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越長越聰明?

鍾勇180607335


轉給所有家長:從小針對性培養孩子這7種能力,孩子越來越聰明!

美國大腦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博士在《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中說道,記憶力、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的慾望、自控力、創造力、語言溝通的能力、解讀非語言溝通的能力,這7種能力代表大腦聰明的指標。那為了培養這7種能力,有哪些具體地實際應用方法,培養出聰明的寶寶呢?

1、給孩子閱讀:培養記憶力

陪伴孩子時,給孩子一遍一遍講他愛聽的故事,一遍一遍放他愛聽的歌。孩子雖小還不認識字,但是通過你的閱讀能幫助寶寶發展記憶力和想象力。到時候也許你會驚訝寶寶通過你的閱讀,竟能自己說出故事,唱出歌曲。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一遍一遍地看他愛看的童話書、故事書、繪本等。所以,家長不要懈怠陪伴孩子閱讀,讓孩子每天學一點,進步一點,懂得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2、讓孩子多玩益智的玩具:培養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借用積木、拼圖、樂高、DIY等玩具,通過不同的拼搭、組合、排列、鑲嵌、接插等,搭配出各式各樣的形狀,能夠鍛鍊孩子思考力、想象力、推理和解決問題能力。

3、讓寶寶玩耍:培養探索的慾望

在家裡給寶寶設置一個專門的玩耍空間,讓寶寶自己玩,到處爬,到處走,到處跑,只要家長看護好就行。等孩子大些,也多帶孩子出去玩,探索世界和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物品,也多認識些人,藉由各種外物的刺激寶寶的神經和感官發育,培養孩子探索的慾望。

4、給孩子定規矩:培養寶寶的自控力

比如,告訴孩子一次只能吃1顆糖,一天只能吃一次,不能多吃。現在出去玩,1小時候要回來寫作業,如果作業先寫完再出去玩,可以玩2小時。等等。通過定規矩、設獎勵等形式,有意識的訓練寶寶自制力,養成好習慣。

5、讓孩子學繪畫:培養創造力

孩子在想畫什麼,怎麼畫,能促進左腦的開發;而通過各種色彩、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能促進右腦的開發。所以看似隨意塗鴉,毫無章法的繪畫,也是孩子經過腦海記憶中的印象抽化創造出來的。所以不要說孩子畫的醜、不好看、不像,要積極鼓勵孩子多畫畫哦。

6、和寶寶多交流:培養語言溝通的能力

雖然寶寶出生後還不會說話,但是你一直和他說話,看什麼教什麼,教他辨識物品,讓聲音在他腦袋裡形成豐富的印象,為說話做準備。等到他會說話的時候,就能清晰地辨別出物品,還能準確地說出物品名稱。也許就會每天找你不停說話,當個小話癆呢。

7、教寶寶分辨情緒:培養解讀非語言溝通的能力

可以通過動畫片、書裡的故事人物,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表情姿勢,教孩子通過他們的身體信號來分辨開心、傷心、生氣、憤怒、驚嚇、討厭等情緒,使得孩子看懂非語言想要表達的意思,提升情商。

小評果快樂育兒,分享早教育兒、安全教育、營養輔食等豐富知識,幫你快樂育兒。歡迎讀者點贊、轉發、收藏、評論。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如何讓寶寶越長越聰明?

寶寶聰明不聰明50%來自天生,50%來自塑造,所以,後天培養讓寶寶變聰明還是很有希望的。

最近聽Dr.魏的科學育兒課,很有收穫。育兒課中提到要想讓孩子變聰明,就要進行多元刺激,包括智力、語言、情緒、運動、創意。所以,我們要從這5個方面盡心盡力地培養寶寶。

如何讓寶寶越長越聰明?

1、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首先要保證寶寶的營養。每天給寶寶提供營養均衡的一日三餐,多給寶寶吃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核桃、菜籽油等,讓寶寶的大腦儲備必須的能量。

2、多給寶寶讀書

多跟寶寶說話,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場景,越早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越聰明。

多給寶寶讀書,讓寶寶接觸更多看不到的世界,通過閱讀繪本可以鍛鍊寶寶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認知能力等多種能力。

3、多跟寶寶做遊戲

多陪寶寶做遊戲,唱兒歌、玩積木、場景遊戲等多種孩子樂此不疲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孩子對父母的安全依戀。通過遊戲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種能力。

4、多帶寶寶運動

四肢發達頭腦才能更發達,強身才能健腦。運動可以增進孩子的心肺功能,給大腦提供更多血液和氧氣,大腦運轉更高效。

在孩子會爬的時候讓他多爬行,在孩子會走的時候讓他多走動,少抱他、推著他到處走。在孩子能夠進行復雜運動時,鼓勵他選擇喜歡的運動形式,如跑步、游泳、跳繩,通過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發展,提升認知能力。

5、培養一個快樂的寶寶

當孩子遇到挫折、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接納他的情緒,幫他找到原因,和他一起反思情緒,通過這種方式,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讓孩子學會處理困難的方法。孩子經過不斷的磨練,會變得堅強樂觀,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使大腦處於穩定狀態。

總之,要想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父母有很多路要走,我們付出的越多,孩子大腦用的越多,就會越聰明。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寶寶聰明智商高,需要抓住三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懷孕3-6個月,0-2歲和2-6歲這三個時期寶寶大腦發育處於黃金生長期,父母要在這三個時期儘量保證大腦發育需要的營養,創造合適的生活環境,提供促進大腦發育的需要的教育。


妊娠3-6個月:

懷孕第三個月開始,寶寶的大腦細胞的進行大量的繁殖,速度快,數量多,這是大腦發育的第一個黃金期。

孕媽媽需要保證科學而合理的營養,如果營養不足,會讓大腦的腦細胞數量減少,智商也會受到影響。

寶寶出生後的0-2歲:

寶寶剛出生時,大腦重量發育到25%。出生後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大腦重量迅速增長,腦細胞分裂數量增加,尤其是寶寶兩歲時,寶寶大腦的重量發育到75%,因此,這兩年的大腦發育非常快。大腦發育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蛋白質,DHA和卵磷脂。


寶寶3-6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

寶寶的大腦發育剩餘的25%,主要是在3-6歲完成。營養,運動,教育,生活環境對寶寶大腦發育都會產生影響。

讓寶寶更聰明,要從以下這些方面做起:

營養的補充:寶寶六個月前,含DHA配方的奶粉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DHA。寶寶添加輔食後,可以適當的補充DHA。但需要記住的原則是,dha的獲取一定要首先從輔食當中獲取,而不是從額外的補充劑中獲取。

開發左腦:左腦主要支配理性學術方面的認知。媽媽多給寶寶交流,促進寶寶的語言方面的能力,可以開發左腦。另外,寶寶從事數學和理性相關的行為都可以開發左腦。



開發右腦:右腦主要是支配感性的認知。寶寶練習畫畫,唱歌跳舞等等跟藝術相關的行為,可以開發寶寶的右腦。 在適當的年齡練習相應的運動,三翻六坐九爬,鍛鍊寶寶的大運動,也可以開發右腦。


筍亦竹


寶寶的智力從出生開始,其實就已經從遺傳基因決定了他的智商了。這是先天的智力。還有一個就是在成長中環境所影響的一個智力。

先天智利佔絕大部分部分,後天開發的智力佔小部分。

所有的人都希望寶寶越來越聰明,小寶寶確實是按照生規律是越來越聰明的。

從小就想讓寶寶比別的寶寶更聰明,所以大家都在研究怎麼讓寶寶從小就開發智力,其實寶寶小的時候,讓寶寶健康的成長身心愉快,然後多陪寶寶做做遊戲。

1.多帶寶寶去外面走走去公園走走或者去商場走走讓寶寶多接觸更多的新東西。這些都是給寶寶一些感知的東西。

2.媽媽平時在家裡我們多給寶寶聽一些音樂。

讓寶寶愉快地成長,健康的成長,我覺得就已經很好了。

3.可以讓寶寶去做游泳運動。運動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掌握身體的平衡,然後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4.平常一般是媽媽帶寶寶比較多,然後給寶寶經常的撫摸說話和陪伴他做一些遊戲,別說躲貓貓的遊戲,別說動動小手的遊戲,我比如說,給小孩子唱歌的一些遊戲。

父母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寶寶還小不能過度的開發大腦寶寶的大腦,發育期在一歲的時候是比較成爆發形發展的,根據自己寶寶自身的智力,引導他去做一些開發智力的遊戲。

孩子慢慢的成長大了,那麼我覺得是更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的性格,健康的心智和應對社會的能力。

智力的因素家長,不必太強求。因為這個是先天決定,後天慢慢培養,天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常的人。我們應該更好的,去培養小孩子認識世界,培養他獨立的思想。培養他健康的心智,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他積極向上的心態。






熊仔快樂之家


想要寶寶聰明,應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做智能方面的培育,以下有四點可共寶媽們參考:第一培養寶寶天真快樂反應,寶寶兩個月時,就可以有複雜的表情,如苦惱,興奮,快樂,除了媽媽,別人逗他時,他會微笑,三個月初時寶寶會對照顧他的人尤其是媽媽表現出‘天真快樂反應’,這可以說是寶寶與人最初的交往,所以讓寶寶多與親善他的人交往,經常引起這種‘天真快樂反應’對寶寶成長是必要的。第二寶寶學說話前,要經過一個語言的儲存準備期,尤其是2-3個月的寶寶開始進入語言自發的大聲階段,大人要用親和友善的語氣和寶說話,並有多種表情,儘管寶聽不懂,但這些都對寶有潛意識的影響。第三3個月寶的視線可隨物體轉動180度,能看4-7米遠的物體,可把寶抱出戶外,看看外面的世界,並在看的過程中感知世界,這對觸發寶寶的心智很有益處。第四讓寶分辨聲音,可將小鈴鐺,撥浪鼓等不同聲音的東西放在寶看到的地方弄給寶寶聽,並告訴他名稱,寶注意後,再慢慢移開發聲體,讓寶寶分辨聲源。希望能幫到您,關注我和您一起呵護寶寶成長!



家有寶貝樂哈哈


您好,只要對寶寶加以引導,做好下面3點,就能讓寶寶更聰明!

1、發現聰明的特點,並順勢利導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很喜歡笑,喜歡與人接觸時,那麼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每日與人與物接觸的時間和頻率,以進一步激發寶寶對外界的好奇心。也有些媽媽本身好靜不喜與人接觸,整日帶著孩子在家玩電腦,看電視,這對於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而言,非常不利。

同樣,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四個月後仍然很少笑,或者表情多為呆萌,眼睛無神時,媽媽們就要特別留意,並有意識的去引導。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去激發寶寶大腦,比如播放歡快但又平和的兒歌;每日定時和寶寶溫柔的對話,喊他的名字,不用擔心他聽不懂,寶寶的確聽不懂,但媽媽傳遞的愛和溫柔,寶寶是可以接收到的;再或者用色彩鮮豔、材質不一的玩具,讓寶寶去觸摸,從而更好的喚起和激發大腦的發育。

2、營造安全舒適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安全空間最為重要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目的性行為越來越多時,媽媽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空間,避免寶寶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不必要的意外傷害。同時,媽媽還可以故意創造一些偶然的機會,或是障礙,引導寶寶發現事物間的關聯,以促進大腦更好的發育和智力的提高。

3、愛心是養育好孩子的第二條件,耐心和尊重才是首要條件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很有主意,很倔強不聽話時,先不要惱怒,要明白這是寶寶自我意識在萌芽,對於自我意識發出的嫩芽,媽媽要做的是細心的呵護,耐心的引導,充分的尊重,而不是壓制甚至責罵,讓寶寶心生畏懼。寶寶要求合理時,我們要儘量滿足並給予鼓勵和認同,幫助寶寶建立個人自我意識。寶寶要求不合理並哭鬧時,我們要快速轉移寶寶注意力,從當下哭鬧的事情中走出來,並在後續日常生活中給予正確的引導。

當然,如果寶寶12個月後還沒有自我的意識,那麼做父母就要留意:細心的觀察寶寶日常情緒的變化,行為活動的特點,語言及感官發育情況等,根據情況尋找原因。當然,如果寶寶情緒、行為、語言和感官發育都明顯滯後,媽媽需儘快帶孩子去正規兒科醫院去檢查,以免耽誤大腦最佳發育時間,抱憾終身。


羊駝媽媽


在孩子上幼兒園和幼兒園之前多給孩子讀一些繪本圖書,另外根據孩子的個人愛好可以把孩子送特長班,無論是學畫畫還是跳舞或學彈鋼琴孩子從行為能力及智力方面都能得到鍛鍊,但不要強制孩子學,讓孩子自己選學什麼,另外,家庭要保持和諧歡快的氣氛讓孩子心情愉悅,這對於孩子的腦力開發也很重要,單親家庭孩子多半內向少言不自信,做為父母生活壓力無論怎麼大,當孩子面都耍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千萬別當孩子面抱怨任何,有苦有難自己放在心裡,不要當孩子說,因為孩子小對父母有依賴感,如果父母總說些消極的話造成孩子內心混亂,整天提心吊膽的見到父母,對孩子身心成長不利,自然也會影響智力發展,我回答的只是現實中的一點心得,還不夠全面。


風景如畫6601



surprise倔丫頭


加拿大非常重視孩子的“初生教育”,想給寶寶一個好的開端,早期就要刺激其大腦功能的發育。加拿大兒科醫師建議,注意好日常生活中的八個細節,就能讓寶寶更聰明。

1、 吃母乳時,嬰兒會把目光集中在母親臉上。

這是母嬰面部表情交流的好時機,媽媽回應並重復嬰兒嘴中的咕咕聲有助於其習得語言技能。如果用奶瓶餵養,要讓嬰兒依偎在與母親胸部同高的位置,確保孩子的目光能盯在母親臉上。

2、唱歌既簡單又能促進嬰兒學習能力的提高。

父母唱歌時會用到很多音調,這會吸引嬰兒的興趣。歌曲中包含的新單詞和重複模式,對於語言能力的發育非常重要。唱歌還能教會嬰兒韻律,有益於其今後閱讀能力的提升。

3、 一邊給孩子換紙尿褲,一邊拍拍小屁股、摸摸小腳丫,誇讚寶寶乖巧、可愛,告訴他你正在做什麼,這是很好的母嬰交流機會。

4、 給孩子洗澡時是讓其掌握科學知識的好機會。

嬰兒喜歡把水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裡,在水裡玩耍時可以觀察重力作用,感悟水的體積,這都是物理學的基礎。

5、 當嬰兒坐在手推車裡逛超市時,讓他摸摸貨架上的物品,可以向他描述物品的特點,讓他熟知物品的形狀、數量、顏色、手感等。

6、 散步時,父母可以用手指向天空、樹木和小鳥,用語言描述所走過的不同地形,如“這條人行道太顛簸了”。如果嬰兒推車能調整到孩子面對著父母的位置,孩子就可能跟著父母的口型咿呀學語。

7、 在餐桌上,嬰兒可以接觸到各種餐具(勺子、盤碗碟)以及各式各樣的食物,這有助於他們形成對物體的印象。在進食過程中,嬰兒用手指捏握食物,能鍛鍊精細運動技能。

8、 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能刺激大腦發育。

一邊哼著搖籃曲或講著故事,一邊抱著孩子入眠,這種安全的連接會讓他更快入睡,大腦得到更好的休息,第二天更精力充沛地探索新世界。父母還可以教會嬰兒新的概念,如不同食物的質地,並描述冷熱的區別。


貝拉的小酒窩


如何讓寶寶越長越聰明?怎樣養一個聰明的寶寶?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很喜歡笑,喜歡與人接觸時,那麼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每日與人與物接觸的時間和頻率,以進一步激發寶寶對外界的好奇心。也有些媽媽本身好靜不喜與人接觸,整日帶著孩子在家玩電腦,看電視,這對於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而言,非常不利。

同樣,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四個月後仍然很少笑,或者表情多為呆萌,眼睛無神時,媽媽們就要特別留意,並有意識的去引導。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去激發寶寶大腦,比如播放歡快但又平和的兒歌;每日定時和寶寶溫柔的對話,喊他的名字,不用擔心他聽不懂,寶寶的確聽不懂,但媽媽傳遞的愛和溫柔,寶寶是可以接收到的;再或者用色彩鮮豔、材質不一的玩具,讓寶寶去觸摸,從而更好的喚起和激發大腦的發育。

營造安全舒適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安全空間最為重要。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目的性行為越來越多時,媽媽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空間,避免寶寶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不必要的意外傷害。同時,媽媽還可以故意創造一些偶然的機會,或是障礙,引導寶寶發現事物間的關聯,以促進大腦更好的發育和智力的提高。

愛心是養育好孩子的第二條件,耐心和尊重才是首要條件。

當媽媽們發現寶寶很有主意,很倔強不聽話時,先不要惱怒,要明白這是寶寶自我意識在萌芽,對於自我意識發出的嫩芽,媽媽要做的是細心的呵護,耐心的引導,充分的尊重,而不是壓制甚至責罵,讓寶寶心生畏懼。寶寶要求合理時,我們要儘量滿足並給予鼓勵和認同,幫助寶寶建立個人自我意識。寶寶要求不合理並哭鬧時,我們要快速轉移寶寶注意力,從當下哭鬧的事情中走出來,並在後續日常生活中給予正確的引導。

當然,如果寶寶12個月後還沒有自我的意識,那麼做父母就要留意:細心的觀察寶寶日常情緒的變化,行為活動的特點,語言及感官發育情況等,根據情況尋找原因。當然,如果寶寶情緒、行為、語言和感官發育都明顯滯後,媽媽需儘快帶孩子去正規兒科醫院去檢查,以免耽誤大腦最佳發育時間,抱憾終身。

喜歡的玩具或者家有寶寶的小夥伴,還可以關注一檔叫【阿哦玩具】的視頻節目哦。節目介紹各種有趣的玩具,並且用玩具對戰、過家家、做手工,挖掘玩具的各種玩法,同時也通過玩具和孩子們做朋友,非常的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