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後,如何確保大棚有能力應對寒冬

霜降過後,全國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降溫,寒冷天氣將對農業生產帶來影響。對於設施大棚,低溫天氣不僅對棚體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造成蔬菜生長受阻,低溫易多雨,大棚溼度增大,蔬菜根葉很容易受到傷害,出現根系死亡、葉面早衰。因此要科學管護,確保大棚有能力應對冷冬來襲。

霜降過後,如何確保大棚有能力應對寒冬


“冷了溼了都不行”——保溫排溼守好“免疫關”

適度覆蓋保溫目前外界溫度仍然較高,上好草簾或保溫被後,不要將其全部放下來,以免棚內夜溫降不下來,影響蔬菜正常生長。若未安裝捲簾機,草簾是一個一個往下放的,菜農可以間隔10—20米留下一個草簾不放,或者不關通風口,促進熱量散失,避免棚內夜溫過高。如安裝了捲簾機,可以根據外界溫度情況,將捲簾機不要放到底,留下一部分促進散熱。

合理通風排溼通風是調節棚內溫度和溼度的主要手段,冬季溫度低,通風就比較差,為降低溼度,建議菜農在低溫季節分段通風,溫度低時,拉小風口放風,隨溫度升高逐漸拉大風口。若棚室保溫條件較好,夜溫比較高,菜農也可在夜間適當通風,保證棚內環境適宜。另外,也可通過在種植行覆蓋地膜,操作行鋪蓋秸稈的方法,降低棚內溼度。

用好保護性藥劑要特別注意預防蔬菜病害,建議菜農提早使用廣譜性的保護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甲託、多菌靈、嘧菌酯以及銅製劑等。可在低溫天氣來臨之前,用百菌清500倍、甲殼素1000倍、全營養葉面肥200倍等進行葉面噴施,補充葉面營養,提高抗病性,給蔬菜建立保護層,防止病原菌侵染。

“根部葉面都得護”養根護葉保障蔬菜“生命線”

做好根系養護很多棚室的蔬菜出現黃葉早衰現象,這與根系生長弱導致植株養分水分吸收不足有關。若要根系好,除了前期打好基礎,促進形成龐大根群以外,還要特別注意結果後根系的養護。根群結構在結果前期已經基本形成,但後期毛細根會不斷老化、死亡、更新,而根系主要是靠毛細根來吸收水分和營養,因此結果期一定要加強毛細根的養護,防止根系老化。

保護好葉片病蟲害要早發現,早預防,蔬菜進入生長後期,根系吸收養分水分的能力降低,菜農應注意葉面補肥,以促進植株快速吸收養分。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甲殼素、全營養葉面肥、蕓薹素內酯等的使用,提高葉片酶活性,使光合效率更高。

合理整枝留果蔬菜進入結果後期,要及時疏除空枝以及下部老葉、黃葉,以增強透光性,減少營養消耗,並要合理留果,避免負載過重。

霜降過後,如何確保大棚有能力應對寒冬


“病害易發需早防”多措並舉堵住“入口源”

許多菜農頭疼的不是病害的防治,而是病害的反覆發生,比如像灰黴病,由於病原菌能夠產生大量的散佈於植株表面、棚室牆體表面及土壤表面的侵染孢子,容易在低溫高溼環境形成時趁機侵染,才形成了反覆發生的情況。

首先,不讓病原菌在棚室內形成可以侵染危害的基數,這需要菜農通過使用對應的藥劑進行預防,提前殺滅。用藥預防時不能只針對植株,同時對棚事牆面、地面、立柱表面等也要加以噴布,使病原無藏身之地

其次,要做好對棚室環境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地膜覆蓋有利於棚室溼度的控制,同時配合在操作行內鋪撒秸稈、稻殼等措施能夠大大降低棚室溼度增加。秸稈、稻殼等要早鋪,在蓋好地膜以後就應把秸稈陸續鋪撒到操作行當中,開始時可以輕鋪一層,隨著溫度的繼續降低,秸稈的鋪設適當增厚。

另外,在棚室牆體、立柱以及地表等不容易鋪撒秸稈的地方,菜農還可以撒施一層石灰,既能夠有效吸附棚室內的溼氣,也具有一定的殺滅病原菌的效果。

如果你是一位有種植經驗的菜農朋友,請把你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讓更多棚友避開雷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