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大清皇帝順治的愛情,多是現代人筆下的傳奇。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梁羽生先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裡,這裡描述了江南美女董小宛,被順治愛戀而進宮的情節。金庸的《鹿鼎記》裡更是提到了順治為情出家五臺山。總之,順治出家五臺山,成了他愛情的傳奇,幾乎被人們當做歷史認可了。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歷史上的順治與江南美女董小宛,根本沒有一絲的交集。他與董鄂妃之間的不倫之戀,確實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順治在其短暫的一生裡,唯一一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追求的感情。只是這位董鄂妃不是董小宛,而是他的兄弟媳婦。

董鄂氏,原是順治的弟弟博穆博果爾的妻子。在皇太極的十一個兒子裡面,博穆博果爾是最小的,他的母親是麟趾宮的貴妃,在順治五宮貴妃裡,排在順治母親永福宮莊妃的前面。

董鄂氏的父親曾是內大臣,後出任江南名城蘇州一帶地方長官。董鄂氏從小在江南水鄉成長,讀過不少的漢家詩書,深受漢家文化的薰陶。因此,她的舉止文雅端莊,頗有江南美女的溫婉氣質,這在滿族的女眷裡幾乎是另類。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順治九年,按照大清的制度,十四歲的董鄂氏選秀入宮,被指配給了博穆博果爾為妻。

按照大清皇室規定,帝國勳貴們的妻子必須輪流入宮陪侍后妃,作為皇帝的兄弟媳婦,董鄂氏負責侍奉的是孝莊皇太后。清庭內宮還有一個制度,就是皇帝必須每天早晚兩次到皇太后那裡請安,他們宮裡叫“晨昏定省”。

由此,順治皇帝與這位弟媳婦董鄂氏,不可避免的有了見面的機會,並且一見鍾情,從此陷入了死去活來的熱戀當中,不能自拔。當時順治與董鄂氏也只是十六歲左右,正是青春花季的年齡。

順治與董鄂氏的戀情,當然逃不過孝莊皇太后的眼睛。順治十一年四月,根據她的懿旨,順治皇帝下旨,取消了勳貴的妻子入宮陪侍的制度。兩個月後,在孝莊皇太后的堅持下,順治皇帝冊封了他的第二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在陷入熱戀的年輕人面前,老人的干預顯得蒼白無力,結果反而適得其反,使大家都陷入痛苦之中,以悲劇告終。這顯然是一個規律,順治皇帝也不例外。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博穆博果爾可能繼承了女真人或蒙古人的特性,好鬥勇鬥狠,從小渴望領兵打仗。順治十二年二月,順治下旨冊封他這位沒有絲毫戰功,只有十五歲的弟弟為和碩襄親王,隨後派他隨軍出征了。

關於這位親王的出征,據傳教士湯若望記載說,軍中有人議論這位小王爺的王妃董鄂氏紅杏出牆,被其聽到,這位皇室帝胄那裡忍得住這個。於是殺了幾個說閒話的兵卒,自己回王府質問董鄂氏,不料得知董鄂氏在宮中侍奉,便大怒找到宮裡。據說被順治皇帝打了幾個耳光,回到家中自殺了。

這件事發生在順治十三年的七月三日。清史《清實錄》只記載:“和碩襄親王博木博果爾薨,年十六”。

一個月後的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封為皇帝之賢妃,十二月五日,又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這應該說是順治對這段不倫之戀最好的承諾了。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從此,順治隨心所願地有了一段心滿意足的美好生活。據說在順治批改公文時,讓董鄂妃幫助參考,董鄂妃一概“固此不可”,不敢參與朝政。每當秋天審批刑部死囚犯名單時,董鄂妃總是說“民命致重,死不了復生”。由此,董鄂妃逐漸被宮裡的人認可。

然而,好景不長。順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了一個兒子,兩個月後,這位小皇子不幸夭折。這種打擊可想而知,偏偏這個時候孝莊皇太后身體有恙,去了幾十裡外的南苑養病,並命后妃們前往侍奉。

董鄂妃只好拖著虛弱的身體,在冰天雪地中前去“朝夕奉侍,廢寢忘食”。結果種下了病根,此後三年臥床不起,於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據湯若望記載,順治皇帝對死者“竟自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在當時包括後來就有人認為,南苑是清朝皇家狩獵的地方,冬天那裡寒冷不說,還是一片殺氣。孝莊皇太后去那養病,難免被人認為是故意報復董鄂妃。順治後來寫了一片文章,彷彿也有諷刺其母的隱喻。

董鄂妃被順治恩寵幾年,卻無積蓄,她臨終請求順治將其死後所有禮金分送給貧窮的人。順治則在董鄂妃的葬禮期間,追封其為皇后,將其宮中侍奉的宮女太監三十多人全部殺死殉葬,而且將其葬禮的規格提升到了皇太后與皇帝的級別上。

這個明顯違反大清祖制的葬禮,孝莊皇太后帶領宮裡眾妃悉數參加。很難想象,孝莊皇太后與順治母子在那種情景下見面,內心是如何的味道?這場皇家內宮的恩怨誰能說清判明呢?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董鄂妃(皇后)去世後,這位順治皇帝生活了無生趣,他深知董鄂妃生前修身向善,信奉佛理,於是他下決心出家遁入空門。他讓禪宗一個和尚在萬善殿中為自己落了發,打算之後舉行儀式,出家為僧。

此時的孝莊皇太后自己也明白,自己沒有能力影響他的兒子了。她火速派人到湖州,找來了為順治落髮那個和尚的師傅。這個叫玉林繡的老和尚,深知這種事情處理不好的可怕後果。

於是,他來到皇宮後,沒有去見順治,而是直接率領僧眾到萬善殿,將那位不知深淺敢為皇帝落髮的徒弟綁了起來,打算就地燒死。

聞迅趕來的順治,看到和尚被人綁在高高的柴堆上,即將被燒死的場面,只好答應從此蓄髮,不再出家了。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大約四個月後,1661年就是順治十八年的正月初一,順治皇帝沒有參加傳統的朝賀大典。《清實錄》記載,第二天,“上不豫”,皇帝龍體欠安的意思。但是,很多史料記錄,這一天是大年初二,順治去到了位於宣武門外西南的憫忠寺,出席了太監吳良輔的削髮為僧的儀式。

這個吳良輔太監,正如金庸的《鹿鼎記》裡描述的一樣,他是與順治一起長大的太監,他作為順治皇帝的替身,受代皇帝出家為僧。

不過與小說不一樣的是,這位吳良輔沒有韋小寶幸運,在正月初六半夜順治皇帝去世後,孝莊皇后就即可派人將吳良輔抓回來處死了,理由是教唆壞了順治皇帝。

二十四歲不到的順治突然去世,成了大清的一個謎團。很多人堅信,順治出家五臺山是真實的,不然後來孝莊皇太后也不會幾次到五臺山拜佛。也有人認為,順治是因為思念董鄂妃,抑鬱而死的。也有說順治是得“天花”而病死的。

順治與董鄂妃的千古絕戀


無論怎樣猜測,毋庸置疑的是,順治皇帝在其短暫的一生裡,唯一做的自己拿定主意的事,就是他努力的追求自己的愛情,為之付出一切,乃至被人們演繹成了千古絕戀。

人的一生除了驚心動魄的愛情,讓人沉迷,讓人衝動,讓人忘我,讓人甘願付出一切以外,其他還有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