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戰清政府準備的如此充足,為何最終仍會大敗?

L-鵬


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可以說是整個甲午路戰場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戰爭的一場戰役,因為有大量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陸軍部隊投入戰鬥,所以即使是清軍一方,也顯得不是那麼菜。

不過這場戰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談不上準備充足,實際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兩點就是兵力不足和後勤補給跟不上,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清軍放棄平壤的主要原因所在。

下面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甲午戰爭中清軍打得最像樣的這一場陸戰,從中很容易看到敗因:

清軍:四大軍入朝

1894年7月末,日本海陸軍先後在朝鮮動手,挑起豐島海戰和牙山之戰。在大戰已經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負責對日戰守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根據當時朝鮮半島的形勢,認為日軍已經在朝鮮漢城和南部地區集結大量兵力,清軍無力在此地區增兵爭奪,於是決定搶守朝鮮北方的重鎮平壤,依託大同江實施防禦,保住北部朝鮮。

(甲午戰爭時日本報紙上刊登的平壤全景圖。畫面右側最高處是平壤的制高點牡丹峰,由奉軍駐守。畫面近處大同江上的舟橋一帶,由盛軍、毅軍駐守,也是日軍正面佯攻的方向)

由此,在李鴻章的調度下,甲午戰爭中清軍首個大規模的陸軍兵團編成,4支清軍從各自的駐地向平壤地區急行軍,歷史上稱為“四大軍入朝”。分別是駐防天津小站一帶的淮軍精銳部隊盛軍(統領衛汝貴)、駐防旅順口的毅軍一部(統領馬玉崑)、駐防奉天以及遼東沿海地區的奉軍(統領左寶貴)和靖邊軍(分統聶桂林)、還有駐防中朝邊境地區的奉天練軍盛字營(統領豐升阿)。除此外,原本駐紮在朝鮮南方牙山的葉志超部直隸練軍、武毅軍在牙山兵敗後,繞道朝鮮東海岸,也集結到平壤。總計5支軍隊中,以直隸提督葉志超的職務最高,成為諸軍總統,也就是平壤清軍的總指揮。

清軍的防禦方略

集結於平壤的5支清軍,總兵力實際上僅有不到2萬人,因為還分出數千人負責轉運糧草和守衛平壤後方的安州、博州地區,駐防平壤的清軍規模略相當於日軍的一個師團多一點。

對於防禦策略,葉志超採取的是以平壤城牆為依託,分區防禦。即4支清軍部隊各守一塊,分區負責,另以直隸練軍一部為總預備隊,。其中平壤的南城方向是日軍由南方北上的必經之路,被作為重點防守區域,由盛軍和毅軍一部防守,為防日軍北上渡過大同江來攻,清軍還主動前出到大同江的對岸設立橋頭陣地防禦。

(清軍在平壤的營盤工事截面圖。夯土牆的外側是壕溝,頂部有胸牆,士兵可以依託進行射擊。在夯土牆的內側後方,地面之下挖掘了貓耳洞,是清軍的兵舍)

比較有趣的是,盛軍等部顯然軍事知識較為豐富,在平壤的城南一帶還構建了頗具特色的營盤陣地,整個陣地用夯土圍成城牆,城牆內地表沒有太多建築,主要的兵舍等全部挖掘在地下,形成了類似貓耳洞一般的可以防敵方炮火的工事。而要作戰時,士兵就從“貓耳洞”裡鑽出,爬到城牆上依託胸牆居高臨下俯射。

(平壤朱雀門外的清軍營盤工事。可以看到營盤內地表幾乎沒有建築,清軍的兵舍主要都在地下。這也使得日軍火炮射擊時,未能造成清軍大量傷亡)

清軍的致命問題

平壤戰前,清軍致命的問題由兩個,兵力不足;後勤不支。

1.因為可用的總兵力僅有1萬多人,而且擔負了堅守平壤的使命,清軍不敢於不顧平壤主動前出進行機動作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場被動挨打的防禦戰。

因為兵力不足,清軍無法防禦過於廣闊的地域,所以集中力量在平壤一點,而平壤以外的地域則處在沒有防禦的真空狀態,極容易遭敵包抄合圍。

因為兵力不足,清軍在平壤城的防禦也是捉襟見肘,1萬多部隊平均分撒在平壤城各地,造成了處處有兵,但處處兵力都不足,處處都是薄弱點的問題。

2.後勤不支的問題在當時極為嚴重。平壤距離中朝邊境尚遠,沿途沒有優良道路,而且朝鮮境內缺乏騾馬車輛,僅有的是牛車,清軍從中國國內向平壤運輸彈藥、糧草極為困難。至平壤大戰爆發,駐守平壤的清軍所擁有的彈藥和糧草,都只是四大軍出征時隨行的補給物資,在到達平壤之後,幾乎沒有再獲得過新的補給。

而大量運送給平壤清軍的物資,事實上直到大戰爆發,還積壓在中朝邊境的安東、義州一帶,無從運輸。

由此造成了平壤守軍糧食、彈藥儲存極為有限的嚴重問題,一旦被敵圍城,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從這兩點看,清軍絲毫談不上準備充足。

日軍:四面包圍

日軍於1894年8月末做出進攻平壤的戰役決心,由第五師團(廣島師團)長野津道貫統一指揮。根據平壤的形勢,以及所獲取的平壤清軍的情報,日軍攻打平壤的總體策略為:正面佯攻牽制,側翼包抄合圍。

(日軍對平壤形成四面合圍的態勢)

具體部署是由大島義昌混成旅團作為正面佯攻兵力(3600人),沿大路向平壤城內方向開進,實施正面強攻。

第五師團第十旅團(2400人)從平壤北方的大同江江段涉渡,而後秘密運動向平壤城東北,稱為朔寧支隊。

第三師團一部(4700人),從元山登陸,而後運動向平壤城北,截斷清軍退往國境的通道,稱為元山支隊。

第五師團主力(5400人),從平壤南方的大同江江段涉渡,秘密運動向平壤城西。

總體上,日軍投入兵力近2萬人,略多於清軍。其戰略,則是利用清軍株守平壤的機會,在沒有清軍防禦的平壤城外地區預先將大兵團渡過大同江,對平壤形成合圍態勢。

戰事:

平壤之戰於1894年9月15日打響。

在平壤城南方向,盛軍、毅軍對正面強攻的日軍大島義昌旅團實施了堅決防禦,甚至清軍發起反衝鋒,接連奪取了大島旅團的三道前沿陣地。

(照片中右側為平壤的制高點牡丹峰。左側依稀可見的城門,是牡丹峰之內的平壤外城玄武門。駐守此地的奉軍統領左寶貴在戰役前一天突發中風,戰鬥中毅然由部下抬上玄武門督戰,最後陣亡)

在平壤城北方向。平壤城北有全城的制高點牡丹峰,駐防清軍為左寶貴部2000餘人。平壤之戰打響後,日軍第十旅團一部,和第三師團一部,即7000餘人強攻這一方向,最終失守。

在平壤城西方向。日軍第五師團主力與衛汝貴部盛軍激烈交戰,日軍始終未能得手。

撤退;

9月15日白天,清軍在平壤城西、南、東方向均抵禦住甚至反擊了日軍的進攻,唯獨駐防兵力單薄的平壤城北外線陣地被日軍攻破,而且制高點牡丹峰被佔,日軍得以俯擊全城。

當天傍晚因為下雨,雙方暫停作戰。中方統領葉志超鑑於平壤制高點失守,加之經歷了一天的惡戰後,所餘彈藥已經不足以再支持一天的作戰,城中糧食又即將耗盡,於是和各將會議,共同決定放棄平壤。

1894年9月15日下午4時40分左右,平壤城的各處城牆上先後出現了白旗,朝鮮平安道觀察使、平壤監司閔丙奭作為清軍代表,從玄武門方向找到日軍元山支隊前哨,遞送了關於清軍休戰的書信,日方因言語不通沒有立即回覆,關於清軍請求讓城一事甚至沒有在第一時間報送到第五師團司令部。而清軍方面則誤以為遞送了棄城的書信後便平安無事,未等確切回覆便於當天夜間9時左右打開北側的靜海門、七星門,全軍冒雨蜂湧而出,沿義州大道向北方撤退,結果在接近日軍元山支隊警戒線時遭日軍攻擊,清軍隊伍大亂,左奔右突,人馬互相踐踏,死傷枕藉。

(平壤撤退中被俘的清軍)

(平壤潰逃遇伏後,在絕望中自殺的清軍)

此戰日軍戰死180人,受傷506人,失蹤12人,清軍戰死2000餘人,被俘總兵譚清遠以下683人,其中清軍傷亡和被俘主要出現在9月15日晚的撤逃中。


海研會


1894年9月,平壤。清日之間迎來了一場關乎未來半個世紀東亞格局的陸地決戰。此戰中,雙方裝備、兵力,皆差距不大。可是,擁有整整一個半月準備時間,憑城堅守、以逸待勞的清軍,卻只守了一天,就大敗而退(逃),讓後人唏噓不已。

仔細回顧此戰,我們會發現,此戰中,日軍表現並不完美,清軍表現不乏英勇表;最後慘不忍睹的結果,主要是清軍幾處後人少談及的硬傷導致的。

平壤之敗,對手失誤多多,清軍混亂得更奇葩。


失算的日軍

日軍原先的計劃,是等到第三師團到達後,獲取明顯兵力優勢後,再由第三、第五兩個師團一起進攻平壤。

可是,計劃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由於此時北洋海軍主力尚在,日軍不敢冒險直接運兵員、物資進入大同江,此時後勤壓力非常大。

日軍第五師團長野津道貫意識到,如集齊兩個師團再進攻平壤,則後勤難以支撐。因此,決定冒險,不等第三師團全部到達,即發起對平壤的進攻。

此時,入朝日軍共2萬多人,留4000人留守漢城等地,其餘17000餘人進攻平壤。

可是,即使是這17000人,組織也出了巨大漏洞。

日陸軍師從普魯士,此戰中的戰法,也模仿了師傅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的做法,“外線作戰”、“分進合擊”。

日軍兵分四路,分別是:

混成大島旅團,3600餘人,16門75毫米山炮,攻擊平壤城南。

朔寧支隊,3600餘人,6門75毫米山炮,攻擊平壤城北。

元山支隊,4700餘人,18門75毫米山炮,主要任務是:出平壤以北,切斷平壤後路,然後,分兵與朔寧支隊一起攻擊平壤城北。

第五師團主力,5400餘人,18門75毫米山炮,攻擊平壤城西。

各路大軍約定,分頭行進,9月15日上午7時,對平壤總攻。

可是,從元山到平壤這段,山河縱橫,行軍困難極大!分近合擊,出問題的可能很大!

果然:這四支人馬中,兵力最多的一路,5400多人的第五師團主力,卻直到總攻發動,依然還在爬山涉水,沒有抵達戰場!

日軍雖然認真學習了普魯士,但其組織能力,此時依然還很稚嫩。

可是,看過清軍的表現後,我們就會感嘆:要不是日軍還不純熟,北洋陸軍主力很可能被聚殲在平壤!

清軍最高層混亂,軍令自相矛盾,錯失戰機

日軍蹩腳的“分進合擊”,給了清軍很好的內線分頭殲敵的機會。

清軍的運氣還不錯。自己的情報系統不好,但朝鮮對清軍的支持,彌補了這個缺陷。

清軍不但很早就意識到了日軍的將要“分進合擊”、“斷我後路”,而且,還第一時間掌握了各地日軍的動向。除了對日軍兵力的估計略有誇大外,其他情報,都非常到位!

打了一輩子仗的李鴻章,計劃:利用內線優勢,主動出擊,先殲滅“元山支隊”,確保後路安全,再回頭對陣日軍。

可是,大老闆光緒,要求清軍先進攻南面之敵。為此,李與光緒彼此不做充分溝通,只是分別強調自己的想法,要求下屬照辦。

結果呢?清軍誰也不得罪,在南下中和擺了烏龍後,乾脆回到平壤,堅守了。

李鴻章:大老闆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很無奈!

奇葩的指揮鏈條

北洋陸軍信奉“扁平化管理”。

也就是說,級別比較少,比如說:在一般的組織裡,每個總監下面5個經理,每個經理下面5個主管,每個主管下面5個人。“扁平化組織”比較牛逼,不要主管,1個經理直接管25個人,霸氣吧!

現代,通過OA系統、職能部門的支持,“扁平化”或能有序進行。

可是,在北洋陸軍時期,這麼玩,就有點挑戰極限了。

比如,衛汝貴,他一個人就直接管著13個營(戰時指揮10個營),而且沒有任何專業參謀協助管理!

左寶貴,一個人要指揮6個營長,還要兼顧另外的2營4哨。

事實上,我們會發現,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越是小規模的戰鬥,清軍表現越好,越是大規模的交戰,雙方差距越大!

北洋陸軍的最高層的指揮鏈條,更加奇葩!

大軍齊集平壤,沒有主帥!

光緒和李鴻章一開始,希望劉銘傳來擔任這個總指揮,可是,被劉拒絕。

隨後,戰爭史上奇葩的指揮鏈條出現了。

李鴻章成立了前敵營務處,由李的幕僚周馥擔任幕僚。

由於周完全沒有實戰經驗,因此,凡事都是和李電報溝通後決策!奇葩!

後來,葉從牙山撤回後,又以葉為主帥。葉志超,以“敗軍之將”的身份,直接指揮和他平級的幾位將領。諸將多不服!

清軍軟肋大爆發,雖英勇奮戰,但終至失敗

清軍防禦平壤的部署是:

各部分別防禦各門,同時,豐升阿部和衛汝貴部作為機動部隊,一支支援北門,一支支援西、南門。

由於日軍的蹩腳組織,第五師團主力未及時抵達戰場。

此時雙方兵力對比是:

南面,7000清軍對陣3600日軍;北面:3900清軍對陣6000日軍。

南面的日軍一直在吃癟,損失慘重。僅戰鬥當天,大島旅團傷亡率就近12%;

但北面,清軍比較吃力。

由於平壤北面地勢高,因此,一旦北面既是後路,也是高地!

原本應當擔任支援北門人物的豐升阿部,在有的記載中,卻鬼使神差地說他“守衛城西南”。而在日方對北面作戰的描述中,都沒有出現過豐軍的蹤影。

無論如何,豐部此戰中,應該是沒有服從葉志超的調遣,支援戰事最緊要的北面。

另外一支機動部隊,衛汝貴呢?在早期的計劃中,他主要負責城南和城西的防禦。

此時,他一個人要指揮10個營,既要防禦南部,同時,仍要防備西部(畢竟,不知道第五師團主力何時會來進攻西部),忙的要死,領導不提醒,他怎麼會顧及北面呢?

此時,如果是有威望的將領,完全可以抽調南面防禦的力量轉入北面。可是,葉卻始終沒有有效協調城內的力量!

雖然指揮混亂,但守北面的左寶貴部卻始終堅守牡丹臺、玄武門。日軍雖然佔據兵力優勢,卻還是進展不大。

但是,清軍的另一個軟肋爆發了!

左寶貴陣亡!

左寶貴陣亡後,清軍依然進行著英勇的抵抗,日軍雖然攻下牡丹臺,但卻始終奈何不得玄武門。戰局,仍有可為!

可是,由於“扁平化”指揮,在左陣亡後,各營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指揮!

日軍一個小隊長帶著一個士兵,2個人,從懸崖翻入城內,打開玄武門!

可見,儘管左寶貴死後各營依然各自為戰,但是,由於失去了統一指揮,存在致命的盲點!被日軍把握住了機會。

都有困難,雖然日軍更困難,但是我先潰逃!

日軍攻下玄武門後,卻苦於缺乏重武器,攻不下城北的內門。由於暴雨突降,當天的戰鬥停止。

此時,日軍第五師團主力仍未到達。清軍仍然有機會組織力量進行反擊,奪回城北失地!或者,什麼都不做,也未必會失敗!

日軍儘管在北面取得突破,但是,繳獲很少,各部已經彈盡糧絕,野津甚至做好了“殉國平壤城”的打算。

此時,正是清軍和日軍都十分困難的時候。比拼的,是領軍者的意志和領導力!

葉志超選擇:撤退!

會戰結束!

北洋陸軍混亂的撤退,由於太混亂,太屈辱,實在不值得細說。

此戰,是兩個蹩腳的對手下的一場蹩腳的棋。

日軍雖然多失誤,但是是近代化戰爭的新手。清軍雖裝備良好,卻依然在按照古代戰爭的思維作戰。

近代,百年國恥。可是,我始終認為,中國的士兵是勇敢的。他們,只是不幸遇到了那個無力迴天的時代!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平壤之戰敗,有多重原因。自上而下,以慈禧為首的主和派與光緒為首的主戰派爭議不斷。形成帝后之爭,主和的慈禧握有實權。帝黨大多是無實權的文官。雖然光緒作了備戰準備,即“實力備戰以為和地”。

最終清政府對日宣戰,同時派大同鎮總兵衛汝貴率13營盛軍、高洲鎮總兵官左寶貴率9營奉軍、提督馬玉昆率4營毅軍、副都統豐升阿率6營奉天練軍盛字營和吉林練軍,共32營,共計13500人,入朝參戰。衛汝貴率6000人入平壤,馬玉昆率2000人入進義洲,左寶貴率部開赴平攘,為往牙山增兵。


李鴻章租英國商船,由北洋三艦護航載3營兵從海路運往朝鮮。然情報洩露,運兵船被伏。1200餘官兵除300名遇救外其餘皆壯烈殉國。

1894年6月26日,日軍向牙山東北20公里的成歡進犯,聶士成率3000清軍奮勇抵抗。而日軍猛攻聶部較薄弱的左翼,聶多次派兵增援。終因彈藥不足,殺出重圍,成歡失陷。

四路大軍入朝,清軍佔據優勢,本應抓住戰機,南下進攻漢城曰軍。雖然光緒下肯“星夜前進,直抵漢城,相機進取,力挫兇鋒。”可李鴻章置之不理。令各軍“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結果四路大軍入朝後,既不南下攻敵,又不據守險要之地,而是聚集在平攘,給敵軍陸續增援和集結兵力贏得了時機。葉志超兵敗又謊報軍情。向清廷邀功,朝廷不辨真偽。賞銀兩萬並任命其為平壤統帥,逃將升官,全軍譁然。葉不認真備戰,天天花天酒地。日軍利用這一時機增平30000餘人。



中日宣戰後,清廷堅持避戰靜守的策略方針,消極防禦。坐等日軍進兵,最終平壤被攻陷。左寶貴等愛國將士為國捐軀,葉志超棄城北逃。

帝后失和,導致前方將士,首鼠兩端,不知進退,貽誤戰機。處事不密,導致援軍被截。任用逃將,軍心不穩,攻守皆不備,焉有不敗之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謝謝😜



寧靜致遠遊天下


甲午戰爭指的是發生在光緒二十年(1894)七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十七日之間,中日打的兩場戰爭。


其中一場是黃海海戰,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甲午海戰,另一場是甲午陸戰,即平壤之戰。

如果說甲午海戰是因為翁同龢等人剋扣或挪用海軍軍費,從而導致在裝備上不如日本而落敗,翁同龢慈禧等人負主要責任,那麼,對於平壤之戰,完完全全是李鴻章指揮失當所致。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李鴻章用人不當。

1894年8月10日,日本舉兵四萬,四面環攻平壤。

在李鴻章的授意下,由提督葉志超負責指揮平壤之戰,豈料此人貪生怕死,導致牙山兵敗。

並且在戰敗後葉志超向清政府謊報軍情,稱牙山大捷,導致之後清政府在與日軍的戰鬥中失了先機。


可以說,如果能換個人來指揮平壤之戰,說不定結果就是另一番結局了。

這也反映出李鴻章的一個缺點,任人唯親。


金兔歷史


清軍在平壤之戰中準備並不充分。

朝鮮局勢緊張以後,清廷派遣左、衛、馬、豐四大軍入朝,搶先進入了平壤。但是此後除了葉志超率敗兵退如平壤,清廷並未積極派兵增援,平壤之戰爆發時清軍有1.3萬,日軍有1.6萬,清軍兵力處於劣勢。

而在後勤上,清廷也並未重視。四大軍入朝以後,清廷並未有效組織武器彈藥的運輸。例如左寶貴率部出發前曾經申請調撥一批火炮,李鴻章也批准了,但是直到平壤之戰後這批火炮還是積壓在天津一直沒有發運 。

戰略上清軍也沒有做好準備。清廷戰守不定,長期未任命統帥,四大軍僅僅在平壤修建了一些防禦工事,並未主動應對日軍進犯,甚至連日軍的動向也未去偵察。 葉志超被任命為統帥以後也是無心戰鬥,雖然後來曾經組織了7000人出城打算主動共計日軍,但是半路由於誤會各軍互相射擊,死傷一百多人,士氣低落,最後還是撤回了平壤。

這種情況下清軍怎麼可能打贏呢。


不沉的經遠


平壤之戰清政府準備並不充足,特別是武器彈藥,只能支持那麼幾天。最後葉志超被迫放棄平壤潰奔,主要也是因為糧彈將盡。

這一點,從伏擊清軍得手後日軍公佈的繳獲物資數量上也可以看出來。當時清軍每門炮所配炮彈已經所剩無幾。

陳悅《沉沒的甲午》一書中《兵敗後勤》一文,對此有詳細的考證。


唐律疏議


讓一群文盲農民,只為了幾個軍餉上陣的軍隊對陣一群有武士精英組成,有國家民族觀念的近代軍隊,又是正面攻防戰,要是能贏才是奇蹟。


江南Sweet


我想可以從另一個思路去思考,日清戰爭說白了就是日本對清政府的戰爭,清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外族侵略者,而且清政府腐敗無能,八旗子第只圖享樂,永遠世襲,百姓民不聊生,戰場上漢人佔多數,難道讓戰士為了一剝削他們的人去戰鬥嗎。反觀日本,他們的士兵是為了去略奪,肯定有戰鬥力。


M限冊


清朝在同日本軍隊進行平壤戰役時由於清軍輕敵導致清軍軍隊調派出現疏漏難以集中優勢兵力對日作戰。日本當時的軍隊武器裝備沒有對清軍的絕對優勢反而還落後。但是滿清軍隊的腐敗是最大的原因。軍隊怕死厭戰是擊敗清軍的決定性原因。那麼這就是失敗的原因。準備在足可是客觀原因在那失敗也是必然了。


雨霧江語


毫無戰鬥力,主帥只想不戰而逃,李鴻章起用逃將作主帥,昏聵無能,不慘敗才怪!更可笑的是,不戰而逃而且資助了日軍一個月糧食的主帥葉志超,日後竟然被李鴻章保住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