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特刊:热爱这世界


光影絮语 | 疫情特刊:热爱这世界


如果不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大多数人或许都难以如此切肤地体会到,人和人的命运竟然是这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如果不是人人都足不出户,岌岌可危,我们很难想象遥远的病毒,如此轻易的就击溃了日常生活。

9年前,史蒂文·索德伯格在《传染病》一片里,以环形剧作结构,多线索的平行剪辑,以及放大的特写并置,凸显着全球化时代,一个偶然性事件所造成的蝴蝶效应,没有谁能在这条链锁上独善其身。影片尤其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真正的源头在最后一幕出现,意味着没有人知道病源究竟从何而来。

有许多以病毒感染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大多是科幻的,奇幻的,虚构的,想象的。但是,放在当下的语境中,却是无比现实主义的。

当电影协会企划这期特刊时,同学们迅速列出一个片单。最后梳理时,发现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这些作品,或许不全然是以病毒传染为主题,然而,无论是丧尸变异,还是异种入侵,或是灾难突袭,究其本质,都是相似的叙事母题。病毒、细菌、灾难、异形,都是邪恶的象征体,它们的降临,以黑暗掩盖光明的世界,将人类推至绝境,逼迫出人性的五光十色。


或许是疫情当前,感同身受。这一期同学们的稿件都字真情切,有对恐惧的共鸣,有对危机的思考,有对自我的剖析,有对未来的想象。

阿尔贝·加缪在《鼠疫》里写道:“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致于吞噬人心。”灾难总是可怕,但也逼促着我们停下来,重新思考那些细小真实的温情应该是什么?

PS. 学生们最后以“热爱这世界”为本期特刊冠名,虽然和主题反差还挺大,但我还是采用了,因为这份热爱、热情正是最动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