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圖1《快把我哥帶走》電影海報

在網文市場優質IP越來越稀缺的當下,漫畫IP的影視化越來越成為“香餑餑”。“二次元”IP憑藉背後強大的粉絲基礎、粉絲粘性吸引投資者,進行IP改編、開發,同時漫改真也會吸引一批新的粉絲群體反哺原作。而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能夠將圖像傳遞的隱藏文本更為直觀卻不流於說教地表達,化“二次元”為“真實”,留住受眾。

漫改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向來是費力不討好。許多漫改劇讓人“大跌眼界”,大多原著粉絲對鍾愛的IP改編成電視劇都紛紛表示不抱任何希望。現實確是如此,國內鮮有成功的案例,大都不盡如人意。

而近期人氣漫畫家幽·靈的經典熱作《快把我哥帶走》相繼改編成動漫、電視劇、電影,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人氣小生彭昱暢、張子楓主演的影版《快把我哥帶走》,成為暑期末檔電影中的,網友們對影版也很是期待。《快把我哥帶走》這個頂級IP能從二次元突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的現實世界獲取更多流量、粉絲,是國漫原創IP創作、開發的又一進步。

《快把我哥帶走》IP概況

2015年1月25日開始《快把我哥帶走》在快看漫畫平臺持續更新。

2017年《快把我哥帶走》被改編成動漫,於騰訊視頻獨家首播。

2018年6月28日劇版《快把我哥帶走》正式在騰訊播出。電影版在8月17日正式登陸各大院線。

漫改真進一步沉澱粉絲

今年暑假騰訊獨播,不走尋常路的青春校園劇《快把我哥帶走》受到廣泛關注。這部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的網劇,不僅原作在二次元圈內的人氣超高,改編的動漫也是在中日兩國備受追捧,而漫改劇一經播出更是收穫了眾多好評。

劇版《快把我哥帶走》於今年6月28日暑假這個黃金假期播出,劇情剛過半播放量已過億,豆瓣7.8分,貓眼84分,微博超話閱讀24.1億,又掀起了一股青春校園劇的熱潮。令人吃驚的是,據有關數據顯示,該劇在20-40歲的受眾多達50%,而不僅僅侷限於00後95後的青少年群體。作為一部主打輕鬆溫情的校園片,在前有黑馬《鎮魂》,後有年度頭部網劇《沙海》的暑期檔能進入前十,已然實現了圈層突破。

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圖2《快把我哥帶走》影版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由鄭芬芬導演執導,張子楓、彭昱暢主演的電影版《快把我哥帶走》還未上映,流量就爆表。8月17日,《快把我哥帶走》真人電影版正式上映,首日票房高達4955.7萬元,預測票房2.96億,貓眼評分9.0,豆瓣評分7.1。在同檔期上映的影片中位列第一。豆瓣評分雖不是很高,但相比以往的漫改劇可謂一大進步,同時也表明此類題材的電影還是有很多受眾。

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圖3《快把我哥帶走》電影票房

原作人氣助力

《快把我哥帶走》這個富有價值的IP相繼由條漫轉拍成動漫,再到如今的影視,從二次元人物走進三次元世界,賦予人物以現實的溫暖,IP的開發也算是小有成果。當然其成功離不開這部原著所擁有的超高人氣,粉絲積累。《快把我哥帶走》從2015創作連載至今積累了無數粉絲。《快把我哥帶走》改編自快看平臺簽約人氣漫畫家幽·靈的超高人氣連載作品,憑藉輕鬆風趣,低調詼諧的情節觸動笑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受眾,忠實粉絲,原著超過5億閱讀。在快看漫畫APP連載同樣擁有超高人氣,長期位於快看漫畫排行榜前列,每話閱讀近1000萬。

內容獨特,不落以往青春劇俗套

《快把我哥帶走》另闢蹊徑,內容上沒有以前青春劇俗套、狗血的車禍劇情,主打兄妹情、親情、友情,整部劇用輕鬆幽默的基調,以“兄妹”取代“戀人”進行人物關係構建,向我們展現了00後的生活日常;形式上則勇於嘗試“漫改劇”的創作模式,以真人影視化的手段將人氣漫畫搬上熒屏;從內容到形式為青春題材劇的創新求變提供了文本範式。從“當下”出發代替“懷舊”路線,用“寫實”置換“造夢”,《快把我哥帶走》為青春劇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快把我哥帶走》主要展示的是00後的生活與成長,展現了他們身上的“特立獨行”、“開放”、“反叛”,敢愛敢恨等特點。《快把我哥帶走》中時分、時秒這對兄妹,也成為了令觀眾羨慕的親情關係範本,時分這樣的哥哥也成了國民好哥哥,網友們紛紛表示,國家欠我一個這樣的哥哥。貼近現實與生活的劇情贏得眾多年輕觀眾的共鳴,當然受眾肯定遠不止00後。

“還原度”的平衡藝術

雖然漫改真存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市場潛力和粉絲效益,但是在改編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還原度”的平衡則是其中最為重要,也是編劇們最關注、最擔憂的問題。改編的作品一方面要儘量貼近原作,另一方面又要照顧非漫迷們的需求而進行適當的改編,難免顧此失彼,這也是漫改真屢屢碰壁的原因之一。同時,那些在漫畫中所呈現出來的打鬥、人物誇張百變的表情、環境背景等等,在真人作品中很難再現。使漫改真超越原作,得到粉絲們的首肯著實不易。

在這一點上,國外由漫畫改編的《寄生獸》算是少有的成功案例,而縱觀國內漫畫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幾乎沒有一部能夠超越原作,得到粉絲肯定。從《秦時明月》到《畫江湖之不良人》,這些深受觀眾青睞的良心原創漫畫IP,在IP開發成動漫電視劇後則收視率不高、評價略低。許多網友均表示對改編的作品不滿意,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面對“十個漫改九個毀”的現狀,粉絲們不忍鍾愛的作品被玷汙,只能大聲“求放過”。

2015年由號稱“國漫初戀”的頂級IP《秦時明月》改編的電視劇在芒果衛視與觀眾見面,部分原著粉因為自己大愛的IP被搬上熒幕感到開心,多數粉絲則在吐槽拍得很爛,毀童年。雖然匯聚了陸毅、陳妍希、蔣勁夫等眾多知名明星,但0.338的收視率一度創出了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的收視率新低。面對原作高達9.1的評分,《秦時明月》真人版僅有4.6,收視率和評價都慘遭滑鐵盧。劇版《秦時明月》的還原度僅有50%。可以說是“漫改劇的反面教材”。原著黨眼中的電視劇《秦時明月》改動很大,包括人設、服裝造型、故事發展等,被疑“披著《秦時明月》的外衣拍另一部影視劇”,原著鐵桿粉對此表示“並不能接受”。

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圖4漫畫、劇版人物對比

比起以往的漫改真,從當下的劇集成色來看,《快把我哥帶走》的還原度算是高的,口碑也還不錯。從官宣海報中可以看出,時分、時秒兄妹的造型和動作與原著如出一轍,連時秒頭上的“小犄角”都做到了與原著同步;而從已經播出的劇情來看,不論是人物的造型還是場景的設計,基本上做到了以原著漫畫為基礎進行再創作。從粉絲、網友的反饋來看,大多表示改編得還不錯,還原度很高。《快把我哥帶走》從二次元IP跨越到三次元良心網劇,不僅僅是人物特質的還原,服化道的還原,還是一種從靜態到動態的製作思路的轉變。在電視、電影版《快把我哥帶走》火爆的同時也提高了原著的知名度。

漫畫IP真人化,突破次元壁中的問題

漫畫IP背後的粉絲效益和潛在市場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突破次元壁,成了處理二次元漫畫IP開發的棘手問題。

(一)高“還原度”最重要

對漫改劇保留高度還原不僅是對原著作品、作者的尊重,更是對粉絲們負責。

日本某媒體曾對20~30歲的男性受眾進行採訪,羅列了漫改真人劇中讓人感到不滿的十大罪狀:

1.故事設定背景之類被改太多

2.故事被過分簡化

3.選角跟原作角色不符

4.聲音跟原作角色不符

5.5毛錢特效

6.選角太爛(為了話題而被選上的配角們)

7.無法再現原作的髮型和色彩

8.動作場面不夠扣人心絃

9.追加原作沒有的角色

10.原作中很重要的角色沒有登場

從以上1.3.4.7.9.10我們可以看出,粉絲們對從漫畫改編的電視劇的還原度要求很高,否則很難達到他們的預期。

(二)內容為王,打造優質IP

優質的內容,良心的製作,無論是對於漫畫、動漫還是影視劇都是最為重要的追求。

《快把我哥帶走》在內容上一改以往作風,從情愛偶像劇轉向偏親情、友情路線,內容真實,貼近生活,有溫度,或許這是國漫改編影視劇的一個好兆頭。

其實在此之前,也不乏改編成功的先例。我們如今所熟知的《惡作劇之吻》和漫改電影《古惑仔》便是漫改真人劇的成功典型代表。或許好多人對這兩個作品的漫畫都不瞭解,甚至是從未聽說過。這兩部真人劇無論是在人物外型、人物塑造方面,還是在內容上都非常走心。雖然有些久遠了,但是其成功究其根本也不外乎在內容、人物形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符合消費者的審美。漫改劇必須要適應市場和受眾的需求,因而在製作之前要提前調查,在各方面瞭解如今的國內市場和受眾,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從而從源頭杜絕爛片,節約成本和資源。

看《快把我哥帶走》的IP價值引爆點

圖5惡作劇之吻漫畫與劇版劇照

漫改真只有堅持“內容為王”,品質足夠好,才能讓觀眾看完之後仍能回味無窮,被大家記住。脫離低俗趣味、摒棄狗血劇情,以原有的故事情節為基礎,適應當下需求的改編,才是成功的。

從《戰狼2》再到前不久上映的《藥神》的成功,累計票房30.4億是有道理的,內容過硬,演員演技過硬,再則大多用戶的偏愛更傾向於有實質內容的作品,而不是“傻白甜”青春偶像劇,五毛錢特效。

毋庸置疑,《快把我哥帶走》的IP衍生的成功也給其他漫改劇增添了信心,但其能否成為青春題材的下一個拐點,在漫改真的風口中站穩腳跟?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對於動漫IP的影視開發,仍需要不斷探索,砥礪前行。

授權轉載於:文化上市公司 ID:CulturalCompanies(公眾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