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疫情或於3月底至4月中旬趨平復

3月9日,南開大學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該校一研究團隊經建模分析認為,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零號病人”出現的時間可能是2019年11月24日左右,即在2019年12月12日武漢市衛健委公佈首個確診病例的18天前。

同時,在疾控效率沒有降低的情況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以外的全國各地,有可能於2020年3月底至4月中旬趨於平復,而復工對疫情防控可能產生影響。

日前,南開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黃森忠教授及其合作團隊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策略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通過梳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核心時間線脈絡,分析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參數,並將其與SARS(非典型肺炎)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比較,經過建模分析,最終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拐點、流行時間跨度、最終規模及復工風險等作出評估預測。

上述消息稱,2019年底開始的疫情給中國學者和疾控決策者提出幾大問題:一是疫情的拐點何時出現、疫情何時結束、最後規模多大?二是如何數值化地評估實時的疾控效率,哪些疾控策略可行且效率比較高?三是在拐點出現後,疫情處於受控狀態下,如何優化疾控的成本?

為尋求答案,由黃森忠教授和山西大學複雜系統研究所所長靳禎教授、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彭志行副教授共同領銜,南開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多位年輕教師與研究生加入的研究團隊,基於傳播動力學及普適SEIR模型進行建模,通過“南開大學智英健康數據研究中心”開發的程序EpiSIX,實時跟蹤國家衛健委及各地衛健委自2019年12月12日以來發布的確診病例數據,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趨勢進行研判,對疾控策略的效率進行評估,並將相應建議提供給疾控方參考。

該研究團隊還特別釐清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學基本參數,如基本再生數、平均潛伏期、平均傳染期、非典型患者佔比,以及流行趨勢(包括流行時間、疫情拐點、流行規模等),並分析了疫情防控強度對疫情傳播的影響。為了讓研究成果可視化程度更強,研究團隊還創建了一個網頁更新預測結果。

通過建模分析,研究研究團隊認為,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零號病人”出現的時間可能是2019年11月24日左右,即在2019年12月12日武漢市衛健委公佈首個確診病例的18天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疾控政策的響應模式是所謂的“基於報道的患者總數提升疾控力度”的做法(即隨著患者人數的增加,不斷提升疫情防控力度),這種響應模式使得疫情的控制具有非常好的魯棒性(即疫情後期的態勢不會因為相對適中的擾動而發生大的改變)。

團隊分析,在疾控效率沒有降低的情況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以外的全國各地,有可能於2020年3月底至4月中旬趨於平復,而復工對疫情防控可能產生影響。團隊假設,若全國除湖北省以外地區從2020年2月25日開始復工,各地實施“52 開關式”疾控策略,即對易染源(民眾)在工作日(週一至週五)的疾控效率維持在全面疾控狀態(封閉隔離式)下的一半,但在週末兩天完全放開,而對傳染源(患者)始終保持現有的嚴格疾控模式,則除湖北省外的疫情流行時間不會變長,但患病人數規模可能會增加0.1萬人(參見圖1)。

研究: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疫情或於3月底至4月中旬趨平復

圖一:全國除湖北省以外地區,如果從2020年2月25日開始,實行“52開關式”的疾控策略,則疫情結束的時間仍然維持在2020年3月底至4月中旬,但最後患者總數可能增加0.10萬人。

而對湖北省,若太早放鬆疾控力度,則可能使疫情推遲至2020年5月中旬才能結束,且患病人數可能增加近1.5萬人(參見圖2)。

研究: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疫情或於3月底至4月中旬趨平復

圖二: 湖北省內,如果從2020年2月25日開始,實行“52開關式”的疾控策略,則疫情結束的時間可能會被延遲到2020年5月中旬,最後患者總數可能增加近1.5萬人。

為此,研究團隊認為,鑑於復工潮的來臨及開學季的到來,建議全國除湖北省以外地區全面復工。而開學時間應推後一個月,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適當調整。

該研究項目由南開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應急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予以支持,並得到了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的支持指導。目前,該研究成果相關論文已在線發表於《中國科學:數學》。


編排:安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