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範曾乃當代著名畫家,因常常口出狂傲之言而廣受爭議,曾經更是直言:“假我三十年光陰,可超越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何等人也,他的藝術成就還從未有人敢言有力企及,更何況是超越?

此話一出,一時間爭議紛紛,四下沸騰。一眾藝術大家中未曾有如此標榜自我,狂傲之人,範曾算是第一位。

範曾出生自江蘇南通,家中也是書香門第,自小也是得以受傳統文化之薰陶。他曾拜於名師大家門下,曾經師從李苦禪、文懷沙。由於李苦禪是齊白石的徒弟,因此範曾的師祖即是齊白石先生。

範曾發跡於東瀛日本。他在1979年被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又獲“中日文化交流功勞紀念杯”,隨後又在日本建立了“範曾美術館”,1986年再獲“中日藝術交流特別貢獻金獎”。

範曾在日本可謂是獲譽頗豐,如此一來,從日本歸來自然成為名家。範曾的書畫暢銷市場,加之範曾在官商之間,遊走自如,範曾也是名利雙收。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恩字何在?

關於範曾,他的得志猖狂,反噬一口最為人痛恨。範曾一生受多人引薦提攜,但不曾記懷恩德,反而常恩將仇報。

沈從文曾致信汪曾祺,向他訴說憤懣。沈從文在信中稱,範曾曾多次託人拜他為師,但其從師十年還未算得上及格便成名了。

沈從文某回善意提醒範曾畫作有歷史謬誤,勸他改正。範曾卻指著沈從文額頭大罵沈從文已經過時,沒有發言權。特殊十年,沈從文遭遇批鬥,範曾落井下石,無中生有,一口氣列出幾百條沈從文的“罪狀”上告領導,沈從文驚愕之餘更是無比唏噓,對範曾的行為難以忘懷。

須遵德對範曾同樣是無比痛恨。須遵德曾真心將範曾當作好友,熱心相助。然而範曾卻與須遵德的妻子李桂蘭多次在須遵德家中做出苟且之事,隨後須遵德與李桂蘭離婚,範曾搜刮完須家錢財後還把須遵德的兩兒一女帶往異國,並改姓範。

範曾對於恩師李苦禪同樣薄情,他成名後便對李苦禪大為不敬,直呼其名,也對恩師有過攻擊的行為。李苦禪對範曾失望透頂,臨終前稱範曾是

“中山狼”,要把他清出師門。

範曾後來談及李苦禪還大言不慚地談論“孝悌”之道,使人無話可說。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善辨風向

範曾的一路“順利”與他的善辨風向有關,他的座右銘即為“外靠奸商,內靠官僚”

1962年,範曾24歲,剛剛完成畢業畫作——《文姬歸漢》。據說範曾選取蔡文姬作為畫作題材是別有心意:1962年,郭沫若的話劇《蔡文姬》在全國上下大受歡迎,範曾認為如果選取蔡文姬作畫,必能討得郭沫若歡心,況且他還尚是無名青年一個,若得郭沫若提攜,那對於其前程之錦繡自然是好的。

抱著這一念頭,範曾便畫了一幅《文姬歸漢》。畫作完成後,範曾便日日在郭沫若家門前等候,希望郭沫若為他的畫題辭。郭沫若與範曾素不相識,見範曾熱情問候並未過多回應,後經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才把畫拿到了郭沫若面前。

郭沫若打開見畫作內容是蔡文姬,或許是感到自己話劇被認可,內心欣慰,加之提攜青年人在郭沫若眼裡也是社會責任,因此便揮毫為範曾的畫作題了辭。

範曾把畫作上交學校後,學校認為範曾心懷鬼胎,投機取巧,十分不滿,因此儘管《文姬歸漢》有名家題辭,範曾也並未得第一,但他在城內也是賺足了風頭。

多年以後,範曾登上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的舞臺,稱郭沫若曾為《文姬歸漢》而夜不能眠,且告知範曾,今後無論有多少畫作都願意為他題辭。然而是真是假,無法定論,但如世人所知,範曾後來作畫無數,但都未再出現郭沫若的題辭。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鬧得最為轟動是範曾的“叛國事件”

上世紀九十年代,範曾由於與臺商非法走私,臺商被捕後他只得外逃法國。在媒體面前,範曾發佈《辭國聲明》,暗指對於國家制度的不滿,並自稱為民主人士,辭國實則是不得已之舉。

此舉之後,國家馬上對他進行處理,範曾的政治職務被悉數撤銷。

然而範曾在外的日子很快便落魄起來。由於範曾曾因假畫被臺灣藝術與畫廊界封殺,範曾的畫在法國便也無法銷售出去,法國人面對範曾的推銷並不買賬,貧窮之下,又見中國發展向好便高調公佈《歸國聲明》,把先前所發表言論拋卻腦後,極言懺悔之情。

中國政府至1993年才對叛亂分子給予“特赦”:只要痛改前非便可回國。範曾抓住機會馬上歸國,經歷此次風波後,範曾已被“封殺”。然而範曾卻依靠他的“智謀”,上下打點,幾年後便又“東山再起”。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可以超越八大山人,你認可嗎

“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範曾某次上節目,列出畫作九品。主持人詢問他自認是幾品,範曾回答:“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其中四品為大師,五品為五百年一出的巨匠。

關於範曾的畫作,褒貶不一。

著名畫家簡繁曾直言範曾的畫在中國美術界一直被定位為課本插圖與看圖識字,並稱其作品與繪畫無關,藝術無關。

肖鷹稱,在美術界,學術界,對範曾其人其畫大都風評極差。

收藏家郭慶祥在《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中批評範曾名不其實,只會自我包裝。

而季羨林,錢鍾書與楊振寧卻都對範曾大為讚賞。

範曾的畫作如何無一定論,但對於其人品卻是可見一斑。儘管他曾為祖國捐款無數,有“慈善家”之稱,然而這也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慷慨解囊並非一心為社會分憂以期社會安和,而是為了給自己增添光環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