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泉州菜是閩南菜的代表之一,食材以海鮮為主,清淡且滋味鮮美。

泉州的美食,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地道”。街上有三五十年不會變味的老店,長則傳承百年的老店比比皆是。小吃比較出名的有肉羹湯、面線糊、崇武魚卷、蘿蔔飯等。

1、肉羹湯

肉羹湯是一道別有風味的泉州名小吃。其湯汁清甜、鮮香,不會太鹹也不會太淡,鹹淡適中,很適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2、肉粽

肉粽要跟肉羹湯放在食用,也是一特色搭配。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肉粽是泉州傳統的地方風味小吃,其選料講究,配料多樣,製作精細,歷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肉粽以香菇、蝦米、芋頭粒、栗子、豬肉(或雞肉)、糯米 等為原料。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3、面線糊​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福建省泉州的本土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成。面線糊系以蝦、蠔、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

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面線糊的配料可選擇的很多醋肉、大腸、滷蛋、蝦仁、海蠣、蟹肉、鴨腸、鴨血......任加任選,標配是醋肉+大腸。

4、土筍凍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跟筍沒有半毛錢關係哦,原料是產於海邊的一種蠕蟲。土筍凍的起源地是泉州!晉江安海的沙蟲肥美,大家去泉州一定要嘗一嘗啊!

5、炸醋肉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炸醋肉一般是按斤散稱出售。有點像酥肉,但其實是瘦肉用醋醃漬(泉州的永春老醋很有名),然後掛上地瓜粉入油鍋炸。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剛出鍋的醋肉外酥裡嫩,夾雜著淡淡醋香和一絲焦香的蒜蓉味,不會膩。


6、薑母鴨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薑母鴨做法頗為講究,要用番鴨,宰殺洗淨之後加大量薑母(老薑)、芝麻油、鹽及秘製的配方一同燉煮數小時。不同店家料理方法不同,幹湯各成一派。

鴨子燉得很爛,肉用筷子一戳就脫骨。扯塊薄薄的鴨皮,捲起來在底下的湯裡輕沾,鹹香入味,超下飯。

7、石花膏四果湯

石花膏是四果湯裡很特別的食材,拿小刮刀在盆子裡把一塊透明果凍狀的東西刨出細長條。它是用海邊礁石上的石花草(一種食用海藻)熬製而成的。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糖水甜度剛剛好。石花較細,軟卻不失韌性。選了芋頭、番薯圓和QQ果。終於在番薯圓裡吃到真正的地瓜味。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8、崇武魚卷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漢族名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

9、泉州牛排

這裡的牛排並不是我們常吃的西式牛排,而是中式牛排。牛排是泉州的一道快餐式美食。

這道菜在福建泉州可以說和沙縣小吃遍佈中國一樣普遍,幾乎每個街區都會有一家特色牛排的飯店,說是牛排,實際上就是燉牛排骨,燉的軟糯香甜,特下飯。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在泉州經營牛肉小吃的餐館攤檔遍地開花。牛排以中式牛肉的做法,湯汁亮黃,肉香濃郁,吃起來酥嫩軟爛,帶點點咖喱味。

泉州美食數不勝數,幸福的泉州人民,在各式的美食麵前自由搭配。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一碗鹹飯,一碗牛肉羹,再點份牛排,就是泉州人最日常的一頓簡餐。

您是否也準備好去品嚐一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