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發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結局會是怎樣?

本梵好朋友


如果沒發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下場大概率不會善終。

我們目前看到的唐朝初期歷史,是經過有意修改過的。李世民在唐朝四大戰役後,基本上掃平了有威脅的群雄,基本上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在此之後,李世民原想通過正常程序,由李淵冊立李世民為太子,最後繼承皇位;但歷史上,李淵並沒有更改太子的想法,由李建成當太子,暫時對李淵並不構成威脅;而且可以用秦王李世民作為太子李建成的對立面,雙方相互制約,李淵可以高枕無憂。李淵忌於李世民的輝煌軍功和巨大的勢力,怕立李世民為太子,自己控制不住李世民。最後出於王朝的長治久安,考慮到從歷史上看皇位繼承,擅自變動皇位繼承人的,下場都不太好,還是用嫡長制更能穩固王朝的長期統治。如果最終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二個人中,選擇一個人繼承皇位,李淵基本上會選擇李建成,而廢棄李世民。

李世民在多年的戰爭中,擁有一大批文臣武將,這批人擁立李世民當皇帝,自己及家族才能飛黃騰達,李世民如不能給這些人以出路,自己也會面臨危險的境地。李建成作為太子,國之儲君,一起與李淵、李世民參與打天下,有繼承皇位的正當性,只要取悅於李淵,自然會繼承皇位;作為防守方,主要考慮是不犯錯。從歷史上看,李建成在唐朝建國及皇位爭奪中的情況看,表現只能說中等,不能將其手下的文臣武將擰成一股繩,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最終慘敗給李世民。李建成不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君主,很難達到李世民的高度!而李世民不愧是傑出的帝王,在最終選擇面前,不是上位就是永墮地獄時,生死關頭,通過玄武門之變,絕處逢生,幹掉了最大皇位競爭者李建成,同時變相拘禁了皇帝李淵,取得了軍權,成功上位。令人意外的是,李世民上位後,能夠拋棄仇怨,與敵對方和解,不計前嫌,重用李建成的重要手下,能夠下馬治天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唐王朝後來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老陳律師


瞭解隋唐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代賢明君主李世民上位的經歷是有些不光彩的,他是殺了自己的太子哥哥,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自己才當上了唐朝的皇帝。按照我們正常的思想來說,這些都是有悖道德的,殺兄逼父,雖比不上隋煬帝的殺父弒兄淫嫂所為人不齒,但是也絕不是什麼能夠提的上桌面的話,也因此,這件事成為了李世民的人生汙點,但是,倘若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下場會有多好?

我們可以先看看在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當時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境況。當時的李世民已經是天策府集團的首腦,手底下能人猛將甚多,基本上已經可以撐起一個國家的基本權利機構。而且李世民基本每戰必勝,戰功卓越,李淵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封賞了。這種情況已經到了功高震主,讓皇帝都不得不防的地步了,更不用說能力不及他的太子會怎麼想。

皇帝李淵也有意偏袒太子李建成,此時的李家早已沒有父子兄弟之情,有的只是兩大權利中心的角逐。所以後果只有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這兩個集團首腦就是李建成與李世民。所以李世民當時的境遇只能是往上衝,就算他不想殺背後有跟著他的諸多將士謀士也會支持他奪位,這關係到太多人的利益,而且李世民集團廣招賢士,人才濟濟,李世民也不能置這些人的性命與不顧。

所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李世民不殺李建成,死的就是李世民,倒下的是一整個天策府集團。還有李世民招攬的各路英雄豪傑、謀士、將士,到時候難保這些人會再次起義,像反隋朝一樣反了唐朝。那樣的結局是更為慘烈的。

說到底,李世民還是一個難得的賢明君主,如果沒有李世民,他手下的一幫人都很有可能重新擁護一個李世民出來,到時候沒得就不止是皇位那麼簡單,有可能是整個李唐王朝。大家有何見解歡迎留言評論。


重溫歷史老照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在殺掉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後,逼退唐高祖李淵,成功奪取當時朝廷政權,登上皇帝寶座。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玄武門之變而被歷史貼上標籤,儘管後來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但始終無法擺脫歷史對其弒兄殺弟,逼父親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的事實。

從當時的形勢看來,李世民是秦王,一直能征善戰,為李淵創立唐朝立下汗馬功勞。多年的征戰,也為李世民積累了一班由當時的英雄豪傑所組成的隊伍: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瓊等。然而,當時的朝廷形勢,李世民手下這班人馬並沒有擔任重要的職務。相反,太子李建成以及太子黨李元吉把控朝廷政務,與李世民積怨多年,一直打壓李世民集團。

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淵日漸衰老,從政權交接的形勢來看,傳位給太子李建成幾乎成為必然。一旦太子李建成成功登基,必然大肆打壓李世民集團,不僅李世民有性命之憂,他手下的謀士和武將更是沒有活路。而且,等太子李建成登基再動手奪權的話,必然被當成反賊,舉國征討。從以上幾點看來,在玄武門突然動手,除掉太子李建成和太子黨李元吉,從而造成李世民成為李淵唯一選擇,是最可行的方式。

所以,如果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和他手下的人,將被順利登基的太子分化並殺掉。太子李建成也絕對不可能讓李世民繼續以秦王的身份繼續染指軍事。








嘿絲朵瑞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在殺掉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後,逼退唐高祖李淵,成功奪取當時朝廷政權,登上皇帝寶座。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玄武門之變而被歷史貼上標籤,儘管後來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但始終無法擺脫歷史對其弒兄殺弟,逼父親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的事實。

從歷史角度看李世民有過於強大的勢力 他不可能看著哥哥登基 沒有玄武門他也會發動其他政變 兩位哥哥勢力完全不如李世民 勝者為王敗者寇 如果登基失敗了死的就是他 他深刻知道這個道理 有抱負的人必然會做大事 歷史無法重演 時事鑄就英雄



抖音搜索皮小胖


他可能最終的結局是死。

因為在他下手之前接到密報,太子跟元吉密謀殺死他。他是被逼著下定了決心。

本身在政治上他處於劣勢。李建成是太子,李淵在太子跟他之間維持著平衡,但是太子手中能接觸到的資源長期來看是李世民無法比擬的,他目前的威望都是打仗積攢下來的,俗話說大家跟你一起拼命是為了以後的榮華富貴,如果長時間看不到希望,一旦太子登基,等待自己的就是鏡花水月,長久下來會漸漸失去人心。而且李淵想讓李世民離開長安,這更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遠離權力中心,更不能跟太子相爭,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最後李世民成功了而已。


現實的抗爭者


歷史上在也沒有唐太宗李世民只有秦王李世民。沒有盛世大唐只有平平無奇的唐朝。





阿杰看歷史


一種可能繼續做王爺與世無爭,另一種可能被太子殺死,還有一種可能在太子繼位後再發動政變。

然而,歷史和人生一樣沒有如果,歷史人物是歷史環境裡的人,事件發生也是有背景的。我們看歷史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沒有後悔,不要有一天自己說:如果當時.....


過一天少一天


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很難稱帝,雖然他的威望很高,但是會受到迫害,所以必須要先發制人,而且不留後患,這也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看殘酷吧。


許濤293


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只有死。

皇帝、太子、齊王,會逐步削弱李世民的天策上將府,分割人員,解除武裝,削減權力,之後就是想怎麼弄都有可以。

或者李世民被處死,或者被暗殺,反正不會讓李世民活下去,可能給予某個兒子一個王,最多就是如此了。


四川達州


皇帝,自秦始皇開始,就被統治階級授於至高無尚的權利和地位。擁有統治全國範圍內的子民和財富,掌握著全國的生殺大權,擁有著後宮幾千佳麗……享受著受人尊崇的榮華富貴的生活,可謂達及人生巔峰!因而,皇權向來都是人人嚮往且想擁有的。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諸候王的判亂,太子之間的掙奪,無不說明了這一點。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都覬覦對皇權的掙奪而早已積怨已深,都想致對方於死地,這是殘酷的,血惺的。只不過李世民早有預謀,先下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害了太子李建成及其弟李元吉而奪取了皇位,否則身首異地的將是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