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id:鬧小姐


介紹下我的背景:我來美國6年,上班1年。上班在創業公司,只有我一箇中國人,同事們喜歡湊在一起聊大天

我之前以為,至少在中國留學生裡,我口語算很好的,畢竟有挺多人蠻一般的(全靠同行襯托), 也經常被問到我是在大陸長大的還是來美很久了。但是我上班之後發現,和母語選手真的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口語好不好這個東西不好量化,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以日常實戰水平來評估。以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分為大致以下水平,每個水平都是一個大的跨越:

  1. 考過託福雅思類考試,能回答簡單問題
  2. 可以在課堂上、會議上等正式場合可以聽懂,但是1v1交流不太順暢
  3. 1v1交流順利,愉快的正常聊天,像母語一樣自然流暢
  4. 在4人左右的小聚會中可以談笑風生
  5. 在5人及以上的群體聚會聊天中自然的搭話,插科打諢,達到母語的流暢度
  6. 恭喜你,不說中文沒人看得出來是在中國長大,哪怕你有些許口音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些看起來,尤其3-5,都差不多,下面我來一個個具體解釋一下。


考過託福雅思類考試,能回答簡單問題

這個就是我們之前學過的‘how are you?', 'what you up to?', '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等等的基本問答句子。這類句子一般都不長,用詞很基礎,好好學過英語的人都可以說個大概。

這個階段主要的難點在於:

  • 掌握基本英語發音,主要是元音要發準確,不然容易表達成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shit / sheet,hike / heck 等等,元音準確了才可以達意。
  • 最基礎的詞彙量。比如你想說【晚上我吃了紅燒排骨】,你可以不會說【紅燒】,可以不會說【排骨】,但是你要是連pork都不會說,我不知道你該怎麼表達你吃了排骨了,你只能說【我晚飯吃了meat】,雖然不太影響但是這個交流總歸差點兒意思。其他很多基礎詞彙同理
  • 知道日常基礎表達。這個就是高贊答案說的美國韓梅梅瞎說話的情況。你得知道‘what you up to'這類最最日常的幾種表達都是啥意思才能回答,不然驢唇不對馬嘴


可以在課堂上、會議上等正式場合可以聽懂,但是1v1交流不太順暢

這個是很多國內託福雅思六級八級考的不錯的小夥伴、以及一些剛出國不久的朋友們的情況,就是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但是自己回答的時候磕磕絆絆的,說的又著急又不太達意,能急死個人。

這個階段主要難點在於:

  • 形成英文的思維。如果說的時候想中文,然後試圖實時翻譯成英文,自然會慢
  • 掌握一些常用的表達方式,掌握四級英語詞彙,做到脫口而出一些準確的動詞和名詞,比如take, break, give, 等等的小詞要會準確使用,無需使用任何大詞


1v1交流順利,愉快的正常聊天,像母語一樣自然流暢

這個就是上面階段的升級版,這個階段沒有捷徑,就是多練。說的機會不夠多,這個階段真的就是多練才可以以同樣的詞彙量達到不同的流利度,多練才能自信

評論中有人提到泡妹撩漢的口語級別,或者正常深度的交流(不深入聊哲學聊歷史聊文學藝術等等),到達這個級別就完全夠用了。泡妹撩漢無非就是清晰完整的表述自己,不被英語影響自身魅力,也就是此級別的要求。如果感覺撩妹起來用英語費勁,那其實平心而論其實便是沒有做到在1v1的情境下自如表達。

當然,如果自如表達了還是沒撩到,那也不是英語的鍋了。畢竟中國妹子也不是你想撩就能撩的呀,文學藝術歷史哲學也不是中文就能隨意聊的


在4人左右的小聚會中可以談笑風生。此處特指4人中只有你一個人是non-native

這個和1v1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1v1的話對方只能耐心聽你說話,被迫和你互動,放慢語速、用簡單的句式等等,這都會造成你口語不錯的錯覺

但在4人的交流環境中,另外兩三人有很大可能會暢所欲言的聊天,語速和內容都回歸正常。這個階段難點在於:

  • 聽力,聽力,聽力。這個階段語速和用詞都是他們日常級別的,你想要做到完全的聽懂、並有餘力做出回應的話,至少需要做到絕大部分英文電影關鍵對話可以無字幕聽清每一個詞的程度。
  • 詞彙量。這個階段需要做到的暢所欲言,但是很多人會卡在一些日常用的關鍵詞上,比如說【我剛養了個小奶狗(puppy)不愛吃狗糧(kibble)】,【我去看了皮膚科醫生(dermatology)治痘痘(acne)】,【我做羊排(lamb shank)都用迷迭香(rosemary)】,等等。不是說找不到替代詞彙(這是更初級階段的要求),而是找替代詞彙的過程需要花時間,但是在這個階段,很多日常詞彙要做到準確的脫口而出,交流才可以順暢。不然另外兩人沒等你想好說什麼呢,就開始說下一個了,不會耐心等你解釋自己


在5人及以上的群體聚會聊天中自然的搭話,插科打諢,達到母語的流暢度

這個是最高階的口語要求了。你可以回憶一下在中文的多人聚會中,大家是以什麼樣的語速、信息量來交流的,多人在同時說話、插嘴,大家一起笑,一起開玩笑。這個階段就是需要做到英語的極熟練才可以。難點主要在於:

  • 詞彙量,詞彙量,詞彙量。
    不同於以上的dermatologist,puppy等常規詞彙,而是那些我們日常母語會說、可英語不知道怎麼說的表達方式。比如說【吹牛逼】,【撩妹】,【得了吧你】,【嚇得我眼前一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家狗能量爆表,天天拆家】等等,這其中有非常口語化而常用的回應,有特定的專業術語,有具體情境下該說的特定詞彙,等等。這個需要大量的積累和聯繫才可以做到信手拈來,不然你還在支支吾吾的時候人家早就換下一個話題了
  • 聽力。再多人聚會中,背景音雜,人多,語速極快。這個階段需要達到的聽力水平就是在英文電影裡那些出現在背景音的句子可以聽出個大概。
  • 對美國日常生活的瞭解。再多人聚會中,美國人奇愛談政治,經濟,商業,體育等等。先不說其中涉及的專業詞彙,比如棒球各種數據的名稱,就說他們用大白話說了一個事情,你了不瞭解這個領域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插進話。不過這個在母語裡也是類似,不懂的領域聊不起來,也不是英語的鍋。

在這個階段真正達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就像母語一樣張口就來,插科打諢,插話吐槽,能接住梗,創造梗,帶話題,等等

。這個所要求的聽力水平、詞彙量都不是簡單幾年積累可以做到的。

到了這個階段,沒有人會在關心你的口語怎麼樣,因為就像母語一樣,只是表達的工具。


我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口語很好,因為和任何外國友人可以聊很久,很多,但這都是上面提到的1v1帶來的錯覺,因為1v1的時候他們會照顧非母語的人。

上班之後同事很喜歡湊在一起聊大天,我從一開始極不適應,在多人的聊天中很少能插上話,到後來意識到問題,刻意訓練,現在感覺好了很多,越來越可以在群嗨聊天中自如的表達自己。

寫了好長,如果有人問具體怎麼訓練自己的就在寫吧……希望這個答案對大家有幫助 :)

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