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冥界,佛教語。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總稱。蘇曼殊 《遁跡記》:"攝化頑愚,盡超冥界。"冥界指陰間。而幽冥世界諸神又分為冥王、冥帥、陰官冥吏、凶神惡煞、鬼卒五大部分。下面我們詳看。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1、地藏王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地藏王

地藏菩薩是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他與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是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他與觀音菩薩有所不同,觀音菩薩以普渡世間眾生為主,而地藏菩薩以救渡墜入地獄罪鬼為主。因被佛陀委以“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的宏大誓願,願渡盡一切惡道眾生,然後才成佛果。

2、酆都大帝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酆都大帝又稱酆都北陰大帝。地府冥界的最高神靈,主管冥司。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地獄之神。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較早,《山海經》中即有鬼國的記載,稱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蟠三千里,其枝問東門叫鬼門,為萬鬼出入的地方,門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鬱壘,主閱領萬鬼。他所管轄區域是酆都,即地獄,內分有六官,其專責處陰間事物。古語說:十惡不赦及大奸大惡的人及鬼怪魑魅等都要關進此地酆都地獄, 永不能超生天界。

3、東嶽大帝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其身世眾說紛紜,有金虹氏說、太昊說等。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之一。中國最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中,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並由此延伸出幾項具體職能: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祿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統。

4、閻王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閻王,即閻羅王,又叫"閻摩羅王"、"閻魔王"等,漢譯為"縛"、捆綁、捉拿有罪過之人。他能判決人和前之罪,加以賞罰。閻羅王的職責是統領陰間的諸神,審判人生前的行為並給與相應的懲罰。人們常說“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說明閻王權利很大。

5、十殿閻王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於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魔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名。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1、五道將軍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五道將軍傳說中東嶽的屬神,掌管人的生死。《醒世恆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奴陽壽未絶,今被 五道將軍 收用……蒙 五道將軍 可憐,給假三日。”亦省作“ 五道 ”。《水滸傳》第十五回:“村中喚作活 閻羅 ,世上降生真 五道 。”《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轉頭逢 五道 ,開眼見 閻王 。”

2、鍾馗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鍾馗,字正南,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邪的神。舊時中國民間常掛鐘馗的像辟邪除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唐·賜福鎮宅聖君"。吳道雲;明皇夢二鬼,一大一小。小者竊太真紫香囊及明皇玉笛,繞殿而奔;大者捉其小者,擘而啖之。上問何人,對曰:"臣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後世圖其形以除邪驅祟。

3、東嶽十太保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東嶽十太保,他們是東嶽大帝手底下的十位陰將的尊稱。其中的溫元帥最有名,孟元帥、康元帥也有一定知名度,其他幾位則沒 有多大影響。 東嶽十太保又稱東嶽十元帥。這裡的"元帥"與人間統帥全軍的元帥概念不同, 只是對陰間將官的一種美稱。

4、十大陰帥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十大陰帥名頭目:鬼王、日遊、夜遊、無常、牛頭、馬面、豹尾、鳥嘴、魚鰓、黃蜂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十大冥帥,他們能各盡其長、各帶其兵、各懲其惡、各報其功,無論造孽作惡的鬼魂有多大本領,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難逃過他們的手掌。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1、

城隍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城隍 ,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

2、

判官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判官長的凶神惡煞、陰險狡詐,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決大部分是判處人的輪迴生死,對壞人進行懲罰,對好人進行獎勵。判官位於酆都(陰曹地府)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閻羅王殿裡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現在有人把陰律司視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來在陰陽界的崔畔搬到這裡來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魏徵、罰惡司鍾馗、察查司陸之道、陰律司崔鈺。

3、守墓神后土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后土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土娘娘。是與皇天相對的大地之神,或雲地神,或雲土神。“皇”、“後”都有“大”的意思,常用於名稱的前綴,以表示敬意或讚美。《左傳·僖公十五年》雲:“君履后土而戴皇天也。”稱“後天”,后土也稱“皇地祇”,前綴交換了,意思仍然沒有變。民間認,人死入土,就是投入后土的環抱。這樣的觀念,又導致了大地之神后土,是幽明世界主宰之說。〈楚辭——招魂〉:“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明,故稱幽都。”祭墓之時祭祀后土的風俗,從上古一直到近代,都存在。

4、土地公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爺,正式的封號為福德正神,他腳踩陰陽兩界卻不受重視的小神。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他算是眾神中最小的芝麻官。別看土地公官小,可是家族龐大,幾乎到處都可見土地廟,裡面供奉著土地公和土地婆,香火著實很旺。

5、池頭夫人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池頭夫人相傳她的神職是看守位於十殿閻羅第六殿的中的血池,凡是因難產而死的產婦,都歸派其轄下。或說池頭夫人可救難產,待產婦女祈於神前,可保生產平安,她就是血池地獄的典獄長。池頭夫人常配祀於城隍廟或註生娘娘身側。

6、功曹使者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功曹使者即四值功曹,四值功曹是民間信仰和道教所奉的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時四神。這四神分別是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民間常有祭祀眾神的活動。道教中的"四值功曹"是專管公文傳送的官職,他也是凡人與眾神靈間的聯絡者,所以必須祭祀,以確保眾神靈通曉凡人的請求。如果還願儀式中缺少了此環,那麼整個儀式就毫無意義了。祭四值功曹跟祭物相差無幾,但祭品卻增加了一個,那就是紅包。人們認為四值功曹在凡人與眾神間遊蕩,需要路費。所以人們將其看得合情合理。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1、五猖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五猖又稱五通,即馬、猴、狗、雞、蛇五種動物之精。舊時,五猖廟內供奉著青、黃、紅、花、黑五種面孔的五個神像,另外還有一尊白麵神像配享,廟內匾額上書有"六府修治"的字樣。傳說五猖神曾屢屢騷擾地方、攪戕世界,上天派了天神雷公電母在四月十五那天追殺他們。五猖急中生智,躲到海塘上正在修塘一青年身邊,假裝修塘,在閃電雷轟中天神看到的是六個壯丁在修塘,修塘是保境安民的好事,豈能是五猖所為,況且人數也不符,於是雷公電母只得收兵而回。從此五猖改惡從善,被百姓寬恕還被敬之為神。

2、煞神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煞神是神話中所說的兇惡可怕的神。

3、瘟神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五鬼又稱五瘟、五瘟使者、五瘟使,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瘟神。分別是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他們是中國民間信奉的司瘟疫之神,每年一些寺廟都會拜五鬼,以求家畜平安,指的就是這個五鬼。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4、喪門神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喪門神傳說指專管死喪哭泣的凶神,比喻給人帶來晦氣的人。也叫喪門星。《宣政雜錄·墓屍化蛇》:“子憤其妖曰:‘此正喪門神也。’殺之。” 清 蔣士銓 《臨川夢·說夢》:“羞答答喪門神,一把兒氷肌玉骨;笑嘻嘻勾死鬼,兩行兒紅粉金釵。”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當她一回身卻發現 餘永澤 也跟在她身後,瘦臉拉得長長的,象個喪門神。”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1、黑白無常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黑白無常,亦稱無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祗,也是最有名的鬼差。此二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也常為閻羅王、城隍、東嶽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將。白無常名為謝必安,屬陽。黑無常名為範無救,屬陰。因其在城隍麾下地位僅次於文武判官,牛頭馬面,枷爺,鎖爺,故又得名"七爺","八爺"。

2、牛頭馬面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牛頭馬面之說在中國民間流傳,後被道教吸收,並充當了閻羅王及判官的下屬。在佛寺很少見到牛頭馬面,反而常見於屬於道教的城隍廟、東嶽廟、閻王廟等。

3、夜叉羅剎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夜叉羅剎是佛家傳說中的人物。夜叉是佛教世界中的一種護法神,性格兇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母貧父富,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即吃人也護法;梵語稱作YAKSA。 羅剎指食人肉之惡鬼。又作羅剎娑、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作可畏、護者、速疾鬼。女性之羅剎稱為羅剎斯,又作羅叉私。《慧琳意義》卷二十五中記載:"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書卷七又說:"羅剎娑,梵語也,古云羅剎,訛也(中略)乃暴惡鬼名也。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並皆食啖於人。"

4、孟婆神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婆神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之人物。相傳生於漢代,年壽甚高,終身未嫁。幼讀儒書,及長則勤誦道經,惟勸世人戒殺、吃素。因姓孟,人稱孟婆阿奶。孟婆時有能知前世因緣者,妄認前生眷屬,漏洩陰機。上帝乃敕令孟氏為幽冥之神造立醧忘臺,又採世俗藥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湯,稱孟婆湯,分甘、苦、酸、辛、鹼五味,孟婆神即以此湯使鬼神飲之,以忘前生。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她是遺忘的管理者。常駐在奈何橋邊。她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提供孟婆湯,以消除鬼魂的記憶。


中國神話之冥界諸神(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