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夏代帝都——濮陽

河北師大歷史教授沈長雲則論證禹都陽城應在河南濮陽。禹欲禪益,禹之子啟殺益,創夏朝,都夏邑,即今河南禹州市。啟崩,世子太康立,遷都斟尋,即今偃師市境。夏後太康不修民事,遊樂不止,使夏政凌遲,黎民皆怨,夷人始叛。祖居於鉏(今滑縣東境、濮陽縣西南)的有窮氏后羿,以其善射。發兵西進佔領夏朝國都,取夏民以代夏政,太康逃到陽夏(今河南太康縣),十年不歸,史謂之“太康失國”。太康崩,后羿擁立其弟仲康為傀儡。仲康崩,世子相在後羿威逼下,東逃帝丘,並在此建都。《竹書紀年》:“帝仲康七年陟(一說在位13年),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一作依同姓諸侯斟灌氏。帝相元年即位居商,徵淮夷。二年徵風及黃夷。七年於夷來賓。九年相居於斟灌。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於商丘。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澆帥師滅斟灌(在今河南清豐縣東武強鎮)。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澆帥師弒帝相,帝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有仍,生少康。”文中的商丘即為帝丘。

《左傳》僖公三十年:“狄圍衛,衛遷於帝丘,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注云:“相為夏后帝啟之孫,帝仲康之子,其所居當在帝丘。”如相不都帝丘,成公何夢之有?《竹書紀年》:“斟灌之墟是為帝丘。”這句話雖不確,然說明二者關係密切。斟灌(或作觀國)在清豐縣,帝丘在濮陽縣,二地相距不遠,故帝相可常往來。【晉】皇甫謐曰:“夏相徙帝丘,衛地。”夏帝相都帝丘,是不爭之事實。夏之方國多在濮陽一帶,夏有窮氏后羿居鉏。鉏音鋤,春秋曰城鉏,衛出公輒避難於此,其地在滑縣東37公里,濮陽縣西南23公里,界兩縣間,疑為滑縣趙營鄉西亂革,此為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后羿先世羿,帝嚳(一作帝俊)賜羿彤弓素矢,封於鉏,以扶下國。帝堯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九日,下殺猛獸,萬民皆喜。夷羿,羿之後也,故曰后羿。《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未聞其先何姓,帝嚳以上,世掌射正,至嚳賜以彤弓素矢,封之於鉏,為帝司射,歷虞、夏。羿學射于吉甫,其臂長,故以善射聞。”【南宋】羅泌《路史》:“夷羿有窮氏,窮國之侯也。五歲得法于山中,傳楚狐父之道,既學射于吉甫,故以善射著。太康之立,滔淫亡度,娛以自縱,民興胥亂,迷畋有洛之表,十旬不返。夷羿於是因民弗忍,興兵於河據之。太康失邦,仲康立,於時羲和沉湎於酒,叛官離次,夷羿自於王命徵之。及相立,乃逐相而自立,因夏民以代夏政,自鉏遷於窮石。”窮石,一說在洛陽市東南,一說在滎陽市汜水一帶。有人說張氏始祖揮封於鉏,羿、后羿即其後世也。此推論似較合理,然無史據。 觀國,一曰斟灌,其地在今清豐縣東武強鎮。《左傳》昭公元年,趙孟曰:“虞有三苗,夏有觀、扈。”有扈氏在今原陽縣,一說在今陝西戶縣。《竹書紀年》:“夏后帝啟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於西河。”梁沈約注云:“武觀即五官也,觀國,今頓丘衛縣(史志多將衛國縣說成衛縣)。”《國語》:“啟有五官,謂之奸子。五官,蓋其名也,所處之邑,其名曰觀。”其注云:“夏啟子太康弟,所封在衛縣,夏衰滅之。”啟之晚年,淫逸享樂,飲食於野,鏘鏘銘銘於管磬歌舞之中,忘記創業之艱難,不圖進取,故五子述大禹之戒作歌,以省其父,啟不悛,反興師問罪。但也有說,此事發生在太康之時。《史記》;“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尚書·序》亦作此說。夏后帝相九年居斟灌,並死葬於此。薛瓚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東郡灌是也。”【北魏】酈道元曰。“餘考瓚所據,今河南有尋地,衛國有觀土。”這都說明斟灌與觀國同為一處,其址在今清豐縣東南武強鎮。

夏之方國昆吾在今濮陽縣,昆吾始為陸終之長子顓頊之玄孫己樊封地。【南宋】羅泌《路史·後記》:“顓頊娶勝奔氏之女曰娽,生伯稱、卷章、季禺三人,卷章生黎及回。黎為祝融(火正),卒,帝嚳以回代之。回食於吳,是曰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樊,為己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墟。”昆吾始為帝嚳所封,至夏仲康六年,因昆吾氏有功於王室,賜命作伯,是為夏伯。《竹書紀年》:“夏帝廑四年,昆吾氏遷於許,帝癸(夏桀)二十八年,昆吾令諸侯伐商。三十年,湯乃興師率諸侯自把鉞以伐昆吾,於是昆吾為湯所滅。”詩曰:“韋、顧即伐,昆吾夏桀”,即指此事.已姓居濮陽之昆吾,歷十三世,約350年。期間,夏啟鑄九鼎於昆吾,帝相逃於昆吾,皆指此處。《太平寰宇記》

夏有顧國,在今濮陽市範縣東南,始封者不詳。按《路史》所載,顧、溫、蘇、扈、董、廖、斟尋、斟灌、祝產,皆昆吾之後裔。【清】馬驌《繹史》:“陸終氏五世為斟姓,與韋、顧同封,其後有斟灌,斟尋氏。”《竹書紀年》:“夏癸(桀)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會諸侯於景亳,遂徵韋。商師取韋(在滑縣東南妹村)遂徵顧。”《太平寰宇記》:“故顧城在範縣東南二十八公里。”宋時範縣在今張莊鄉舊城。《中國歷史地名詞典》:“顧國在今山東鄄城東北。”《範縣誌》:“顧城遺址位於範縣城東南25公里,今張莊鄉舊城東南。城址全部掉入古黃河中,遺址無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