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電影的主題涉及到一個平行空間的理論:世界可能會隨著每個決定和選擇,分化擴散出無限數量的平行世界,對應無限數量的可能的選擇結果,在談這部電影之前,我們先談談什麼是平行宇宙。

薛定諤的貓是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他在寫給愛因斯坦的信中構想了一個實驗:一隻貓被關在一個密閉的盒子裡,貓的生死取決於一個放射性原子的狀態,在一定時間內,這個原子有50%的幾率衰變,衰變反應會被蓋革計數器觀測到,並通過繼電器釋放一個錘子擊碎一小瓶氫氰酸,這隻貓就會死亡。量子系統在被觀察之前一直處於疊加狀態,那麼這隻貓在打開盒子之前,是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如此超越凡人日常經驗的思想實驗,自然很難被人理解。

在1956年,一位叫艾弗雷特的博士提出一個革命性的觀點,他認為之所以會遇到“薛定諤的貓”這種悖論,那是因為這時“分裂”成多個宇宙,在某些宇宙裡面貓死了,某些宇宙裡面貓還活著。這兩個宇宙“分裂”之後,彼此孤立,再也沒有交集,可以認為它們彼此“平行”,因此艾弗雷特的“多宇宙”也被稱為“平行宇宙”。艾弗雷特用一個多宇宙的設定,一下子完美的解釋了很多量子現象。


《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簡述一下影片的故事情節: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科特上尉(傑克·吉倫哈爾飾)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而他的身邊坐著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克里斯蒂安(米歇爾·莫娜漢飾)正在與自己講話。科爾不知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輛車上,而且他發現自己居然是以另一個人的身份存在,正當他迷惑不解的時候,列車上忽然發生爆炸……

《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科特又一次驚醒,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密閉的太空倉裡,有一位女軍官古德溫(維拉·法米加飾)正在通過視頻和自己對話,並要求自己報告列車上發生的事情。一頭霧水的科特還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時,他又一次被送上那輛列車。這次之後,科特終於明白自己在執行一件任務,負責調察芝加哥火車爆炸案找到恐怖份子並查出他的下一個目標。

《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科特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輛高速列車,每次只有八分鐘的時間調察,調察過程中,科特發現自己已在一週前去世,原來他正在參與是一項“原代碼”的秘密任務,這項任務通過已經死亡的科特尚未完全死亡的腦細胞影像來還原事件,調查事情的真相。最終,科特順利完成了任務,但是他卻決定再一次返回列車,拯救列車上那些無辜的生命……他只有8分鐘時間可以用。在8分鐘之內無論他是否找到兇手,他都會死去。電影的結局是科特阻止了爆炸的發生,拯救了全車的人。當然,在他原本所在的世界中,他已經死亡,然而在另一個世界中他將以另一個身份和克里斯蒂安幸福的過完一生。

《源代碼》一部講述平行宇宙與人性關懷的科幻片

不少人都是把這部《源代碼》與去年諾蘭的神作《盜夢空間》來互相比較,的確,兩部影片之間確實有些相似的地方,諾蘭的《盜夢空間》主要的載體是夢境,而且是多層夢境的疊加,夢境的下一層建立在沒有崩塌的上一層,而且每層的邏輯聯繫比較緊密,而且夢境的結構比較立體,時間狀態呢屬於正在進行時;而《源代碼》呢,屬於一種認為可以控制的意志傳輸,通過將人的主觀意志投射到過去,通過對過去事件的原因來對未來將要發生的類似事件發生預警,但這種投射屬於單方面方面的主觀意志的投射到比較合適的載體上,而且在每一次投射的過程中都是在創造一個新的平行宇宙,如果按我這樣理解的話,在影片中,男主角共回到相同的情景七次,而在前六次中,每一個平行宇宙都隨著男主角的死亡而崩潰,只有最後一個平行宇宙存活下來。

個人認為2011年最棒的片子,源代碼創造的平行世界體系複雜精妙,邏輯嚴密,結局出人意料卻意味深長,難能可貴的是感情戲也很飽滿,無論是父子還是男女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