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秦樓月·浮雲集》

【宋代】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由來


3月5日或6日為驚蟄節氣, 萬物以榮,到了"陽和啟蟄,品物皆春"的時節,越來越多的地方迎來"可耕之候"。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


自漢代開始,古人對於立春的物候描述就有 "蟄蟲始振",振者,動也。蟄蟲此時似乎已在半夢半醒之間,開始抖一抖、扭一扭了。"蟄蟲始振,蟄藏也,振動也,密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


另有《夏小正》的解釋,啟蟄,言始發蟄也。無論是啟、是發,都是一個溫和的漸變過程,後來的"驚",體現的是瞬間的突變。也許正是這個"驚"字,啟發了關於雷聲終結蟄伏的演繹和解讀。實際上,雷的"鬧鐘"功能,與布穀鳥的"催耕"功能一樣,都是人們豐富的聯想吧。真正喚醒冬眠動物的,不是有聲的驚雷,而是無聲的溫度。溫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三候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一候·桃始華


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二候·倉庚鳴


驚蟄後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雲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三候·鷹化為鳩


《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鳩。”鳩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布穀鳥。古人認為,自然界的動物可以相互變化,如鼠化為鴽、腐草為螢、雉為蜃、爵為蛤。當然從今天的生物學上講古人的說法是錯誤的,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布穀是一種候鳥,只有春天才會飛到中國來。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習俗


祭白虎化是非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驚蟄這天都會出來覓食吃人。犯白虎者這一年內,會經常遭到小人的算計,引發各種不順。大家為了祈求一年順利,就在驚蟄祭祀白虎。祭白虎時,用紙畫一隻白老虎作為神像,需以肥豬血餵飽它,讓它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然後用生豬肉塗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得它的嘴佈滿油水,不能開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驅趕黴運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吃梨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吃梨的習俗有不少說法,一種說法是,驚蟄時節雖然天氣變暖,但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梨子能生津止渴,恰能緩解人們口乾舌燥之症。另外吃梨還有益於脾胃,令五臟平和,可以增強體質,抵禦疾病。另一種說法是“梨”諧音“離”。驚蟄這天吃梨,寓意讓疾病統統離開人們,希望讓人一年都無病無痛,平安度過一年。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養生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時“春需響,萬物長”,養生要重視調達肝氣、平衡陰陽。飲食上宜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以健脾,適當食溫熱食物以壯陽禦寒,多食野菜亦有利於健康;選擇慢跑、太極拳、放風箏、坐功等較柔和的運動方式;精神上注意調節情緒,切忌妄動肝火。


常吃抑菌食物


氣溫回升,細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宜常吃點清熱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蔥、馬齒莧、蒲公英、蜂蜜、綠茶、香菇等,它們大多享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譽。


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芥藍、西藍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有助於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可適當多吃。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保持心情愉快


建議每日2~3次聽音樂,每次以30分鐘左右為宜。最好戴耳機,避免外界干擾。不要總重複一首樂曲,以免久聽生厭。從五行的角度來講,驚蟄推薦多聽角調音樂。


推薦音樂:姑蘇行、牧笛。


姑蘇行李晨 - 中國民樂大師純獨奏鑑賞全集:笛子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牧笛李增光;胡曉流 - 歌曲合輯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春捂護陽


驚蟄節氣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由於北方冷空氣仍較強,氣候變化大,且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仍需春捂。“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具體的春捂原則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食譜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帶魚春筍湯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食材】帶魚1條、春筍2只、鹹肉130克、黑木耳16克、黃酒2大匙、紅椒1/2只、大蔥1根、生薑4片、蒜1/2只、鹽適量。


【做法】

 1、帶魚洗淨,切成6釐米的長條狀。

 2、鹹肉清洗,切薄片,黑木耳用溫水泡發後清洗乾淨,大蔥斜切3公分的小段。

 3、春筍去殼清洗後斜切成片。

 4、鐵鍋預熱後放油,下帶魚塊小火煎至兩面微黃剷起。

 5、另起油鍋,放蔥段、蒜頭、薑片微煸成金黃色,倒入鹹肉煸炒後加黃酒。

 6、加入煎好的帶魚和春筍、黑木耳和紅椒。

 7、倒入熱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左右,湯色呈奶白後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帶魚為高脂魚類,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碘等成分。能補脾益氣,益血補虛。


薺菜豆腐湯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食材】薺菜,內酯豆腐,菌菇,筍,開洋等。


【做法】

1、薺菜洗淨,汆水後切末。

2、將內酯豆腐、筍、菌菇分別切成小丁,開洋切小粒。

3、炒鍋加油,燒至七成熱,加鮮湯、豆腐丁、筍丁、薺菜末、菌菇、開洋、精鹽、薑末,燒沸後加入味精,用溼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

補中益氣,生津止渴,健脾利水,降壓明目。


蜂蜜陳皮茶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食材】陳皮,蜂蜜。


【做法】

1、將陳皮洗乾淨,衝入適量沸水,1分鐘後倒掉。

2、再次加入沸水,燜置30分鐘。

3、待水溫熱時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功效】

滋陰舒肝,健脾,潤肺,祛肝火等。


知節氣 | 今日驚蟄

科普文往期回顧

點擊下面鏈接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