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遊,我們都“遊”什麼?

當我要展開這個問題的時候,擔心有些騎友會說我明知故問,因為在大眾眼中,“遊”的傳統對象不外乎自然景觀、文化遺蹟以及主題樂園等。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感嘆:國內都走遍了!其話中的潛臺詞就是:該看的都看了,該遊的都遊了。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文章題目。

我是一個鐵桿騎遊黨,曾騎遊了一些地方;同時,我也是一個狂熱的旅行者,並以不同的方式到多地旅行。今天就將這些零散的感悟結合起來,談談我眼中的騎遊,以及我都“遊”了什麼。

在《我們為什麼喜歡自行車?》這篇文章中,光哥的一句“騎行的快樂就像尿褲子,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但其中的暖意只有自己知道”的經典評論,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騎游上,更能傳神地表達“暖意”背後的豐富內涵。也正是“騎遊那麼辛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的最好註解。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騎遊看似門檻很低,卻不一定誰都能駕馭。我認為想要有高質量的騎遊體驗,首先應該具備三個基礎條件:體力、毅力、心理。正因為大多數人無法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從而使騎遊成為一種小眾的旅行方式。

但我不得不遺憾地說,有不少騎友付出了很大的辛苦,騎了很多地方,卻沒能將“遊”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也正是我在文章標題中發問的深層原因。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傳統大眾旅遊就是“點”式旅遊,目的性非常強,強調的是實現,但騎遊是“線”性的,我認為既要有傳統旅遊的實現,更要有傳統旅遊無法比擬的深層次體驗。先來談談我騎車出門都“遊”些什麼。

我每次出門旅行前,會蒐集大量相關地域的地理、文化(飲食、民俗、工藝美術等)以及歷史類的圖書進行閱讀,使自己在紙面上對將要行走的地方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即使這樣,當我真正深入這些地方的時候,依然會覺得自己紙上得來的東西很膚淺。要不然也不會有廣為傳頌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說,其強調的正是體驗的重要性。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只要出門旅行,我一定會懷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往往能從當地人司空見慣的生活中,發掘出有意思的內容。如2014年冬天,我們一家人在海南騎行時,街頭一個賣烤甘蔗的小攤一下就吸引了我;後來,在廣東、廣西等地騎行時,雖說曾穿越了大片的甘蔗產區,卻再也沒有看到有人烤甘蔗。

在關注主流景點景區的同時,我還會額外關注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如2015年底,一家人騎行到佛山,特意去尋覓了佛山木版年畫。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曾經輝煌一時的佛山木版年畫,如今僅有馮氏一家在獨守。逼仄的小巷中,一間昏暗的陋室,八十多歲的老人依然在堅持給年畫填色。給我一種既厚重,又蒼涼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在騎遊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行車的媒介作用。它可以很輕鬆地讓我們和陌生人進行交流溝通,彼此可以放下戒備,多一份坦誠。在兩次騎行海南的過程中,這種交流與溝通帶給了我許多感動。

記得騎行到海南屯昌時,正逢當地舉辦農博會,我幾乎問遍了屯昌的大小旅店賓館,全部客滿。在我絕望之時,一家人停車小憩的商店大姐,騎著電動車主動帶著我去沿街找賓館,現在想來真是感激不盡。

2015年5月份,海南的天氣異常炎熱,當我們一家人騎行到海南島西部的海頭鎮時,一位老人從冰箱裡拿出了冰鎮蘋果送給了孩子,至今讓我難以忘懷。海南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卻並不產蘋果,老人能以蘋果相贈,令我非常感動。

也正是這些看似瑣碎的人情故事,要是離開自行車、離開騎行,或許很難演繹。但也正是這些故事為騎遊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我說了這麼多,並沒有強調主流的景點、景區,並不是說我不去遊這些地方,而要強調的是騎遊的目光不能僅僅盯在這些點上,那樣會失掉騎遊的很多趣味。

有許多騎友在騎遊的過程中,只沿著主幹道行進,埋頭一天只是看看道路兩側的東西。其實,在線路的規劃上完全可以脫離主幹道,將一些有趣的村落串聯進自己的旅行線路中,騎遊體驗必將上升一個臺階。

也有些騎友的騎遊,單純追求行進里程,只為抵達目的地,其中“騎”的內容往往遠大於“遊”,最終只能算是一場走馬觀花的騎遊,我覺的說是騎行可能更準確一些。因為在我的眼中,騎遊應該是慢遊、深度遊。

囉嗦了不少,就此打出,至於怎麼“遊”?“遊”什麼?話題的接力棒交給廣大騎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