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本文由媽咪是大王原創,歡迎讀者朋友們轉發分享

現在的社會都在主張人人平等,但是實際上卻很難做到平等,每個人都瞭解這樣的理念,但是卻很不容易應用到實際,就連孩子亦是如此。

這主要是來源於孩子生活的環境,以及大人對孩子採取的教育,當然,和自身的做法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尤其是面對現在社會中的傷殘人士,大家更是要對其予以保護。

“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至少不是鄙視和唾棄,即做到平等相待,但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避免不了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尤其是家長,當我們帶孩子出行,碰到此類弱勢人群時,該以怎樣的態度去應對呢?給孩子又該做什麼樣的榜樣呢?

在週五的晚上,巧巧正好帶孩子去附近的商場購物,給家裡購置一些生活用品,自己也帶孩子去買一點喜歡的東西。

“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而週五的晚上,大家也知道,自然是很擁擠的,人來人往,大家都工作了一週,想要趁這個機會出來放鬆一下。

而孩子也是這樣的,在家裡和學校悶了這麼長的時間,怎麼也得出來透口氣吧?

但是隨之而來的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巧巧帶孩子走在商場的過道時,正好迎面碰到了一位看起來不太正常的孩子。

這個孩子行動不便,而且口歪眼斜,還時不時地流口水,身上的衣著也不是很利落,一看就是弱勢人群。

因此周圍的人對其都抱有異樣的眼光,甚至都躲著這個孩子走,巧巧的寶貝也是天真無邪,童言無忌。

“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直接就瞪著懵懂的雙眼,一點也沒避諱地問媽媽"她是不是傻子啊?媽媽?"對此,周圍的環境似乎一下子都尷尬了起來。

時間彷彿在此刻靜止,空氣也變得很凝重,望著投之以專注視線的孩子,巧巧也非常地難為情。

於是只好迅速的回答孩子"對,她就是傻子,你離她遠點!"然後用力地把孩子拽走,似乎想早點結束這份尷尬。

但是大家也能夠感受到正是因為媽媽這樣說,周圍的氛圍反而變得更加尷尬,這樣不僅讓這位殘疾人內心很傷感,也更會讓孩子從小就在心裡蒙上錯誤的觀念。

長大以後必然會對殘疾人士抱有更嚴重的鄙視,那麼為了避免這些不良風氣的產生,家長一定要學會這樣去做。

面對缺陷人群,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發問:

1. 教會孩子尊重

當面對缺陷人群的時候,如果遇到孩子像以上情況那樣發問的時候,家長要明瞭的是一定是孩子沒學會尊重。

尊重是每個人一生都必修的課程,只有懂得尊重,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才能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才能在之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順順利利,坦坦蕩蕩,那麼怎麼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呢?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對任何群體抱有偏見,我們都是處於同一水平線的的,他們和我們也都是一樣的.

並且還要教會孩子具備一些優秀的品質,懂得尊老愛幼,禮貌用詞等等,基本的禮儀也應該遵守,不要在嘴中出現不文明的詞彙,也不要欺負別人。

只有孩子懂得了這些,知道如何去尊重他人,

他之後才能真正地做到平等對待缺陷人群。

“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2. 讓孩子懂得珍惜

而後要讓孩子懂得珍惜,其實很多東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有我們看不到的美好,就連缺陷人群也是這樣的,我們要懂得和他們的相遇,懂得認識他們身上的美好品性。

並願意去挖掘這類人身上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能夠願意去同情他們,為對方去考慮,並且珍惜這種相遇的機會和人。

既然他們都能夠在生活中,獲得自己的成功,好好地面對人生,那麼擁有健康完整身體的孩子,就更應該積極努力地面對人生,正好通過這個機會可以教會孩子懂得珍惜。

“媽媽他是傻子嗎?”孩子面對缺陷人群天真發問,寶媽反應很重要

3. 孩子要懂得保護自己

對於弱勢群體本身,他們其實在內心是很敏感的,因為自己確實和普通人群不一樣,本身心裡就有一定的不平等,而且很長時間一直受周圍人的或同情,或歧視的目光。

當行走於大街上,被大家像看怪物一樣觀看時,心裡就更是敏感了,在這個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需懂得保護自己。

好奇可以理解,但是不要因為好奇而破壞對方的底線,做出過激的行為,這樣反而會引火上身,對自己構成傷害。

所以孩子需要懂得保護自己,而不是過分好奇而去侵犯對方。

家長需要教育孩子的是懂得尊重對方,而具體而言這份尊重如何表現出來,該怎麼做,一定要從日常的見教導中滲透開來。


我是作者媽咪是大王,也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佈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攜手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