無比現實主義的。

當電影協會企劃這期特刊時,同學們迅速列出一個片單。最後梳理時,發現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這些作品,或許不全然是以病毒傳染為主題,然而,無論是喪屍變異,還是異種入侵,或是災難突襲,究其本質,都是相似的敘事母題。病毒、細菌、災難、異形,都是邪惡的象徵體,它們的降臨,以黑暗掩蓋光明的世界,將人類推至絕境,逼迫出人性的五光十色。


或許是疫情當前,感同身受。這一期同學們的稿件都字真情切,有對恐懼的共鳴,有對危機的思考,有對自我的剖析,有對未來的想象。

阿爾貝·加繆在《鼠疫》裡寫道:“即使世界荒蕪如瘟疫籠罩下的小城奧蘭,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致於吞噬人心。”災難總是可怕,但也逼促著我們停下來,重新思考那些細小真實的溫情應該是什麼?

PS. 學生們最後以“熱愛這世界”為本期特刊冠名,雖然和主題反差還挺大,但我還是採用了,因為這份熱愛、熱情正是最動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