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章貢區沙石鎮中心衛生院:逆行的白衣戰士最美

2月28日下午,隨著章貢區最後3例新冠肺炎患者病癒出院,章貢區28例確診病例全部清零。目前,該區沙石鎮仍保持零疑似零確診記錄,這個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奮戰在沙石鎮衛生院抗疫一線的廣大醫護工作者。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白衣旗手謝明發(中)

隨著黨中央一聲令下,沙石鎮中心衛生院立即吹響集結號。黨支部書記、院長謝明發第一時間動員醫院黨員、職工主動請戰,不到1小時,卡點應急隊14人徵集完畢,隨時準備出發。他說,這就是我們黨員該挺身而出的時候,這就是考驗我們支部是不是戰鬥堡壘的時候。當晚22點,他親自帶領醫務人員在寒風中值守高速贛州南出口,第一時間把防控關口前移。

疫情防控期間,謝明發衝在前、當先鋒、做示範。事無鉅細,他佈置好院內防控,又忙著轄區防控、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各路口卡點防控等工作。連續十幾天連軸轉,謝明發基本吃住在醫院,經常錯過飯點,只能以泡麵、餅乾充飢。他3個月前剛做做完胃息肉摘除手術,正是需要調養脾胃的時候,身邊的工作人員勸他勞逸結合,他總是灑脫的說,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這個疫情防控好,做好我們該做的,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支部書記,我吃點苦,算不了什麼。

在疫情防控戰爭中,有前線醫務人員風雨無阻地堅守,也有後沿陣地默默付出的英雄。曹清平是沙石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主要負責調度後勤保障,應急物資的運送、領取、分配工作。自1月23日起,每天早上,他匆匆吃完一碗泡麵,便緊接著去往各個卡點送應急物資及相關防控所需材料、轉運上級調配的物資,確保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疫情防控是分秒必爭的大事,我有責任有義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衝鋒在防疫一線。”時間緊,任務重,在處理完自身工作之餘,曹清平同志還參加醫院的值班工作,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以院為家。有時遇到緊急情況,他還需要運送湖北迴贛州的疑似患者到上級醫院檢查,期間與患者的密切接觸有感染自身的風險,但他主動上前,沒有退縮。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火線夫妻曾丙源、劉城麗

在沙石鎮中心衛生院的一線人員當中,有一對美麗的夫妻,醫生曾丙源,護士劉城麗。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當中,一天也不落。曾丙源夫婦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每天在家裡等著他們,雖然苦,雖然累,雖然對孩子懷著滿滿的愧疚感,但是疫情當前,醫務工作者必須挺身而出,擔當作為。“打好這場戰役,就是要與時間賽跑,與病毒鬥爭,我們醫護人員責無旁貸。”堅守卡點期間,兩夫妻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偶爾有空的時候,只能在卡點周圍的帳篷裡小憩一會,碰上卡點發生了緊急情況,就得立馬起身協調解決。有一次,夫妻倆值完班回到家時,看到熟睡的孩子臉上掛滿了淚痕,曾丙源默默擁抱了妻子。第二天一大早,夫妻倆又匆匆趕往了防疫第一線......

在疫情面前,他們不只是伴侶,更是戰友,以攜手共進演繹愛情最美的模樣:“最無奈的事,是你也是醫生;最驕傲的事,更是你也是醫生!”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敬業村醫肖作道

疫情防控工作,除了醫院的醫務人員在一線奮戰,還湧現了許許多多勇於付出的鄉村醫生。肖作道是沙石鎮東風村的一名鄉村醫生,今年56歲,從事鄉村醫生工作20餘年。疫情防控期間,物資緊缺,他沒法像醫務人員一樣穿戴各種防護用品,但他不畏困難,沒有頭套便用摩托車頭盔代替,沒有防護服便用雨衣代替,只用最簡單的醫用口罩防護。他每天上門到各個村居、小組村民家中摸排從湖北等疫區回來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除了摸排外地人員,每天還要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一天兩次的醫學觀測,詢問其有無發燒、咳嗽、乏力等臨床症狀,對他們進行居家隔離健康宣教。連日來從未休息過一天,在點滴的工作當中盡顯了他作為一名鄉村醫生的認真、負責和擔當。多日的操勞,導致他發生了上消化道出血,在贛州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病癒後,他毅然再次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沒有任何怨言,這就是敬業的鄉村醫生,最美的防疫戰士。

——好“孕”護士蔡芬

“你挺著這麼大的肚子還要上班嗎?”面對群眾的驚歎,蔡芬總是微微一笑,“還沒有到預產期呢!”在沙石鎮中心衛生院導診的崗位上,總能看到懷孕8個多月的護士蔡芬的身影。同事們都勸她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提前請產假回家休養,但她與所有的醫護工作者一樣,依然堅守在導診這個高風險工作崗位上。每天早早地就穿好了防護裝備,在導診臺前,為所有來院人員測量體溫,詢問病人的情況,積極做好登記和引導工作。在寒冷的天氣裡,導診崗位上沒有暖氣,沒有烤燈,沒有熱水,有的只是寒風吹過,她沒有一絲埋怨,兢兢業業的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再平凡的崗位總有不平凡的人為防控工作默默堅守和奉獻。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隔離點最亮的星

“‘有人說星星很亮,那是他們沒仔細看過護士的眼睛。’若不是這次疫情,我不會聽到這麼溫暖的話”。

口罩、鞋套、帽子、連體防護服,手套、防護目鏡等,一身“戰衣”,他們就是位於沙石鎮的市委黨校隔離觀察點的醫護人員。疫情面前,除了收治的定點醫院外,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隔離點了,但是他們沒有猶豫,沒有退縮,而是選擇的是做一名堅強的戰士。

市委黨校隔離觀察點剛建立,鍾偉航等7名醫護人員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的那一刻起,我便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初來到這完全陌生的隔離點,緊張的工作環境使我手足無措,無所適從,輾轉難眠,但是來自單位領導、同事、親人的關懷,一句句:‘注意防護、注意安全’,還有大家的齊心協力,我的焦慮感逐漸減小,並開始適應這份特殊的工作。”鍾偉航說。

在這裡,由於人員緊張,他們不僅是醫護人員,還是搬運工、保潔員。隔離人員登記、分類隔離、轉運登記、檢測體溫、房間消毒......這些工作既繁瑣強度又大,“和衣而睡”成了常態。但即使是休息的時候他們也始終緊繃著神經,擔心著觀察點是否會出現突發狀況,一但有接送隔離人員到點觀察的電話響起,他們便立刻從床鋪上起身,趕去為隔離人員登記,交待防控知識,讓隔離人員能夠儘快的安心入住。他們的工作就這樣重複著,忘記飢渴、忘記勞累、忘記時間,但他們沒有絲毫怨言。

對這群白衣天使而言,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每天越來越多健康的觀察對象解除觀察。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就是看到隔離人員解除隔離時滿臉的笑容,一句簡單的“謝謝,”“你們辛苦了”,一個真誠的鞠躬。“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很快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護士劉美玲滿懷信心。

大醫精誠,大愛無垠。新冠肺炎的侵襲讓我們猝不及防,但是我們相信,所有的突如其來,最終都會被那一抹白色沖刷、洗滌、淨化。在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接續戰鬥,踏“疫”逆行下,我們定能奪取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