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祕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我們的車在阿爾泰山脈蜿蜒的山路里穿行……

沒去新疆前,常在秋冬季節,看到央視報道新疆阿拉泰地區暴雪大風的畫面,今天我便穿行於畫面裡的莽莽林海。

這裡地處北疆,是大片的原始天然林區。森林廣佈,人跡罕至。呈現在眼前的是大片的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也有世界著名的珍貴樹種胡楊林和灰楊林。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爾泰山的白樺林……)

抬頭,雲霧繚繞。低頭,萬丈深淵……

一眼望不到邊的原始森林,黃綠交錯,遠遠近近,深似夢幻,近在抵耳間,在這裡沒有沙,沒有隔壁,沒有大漠孤煙直。我懷疑,我是到了新疆麼?是的,這裡就是新疆,是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脈。

漫山遍野金色的西伯利亞落葉松……

成片的橙色白樺林……

士兵一樣蒼綠的雲杉……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雅攝於2019年9月阿爾泰山)


天碧藍,偶有雨滴,白雲朵朵在山尖飄蕩……

我在想,我是否於前世就有一個大夢藏在這裡?它的美穿透了我的心,掀起我內心的驚雷……新疆的美無處不是那麼凜冽、深厚、純粹和渺遠,讓你歎服和不知所措……

不一會我們的車行至谷底,9月的好天氣讓阿爾泰山的魅力和美麗妖嬈多姿的展現在我的面前……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車緩慢的駛進山谷,忽然眼前是一片草原,綠茵如氈,白色的蒙古包點點滴滴的散落在這綠色一道又一道的緩緩山坡間……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草原的人家)

導遊說阿拉泰地區的山間草原到了!山間草原?!也就是說這片草原是夾在山裡腹地的,緩慢的草坡,起伏連綿,據說這起伏連綿的綠色草坡叫歐洲山場……

山間草原,天然牧場,牧草豐美。我們的車行進其中,偶爾可見駱駝隊、羊群、還有頭戴豔麗小帽的哈薩克牧民趕著羊群緩緩走過……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拍一張照吧,留作永久的紀念……)


阿勒泰地區

位於新疆北端,阿爾泰山南麓,介於東經85°31'73"~91°01'15"、北經45°00'00"~49°10'45"之間。

東部與蒙古國接壤,西部、北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交界,西南部以維吾爾山山脊線接烏倫古湖,南岸草原同塔城地區相連,南部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與昌吉州交界。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山水、樹木、湖泊,美若仙境……)


面積:為17.1萬平方千米

約佔新疆總面積的7%。

絲綢之路的經濟帶北通道就在這裡……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喀納斯湖畔,像是到了歐洲……)


“阿爾泰”蒙語是“金山”的意思,這裡盛產黃金。

原住民:俄羅斯人和哈薩克人和少數的蒙古族人。


遠望可見阿爾泰雪山冰峰,阿爾泰山四千公尺以上全是雪山冰峰,終年不化。山下景色變幻多姿,日晚朝夕個有不同。野花榮枯開落,絢麗斑斕。我們的車沒有在這裡駐足,可是隨處一瞥,皆是難得的畫面……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碧綠的湖水,彩色的樹林,白色的雪山頂……)

傳說的天山雪蓮,就在海拔二千八百公尺至雪線以下的石縫、巖壁、礫石坡地和溼潤沙地上,據說她清麗脫俗,珍稀少見!玉白色或淡綠色的花瓣,裹著紫色的半球形花心,翡翠似的長圓形葉子,那就是雪蓮的倩影了。

可是我沒有看到,因為珍稀,難得一見!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 林中小木屋)

草原的牧民每年都要轉場。

何謂轉場呢?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哈薩克人在轉場中搬家,馬背上的孩子)此圖來自新華網,葉爾江攝影

就是牧民為了躲避嚴寒,確保牲畜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源,向另外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搬家。轉場是哈薩克族牧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們世世代代都是這樣。是遊牧生活中的“生命大遷徙”……


每年的3至4月,牧民們便將牛群、羊群趕到位於山頂上的夏季牧場;而到了6至7月,則將牲畜轉到位於山腰的秋季牧場;從9月開始到寒冬大雪到來之前,牧民們又將牲畜遷到位於山坡或山下的冬季牧場,並在這裡度過整個冬天……如此循環,年復一年。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遠看阿爾泰山)


漫長而艱辛的轉場路上,牧民們憑著自己的力量,保護著牛羊。寒冷、飢餓、勞累、雪崩、狼群、病痛、死亡……長長的牧道是對牧民們生命力的極度考驗。


資料記載:“阿勒泰地區是一個牧業大區,每個轉場點都相距70——200公里。每年有17600戶牧民分散遊牧,每年春秋兩季轉場時搬家多達60多次,距離遠的牧民則要搬家80次以上。”近年來阿拉泰地區的牧民,在國家的幫扶下,逐漸定居。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雪山上和雪山下)


可以說,阿拉泰地區的牧民是世界上搬家次數最多的民族。難怪哈薩克民歌都那麼熱情似火,掏心掏肺!

一首古老的哈薩克民歌這樣寫道——

嘎俄麗泰,今天實在意外,為何你不等待?野火樣的心情來找你,帳篷不在,你也不在。啊!嘎俄麗泰嘎俄麗泰,我的心愛!我徘徊在你住過的地方,已是一片荒涼,心中情人幾時才能見面,怎不叫我掛心懷……”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雅在湖邊……)


偉大的哈薩克民族!令人陶醉的歌聲!美輪美奐的草原牧場!我頻頻回頭看著那漸漸渺遠的草原壯闊!

這天的最後一站是喀納斯湖。

喀納斯——藏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位於布爾津縣北部。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196米左右,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在山上看喀納斯湖)

相傳,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西征,途徑喀納斯湖,見此湖之美,遂決定在這裡暫住幾日,休整人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覺得水好且解渴,就問手下將領這是什麼水。有一位聰明的將領答道:“這是喀納烏斯(蒙古語是可汗之水的意思)。”眾將士便齊聲答道:“這是可汗之水。”成吉思汗說:“那就把這個湖叫做喀納烏斯。”喀納斯意為——美麗富饒神秘,喀納斯因此而得名……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陶醉……)


這麼美的地方住著些什麼樣的人呢?

問身邊的老鄉,他告訴我,湖邊居住的是圖瓦人。

據說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部分老、弱、病、殘的士兵,逐漸繁衍至今。而喀納斯村中年長者說,他們祖先是500年前從西伯利亞遷移而來,與現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圖瓦人屬同一個民族。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喀納斯湖畔的林間小屋)


喀納斯,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水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換顏色。湖形如一輪碧綠的彎月……

湖水清澈碧綠、四周森林茂密、沿湖有小三角洲、大片沼澤溼地、河灣小灘、白霧中黃綠交錯的樹林,淙淙的水聲,湖裡躺著億年的古石。不知名的鳥兒啁啾不停……


踩著古石拍照,背依浩渺的原始森林。偶爾會看到一隻蒼鷹飛過,我止步,震撼!今天我看到的一切是和昨天我看到的大美新疆截然不同的!美麗的喀納斯無論是信筆揮灑,輕描淡畫,濃墨酣暢都不為過。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爾泰山脈的遠山近樹)


我去的時候,是雨後,湖畔林間,森林木屋,如夢似幻的白霧,並不擋你的視野,又嫋娜纏繞其中卻像一條玉帶在湖邊輕輕徘徊,風搖樹影,人在畫中,身入“仙境”……


怎麼可以這麼美!是上蒼賜予新疆這麼好的風水麼?我歎服!疑心它如夢又似童話,竟然是那般不真實!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信步月亮灣、觀魚臺、喀納斯河、臥龍灣。餘音嫋嫋的喀納斯湖水怪傳說,紛紛揚揚的臥龍灣故事都讓喀納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讓人流連和探究……

喀納斯讓人刻骨銘心……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爾泰山的紅松白樺和雲杉)


歸來,捧起照片,心依然不平靜。就把所有感受交給直覺吧,發自內心的文字是一串最直白貼心的話,無需做作,只要一吐為快……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遠遠看去的山是雪山)

去新疆十日漫記——神秘的阿爾泰山 美麗的喀納斯

(阿雅攝於新疆喀納斯湖畔)


於2020年2月24日 北京


(喜歡阿雅文的朋友和讀者請加關注,點文上面的藍色字:上官阿雅。如果你喜歡可以打賞、轉發、分享和留言……)

上官阿雅:做過教師、記者、編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在做記者和文藝副刊編輯時,曾獲黑龍江省優秀副刊編輯。曾多次榮獲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評選的二等獎三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2016年6月1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了阿雅的隨筆美文集《別讓你的世界太擁擠》至今在噹噹網熱銷。


長篇小說《我的青春在北漂》在天涯閱讀量六十多萬人次,跟帖近兩千次……阿雅所發的散文小說近幾百萬字,散見於全國報紙副刊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