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聖旨和太后的懿旨相沖突時,執行誰的旨意?

回電話幾點開始


誰的權利大聽誰的。歷史上著名呂武兩位太后就是巾幗壓倒鬚眉的典型事例。

公元195年,劉邦病逝後呂后的兒子惠帝繼位,惠帝非常孝順呂后呂后作為劉邦的結髮妻子,又跟沛縣的武將集團交好,可以說她的話比皇帝還好使。後來惠帝因病去世,呂后趁機封了呂氏家族很多人為王侯,打破了漢高祖劉邦的組訓:異姓為王者天下共擊之。

繼位的劉恭只因在背後說了呂后的壞話,就被呂后廢除了帝位並且暗中派人殺了他。可以說呂后在位時,太后的懿旨比皇帝的聖旨管用多了。

另一位武后就比呂后更加厲害,不但可以廢立皇帝,還直接把大唐改成大周王朝。因為違背太后武則天的意願,李顯從皇帝被廢為廬陵王,李旦登基為帝,看到了前任兄長李顯的下場,絲毫不敢違背太后的旨意,時為了討好武則天竟然帶頭勸進武則天稱帝,自己則退位當上了太子後又被削為郡王。武則天登基稱帝為了保住皇位,大肆屠戮李唐宗室,連自己的子孫都不放過。


陸棄


旨意,是皇權的象徵,但下達旨意的,並非只有皇帝。旨意大致可分三類:

第一、天子金口玉言,稱為“聖旨”。

聖旨代表了皇帝的旨意,包括詔書、誥書、敕書、制書等形式,明清以後,聖旨都以“奉天承運,皇帝(詔、誥、敕、制)曰”這一句開頭。當然,皇帝的旨意,也可以採取“口傳”的形式,或者較為隨意的“御批”(皇帝用硃筆寫在小幅紙上的批示)。現在一些電視劇裡,太監口傳聖旨,還要先來一句“奉天承運,皇帝云何云何”,宣完旨,還不忘說一句“欽此”,實在是好笑!


“欽此”是幹什麼的?好比看官你借人錢,寫下“今欠某某人民幣十萬八千九百九十九元”,“元”後面是不是還要寫個“整”?整就相當於欽此,是為了防止壞人在後面篡改加字。嘴巴里說出來,算怎麼回事呀😄?

第二、太后或皇后的旨意,稱為“懿旨”。

第三、皇貴妃、皇太子和親王的旨意,稱為“令旨”。

懿旨和令旨發揮作用,主要在皇朝發生突然變故,皇位空置的情況下,太后(或皇后)與皇太子(親王)暫時用懿旨、令旨的形式發號施令。

以明朝為例,永樂中,成祖經常在外徵巡,皇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便以令旨行事。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他弟弟郕王也以監國的身份,以令旨傳令。


凡後宮之命,皆稱懿旨。還是以明朝為例,武宗朱厚照去世後,沒有子嗣,大臣決定派人到湖廣安陸迎請興王嗣子朱厚熜來京即位,在新君即位前的四十天時間裡,皇位上無人,凡大政令都以武宗母張太后的懿旨的形式頒行,直到朱厚熜正式繼承大位。

還有一個例子,穆宗朱載垕在隆慶六年突然去世,年僅十歲的皇太子朱翊鈞(神宗)即位,隨即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與內閣首輔大學士高拱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高拱發動言官猛烈地彈擊馮保。馮保為了自保,向兩宮太后(這時穆宗皇后和神宗生母李貴妃尚未為太后)和皇帝告發說:“高拱目中無君,他說萬歲爺是一十歲小孩,如何治天下!”高拱的話令孤兒寡母內心不安,於是決定驅逐高拱。


第二天便宣召府部大臣入宮,忽然太監從宮內捧出旨意,題頭之語是:

“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聖旨”

是兩宮太后和皇帝聯合傳旨(因為尊母后,懿旨和令旨尚書於聖旨之前),下令高拱立刻解職離京。

通過以上縷述可知:1、聖旨是最高的旨意,是皇權的代表,是朝廷大政令的唯一合法依據,體現的是最高行政權和最高裁判權;

2、只有在一些特殊時期(皇帝去世或年少),懿旨和令旨能起到暫時替補的作用,聖旨、懿旨、令旨,說到底,都是“一家之言”嘛!但當皇權恢復正常後,就只允許聖旨“一人之言”呢!

3、歷史上偶有太后和皇帝不和的情況,太后若能壓制皇帝,那麼懿旨在宮廷內的影響力就很大。然而,若太后所傳之令關乎政事,則仍應以聖旨的形式頒行,懿旨在法律地位上,是不能與聖旨相提並論的!(胡丹/皇帝不稱朕)


皇帝不稱朕


按照法統來說,自然是聖旨最大,所謂天子,代天牧守萬民,是一言九鼎的『金口玉言』。皇帝出口成旨,落紙為詔,其旨意具有法理上的最高權威。其他人的旨都無法和聖旨對抗。

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皇帝本人的權威往往也受到很多其他的挑戰和制約。太子、后妃、諸侯王都可能會發號施令,皇帝詔書自然是『聖旨』,而太子和諸侯王稱之為『教旨』,后妃和太后則稱之為『懿旨』。一旦出現諸多旨意並行的局面,就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結果往往需要通過政變來解決。

比如在唐朝開國的時候,李淵是皇帝自然下的是詔書,但是與此同時,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的教旨地方官員也得罪不起,往往就只能根據先後順序來定,誰先來聽誰的,對後來的就說,之前有旨,來不及更改了。史書上記載:

太子令、秦、齊王教與詔敕並行,有司莫知所從,唯據得之先後為定。

後來這種衝突是怎麼解決的呢?是通過血腥的『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軟禁了李淵,最終李世民成了皇帝,統一了權威,可以說秦王教令戰勝了聖旨。

後唐莊宗李存勗在位的時候,特別寵愛皇后劉氏,於是皇后的懿旨和皇帝的聖旨並行,也是政令出多門。地方官員看誰先來聽誰的,如果有一方注意到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來,再改回來。於是天下混亂不堪,在一次兵變中,李存勗陣亡,劉氏被殺,天下被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奪取,是為唐明宗,這就是聖旨和懿旨雙輸的情況。

而清朝的時候,光緒帝和聖旨和慈禧太后的懿旨並行,而慈禧太后毫無疑問在朝野中更有威望和權力,有衝突的時候,光緒皇帝將被迫收回自己的聖旨。於是光緒的不滿情緒加上康有為的煽風點火,就醞釀出了戊戌變法和一次不成功的政變,最終的結果就是袁世凱反水,光緒帝被軟禁,懿旨又戰勝了聖旨。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來回答這個問題,聖旨從理論上來說是最大的,但是具體到環境,還是要看皇帝和后妃、太后以及諸侯王的博弈,誰的權力基礎更強,誰更掌握軍權,誰的旨意就更加的算數。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應該都聽過太后廢掉皇帝的事情,可是有誰聽過皇帝廢掉太后的事情嗎?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事情,皇帝不能廢掉太后,太后卻能聯合大臣廢掉皇帝。俗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王臣,皇帝就是全天下權利最大人,可是當他見到太后的時候也得乖乖的,甚至是下跪。

大家可以仔細觀看一番中國的歷史,古時候有不少皇帝都被廢了,或許是因為權臣導致他們被廢掉,可是能宣佈皇帝被廢的人卻只有一個,這個人就是太后。因為從名義上來說,太后是要大過皇帝的,當然歷史上一般來說太后都不會干政,也就只有那麼幾個例外,比如呂后和慈禧,這兩人都把持朝政。

古人是非常講究禮儀和孝道的,那麼有人問了,如果說皇帝的聖旨和太后的旨意發生衝突的時候該執行誰的呢?其實歷史上幾乎沒有這樣的事情,如果出現了那肯定是聽從太后的旨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果說太后沒有野心,那她必然不會下達和皇帝衝突的命令,如果她下達與皇帝衝突的命令,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皇帝因為年齡或其他緣故未能把持朝政,所以太后才會下達和他衝突的命令,這種皇帝只有皇帝的名,卻沒有皇帝的實,所以太后5說了算。如果是朝局穩定,皇帝也有實權的情況下,太后是不會干預他的命令的,如果真的無意間衝突了,皇帝也會告訴她,太后便會收回旨意。

如果論起來權利的話,太后的權利要大於皇帝,因為太后有罷黜皇帝的權利,除非這個皇帝將所有的權利牢牢地握在手中,才能不受太后的威脅。比如說慈禧,她正是因為太后的身份,才能夠合規合理的垂簾聽政,也沒有人會因此說什麼。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簡單的說:在外聽皇帝的聖旨,在內聽太后的懿旨,如果衝突誰在理就執行誰的旨意。

皇帝身為一國之君,擁有至高的權力,因此所下的聖旨沒有人敢違抗,抗旨的結果就是被拉出去斬了。而太后是皇帝的母親,在古代孝道文化是皇帝的必修課,因此皇帝對太后的話和懿旨是言聽計從的。從中就可以看出結果來了,皇帝的聖旨是治理國家所用的,太后的懿旨是為了管理皇帝的家(後宮)所用的。

皇帝的聖旨是用來任命、罷免、賞罰官職,調用武將,治理天下的作用,因此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任何人可以抗拒的,從而當聖旨和懿旨衝突時,照舊執行聖旨。皇帝也是人,是人也就會有家,因而這個家最高的人不是皇帝而是皇帝的母親太后(因為父親死了才能為皇帝),所以太后的懿旨對於宮裡的妃嬪的賞罰,升降都有很大的決定性作用。皇帝如果想做賢明之君就要孝順母親聽母親的話,從而後宮之中太后的懿旨是高於皇帝的聖旨的。

在古代帝王家,權力代表了一切,有時甚至超越了親情,出現了許多弒父殺母的事情,這些都是人最原始的慾望,對權力的極度渴望。但總的來說皇帝聖旨是高於太后的懿旨,因為自古皇家就有祖訓:後宮不得干預政事。大多數情況下聖旨的權力大於懿旨,但如果皇帝無權就像大唐時期的武則天、滿清時期的慈禧太后一樣,她們的懿旨表面上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實際上就是聖旨。皇帝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實在不行廢帝另立儲君。

我是大話歷史君,想看更多歷史故事的讀者朋友,可以關注我喲!


淡墨青史


理論上來講,皇帝是天下權力最大之人,正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屬於皇帝一個人的,皇帝的旨意便是整個國家最高的意志。

太后,一般情況下都是皇帝的嫡母或者生母(當然也有),按照中國傳統的孝文化,太后作為皇帝的長輩,在皇室家族中的有著超然的地位,皇帝也得按時請安問候。但是,這只是在家族的層面上來說的,而放眼在國家層面,皇帝才是真正的一國之主,皇帝的聖旨擁有最高無上的權威,即便是皇帝的生母或者嫡母,也必須要維護這個權威。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太后的懿旨是要和皇帝的聖旨保持一致的,不會出現衝突。

如果出現太后的懿旨與皇帝的聖旨相沖突的情況,已經說明皇帝的權威受到了威脅和衝擊,而這個威脅則正式來源於太后。

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皇帝年幼或者軟弱無能,太后垂簾聽政。在這個時候,那就基本上看誰拳頭大就聽誰的,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像這種太后垂簾聽政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時有發生。

往早裡說,在封建制度尚未成型時,戰國時代的秦國就出現過這樣的例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的大秦宣太后羋月,由於其子秦昭襄王還年幼,羋月以王太后的身份主政秦國,一舉攻滅了義渠國。

而在秦以後,西漢剛剛建立時,開國皇帝劉邦去世後,漢惠帝劉盈登基,其母呂雉把握大權,劉盈成為傀儡,差點把劉家天下變成了呂家天下。

唐朝時期的武則天,更是傳奇,在唐高宗李治去世後,先後廢掉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而晚清時期的慈禧太后就更不用說了,把握清朝長達半個世紀,直接將清朝推向了深淵。


小鎮月明


在正常情況下,自然是皇帝的聖旨為主,因為對一個帝國來說,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君,是唯一的,而皇太后即使是皇帝的母親(不一定是生母),也是皇帝的臣,顯然是君的旨意要大過皇太后的旨意。

不過,剛才也說了,這個是屬於正常的情況,那麼肯定還有非一般的情況,比如皇帝年幼登基呢,那麼就不一樣了,主少國疑,皇帝的聖旨都不能體現出皇帝本身的想法,更不用說什麼旨意了,或者太后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體現在聖旨上面。

而這種時候就會有臨朝聽政的情況了,比如漢惠帝時期的呂后,漢惠帝繼位的時候是十六歲,年紀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而整個漢朝的政權都落入了呂后的手裡,所以《史記》裡面只有呂后本紀,而沒有惠帝本紀。

我們可以通過三個事情,就可以看出漢惠帝都在聽呂后的。第一件事情,因為戚夫人之前一直勸說劉邦改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還差點成功了,所以呂后對戚夫人和劉如意恨之入骨。

漢惠帝知道呂后要對趙王劉如意下手,就一直要保護著劉如意,但是有一天,呂后趁著漢惠帝外出的時候,派人毒殺了劉如意,後來又害死了戚夫人,還讓漢惠帝去看,把漢惠帝嚇得不輕,還大病一場,最後不想理朝政了。

第二件事情,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劉邦將齊地封給了劉肥,劉肥入朝覲見漢惠帝,漢惠帝設宴,以兄禮待之,呂后聽了就很生氣,想用毒酒殺了劉肥,漢惠帝很清楚,就要與劉肥共飲,呂后趕緊將兩人的酒杯打掉。

而劉肥最後趕緊把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還尊她為王太后,也就是說得叫他的妹妹為母親,漢惠帝也是用那種方式來保護著劉肥。

第三件事情,魯元公主是呂后唯一的女兒,嫁給了趙王張敖,魯元公主與張敖有個女兒叫張嫣,呂后為了親上加親,就讓漢惠帝迎娶張嫣為皇后,要知道,漢惠帝可是張嫣的親舅舅呀,漢惠帝即使不肯,也無法拒絕呂后的安排。

呂后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武則天,慈禧身上,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權臣可以用太后的旨意來廢黜皇帝,比如司馬師就讓郭太后廢黜了曹芳,改立曹髦為帝。


歷史簡單說


按照法理上來說應該執行皇帝的聖旨,皇帝的聖旨是官方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來說皇帝意思的傳達一般分為官方和個人,官方文件相當於紅頭文件。當皇帝只是對某一項具體事務做出業務指導時,這個時候紅頭文件顯然不適用,這時候皇帝傳達意思就需要用到手諭,手諭就相當於現在的寫條子,例如皇帝想讓某個知府去辦某件事情,古代信息不像現在這麼方便,這個時候就要皇帝批個條子讓太監帶去給這個知府,這就叫做手諭。太后的懿旨也和手諭是一樣的,代表的是太后個人的旨意而非行政命令。懿旨和手諭一樣官員可以選擇服從也可以選擇不按照意思辦事,按照法理上來說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果這樣做了官員要自行承擔後果。

“聖旨”分為“詔”、“制”、“敕”。

“詔”是皇帝正式發佈,昭告天下的公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皆可知曉其內容,範圍很廣;“制”則只針對於對朝臣的公文,一般側重於皇帝賞罰、受爵和赦免等關於榮譽方面的事情;而“敕”,則偏重於對官員的任免,官職的升降等具體政令下達時使用。

而手諭,則是皇帝表達自己意願的非正式文件,是不經過文官系統的公文流轉的,因此,朝廷不認可手諭的法律效力,僅僅是在皇帝對自己管轄權力範圍內的一些人或事情做出一些獎懲,或者褒貶。

懿旨在法理上還不如皇后的中宮箋表管用,中宮箋表是官方文件。相當於辦公廳內部的管理性紅頭文件。

至於懿旨和聖旨相沖突時執行誰的命令,這個時候就要看哪方的實力更強。一般來說太后輔佐幼子要發任何命令都要通過聖旨,例如要認命官員等懿旨是沒用的,需要以聖旨的名義發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光緒皇帝的聖旨中都有,“朕欽奉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

換句話說即便不是懿旨和聖旨,例如曹操的命令就比聖旨和懿旨管用,所以說哪個管用是由實力來決定的


農民視角看世界


當皇帝的聖旨和太后的懿旨相沖突時,需要執行皇帝的聖旨。通俗點講聖旨等於全國政策,懿旨等於個人政策或地方政策。但也有人迫於形勢,選擇執行“實際權力者”的旨意。

在歷朝歷代中,不管是實權皇帝還是傀儡皇帝,接旨者都需要執行皇帝的旨意。而且正常情況下,太后的懿旨不會與皇帝的聖旨發生衝突。一個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例子就是,不管是哪部法律法規或規章文件,後面都會有一句“一切以憲法為準”。所以皇帝的旨意就相當於古代的憲法。



那麼什麼時候會出現皇帝旨意不靈的時候呢?第一種:幼主新立,權臣當道。第二種:皇帝羸弱,後宮干政。第三種:與君不和,圖謀不軌(這種情況基本是想武力造反了)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情況,但很少出現。皇帝與太后的旨意衝突,往往出現在第二種時期。


但其實,皇帝的聖旨與太后懿旨相沖突往往對於皇權是個好消息。因為它表明皇帝有自我處理的能力了,不需要後宮再“垂簾聽政”了。這時候朝廷民間都會形成對後宮一種無形的壓力,迫使其還權於帝。如果不願意,就需要看雙方的政治能力了。保皇黨選擇皇帝的聖旨,外戚派選擇太后的懿旨,而中立的則會選擇先來後到。所以,皇帝與太后的意見相沖突一般處於爭奪權力時期,此後不管誰勝誰負,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不同的聲音。就算有,也在內部解決了。


軍師狗頭


聖旨代表了皇帝的旨意,包括詔書、誥書、敕書、制書等形式,明清以後,聖旨都以“奉天承運,皇帝(詔、誥、敕、制)曰”這一句開頭。按常理來說自然是聖旨最大,畢竟天子代天牧守萬民,金口玉言。

在帝制時代,皇帝出口成旨,落紙為詔,具有法理上的最高權威,其他人的旨都無法抗衡。

從帝制法統來說,自然是聖旨比懿旨有效,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皇帝的權威往往也有受到制約的時候,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太后的懿旨都不涉及政務,只涉及後宮,這是由於古代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所限,但後宮干政出現的次數也有許多,懿旨有時候是涉及到政務的。

一旦太后懿旨涉及政務,基本就是三種情況,一是該太后為攝政太后,掌控著政權,皇帝為傀儡皇帝,說話不管用,如呂后與漢惠帝、武后與唐中宗等;二是野心家利用太后的權威給自己發動的政變尋找理由,比如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就是打著太后旗號的,在這兩種下,明顯懿旨更有效。

三則是王朝發生突然變故或是皇位空置的情況下,太后暫時用懿旨發號施令,或指定監國,或另立新君。如明朝土木之變後,明英宗被俘,經太后同意,郕王先為監國,後即位。

不過第一種情況基本不會出現聖旨與懿旨相沖突的情況,因為傀儡皇帝幾乎發不出聖旨,即便出現,強勢的太后也完全可以一言廢止,聖旨的強權只有在具有權力時才能體現。

第兩種情況倒是有可能出現二者衝突,但這時政權已經大大不穩,聖旨或是懿旨的實施有很大不確定性,政變獲勝者採用哪種就是哪種有效了。

第三種就更不用說了,皇帝都沒了,何來聖旨,自然不會出現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