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永遠無法走向世界?是何因素阻礙北部灣成為世界級城市群?

靜夜史


北部灣成為世界級城市群?

咱能不這麼飄嗎?

北部灣城市群簡介

北部灣城市群包括廣西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海口市、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總計12市3縣,11.7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2018年總計4230萬人口,2.08萬億GDP。

然而這麼一大片城市群,作為其中核心城市的南寧與海口兩大省會城市別說在世界、在亞洲,就是在國內都屬排不上號的城市,如此一來離世界級城市群差距何止千里?

二、城市競爭力

從如今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來看,全球經濟都在放緩。各國各地區都面臨激烈的產業與人才競爭。在國內目前僅有北上廣深以及所屬都市圈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翼能保持良好的競爭力及一定的世界級影響力。其餘成渝、中原、長江中游等都市圈只能在國內保持一定的影響力,遠遠談不上世界級的城市群。就更別提10多萬平方公里,才2萬個億的北部灣了。如此薄弱的經濟產值,如何帶動輻射4000多萬人,將近一個省的地盤?

三、是何因素阻礙北部灣成為世界級城市群?

  1. 產業
  2. 科教文衛
  3. 區位
  4. 交通

以上4點可以概況為任一地區發展緩慢的因素。

產業

在北部灣12市3縣中,作為領頭羊的南寧和海口本身經濟體量有限,輻射能力弱,經濟與產業基礎薄弱。無法支撐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經濟總量最高的南寧僅為4300多個億,僅相當於北上廣深一個市轄區的體量,遠遠談不上發揮其影響力帶動如此大範圍的都市圈共同發展。

其次,整個都市圈經濟結構還保留相當程度的農業經濟,導致境內農業人口居多,城市化率嚴重偏低。以粵西三市為例,茂湛陽分別為:43%、43%、52.6%。遠低於其它都市圈甚至國家同期59.6%的水平。在工業方面又以傳統資源型、礦產、耗能型經濟為主,缺少優勢新興產業和科技產業。經濟重心全靠堆砌人口的社會消費和固定投資及房地產拉動。

科教文衛

境內連所像樣點的科研機構和學術機構都欠奉,僅有兩所照顧性質的211大學。難以吸引高層次和高素質人才。而人才對於提升地區產業競爭力的作用不言而喻。文化與衛生方面不說和世界級的城市群相比,就是和長三角、珠三角相比都是一個天一個地,這種差距簡直無法彌補。而衛生的作用此時此刻我想沒有人不瞭解其對於地區的重要性。連像樣的科教文衛資源都不具備的城市群談何吸引優勢產業,優秀的人才?又如何能提升區域競爭力?

區位與交通

區域方面,周邊都是一水的難兄難弟,出海口僅有內部峽灣。雖然臨海,但港口吞吐量12市3縣僅有580多萬標箱,意味著地區出口有限,雖然有港口,但可供其裝載的產品並不充份。另外遠離經濟發達區域與重要中心城市。交通方面,缺少高鐵幹線與重要交通樞紐,包括機場。不利於地區間的對外交流和拓展其影響力。

從歷史經驗來看,現時發展得較好的都市群如:東京、紐約、倫敦和長三角、珠三角都是直面大洋,擁有優良的海港資源和集中的區位資源優勢。擁有最好的大學、科研機構、最優質的公司以及大量研發人員,甚至包括政策資源。而這些都是北部灣嚴重缺少的資源。


就目前來看,北部灣就不要什麼幻想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了,先把本地區基礎設施搞起來,社會民生與經濟建設發展起來,比什麼世界級城市群更實在。


極度深寒


大的北部灣經濟區,涵蓋廣西南部沿海、廣東、海南三省區還有越南東北部,廣東省雷州半島西部,海南省西北部和越南東部,面積12.8萬平方公里,該區域是我國的著名漁場和海運樞紐,因位於我國南海北部而得名北部灣。北部灣經濟區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主要區域是以廣西的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轄行政區域為主組成,陸地佔地面積4.2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55萬人。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2018年廣西全區生產總值(GDP)20396.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其中北部灣經濟區5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60.94億元,約佔全區的48%。北部灣經濟區5市GDP在全區的排位名,除了南寧排名第一外,其餘幾個都排名是中後位置,說明北部灣經濟區的體量非常有限,影響力也不大;在人均GDP方面,防城港市排名第一,其餘4市排名也都靠前,說明這些年北部灣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還是比較快的。

其實,廣西是屬於是屬於沿海省份,按道理說,應該擁有比內地更得天獨厚的沿海優勢,經濟發展應該比內地好才對。但現實情況是,廣西不但是所有沿海省市區中最落後的地區,相對內地很多省份,發展也是很滯後的。

更為不可理解的,廣西北部灣的幾市相對同區的其它城市,比如柳州、桂林、玉林等市,也是沒有任何的優勢和競爭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地形限制,北部灣港口條件不佳

廣西的地形相當複雜,總體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狀。

由於廣西的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越往東南,地勢越低平,到了北部灣等沿海地區則形成了低海拔的淺水灣區,這不利於廣西建設大型深水港口。由於地形的影響,首先廣西難以建設大型港口,所以沿海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無法發展成為大型港口的可能。

通常情況下,港口的作用除了為服務自己以外,更多的是為身後的內陸經濟腹地服務,比如西南經濟區域的四川、貴州、重慶、雲南等非沿海省市。但是因為港口吃水較淺的原因,導致北部灣港口無法滿足大型船舶進出的需要,所以被東邊的廣東港口承接走了內陸的進出港業務。身為港口,沒有繁忙的進出港業務和收入,反過來又影響了所在港口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和影響力。

2、歷史原因

廣西是我國最特殊的省份之一,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廣西在歷史上曾經一時繁榮,卻長時間衰落。

歷史上的廣西是我國著名的“苗疆”地區,也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由於廣西山區廣佈,少數民族眾多,因此這裡一直以來也是全國最動盪的地區之一,還一直是歷朝歷代罪犯發配的地方。

不過,隨著新中國建國,廣西再度成為全國最為動盪的地區。在全國大部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後,廣西仍然進行了數年的剿匪作戰,廣西的地形為土匪和特務的盤踞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剿匪結束後,南部的越南再次爆發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斷斷續續的戰爭一直持續到90年代。

因為長期的戰亂,在全國其他省份一日千里的發展時,廣西的發展卻舉步維艱。

建國前,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隸屬於廣東,在1965年6月全部劃給廣西管轄。今天看來雖然是對廣西的“照顧”,但是由於當時的剿匪和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封鎖背景,這些沿海地區更像是廣西的“負擔”。

所以,因為歷史的原因,廣西和北部灣一再錯過發展的機遇,導致了廣西即使奮起直追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3、位置尷尬,工業基礎較差

廣西之所以戰亂不斷,不敢大力發展經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位置非常尷尬。

廣西因為屬於中原王朝邊疆地區,承擔著對外防禦的任務,歷代南方對外戰爭都是發生在這裡。一直以來,因為緊挨越南的區位,又因為越南的戰亂,導致國家和廣西無法將工業項目佈置在沿海沿邊等交通便利的地區,而不得不將工業佈置在身居內陸的柳州、桂林等地區,導致無法重點發展北部灣這裡的經濟。

等到戰爭威脅解除,沿海地區迅速崛起時,由於失去了發展的先機,導致廣西的防城港、欽州以及北海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省份,失去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另外一個原因,廣西首府南寧是一座新興的、很年輕的城市,本身經濟實力有限,首位度不高,造成廣西內部的向心力不強,特別是對北部灣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有限。

再加上東南亞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這就讓北部灣地區不可能依託東南亞發展起來!

4、廣西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政策缺失

廣西傳統的經濟發達城市是中北部的柳州、桂林等地,中南部和北部灣一直是廣西政府忽視的區域,在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上,沒有及時規劃這一邊區域的中長遠發展綱要,導致包括首府南寧在內的北部灣城市在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得到長效的發展,沒有利用好自身港口和沿海的區位優勢壯大自身的經濟實力,導致被其它沿海城市遠遠超越。


亡羊補牢,還為不晚

1.政策方面。北部灣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共同發佈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南寧的核心城市地位,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夯實湛江、海口的支撐作用,重點建設環灣濱海地區和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

2.北部的自然資源。北部灣經濟區濱海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享有中國"綠城"的

美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贏得"天下第一灘"美譽的北海銀灘,還有欽州三娘灣、防城港江山半島旅遊度假區、京島風景名勝區、上思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經濟區各市都把旅遊業作為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已開通北海-越南下龍灣跨國旅遊線路,實施北海銀灘改造工程。下一步,將規劃建設北海郵輪碼頭,引進戰略投資者,策劃開發潿洲島,建設北部灣經濟區迪斯尼等主題公園;構建泛北部灣海上國際旅遊、濱海休閒度假遊、東南半島民族風情體驗遊等專題旅遊線路;整合北部灣經濟區旅遊資源,打造新的旅遊業發展平臺。爭取國家支持,建立泛北部灣區域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良好合作的互免簽證機制,實行落地簽證,逐步消除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遊客往來的過境障礙,促進旅遊國際化。


這預示著,北部灣地區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板塊,也是中國唯一的與東盟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經濟板塊。規劃的批覆,將極大帶動該板塊的活躍度和經濟發展。

3.國家政策支持。

北部灣經濟的的發展離不開規劃建設的升級。當前積極謀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案,爭取在戰略規劃、產業發展、港口建設、政策設計等方面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成了北部灣經濟區的新方向,未來北部灣城市群區域合作,重點做好6個方面工作:

一是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為指導》,以南寧核心城市為支撐,以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為重要節點,構建“一灣雙軸、一核兩極”北部灣城市群框架,促進同城化發展,輻射帶動沿海沿邊城鎮,強化陸海空間管控,建設宜居城市和藍色海灣城市群。

二是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盟和沿海沿邊優勢,以創新為導向,加強與粵瓊、東盟產業合作,有針對性地集聚產業高端發展要素,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區域聯動的現代產業基地。

三是打通互聯互通瓶頸,統籌推進廣西北部灣城市群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群內外聯通水平。

四是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的獨特區位優勢,建立健全北部灣城市群開放合作協調機制,深化海陸雙向開放合作,不斷優化開放格局,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建設。

五是打破行政壁壘,強化協作協同,推動建立桂粵瓊三省區全作推進機制,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縱深發展,推動北海、防城港和欽州三市一體化發展。

六是加強生態環保聯防聯控,推進與城市群生態安全關係密切相關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水系生態廊道構建、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等工程建設。

此外,北部灣經濟區還將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把經濟區發展放到全區、全國大局和麵向東盟、面向世界開放的大格局中去推進,內聚外合、縱橫聯動,在“南向”“北聯”上下好功夫,進一步深化拓展面向東盟合作,著力推動開放型經濟升級。


綜述,目前,中國與越南的關係已趨於穩定,邊境已非常安穩,這是發展經濟的良好外部環境條件;廣西區政府也認識到了過往政策的偏頗,重新制定了北部灣發展的總體規劃,未來廣西的政策、資源將向該地區傾斜,內部就有了自生的基礎和動力;國家總體規劃和扶持政策的及時出臺,給北部灣經濟的發展裝上了騰飛的翅膀。我相信,北部灣經濟的未來一定是光明和值得期待的。


袁玉州


目前全球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只有6個。他們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小編我認為,珠三角城市群現在也已經成長為世界級城市群了吧?

(△ 日本太平洋城市群)

的世界城市群,有幾個共同的特點。第一,有一個特大型核心城市。這個核心城市必須是世界級的城市。以上6個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分別是紐約、芝加哥、東京、倫敦、巴黎、上海。

第二個特點,有一個廣闊的經濟腹地。在這個腹地內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人口稠密、產業優勢明顯。

第三個特點,城市群內部,空間佈局緊湊,經濟聯繫緊密,經濟社會文化高度一體化。

以上三個特點,北部灣城市群都不具備。我來一個一個過點,看在這三個方面,北部灣城市群差距還有多大。

第一,北部灣有核心大城市嗎?北部灣城市群範圍涵蓋了廣西南部、廣東西部和海南西部,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為5000萬。用體量上來說,具有世界級城市群的標準了。但是在這個城市群裡,沒有一個公認的核心城市。在這個區域中,實力最強的應該就是廣西首府南寧市。但它距離成為特大型城市,尤其是世界級城市還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北部灣城市群內經濟發達,產業基礎雄厚嗎?並沒有。北部灣城市群內經濟規模不過是在2萬億元左右。這個經濟規模還比不上它東邊的廣州或者深圳。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是不可能建設成世界城市群的。

第三,北部灣城市群做到了一體化嗎?我想差距還很遠吧。至少在基礎設施上就還沒有做到互聯互通。城市一體化,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然後再是信息的互聯互通。如果城市之間相互孤立,經濟文化交流並不緊密,那就稱不得是城市群了。(北部灣風景)

我國各種名目的城市群,數量不低於10個。其中實力比北部灣城市群的有很多,包括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實力都不比北部灣城市群弱。

所以北部灣城市群要走向世界,現在看來希望是非常小的。


財經知識局


北部灣就是一個普通的海灣而已,無論怎麼樣折騰都不會成為世界級的經濟城市圈:1、人口問題,北部灣區人口沒有成為世界級城市區的條件

2北部灣只是臨海,沒有內河灣。一般世界級城市圈都是臨內河三角洲的,如長三角,黃河三角洲,珠三角;如果要成為下一個世界級城市圈,越南河內周圍的紅河三角洲才是最有潛力的,人口、地形都符合,現在紅河三角就差經濟發展,北部灣以後也只能是紅河三角,珠三角的襯托。

3、地形上,北部灣西東兩面被十萬大山、雲開大山阻隔,經濟發展會受到一定限制,這也對北部灣發展經濟城市圈非常不利


從周圍世界城市圈來說,越南紅河三角洲未來發展前景更強於北部灣;海南自貿區也將會超越北部灣經濟。

4、廣西的經濟發展思路應該在哪裡?簡單概括地說,應該依託地緣

、歷史經濟基礎發揮各地優勢,沿江,沿海,沿邊,發展旅遊、工業、農業、貿易等等,提高質量、產量的市場份額。


影視精華聚焦


湛江和廣西也是一水隔天下,湛是屬廣東而湛鐵路屬柳鐵管,廣西的高鐵只修到玉林,但地方主義就不可能和你廣東修高鐵了,再就是廣東至湛的鐵路也考慮了很久才修通,原因湛是盡頭路沒有商業投資價值,人流少,投入大,回收慢,所以媒體標榜的東方明珠都是吹出來的,明屬北部灣,實屬路灣灣,整個北部灣沒有什麼亮點可值投資能不落後嗎?


金小小


世界城市群誰都想當,但並非隨便一個地方都能稱之為世界城市群,目前世界上有227個國家和地區,10295個城市,而真正能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也只不過是6個,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

而有一些比較著名的灣區連躋身世界城市群的機會都沒有,比如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舊金灣城市群等等。

而相對來說,目前北部灣城市群的地位其實是很低的,連國內的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都比不了,跟世界城市群的差距就更大了。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阻礙了北部灣成為世界城市群呢?我覺得這裡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歷史發展原因。

通過觀察世界六大城市群,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城市群的發展歷史都是相對比較悠久的,即便是北美一些城市群只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但是他們發展過程剛好趕上了工業化的進程,所以他們的發展程度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而相對來說,北部灣城市群真正發展起來也就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而且一直髮展的不溫不火,他們缺乏歷史的積累。

第二、缺乏核心城市的帶動。

地球上的六大城市群,任何一個都有世界級的核心城市在帶動,比如長三角城市群的上海;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紐約、華盛頓;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芝加哥、多倫多;日本大平洋沿岸城市群的東京、大阪;英倫城市群的倫敦,歐洲西北部城市群的巴黎、鹿特丹等。

而目前北部灣城市群是缺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的,甚至連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都沒有。目前北部灣城市群由12個市三個縣構成,這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城市主要是南寧市和海口市,但這兩個城市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其他方面在全國的排名都比較低的,比如南寧一年的GDP只有4500億左右,只能排在全國第50位。

所以目前北部灣城市群是缺乏核心城市的帶動的。

第三、產業基礎薄弱。

通過觀察世界六大城市群,沒有哪一個城市群不具備有強大的產業能力,比如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目前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群,也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這裡面工業門類非常齊全而且工業產量非常高,僅僅上海市跟蘇州市的工業總產值就超過6萬億人民幣。除了工業實力強勁之外,目前長三角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技,教育,金融,外貿中心。

其他城市群也是有類似的特點,他們不僅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同時他們的科技、金融、外貿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而相對來說,目前北部灣城市群的產業是非常薄弱的,工業門類相對比較少,而且產值比較低,比如整個2018年北部灣城市群的GDP加起來也就2.1萬億左右,一個城市群的GDP總量跟一個廣州市的GDP總量差不多。

第四、交通不便。

世界六大城市群哪一個城市群不是交通便利的,每一個城市之間都有便利的交通網絡,這些交通網絡包括公路,鐵路,水運等,可以說交通是四通八達,而且鐵路公路的密度非常高,發達的交通體系可以方便各個城市之間進行貿易和人員往來,從而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合作,形成協同效應。

而目前北部灣城市群雖然面積很大,人口很多,構成的城市也很多,但是每個城市之間的交通來往其實都不是很便利的,各個城市之間的來往主要靠一兩條公路鐵路聯繫,部分大城市甚至連鐵路直連都沒有。所以目前北部灣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比較差的,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很密密切,所謂的北部灣城市群,更多的硬是把一些城市給拉到裡面了,如果從純粹的城市群去理解,我認為北部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城市群。

總之目前北部灣城市群不僅跟世界級城市群差距很大,同時跟國內一些比較大的城市群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北部灣的城市群不要好高騖遠,最好是把自己的一些基礎東西打造好,把產業完善了,把交通完善了,把科技金融等各方面的產業培養出來了,再向更高的層次進發吧。


貸款教授


廣西不能同廣東比的,試想一下八九十年代時期,中國所有的建設都放在深圳,當時祖國的國門尚未完全敞開,通過多年的招商引資和基礎建設,大量的人才及農民工湧上深圳,深圳原來只是一個漁村,幾年的建設一下成為超大城市,這一切都靠中央政策推動,也是鄧公及中央領導人高瞻遠矚的策略,這些年中國各省市都在變化,廣西不例外也在不斷的跟進,相信廣西通過大膽創新充分利用好各個行業的人才,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帶好頭,任人以賢,敢為天下先高風亮節的精神,遇到困難時不能退縮不準找藉口,一切找自身存在的原因,領導是人民的父母官,也是人民的家長,家長就是家庭的棟樑,一個家長一天都在忙於沒有義意的事情,沒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相信這個家庭也好不到哪裡去的,世上的事情成敗決定在於人,相信在自治區英明領導下克服一切困難,團結拼博,努力上進,未來多姿多彩的大廣西展現在世界的大視野。


用戶達宇木結構建築


世界級城市群?這就有點異想天開了,北部灣城市群如果真的能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那麼我們國家將會擁有十幾個世界級城市群了。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目前國家重點打造的城市群,大大小小的有20多個,其中實力比北部灣強的城市群不在少數,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原、關中平原城市群等。

想要成為世界級城市群談何容易?目前我國發展比較成熟的城市群只有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其中也就只有長三角城市群被公認為世界級城市群,況且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只有6個,除了長三角之外,還有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的經濟規模都超過2萬億美元,放眼全球能夠進入前十大經濟體行列。

世界級城市群至少要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核心城市、發達的交通體系、繁榮的金融市場、能夠引領世界經濟,科技,文化創新等。未來我國最有可能發展為世界級城市群的小編認為會是珠三角,它的升級版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一。

至於目前的北部灣,即使沒有任何阻礙發展的因素,未來也基本不可能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目前的北部灣城市群,經濟規模只有2萬億左右,還不如我國的深圳,而人均GDP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城市群中GDP最高的南寧,也只有4000億元左右,進不了全國50強……不可否認,北部灣城市群地理位置優越,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但成為世界級城市群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錦繡中源


北部灣要想發展,需要走龍頭帶動。目前看來,哪個城市都不具備龍頭作用,應優先確定龍頭位置,利用現有優惠條件再給予充足的政策資金支持,發展起來後帶動北部灣整體發展,目前看來優選海南不錯,政策熱點多,具備一定優勢。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love那片沙漠海


北部灣只是靠近東南亞,與東南亞各國做生意相對便利,但東南亞國家除了新加坡是發達國家,但面積人口都太小,泰國和馬來西亞相對好一點,別的國家都是窮國,這些國家出口到我國的,似乎大多數是棕櫚油,橡膠,水果和大米及其一些粗加工農副產品,而他們消費我們的產品卻有限,遠沒有發達國家那麼高的消費能力。而這些產品有的可以通過省內或雲南的陸路口岸進出口,不用全部經過北部灣海運。而北部灣依託廣西及西南廣大地區的貨物流出口,這些地區在我國遠沒有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冀渤海灣經濟發達繁榮,因此想要做大北部灣城市群,首先廣西的經濟必須要趕上廣東,吸引全球投資者的資本到廣西或西南地區投資,改善並創建良好便利的投資環境,這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時候諸多因素影響,靠國家扶持也不一定能發展壯大的,自身原因也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