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害慘了中國畫?你怎麼看

文人騷客常掛嘴邊的那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其實害慘了中國畫。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內斂式的表達,假如還用這種含蓄的傳授方式,一談到核心問題就模稜兩可,讓人摸不著頭腦,真相只有一個:沒有參透中國畫的本質。


中國的藝術是建立在儒、釋、道相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上,為了方便理解,我把中國畫的審美演變簡化為三次:晉唐、兩宋的宮廷畫、院體畫可以參照謝赫的“六法”;自元、明清文人畫成了主導,品畫先看人,再看才情;而近現代的中西融合,創新、創意成了主流,更追求外在形式的新鮮、刺激。



院體畫,看謝赫“六法”

近百年的美術教育,我們始終停留在徐悲鴻的“造型、色彩、構圖”上,讓幾代人的審美都停留於此。殊不知在三國之後的南朝(公元420-589)謝赫就提出了關於繪畫的標準,即“六法”:

氣韻生動(靈魂)、骨法用筆(技法)、應物象形(造型)、隨類賦彩(色彩)、經營位置(構圖)、傳移摹寫(傳承)。括號內小編標註,方便比較。



文人畫,看“人品+才情”

文人畫,也稱“士大夫寫意畫”,有別於民間和宮廷畫院的繪畫,文人畫家經常回避社會現實,多借山水、花鳥等題材來抒發個人性情,有時也有對民族壓迫或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欣賞文人畫首先得看人品,其次再看才情,除了繪畫技巧外,還需要能與畫面呼應的詩文。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害慘了中國畫?你怎麼看

吳冠中 江南水鄉

倡導形式美,中西結合的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