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作者之死

1 不真實的報道


前兩天,作為國內高度知名的特稿作者,GQ副主編何瑫被扒出“捏造報道事實、抄襲洗稿以及職場性騷擾”。

作為外人,後兩者我不發表意見。我想說一下第一個事,關於“捏造報道事實”。

要說GQ在過往報道中是否捏造了報道事實,我們來看一看當事人的回覆。

何瑫自己承認過往的報道內容存在腦補,他覺得這個場景應該是發生過的,於是就寫在了報道中

特稿作者之死

再看一位被採訪者的視角,楊超越本人表示過,何瑫對她的報道,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真的,剩下的我根本沒說過,他們應該是為了觀看效果加了一些東西。

特稿作者之死

不論何瑫自己,還是被採訪者楊超越,正反雙方雙視角都非常明確的表達了GQ的報道中存在非真實內容。這個事情顯然已經不用討論。

但為什麼一個存在不真實因素的文章,還能發佈出來呢?為什麼還能堂而皇之刊登呢?


今天,我們就趁著這個事來做一個科普

許多人並不知道的一個事情是,並非所有的新聞,都是百分百真實的。

當然,我這裡並不是為何瑫辯解,我只是想說,捏造報道事實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廣泛存在於各類新聞報道中的問題。在批評何瑫的同時,我們不能對類似的問題視而不見。

2 什麼是新聞報道


具體來說,我們得從新聞報道的科普說起,很多人一說新聞報道就會想到各大官媒的新聞,但實際上,新聞報道的概念很廣泛。比如,就這次的疫情來說。

(注意,以下所有內容全部引用自人日,衛健委等官方媒體)


武漢發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導致XXX人死亡。

這是新聞短訊。他的目的很明確,第一時間告訴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武漢發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導致XXX人死亡。據瞭解,這個疾病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首例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在湖邊武漢市被發現。

這是跟蹤報道。除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還會交代事件的前因,後果。

武漢發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導致XXX人死亡。據瞭解,這個疾病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首例患者於2019年12月12日在湖邊武漢市被發現。其實早在疾病發生第一時間,就有李文亮等“吹哨人”吹響了疫情警報,但武漢官方對此反應不夠及時,可能導致了疫情沒能第一時間得到控制。

這是深度報道。他不但會追究表面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還會進一步挖掘事件背後的曲折。

翻看他的微博,你會覺得他有些可愛,這位眼科醫生內心好像還住一個小男孩,在社交網絡上嬉笑怒罵,「尼瑪」,「我去」,「靠」都在嘴邊,他甚至會思考“雞生蛋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見到一隻蝴蝶,也要拍下來發在社交網絡,配文:一隻蝴蝶。有空的時候,他也喜歡出去走走,看油菜花,打羽毛球,如果路上有人叫他“叔叔”,他會“氣瘋”,覺得自己“受傷了”,他還很喜歡惡作劇,住酒店退房的時候會把被子疊成裡面有人的形狀嚇唬服務員。他是一個普通人,可能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英雄

(來自,《普通人李文亮》)

這是人物特稿。你會發現疫情的描寫少了,報道的視角從宏觀的疫情上,轉移到了李醫生身上。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五,張一馳早上起來後,發現微信群的單明顯少了,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運力緩解了。這一天他找到了新工作,區裡的青聯徵召志願者,大量境外援助的物資抵達武漢需要翻譯人員。“我的英語水平毫無壓力,妻子也是法語老師,日語N1水平。”他笑著說,語氣中帶些自豪。二月四日中午,他回家睡了一覺,在家待了一會兒,看到微信群裡有新消息,他馬上拿起手機、駕照、口罩,又開車出門了。張一馳說:“當秩序逐漸恢復,我就該‘下崗’了。”“不過,我特別期待能夠‘下崗’。”他告訴記者,這是他最近經常跟家人說的話。


(來自,《那些匆匆而過的英雄,本來如此平常》)這是非虛構寫作。

很多人不理解非虛構寫作,我這裡也不扯一堆名詞科普。在我的理解來說,描寫一個事件中關鍵人物的報道,就是人物特稿,真實佔比會多一點。而描寫非關鍵人物的,是非虛構寫作,因為資料少,所以會有更多藝術加工。但因為涉及人物的數量和視角更多,在內容報道上可能會有更好的展現。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瞭解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最好的方法不是去一條條的翻當年的新聞,而是看當年的非虛構寫作作品《血疫》。普雷斯頓的這本描寫埃博拉病毒緣起的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普雷斯頓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分獲獎的得主。這部作品被許多人認為是瞭解埃博拉病毒的最好入門資料。

3 特稿的難題


顯然,可以看出,不同的新聞形式有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作用。

新聞短訊,跟蹤報道等新聞形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清晰明瞭,基本不會有事實出入。他們的功能在於第一時間快速告知你有事情發生了。


人物特稿,非虛構寫作,還有報告文學,這幾種新聞形式,涉及大量採訪,資料,很多時候希望能挖掘更深的點,對人物精神完成昇華,或者對某個知識完成科普。很多視角和講述口吻,現實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往往會存在不少非真實內容,或者說,存在藝術加工。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一個度的把握。

有把握的好的,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這是陳景潤的報告文學,算是國內最早的非虛構寫作報道。


特稿作者之死


“他默然收下了。他噙著淚送李書記到大樓門口。李書記揚手走了,趕上了周大姐他們的行列。陳景潤望著李書記的背影,凝望著周大姐一行人的背影模糊地消失在中關村路林蔭道旁的切面鋪子後面了。突然間,他激動萬分。他回上樓,見人就講,並且沒有人他也講。“從來所領導沒有把我當作病號對待,這是頭一次;從來沒有人帶了東西來看望我的病,這是頭一次。”他舉起了塑料袋,端詳它,說,“這是水果,我吃到了水果,這是頭一次。”

他飛快地進了小屋。一下子把自己反鎖在裡面了。他沒有再出來。

直到春節過去了。頭一天上班,陳景潤把一疊手稿交給了李書記,說:“這是我的論文。我把它交給黨。”

李書記看看他,又輕聲問他:“是那個(1+2)?”

“是的,閔老師已看過,不會有錯誤的,”陳景潤說。”

這是描述陳景潤如何閉關研究出1+2=3的場景,顯然,其中的上樓還有水果這部分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藝術性加工。但這是一篇成功的報道。甚至可以說,這篇報道身上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出特稿的意義。

如果僅僅是一個“我國數學家陳景潤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2=3”的新聞短訊,很多人無法瞭解其意義,也沒有更多的社會價值。

而這篇報告文學,在事實基礎上做了藝術性加工,用相當有趣味的故事科普了年輕數學家陳景潤是如何克服艱難的物質條件,證明1+2=3的過程。


這篇報道在那個年代點燃了全國人民對科學的興趣,陳景潤這個獨特的知識分子形象,也由此獲得了昇華。從此活在了大家的心中,啟蒙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走上數學的道路。以致於直到今日,“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民科數學的最熱門問題~~~

也有把握不好的,比如之前引發無數批評的咪蒙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很多人都批評這篇文章是編的。實際上這篇文章是有原型的,這篇文章的初稿在網上已經早有流傳,沒有原型,咪蒙團隊真要編,是很難編出萬字長文出來的。但問題在於,他們在寫作中,在這個初稿的基礎上,為了誇張突出人物形象,加入了太多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這篇文章乍一看特別有真實感,第一時間打動了許多人引發了刷屏,但後來一細究,又發現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如果說哥德巴赫猜想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做了一點藝術加工,那麼咪蒙的狀元之死,就是為了煽動情緒,對人物故事做捏造了。他違反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但藝術加工和捏造事實之間的界限,其實是非常模糊的。你的藝術加工,是為了更真實的刻畫出這個人物和他的精神,還是單純為了有噱頭吸引眼球?這既是對寫作技巧的考驗,也往往是對媒體人價值觀的考驗。所以一直以來,這都是新聞行業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4 流逝的時代


而這兩年,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因為隨著新媒體時代到來,媒體內容的時效性越來越強了,以往一件事情你今天採訪明天發都沒事,而現在,很可能上午還是熱搜第一,下午就無人問津了。傳統媒體特稿,報告文學等,為了一篇文章往往動輒一週的實地考察,親身和被採訪者做大量交流,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具備可行性。你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採訪並完成發佈。

再比如熱門明星的採訪,分秒都是錢,你想親身交流一週,根本不具備可行性。能夠拿出一天接受採訪,已經非常難得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想靠著這些交流和觀察,描述出一個真實的人物,是非常難的。那怎麼辦?素材不夠,腦補來湊。

但腦補多少,這就完全靠自己把握了。

但事實是,這兩年,幾乎所有朋友圈爆款文,都是非虛擬寫作,而且真實度越來越低。


一方面,要和時間賽跑,一方面,要和各種誇張出位的營銷號流量號賽跑,另一方面,還要和自己的內心底線做鬥爭,特稿內容,其實已經越來越難寫了。

儘管這次疫情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特稿報道,但我覺得這個趨勢依然無法改變。


所有特稿作者,乃至於深度內容創作者,都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為慢節奏的特稿等深度內容,找到新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