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73集08 全文2658字,閱讀需7分鐘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這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六韜》。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這個“擅”就是專有、獨攬的意思。就是說,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利益的人,可以得到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人,最後會失去天下。

“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管子》中有段話對此進行了詳細地闡釋,它說:“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如果君主能夠讓人民安定,讓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那麼人民就會事奉君主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則死之”,所以,君主有憂困時,人民會為他擔憂;國君有危難時,人民會為他拼死效力。反之,“人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相反,如果君主把人民看得如同泥土、草芥一樣低賤不值錢,那麼人民也就不會為君主所使用。君主有憂困時,人民不會為他憂困、不會為他感到憂心;君主有急難時,人民也不會為他去赴死。

“故曰: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如果君主不能夠使人民安樂,那麼人民也不會為君主悲哀;君主有了困難的時候,人民也不會為其分憂;如果君主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也不會為他拼死效力。可見,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君主必須要能夠安其民。怎樣才能夠安其民?那就是要與天下人共享利益。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所以後面說:“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如果君主想要獨佔天下的利益,最終反而只會失去天下,這點已經得到了歷史的充分驗證。譬如《漢書》中記載,過去在周朝的時候,大概有一千八百多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的國君役使民眾都非常地輕微,每一年百姓服徭役不超過三天,即便如此,國君還有很多的財富用之不盡,國庫還非常充實。但是到了秦始皇統一之後,他讓這一千八百多個國家的人民來奉養自己,即使人民筋疲力盡了,還有服不完的勞役,財富用盡了,還供不上他的需求。為了供養他一個人的享用,天下的人都很辛苦,可還是不能讓他滿足。使得“勞疲者不得休息,飢寒者不得衣食,無辜死刑者無所告訴”,疲勞的人得不到休息,飢寒交迫的人沒有衣服穿、沒有食物吃,無辜被判處死刑的人沒有地方去上告。結果人人與他結怨,家家與他結仇,天下就這樣敗掉了。所以秦始皇之所以失去天下,正是因為他“擅天下之利”,想獨佔天下的利益,讓天下人都服務自己,不懂得與天下人共享利益。

《群書治要·呂氏春秋》中把這個道理講得非常明白:“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古聖先王之所以能夠留名青史,是因為他治理天下,首先必然具備公心。“公則天下平”,正因為他有公心,處事公正無私,大家都會很佩服他,沒有憤憤不平的心,天下才能太平安和。“嘗觀於上志”,《呂氏春秋》的作者曾經閱覽以往的經典和古籍。“上志”就是古代留存下來的經典。“有得天下者眾矣”,得到天下的人很多。

“其得之必以公”,他們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關鍵在於有公心,一定是因為有公心才得到天下的。“其失之必以偏”,後來之所以失去天下也一定是因為偏私。不管是同一個皇帝,從得天下到失天下,還是同一個朝代,他的後代子孫失去天下,無不因為一個私字。所以,為公還是偏私,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所在。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觀察歷史,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企業,它的興衰成敗都必然符合這個規律。“凡主之立也生於公”,大凡開國的君主,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就是因為有公心。“故洪範曰”,所以在《尚書·洪範》中說道:“無偏無黨,王道蕩蕩”,這個“偏”就是偏袒,“黨”就是偏私,比如我們經常說結黨營私,黨就有偏私的意思。“王道蕩蕩”,就是行王道的道路非常平坦、寬闊。一個人如果沒有偏袒、沒有偏私的心,他治理天下就會愈來愈順暢、道路會愈走愈寬廣,政通人和。為什麼?因為他的存心對了。

如何存心才能使王道蕩蕩、政通人和?那就是要符合天道。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具有什麼特點?我們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自然天道最大的特點就是無私。所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日、月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無私之德。譬如太陽和月亮,它不會因為這個人是惡人,而不去照耀他;不會因為這個地方很骯髒,就不去照耀它。天地化育萬物,也沒有因為這個物種我不喜歡,就不去化育,而是對一切萬物都是平等無私。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所以《呂氏春秋》後面接著說道:“陰陽之和,不長一類”,陰陽之氣化育萬物,它不是隻對某一個物種特別地偏私,而是平等地化育,這就叫“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甜美的露水、應時的雨水,也都是平等地滋潤萬物,不會偏私某一個物種。使用這兩句比喻是為了引出下面這一句重點:“萬民之主,不阿一人”,作為萬民之主的天子、君王,或者說,

作為一個團隊的最高領導者,也應該要公正無私,具有天下為公的精神,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對此,後面舉了齊桓公的例子來說明,“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長”,剛開始的時候,齊桓公具有造福天下的公心,他連仇敵都能夠包容,重用了管仲,所以能夠團結天下,成為五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都是因為他有公心才做到的。

但到後來桓公的存心變了,“行私阿所愛,用豎刁而蟲出於戶”,後來他有了私慾,任用了自己所寵愛的人,如易牙、豎刁、開方等等這樣的小人,結果自己死了六十多天,蟲子都跑了出來,還不得安葬,導致了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哀。齊桓公一生前後截然相反的結局,都是因為他的存心不同所導致的。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所以最後得出結論:“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特別是在孩童的時候,比較純潔,天真無邪,比較憨直,這個“愚”就是憨厚正直的意思,想法也很單純。但是長大之後,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慢慢就學會耍小聰明瞭,所以說“其長也智”。如果把這種小聰明用於謀取私利上,結果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不如保持自己的純樸、善良、憨直,處處公心,為人著想,這樣,事業反而能夠做得長遠。

我們看現在的商人頭腦很靈活、很聰明,比起古人來,確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企業的壽命卻愈來愈短,即便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平均壽命也不過四十到五十年,可以說是說垮就垮。再看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老字號,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經久不衰,相比之下,到底哪一個更聰明?

中國有句話說得特別有味道:“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把小聰明用於謀取私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上,結果就會貽誤大事,誤人誤己,害人害己。所以要經常聆聽古聖先賢的教誨,而且可以將之比照歷史和現實的諸多案例,就知道古聖先賢的確所言不虛,這些都是能夠經得起歷史驗證的。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