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在民間,各地都有著擁有當地特色的風俗習慣,而且我們的先輩們還總結出了很多相關的俗語,將生活中的一些習慣總結成簡短有趣的俗語,非常容易讓人記住。然後人們口口相傳,將這些俗語傳承下來,至今都還有很多俗語被人們傳誦和使用,有時候人們為了告訴他人某些道理,便會使用到一些俗語,讓人一聽就知道他的意思。

但是有一些俗語只適用於先輩們所在的時代,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生活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生活中一些行為習慣也有所變化。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因此,一些總結古人生活習慣的俗語可能就不太適用於現在的我們了。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很符合此時所說的情況,是這樣說的:"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

在古時候,人們記錄時間和如今我們記錄的方法不一樣,俗語中的三更就是指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更半夜一更是指晚上七點到九點。而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在三更半夜的時候行魚水之歡,不要在晚上七點到九點的時候貪圖美食,暴飲暴食。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古時候人們都是在日落後就準備停止耕作,回家生活煮飯,然後睡覺。日落差不多就是下午六點多,七點到九點正是人們吃飯然後準備睡覺的時間。古時候人們的生活非常簡單,吃了晚飯就要睡覺了,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為了健康著想,人們千萬不能吃太多。如果為了一時的享受,暴飲暴食,吃得非常撐,然後洗洗就準備去睡覺,這樣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對身體非常不利。

而對於夫妻來說,行魚水之歡是有利於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的,所以在飲食之後,夫妻在睡前還會有一些事情要做,但是那個時間也差不多在九點到十一點之中,再晚一點就到三更了,就應該就寢休息了。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所以三更正是人們熟睡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裡麵人們就不要再行夫妻之事了,這樣會影響人們的正常休息。在第二天人們又需要早早地起床幹活,如果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身體,還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給人們增加很多負擔。

但是如今的我們,生活作息時間早已經有所變化了,現在的我們每天六點多下班,有時候還可能加班到晚上,所以回家吃飯的時間就比較晚,可能八九點的時候才吃飯,吃了飯家人之間再聊聊天,玩一玩手機或者看看電視,準備睡覺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十點多了,如果夫妻之間想行夫妻之事,也只能是十一點左右了。所以這一俗語並不適用於現代人。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那麼現代人的身體真的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對於一更食,專家說晚上暴飲暴食的確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可若是合理安排飲食,也是沒有關係的。而對於三更色,專家說過,行夫妻之事是有利於增進夫妻感情,有利於家庭和諧。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所以只要合理安排時間,這也不是不可以,所以說這句俗語並不適用於現代的人們。但是我們可以從這些俗語中瞭解先輩們的生活習慣,所以這些俗語還是很有意義的。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三更色”好不好?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張喜燕主編《俗語小辭典》、溫端政主編《中國俗語大辭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